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矿用本安信号控制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228064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5 10:48
一种矿用本安信号控制器,壳体内装有控制主板和分别与控制主板相连的扬声器、指示灯、显示屏和电池,壳体前面装有与显示屏对应的显示屏窗口、与控制主板相连的操作按钮、与指示灯对应的指示灯孔和与扬声器对应的扬声器孔,扬声器、指示灯、显示屏和操作按钮分别与控制主板相连,壳体侧面装有与电池相连的充电接口,壳体上面装有天线进入装置,天线经天线进入装置与装在壳体内的控制主板相连;控制主板上设有控制电路;结构简单,设计科学合理,移动方便,抗干扰能力强,功耗低、成本低,数字信号通讯代替模拟信号通讯,通话质量清晰洪亮,可以应用在各类矿山、水泥厂、及矿井下各地点的通讯、自动化、智能化控制,有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效益。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矿用本安信号控制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矿用信号通讯装置,特别是一种矿用本安信号控制器。

技术介绍

[0002]在现有的煤矿矿井通信技术中,通信主要形式为:有线载波通信、漏泄通信、感应通信和4G、5G网络通信等;但由于结构上的不足,这些通信方式在应用方面都存在诸多缺点,如:抗干扰性能差、系统造价昂贵且覆盖区域信号弱,传输数据信号延迟,收发数据的灵敏度和可靠性差,导致矿井通信和自动化控制器故障频发,轻者造成设备损坏,停工、停产,重者造成人员伤亡等重大特大安全事故,严重威胁到了煤矿的安全生产。因此,研发一种方便移动(无线)、灵敏度高、安全可靠的矿井信号通信和控制器,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专利技术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矿用本安信号控制器,可有效解决现有通信装置信号弱、传输信号延迟、不灵敏以及故障率高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解决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矿用本安信号控制器,包括壳体、把手和显示屏,壳体上面装有提手,所述的壳体内装有控制主板和分别与控制主板相连的扬声器、指示灯、显示屏和电池,壳体前面装有与显示屏对应的显示屏窗口、与控制主板相连的操作按钮、与指示灯对应的指示灯孔和与扬声器对应的扬声器孔,扬声器、指示灯、显示屏和操作按钮分别与控制主板相连,实现信号数据通信,壳体侧面装有与电池相连的充电接口,壳体上面装有天线进入装置,天线经天线进入装置与装在壳体内的控制主板相连;所述的控制主板上设有控制电路,所述的控制电路是,控制芯片U4的1脚经电阻R9与接地电容C18、接地电容C15、芯片U3的5脚及VCC3.3V相连,芯片U3的4脚经电容C14接地,芯片U3的2脚依次与接地的电容C9和电容C6相连,电容C9和电容C6的另一端与芯片U3的1脚和3脚的共端共同接电源接线端子P2的1脚,电源接口P2的2脚接地;控制芯片U4的2脚与编程开关芯片U8的6脚相连,编程开关芯片U8的5脚接VCC3.3V,编程开关芯片U8的4脚经串联的电容C24和电阻R22接语音功放芯片U9的3脚,语音功放芯片U9的4脚经串联的电阻R23和电容C25接地,语音功放芯片U9的6脚接VCC5V,语音功放芯片U9的5脚和8脚接扬声器,语音功放芯片U9的0脚和7脚接地,编程开关芯片U8的2脚和1脚分别接语音芯片U10的7脚和8脚,语音芯片U10的6脚接VCC3.3V,语音芯片U10的5脚经电容C31接地,语音芯片U10的1脚经串联的发光二极管D6和电阻R29接VCC3.3V,语音芯片U10的2脚和3脚分别接控制芯片U4的10脚和9脚,控制芯片U4的3脚和4脚分别与晶振Y2的2脚和1脚相连,晶振Y2的2脚和1脚分别与电容C16和电容C17的一端相连,电容C16和电容C17的另一端接地,语音芯片U10的5脚和6脚分别与晶振Y1的2脚和1脚相连,晶振Y2的2脚和1脚分别与电容C12和电容C13的一端相连,电容C12和电容C13的另一端接地,语音芯片U10的13脚分别与电容C11和电容C10与电感L1
的共端相连,电感L1的另一端接VCC3.3V,电容C10的另一端与电容C11的另一端共同接地,语音芯片U10的16脚和17脚分别与无线模块U5的4脚和5脚相连,无线模块U5与天线相连,无线模块U5的1脚接地,无线模块U5的2脚接VDD3.3V,控制芯片U4的14脚、20脚、21脚和22脚分别与接地的稳压二极管D10、稳压二极管D11、稳压二极管D12和稳压二极管D13相连,稳压二极管D10、稳压二极管D11、稳压二极管D12和稳压二极管D13与控制芯片U4的14脚、20脚、21脚和22脚之间分别与按钮SW4、按钮SW3、按钮SW2和按钮SW1相连,实现打点、急停、解锁、备用的功能,控制芯片U4的24脚经电阻R26接三极管Q4的1脚,三极管Q4的2脚接地,三极管Q4的3脚与串联的发光二极管D8和发光二极管D7相连,发光二极管D7另一端经电阻R28接VCC3.3V,控制芯片U4的25脚和26脚分别与SIM网络通讯模块U11的8脚和9脚相连,SIM网络通讯模块U11的1脚接VCC3.3V,SIM网络通讯模块U11的2脚接地,控制芯片U4的33脚与继电器K1的控制电路相连,控制芯片U4的35脚与芯片U1的3脚相连,芯片U1的1脚接VCC3.3V,芯片U1的2脚接地,芯片U1的6脚分别与显示模块U6的5脚和7脚相连,显示模块U6的6脚接地,控制芯片U4的37脚、38脚、39脚和40脚分别与显示模块U6的1脚、2脚、3脚和4脚相连,控制芯片U4的41脚、42脚、43脚、44脚和45脚分别与显示模块U6的10脚、11脚、12脚、9脚和8脚相连,控制芯片U4的54脚、57脚、58脚和59脚分别与发光二极管D2、发光二极管D3、发光二极管D4和发光二极管D5一端相连,发光二极管D2、发光二极管D3、发光二极管D4和发光二极管D5另一端分别经电阻R11、电阻R12、电阻R13和电阻R14共同接VCC3.3V。
[0005]接线端子P1的1脚接地,接线端子P1的2脚与稳压芯片U7的1脚共同接DC12V,接线端子P1的2脚与稳压芯片U7的1脚之间分别与电容C32和电容C33一端相连,电容C32和电容C33的另一端与稳压芯片U7的4脚接地,稳压芯片U7的3脚分别与二极管D1和电容C34相连并接VCC5V,电容C34另一端接地,二极管D1另一端与电阻R6相连,二极管D1与电阻R6之间与接线端子P3的2脚相连,接线端子P3的1脚接地,电阻R6另一端分别与接地的有极性电容C35和芯片U2的4脚与8脚的共端相连,芯片U2的2脚经电阻R32与芯片U2的6脚、7脚和1脚共同接地,芯片U2的5脚与接地的有极性电容C36共同接电源接线端子P2的1脚。
[0006]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设计科学合理,移动方便,抗干扰能力强,功耗低、成本低,数字信号通讯代替模拟信号通讯,通话质量清晰洪亮,可以应用在各类矿山、水泥厂、及矿井下各地点的通讯、自动化、智能化控制,有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0007]图1是本专利技术结构正视图。
[0008]图2是本专利技术结构后视图。
[0009]图3是本专利技术后壳体内结构示意图。
[0010]图4是本专利技术前壳体俯视图(剖视)。
[0011]图5是本专利技术天线进入装置结构剖视图。
[0012]图6是本专利技术控制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情况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
[0014]结合附图给出,一种矿用本安信号控制器,包括壳体、把手和显示屏,壳体1上面装
有提手2,所述的壳体1内装有控制主板10和分别与控制主板10相连的扬声器7、指示灯6、显示屏5和电池12,壳体1前面装有与显示屏5对应的显示屏窗口501、与控制主板10相连的操作按钮8、与指示灯6对应的指示灯孔601和与扬声器7对应的扬声器孔701,扬声器7、指示灯6、显示屏5和操作按钮8分别与控制主板10相连,实现信号数据通信,壳体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矿用本安信号控制器,包括壳体、把手和显示屏,壳体(1)上面装有提手(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1)内装有控制主板(10)和分别与控制主板(10)相连的扬声器(7)、指示灯(6)、显示屏(5)和电池(12),壳体(1)前面装有与显示屏(5)对应的显示屏窗口(501)、与控制主板(10)相连的操作按钮(8)、与指示灯(6)对应的指示灯孔(601)和与扬声器(7)对应的扬声器孔(701),扬声器(7)、指示灯(6)、显示屏(5)和操作按钮(8)分别与控制主板(10)相连,实现信号数据通信,壳体(1)侧面装有与电池(12)相连的充电接口(4),壳体(1)上面装有天线进入装置(3),天线(301)经天线进入装置(3)与装在壳体(1)内的控制主板(10)相连;所述的控制主板(10)上设有控制电路,所述的控制电路是,控制芯片U4的1脚经电阻R9与接地电容C18、接地电容C15、芯片U3的5脚及VCC3.3V相连,芯片U3的4脚经电容C14接地,芯片U3的2脚依次与接地的电容C9和电容C6相连,电容C9和电容C6的另一端与芯片U3的1脚和3脚的共端共同接电源接线端子P2的1脚,电源接口P2的2脚接地;控制芯片U4的2脚与编程开关芯片U8的6脚相连,编程开关芯片U8的5脚接VCC3.3V,编程开关芯片U8的4脚经串联的电容C24和电阻R22接语音功放芯片U9的3脚,语音功放芯片U9的4脚经串联的电阻R23和电容C25接地,语音功放芯片U9的6脚接VCC5V,语音功放芯片U9的5脚和8脚接扬声器(7),语音功放芯片U9的0脚和7脚接地,编程开关芯片U8的2脚和1脚分别接语音芯片U10的7脚和8脚,语音芯片U10的6脚接VCC3.3V,语音芯片U10的5脚经电容C31接地,语音芯片U10的1脚经串联的发光二极管D6和电阻R29接VCC3.3V,语音芯片U10的2脚和3脚分别接控制芯片U4的10脚和9脚,控制芯片U4的3脚和4脚分别与晶振Y2的2脚和1脚相连,晶振Y2的2脚和1脚分别与电容C16和电容C17的一端相连,电容C16和电容C17的另一端接地,语音芯片U10的5脚和6脚分别与晶振Y1的2脚和1脚相连,晶振Y2的2脚和1脚分别与电容C12和电容C13的一端相连,电容C12和电容C13的另一端接地,语音芯片U10的13脚分别与电容C11和电容C10与电感L1的共端相连,电感L1的另一端接VCC3.3V,电容C10的另一端与电容C11的另一端共同接地,语音芯片U10的16脚和17脚分别与无线模块U5的4脚和5脚相连,无线模块U5与天线(301)相连,无线模块U5的1脚接地,无线模块U5的2脚接VDD3.3V,控制芯片U4的14脚、20脚、21脚和22脚分别与接地的稳压二极管D10、稳压二极管D11、稳压二极管D12和稳压二极管D13相连,稳压二极管D10、稳压二极管D11、稳压二极管D12和稳压二极管D13与控制芯片U4的14脚、20脚、21脚和22脚之间分别与按钮SW4、按钮SW3、按钮SW2和按钮SW1相连,实现打点、急停、解锁、备用的功能,控制芯片U4的24脚经电阻R26接三极管Q4的1脚,三极管Q4的2脚接地,三极管Q4的3脚与串联的发光二极管D8和发光二极管D7相连,发光二极管D7另一端经电阻R28接VCC3.3V,控制芯片U4的25脚和26脚分别与SIM网络通讯模块U11的8脚和9脚相连,SIM网络通讯模块U11的1脚接VCC3.3V,SIM网络通讯模块U11的2脚接地,控制芯片U4的33脚与继电器K1的控制电路相连,控制芯片U4的35脚与芯片U1的3脚相连,芯片U1的1脚接VCC3.3V,芯片U1的2脚接地,芯片U1的6脚分别与显示模块U6的5脚和7脚相连,显示模块U6的6脚接地,控制芯片U4的37脚、38脚、39脚和40脚分别与显示模块U6的1脚、2脚、3脚和4脚相连,控制芯片U4的41脚、42脚、43脚、44脚和45脚分别与显示模块U...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远振刘远迪安继伟刘广坛刘鸣放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中飞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