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穴位自动贴压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226842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5 10: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穴位自动贴压笔,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贴笔本体,所述贴笔本体的顶面开设有按压孔,所述按压孔的内部活动套设有按压杆,所述贴笔本体的内部设置有若干个穴位贴本体;出贴组件,所述出贴组件设置在所述贴笔本体的内部,用于自动出所述穴位贴本体,通过按压按按压块并使得按压块与贴笔本体的顶面贴合,从而使得按压杆的一端向下延伸并按压至活动块的顶面,使得链条被带动,从而带动一个穴位贴本体处与贴笔本体的底面开口处,从而可以将一个穴位贴本体漏出在贴笔本体的外面,值得注意的是,当按压杆按压一个活动块向下时,前一个活动块受到按压杆外圆壁面的压力收入活动槽的内部,从而防止前一个活动块阻止按压杆的活动。压杆的活动。压杆的活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穴位自动贴压笔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穴位贴
,具体涉及一种穴位自动贴压笔。

技术介绍

[0002]耳穴贴压法是采用王不留行籽、莱服籽等丸状物贴压于耳廓上的穴位或反应点,通过其疏通经络,调整脏腑气血功能,促进机体的阴阳平衡,达到防治疾病、改善症状的一种操作方法,属于耳针技术范畴。
[0003]现有的穴位贴在使用时,因为穴位贴的一侧有胶,所以用手不方便,因此需要工作人员用牙签、镊子等工具一个一个将穴位贴挑起,然后再贴到患者耳朵的穴位上,这种贴压方式不能进行穴位校对定位,操作繁琐工作效率低,甚至影响临床治疗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穴位自动贴压笔,解决了现有的穴位贴在使用时,因为穴位贴细小且一侧有胶,所以用手及其他工具操作不方便,无法进行穴位校对定位以及操作过于繁琐,工作效率低的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穴位自动贴压笔,包括:贴笔本体,所述贴笔本体的顶面开设有按压孔,所述按压孔的内部活动套设有按压杆,所述贴笔本体的内部设置有若干个穴位贴本体;出贴组件,所述出贴组件设置在所述贴笔本体的内部,用于自动出所述穴位贴本体。
[000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出贴组件,通过出贴组件可以出一个穴位贴本体,从而不需要医护人员用牙签等工具手动取下穴位贴本体,增加了工作效率。
[0007]较佳地,所述出贴组件包括:按压块,所述按压块固定安装在所述按压杆的顶面,所述贴笔本体的内部设置有两个齿轮,所述贴笔本体的内部设置有链条,两个所述齿轮均与所述链条相啮合,所述链条的外圆壁面固定安装有若干个固定块,所述穴位贴本体设置在所述固定块的一侧,所述固定块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一侧开设有活动槽,所述活动槽的内部活动套设有活动块。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按压块,通过按压按按压块并使得按压块与贴笔本体的顶面贴合,从而使得按压杆的一端向下延伸并按压至活动块的顶面,使得链条被带动,此时齿轮旋转,从而带动一个穴位贴本体处与贴笔本体的底面开口处,从而可以将一个穴位贴本体漏出在贴笔本体的外面,即可开始对患者的穴位进行贴合,值得注意的是,当按压杆按压一个活动块向下时,前一个活动块受到按压杆外圆壁面的压力收入活动槽的内部,从而防止前一个活动块阻止按压杆的活动。
[0009]较佳地,所述活动槽的内部一侧固定安装有两个回弹杆,所述回弹杆的外圆壁面活动套设有弹簧A,所述活动块的一侧开设有两个卡接孔,所述卡接孔的一侧开设有回弹孔,所述回弹杆分别与所述卡接孔和所述回弹孔活动套设。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弹簧A,通过弹簧A可以使得当按压杆按压一个
活动块向下时,前一个活动块受到按压杆外圆壁面的压力收入活动槽的内部后,通过弹簧A可以将活动块回到原位,便于按压杆按压前一个活动块的顶面。
[0011]较佳地,两个所述回弹杆的一端固定套设有限位环,所述限位环与所述回弹孔活动套设。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限位环,通过限位环与回弹孔活动套设,从而防止回弹杆脱离出卡接孔和所述回弹孔的内部。
[0013]较佳地,所述固定块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吸附块,所述穴位贴本体通过吸附块设置在所述固定块的一侧。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吸附块,通过吸附块为磁铁制,与穴位贴本体上的铁球吸附,从而使得穴位贴本体固定在固定块的一侧。
[0015]较佳地,所述穴位贴本体的一侧粘连有薄膜,所述薄膜的一侧开设有放置槽。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薄膜,通过薄膜与穴位贴本体粘连,从而可以防止穴位贴本体一侧的胶贴接触到空气中的灰尘造成粘性下降,通过放置槽使得穴位贴本体可以放置在放置槽的内部。
[0017]较佳地,所述按压杆的外圆壁面活动套设有弹簧B,所述弹簧B位于所述贴笔本体的顶面,所述弹簧B的一端与所述按压块的底面固定安装,所述弹簧B的另一端与所述贴笔本体的顶面固定安装。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弹簧B,通过弹簧B可以在按压杆按压进贴笔本体的内部后将按压杆回弹到初始位置,便于对下个活动块进行按压。
[0019]较佳地,两个所述齿轮的一侧均开设有支撑孔,所述支撑孔的内部固定套设有轴承,所述轴承内环的内圆壁面固定套设有支撑杆。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支撑杆与轴承,通过支撑杆与轴承可以对齿轮进行支撑的同时也不影响齿轮的旋转。
[0021]较佳地,所述按压杆的外圆壁面设置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与所述按压杆固定套设,所述限位块的外圆壁面与所述贴笔本体的内圆壁面贴合。
[00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限位块,通过限位块外圆壁面与贴笔本体的内圆壁面贴合,从而对按压杆的一侧进行下限位,从而防止按压杆的一侧受到活动块的压力导致按压杆位置发生偏移。
[0023]较佳地,所述贴笔本体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喷雾瓶,所述喷雾瓶的内部设置有医用酒精,所述贴笔本体的底面设置有震动马达。
[00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喷雾瓶,通过喷雾瓶内部设置有医用酒精,从而方便医护人员按动喷雾瓶喷出医用酒精对患者上所需贴穴位贴本体的地方进行消毒。
[0025]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主要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设置按压块,通过按压按按压块并使得按压块与贴笔本体的顶面贴合,从而使得按压杆的一端向下延伸并按压至活动块的顶面,使得链条被带动,此时齿轮旋转,从而带动一个穴位贴本体处与贴笔本体的底面开口处,从而可以将一个穴位贴本体漏出在贴笔本体的外面,即可开始对患者的穴位进行贴合,值得注意的是,当按压杆按压一个活动块向下时,前一个活动块受到按压杆外圆壁面的压力收入活动槽的内部,从而防止前一个活动块阻止按压杆的活动。
[0026]通过设置弹簧A,通过弹簧A可以使得当按压杆按压一个活动块向下时,前一个活动块受到按压杆外圆壁面的压力收入活动槽的内部后,通过弹簧A可以将活动块回到原位,便于按压杆按压前一个活动块的顶面。
[0027]通过设置限位环,通过限位环与回弹孔活动套设,从而防止回弹杆脱离出卡接孔和所述回弹孔的内部,通过设置吸附块,通过吸附块为磁铁制,与穴位贴本体上的铁球吸附,从而使得穴位贴本体固定在固定块的一侧。
[0028]通过设置薄膜,通过薄膜与穴位贴本体粘连,从而可以防止穴位贴本体一侧的胶贴接触到空气中的灰尘造成粘性下降,通过放置槽使得穴位贴本体可以放置在放置槽的内部。
[0029]通过设置弹簧B,通过弹簧B可以在按压杆按压进贴笔本体的内部后将按压杆回弹到初始位置,便于对下个活动块进行按压,通过设置支撑杆与轴承,通过支撑杆与轴承可以对齿轮进行支撑的同时也不影响齿轮的旋转。
附图说明
[0030]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拆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按压块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消毒瓶结构示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穴位自动贴压笔,其特征在于,包括:贴笔本体(1),所述贴笔本体(1)的顶面开设有按压孔(2),所述按压孔(2)的内部活动套设有按压杆(3),所述贴笔本体(1)的内部设置有若干个穴位贴本体(4);出贴组件,所述出贴组件设置在所述贴笔本体(1)的内部,用于自动出所述穴位贴本体(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穴位自动贴压笔,其特征在于,所述出贴组件包括:按压块(5),所述按压块(5)固定安装在所述按压杆(3)的顶面,所述贴笔本体(1)的内部设置有两个齿轮(6),所述贴笔本体(1)的内部设置有链条(7),两个所述齿轮(6)均与所述链条(7)相啮合,所述链条(7)的外圆壁面固定安装有若干个固定块(8),所述穴位贴本体(4)设置在所述固定块(8)的一侧,所述固定块(8)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连接块(9),所述连接块(9)的一侧开设有活动槽(10),所述活动槽(10)的内部活动套设有活动块(1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穴位自动贴压笔,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槽(10)的内部一侧固定安装有两个回弹杆(12),所述回弹杆(12)的外圆壁面活动套设有弹簧A(13),所述活动块(11)的一侧开设有两个卡接孔(14),所述卡接孔(14)的一侧开设有回弹孔(15),所述回弹杆(12)分别与所述卡接孔(14)和所述回弹孔(15)活动套设。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穴位自动贴压笔,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回弹杆(12)的一端固定套设有限位环(16),所述限位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远菲刘风华刘顿张曦倩张茂玲姚俐刘文娟杨旭辉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省妇幼保健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