用于研究水力梯度条件下覆盖型岩溶塌陷的三维实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228246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5 10: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岩溶塌陷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研究水力梯度条件下覆盖型岩溶塌陷的三维实验装置,包括模型主箱、泥沙收集装置、孔隙水位控制系统以及岩溶水位控制系统,模型主箱与泥沙收集装置之间贯通连接有橡皮管,模型主箱与泥沙收集装置分别通过水管连接一套水位控制系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观察底部副箱漏沙、掉土情况结合外接监测仪器(如位移计、土压力计等)推断试验进展,并在试验结束后进行土洞揭露,由此可以反推土洞发育过程中的形态变化与各个阶段的临界条件;该模型可以通过遥控升降台的高度变化准确调整孔隙水位与岩溶水位,模拟水力梯度条件下的潜蚀作用对岩溶地面塌陷造成的影响;清扫方便,可迅速投入下一次使用。使用。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研究水力梯度条件下覆盖型岩溶塌陷的三维实验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岩溶塌陷
,具体是一种用于研究水力梯度条件下覆盖型岩溶塌陷的三维实验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众所周知,物理模型试验是研究地质灾害的一种重要手段,一些地质灾害如岩溶塌陷由于其成因复杂、规模较大以及土洞发育隐蔽等很难开展现场测试,故岩溶塌陷研究领域多采用物理模型试验手段进行研究。
[0003]但是物理模型试验进行覆盖层岩溶塌陷研究存在一定的问题与缺陷:一方面,对试验进程把握不清。覆盖层岩溶塌陷过程是渐近式的,覆盖层内部土洞随着外界因素影响不断扩大,最后达到临界状态,土洞结构无法支撑上覆土体自重而在地表发生突发性破坏。因此,很难仅通过肉眼判断土洞具体发育情况;另一方面,地下水波动(孔隙水与岩溶水)产生的潜蚀作用是覆盖型岩溶塌陷的主要因素之一,如何在试验中产生此类作用是岩溶塌陷物理实验所需解决的首要问题。针对这种情况,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用于研究水力梯度条件下覆盖型岩溶塌陷的三维实验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研究水力梯度条件下覆盖型岩溶塌陷的三维实验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用于研究水力梯度条件下覆盖型岩溶塌陷的三维实验装置,包括模型主箱、泥沙收集装置、孔隙水位控制系统以及岩溶水位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模型主箱与泥沙收集装置之间贯通连接有橡皮管,模型主箱与泥沙收集装置分别通过水管连接孔隙水位控制系统与岩溶水位控制系统;水位控制系统包括溢流箱与电动升降台,可用外置遥控器对电动升降台高度进行调整。
[0007]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模型主箱四面与底部焊接,前后两侧为透明亚克力板,保证塌陷过程的可视化;底部正中间开有圆孔,下方焊接有岩溶开口阀门,岩溶开口阀门通过旋转球阀阀杆调整开口大小以模拟岩溶通道与上覆地层接触处的岩溶开口变化过程;模型主箱前后两侧为透明箱板,模型主箱左右两侧为侧壁钢板,底部焊有主箱水阀,用于水管连接供水系统控制给排水;模型主箱有四个支脚,可支撑箱体离地面一定高度以给予副箱空间;模型主箱内左右两侧各焊有带孔透明隔板,将模型主箱划分为中间的试验区与两侧的水槽,用于通过观察水槽中水位判定水位高度;带孔透明隔板上覆盖一层细纱网防止水管进出水时被泥沙堵塞。
[0008]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泥沙收集装置整体透明,为透明亚克力板胶接而成,用来模拟岩溶通道下的溶腔,可提供足够的空间收集漏沙,并且可以通过观察副箱中的漏沙情况判断试验进程;泥沙收集装置侧壁焊有副箱水阀,可用水管连接岩溶水位
控制系统,对岩溶水位进行调控;顶部设有排气阀,可平衡泥沙收集装置内外气压,使进出水顺畅。
[0009]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孔隙水位控制系统由溢流箱与电动升降台组成,溢流箱箱体由透明亚克力板胶接而成,顶部不设置箱板,溢流箱内胶接一块低于溢流箱高度的透明隔板,将水箱分割为两块区域,一区域侧壁设有供水口,供水口与外界供水系统相连,底部设有进水口,进水口与主箱水阀之间以水管连接,当外界供水系统向溢流箱供水,水位高于透明隔板高度时,水流将跃过隔板流向另一区域;另一区域侧壁设有排水口,多余水将从此处排出,以保持水位高度始终等于隔板顶部高度。
[0010]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溢流箱下部为放置平台,放置平台焊接在电动升降台顶部,电动升降台可分为上下两节,截面为方形,内部中空,上节内截面大小与下节外截面相同,即上节与下节呈嵌套关系,下节内置直流变压式电机与高强度千斤顶螺杆,螺杆顶部与电动升降台上节顶面相连,通电后,可通过电子控制面板的上升、停止、下降按键控制螺杆带动上节发生竖向运动,从而控制电动升降台上方溢流箱升降。
[0011]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岩溶开口阀门与下方副箱间以橡皮管相连,岩溶开口阀门是由球阀阀体、球阀球体、球阀阀座与球阀阀杆组成的O 形球阀,O型球阀的球阀阀体上下为直径相等的通道,内部安装有中间空心的;球阀球体上下两侧各有一个环状的弹性体球阀阀座来实现密封与固定,球体在阀座中转动;当球阀阀杆水平时通道被球体堵住,通过转动球阀阀杆对球体进行90
°
旋转,即改变通孔的方向,从而实现对球阀的开口大小的调整,流体得以顺利通过,其他阀门包括主箱水阀、排气阀和副箱水阀等工作原理皆相同;
[0012]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泥沙收集装置上部正中间设有一开口,直径与岩溶开口相同,设有一排气阀,以保证进出水时气压平衡,水流通畅;一侧侧壁为可拆卸式,可分为内外两层:外层为透明亚克力箱板,内层为橡胶隔水层,侧壁四周打孔,可通过螺丝与箱体固定并密封,中间设有一副箱水阀,可通过副箱水阀开关控制岩溶水的进出。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4]1、可以通过观察底部副箱漏沙、掉土情况结合外接监测仪器(如位移计、土压力计等)推断试验进展,并在试验结束后进行土洞揭露,由此可以反推土洞发育过程中的形态变化与各个阶段的临界条件;
[0015]2、该模型可以通过遥控升降台的高度变化准确调整孔隙水位与岩溶水位,模拟水力梯度条件下的潜蚀作用对岩溶地面塌陷造成的影响;
[0016]3、清扫方便,可迅速投入下一次使用。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一种研究水力梯度作用下的岩溶塌陷三维实验装置的结构图;
[0018]图2是图1的俯视图;
[0019]图3是岩溶开口阀门关闭时球阀剖面图;
[0020]图4是岩溶开口阀门开启时球阀剖面图;
[0021]图5是图1中泥沙收集装置的结构图;
[0022]图6是泥沙收集装置的可拆卸侧壁;
[0023]图7是橡胶隔水层的结构图;
[0024]图8是图1中孔隙水位控制系统的结构图。
[0025]图中:1、模型主箱;101、透明箱板;102、侧壁钢板;103、带孔透明隔板;104、岩溶开口阀门;1041、球阀阀体;1042、球阀球体;1043、球阀阀座; 1044、球阀阀杆;105、橡皮管;106、主箱水阀;2、泥沙收集装置;201、排气阀;202、副箱水阀;203、透明亚克力箱板;204、橡胶隔水层;3、孔隙水位控制系统;301、溢流箱;3011、透明隔板;3012、排水口;3013、进水口; 3014、供水口;302、电动升降台;3021、放置平台;4、岩溶水位控制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请参阅图1~8,本技术实施例如下:
[0027]一种用于研究水力梯度条件下覆盖型岩溶塌陷的三维实验装置,包括模型主箱1、泥沙收集装置2、孔隙水位控制系统3以及岩溶水位控制系统4,其特征在于:模型主箱1与泥沙收集装置2之间贯通连接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研究水力梯度条件下覆盖型岩溶塌陷的三维实验装置,包括模型主箱(1)、泥沙收集装置(2)、孔隙水位控制系统(3)以及岩溶水位控制系统(4),其特征在于:模型主箱(1)与泥沙收集装置(2)之间贯通连接有橡皮管(105),模型主箱(1)与泥沙收集装置(2)分别通过水管连接孔隙水位控制系统(3)与岩溶水位控制系统(4);孔隙水位控制系统(3)包括溢流箱(301)与电动升降台(302),可用外置遥控器对电动升降台(302)高度进行调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岩溶塌陷的三维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型主箱(1)四面与底部焊接,前后两侧为透明亚克力板,保证塌陷过程的可视化;底部正中间开有圆孔,下方焊接有岩溶开口阀门(104),岩溶开口阀门(104)通过旋转球阀阀杆(1044)调整开口大小以模拟岩溶通道与上覆地层接触处的岩溶开口变化过程;模型主箱(1)前后两侧为透明箱板(101),模型主箱(1)左右两侧为侧壁钢板(102),底部焊有主箱水阀(106),用于水管连接供水系统控制给排水;模型主箱(1)有四个支脚,可支撑箱体离地面一定高度以给予副箱空间;模型主箱(1)内左右两侧各焊有带孔透明隔板(103),将模型主箱(1)划分为中间的试验区与两侧的水槽,用于通过观察水槽中水位判定水位高度;带孔透明隔板(103)上覆盖一层细纱网防止水管进出水时被泥沙堵塞。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岩溶塌陷的三维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泥沙收集装置(2)整体透明,为透明亚克力板胶接而成,用来模拟岩溶通道下的溶腔,可提供足够的空间收集漏沙和掉土,并且可以通过观察副箱中的漏沙掉土情况判断试验进程;泥沙收集装置(2)侧壁焊有副箱水阀(202),可用水管连接岩溶水位控制系统(4),对岩溶水位进行调控;顶部设有排气阀(201),可平衡泥沙收集装置(2)内外气压,使进出水顺畅。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岩溶塌陷的三维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孔隙水位控制系统(3)由溢流箱(301)与电动升降台(302)组成,溢流箱(301)箱体由透明亚克力板胶接而成,顶部不设置箱板,溢流箱(301)内胶接一块低于溢流箱(301)高度的透明隔板(3011),将水箱分割为两块区域,一区域侧壁设有供水口(3014),供水口(301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启华高旭涂婧王芮琼刘鹏瑞陈标典李彧磊曾嘉熊志涛李广晏鄂川龙婧王维李静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省地质环境总站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