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氢能转化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5227182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5 10:46
本申请涉及一种氢能转化系统,属于氢能发电的技术领域,其包括氢能发电模块和水塔,水塔底部固定有第一蓄水池,水塔顶部固定有第二蓄水池,第一蓄水池内固定有水泵,水泵和氢能发电模块电连接,水泵远离水塔底部的一端固定有水管,水管远离水泵的一端和第二蓄水池固定连接,且水管和水泵以及第二蓄水池均相通,水泵用于将第一蓄水池中的水抽入第二蓄水池中,本申请具有节约氢能的效果。本申请具有节约氢能的效果。本申请具有节约氢能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氢能转化系统


[0001]本申请涉及氢能发电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氢能转化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氢能发电,指利用氢气和氧气燃烧,组成氢氧发电机组。这种机组是火箭型内燃发结构动机配以发电机,它不需要复杂的蒸汽锅炉系统,因此简单,维修方便,启动迅速,要开即开,欲停即停。在电网低负荷时,还可吸收多余的电来进行电解水,生产氢和氧,以备高峰时发电用。这种调节作用对于用网运行是有利的。另外,氢和氧还可直接改变常规火力发电机组的运行状况,提高电站的发电能力,目前在生活中氢能发电系统的使用越来越广泛。
[0003]研发人员在研究改进中发现在夜晚通常对电力需要减少,但氢能发电系统的发电能力依旧如初,消耗的氢能也依旧如初,存在有浪费氢能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达到节约氢能的效果,本申请提供一种氢能转化系统。
[0005]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氢能转化系统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氢能转化系统,包括氢能发电模块和水塔,水塔底部固定有第一蓄水池,水塔顶部固定有第二蓄水池,第一蓄水池内固定有水泵,水泵和氢能发电模块电连接,水泵远离水塔底部的一端固定有水管,水管远离水泵的一端和第二蓄水池固定连接,且水管和水泵以及第二蓄水池均相通,水泵用于将第一蓄水池中的水抽入第二蓄水池中。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进入夜晚时,氢能发电模块持续发电,氢能发电模块发出的电能使得水泵运转,水泵将第一蓄水池中的水抽入第二蓄水池中,从而将氢能发电模块发出的电能转化为水的重力势能,也就是将氢能转化为重力势能,达到氢能的转化,达到节约氢能的效果。
[0008]可选的,所述第二蓄水池靠近水塔底部的一端固定有连接管,连接管和第二蓄水池相通,第二蓄水池中的水从连接管中流出,且连接管远离第二蓄水池的一端外漏水塔,连接管上固定有阀门,阀门用于控制第二蓄水池中的水能否从连接管中流出,连接管远离第二蓄水池的一端设置有水轮发电模块,水轮发电模块的输入端对准连接管远离第二蓄水池的一端,水轮发电模块用于发电。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水泵将水抽入第二蓄水池后,打开阀门,水会从连接管流出,流至水轮发电模块,水轮发电模块进行发电,供人们使用,从而将水的重力势能转化为电能,达到对储存氢能的有效利用,达到转化氢能的效果,当人们需要用电时,打开阀门,水从连接管中流出,当不需要用电时,关闭阀门,使得水储存在第二蓄水池中,达到方便快捷的效果。
[0010]可选的,所述水轮发电模块和连接管之间固定有加强管,加强管竖直向下设置,加强管和连接管以及水轮发电模块均相通。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蓄水池中的水通过连接管,流至加强管,再流入水轮
发电模块中,从而进行发电,加强管的设置,使得第二蓄水池中的水更集中的流入到水轮发电模块中,从而氢能转化电能的转化率更高,达到提高氢能转化率的效果。
[0012]可选的,所述水轮发电模块包括外壳和水轮发电机,水轮发电机固定在外壳内部,加强管靠近水轮发电模块的一端与外壳固定连接,加强管和外壳相通。
[0013]可选的,所述外壳和第一蓄水池之间固定有回流管,回流管和外壳以及第一蓄水池均相通,回流管用于将流至水轮发电模块的水回流至第一蓄水池中。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回流管的设置,使得水通过水轮发电模块后,再通过回流管,回流至第一蓄水池中,从而实现水的循环利用,避免需要持续向第一蓄水池中加水,达到方便快捷的效果。
[0015]可选的,所述第一蓄水池的容积小于第二蓄水池的容积。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蓄水池的容积小于第二蓄水池的容积,使得水泵将第一蓄水池的水抽入至第二蓄水池中,水不会从第二蓄水池洒落出来,达到水不会溢出第二蓄水池的效果。
[0017]可选的,所述水塔内壁设置有多根支撑,支撑一端与水塔内壁固定连接,支撑的另一端与水管固定连接。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水管受到自身重力作用,会给第二蓄水池向下的拉力,支撑的设置,对水管进行支撑,且使得第二蓄水池受到的拉力减小,使得水管和第二蓄水池之间的连接更加牢固,达到增加水管和第二蓄水池之间连接稳定性的效果。
[0019]可选的,所述支撑靠近水管的一端固定有支撑板,支撑板板面和水管固定连接。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板相对支撑和水管的连接面积更大,从而使得水管和支撑的连接更加牢固,达到增加水管和支撑之间连接稳定性的效果。
[0021]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0022]1.氢能发电模块、水塔、第一蓄水池、第二蓄水池、水泵、水管以及加强管的设置,达到节约氢能的效果;
[0023]2.阀门以及回流管的设置,达到方便快捷的效果;
[0024]3.支撑和支撑板的设置,达到增加系统内部连接稳定性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25]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6]图2是为显示水塔内部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3是图2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8]图中,1、氢能发电模块;2、水塔;21、第一蓄水池;22、第二蓄水池;23、水泵;24、水管;25、连接管;26、阀门;3、水轮发电模块;31、外壳;32、水轮发电机;4、加强管;5、回流管;6、支撑;7、支撑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以下结合附图1

3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0]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氢能转化系统。
[0031]参照图1,一种氢能转化系统包括氢能发电模块1、水塔2以及水轮发电模块3,氢能
发电模块1为整个系统提供电能,水塔2用于将氢能转化为势能,再将势能释放,水轮发电模块3用于将势能转化为电能。
[0032]参照图1,氢能发电模块1、水塔2均置于地面上,水轮发电模块3包括外壳31和水轮发电机32,水轮发电机32固定在外壳31内部,外壳31和地面抵接。
[0033]参照图1和图2,水塔2靠近地面的一端固定有第一蓄水池21,第一蓄水池21置于水塔2内部,且第一蓄水池21远离地面一端为开口端,第一蓄水池21的端面和地面平行,第一蓄水池21内固定有水泵23,水泵23的入水口竖直向下设置,水泵23与氢能发电模块1电连接,水泵23出水口一端固定有水管24,水塔2远离地面的一端固定有第二蓄水池22,第二蓄水池22置于水塔2内部,且第二蓄水池22远离地面一端为开口端,第二蓄水池22的端面和地面平行,水管24远离水泵23的一端和第二蓄水池22固定连接,且水管24和第二蓄水池22相通,第二蓄水池22的容积大于第一蓄水池21的容积,在夜晚时,氢能发电模块1继续持续发电,氢能转化为电能传递至水泵23,使得水泵23开始运作,将第一蓄水池21中的水抽入第二蓄水池22中,即将氢能转化为水的势能。
[0034]水塔2内部固定有多根支撑6,多根支撑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氢能转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氢能发电模块(1)和水塔(2),水塔(2)底部固定有第一蓄水池(21),水塔(2)顶部固定有第二蓄水池(22),第一蓄水池(21)内固定有水泵(23),水泵(23)和氢能发电模块(1)电连接,水泵(23)远离水塔(2)底部的一端固定有水管(24),水管(24)远离水泵(23)的一端和第二蓄水池(22)固定连接,且水管(24)和水泵(23)以及第二蓄水池(22)均相通,水泵(23)用于将第一蓄水池(21)中的水抽入第二蓄水池(22)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氢能转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蓄水池(22)靠近水塔(2)底部的一端固定有连接管(25),连接管(25)和第二蓄水池(22)相通,第二蓄水池(22)中的水从连接管(25)中流出,且连接管(25)远离第二蓄水池(22)的一端外漏水塔(2),连接管(25)上固定有阀门(26),阀门(26)用于控制第二蓄水池(22)中的水能否从连接管(25)中流出,连接管(25)远离第二蓄水池(22)的一端设置有水轮发电模块(3),水轮发电模块(3)的输入端对准连接管(25)远离第二蓄水池(22)的一端,水轮发电模块(3)用于发电。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氢能转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晓伟王兴越王鑫宋玉晨李闫韩辉常磊姜秀丽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潞电电气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