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建筑生态房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226518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5 10: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房屋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装配式建筑生态房屋,包括装配式房屋主体,还包括保温装置,保温装置包括保温板、转轴和第一驱动装置,转轴转动连接在装配式房屋主体的两侧,保温板设置在转轴上,第一驱动装置设置在装配式房屋主体上并连接转轴,相对的两个保温板中,一个保温板上通过第一弹簧连接有保温补充板,保温补充板与保温板滑动配合,另一个保温板上连接有第一电磁铁块,保温补充板上设有连接铁块,第一电磁铁块通电时,连接铁块被第一电磁铁块吸附,第一弹簧被拉伸,保温补充板将相对的两个保温板之间的空隙填补,本申请改善了装配式房屋保温效果较差,不利于节能的问题。问题。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装配式建筑生态房屋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房屋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装配式建筑生态房屋。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房屋建设行业技术的不断进步,工程建设领域出现了许多经济效益高、绿色环保的新工艺与新技术,其中,最受欢迎的是预制装配式房屋,采用预制装配件来建造房屋,不但能提高房屋建造效率,还能保护房屋建造现场环境,使房屋建造过程更加环保。
[0003]装配式建筑虽然能够提高房屋建造效率,但是用来建造房屋的预制配件的保温效果通常较差,从而使得建造后的装配式房屋保温效果较差,尤其在冬天,需要长时间使用供暖设备,不利于节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改善装配式房屋保温效果较差,不利于节能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装配式建筑生态房屋。
[0005]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装配式建筑生态房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装配式建筑生态房屋,包括装配式房屋主体,还包括保温装置,保温装置位于装配式房屋主体内部靠近房屋顶部的位置处,保温装置包括保温板、转轴和第一驱动装置,转轴转动连接在装配式房屋主体的两侧,保温板设置在转轴上,第一驱动装置设置在装配式房屋主体上并连接转轴,保温板处于平行状态时,相对的两个保温板之间留有供保温板顺利转动的空隙,相对的两个保温板中,一个保温板上通过第一弹簧连接有保温补充板,保温补充板与保温板滑动配合,另一个保温板上连接有第一电磁铁块,保温补充板上设有连接铁块,第一电磁铁块通电时,连接铁块被第一电磁铁块吸附,第一弹簧被拉伸,保温补充板将相对的两个保温板之间的空隙填补。
[000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初始状态时,保温板竖直设置并位于装配式房屋主体的两侧,在冬天时,启动第一驱动装置,第一驱动装置带动转轴转动,转轴在转动过程中带动保温板转动,使保温板由竖直状态变为水平状态,再对第一电磁铁块充电,第一电磁铁块对连接铁块吸附,保温补充板将相对的保温板之间的空隙填补,保温补充板与保温板配合使用,提高了装配式房屋主体的保温效果,使装配式房屋主体内部的热量不易流失,从而不需要长时间使用供暖设备,改善了装配式房屋保温效果较差,不利于节能的问题。
[0007]可选的,所述装配式房屋主体包括基板、墙板、定位柱、连接框和房顶,定位柱连接在基板上,墙板套设在定位柱上,相邻墙板之间相互垂直并抵触,连接框连接在墙板上,房顶连接在连接框上,转轴转动连接在连接框上,墙板上设有保温件。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保温件的设置能够增强墙板的保温效果,保温件与保温板配合使用能够进一步提高装配式房屋主体的保温效果,提高节能效果。
[0009]可选的,所述保温件为L型,保温件位于相互垂直的两个墙板的拐角处,相互垂直的两个墙板各连接保温件的一个侧壁。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保温件位于相互垂直的两个墙板的拐角处能够提高相邻两个墙板连接处的密封性,更进一步提高装配式房屋主体的保温效果。
[0011]可选的,所述墙板远离基板的一端连接有燕尾槽,保温件上连接有燕尾块,燕尾块滑动插设在燕尾槽内。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安装保温件时,将燕尾块插设在燕尾槽内,从而完成保温件的安装,且燕尾块插设在燕尾槽内,能够牢固的将保温件与墙板连接在一起,避免保温件从墙板上脱落。
[0013]可选的,所述装配式房屋主体内连接有固定板,固定板上设有第二电磁铁块,第二电磁铁块位于保温层上方,保温板包括保温芯板和设置在保温芯板外部的防护铁层,当保温板转动至水平状态时对第二电磁铁块通电,防护铁层被第二电磁铁块吸附。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保温板转动至水平状态时对第二电磁铁块通电,第二电磁铁块被防护贴层吸附,从而提高了保温板转动至水平状态时的稳定性,避免保温板处于水平的状态发生变化。
[0015]可选的,所述房顶包括顶板和封堵板,顶板设置为倒V型,顶板的两侧连接在连接框上,封堵板连接在连接框上,封堵板位于顶板的两侧并与顶板相连,顶板上设有透气口和安装框,安装框位于透气口边缘处,安装框侧壁上设有透气孔,安装框内滑动连接有用于遮挡透气口的种植箱,种植箱内种植有绿植,房顶连接有用于驱动种植箱移动的第二驱动装置。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夏天时,调节保温板的位置,使保温板处于竖直状态,启动第二驱动装置,第二驱动装置驱动种植箱移动,种植箱侧壁与透气孔错开,使透气孔位于种植箱底部与透气口之间,透气孔能够增强装配式房屋主体内部与外部之间的空气流通,避免装配式房屋主体内部在夏天时闷热,在冬天时,启动第二驱动电机,使种植箱移动,种植箱侧壁将透气孔遮挡,避免冷空气通过透气孔进入到装配式房屋主体内部,保温装置与种植箱配合使用,使装配式房屋主体既能在冬天提高保温效果,又能在夏天提高透气效果。
[0017]可选的,所述安装框上连接有第一连接片,种植箱上连接有第二连接片,第一连接片与第二连接片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簧,透气孔位于透气口和种植箱底部之间时,第二弹簧被拉伸。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透气孔位于透气口和种植箱底部之间时,第二弹簧被拉伸,在装配式房屋主体不需要透气功能时,启动第二驱动装置,种植箱底部朝向透气口方向移动,此时种植箱在第二弹簧的弹力作用下能够顺利的发生移动,避免种植箱在移动过程中出现卡屯现象。
[0019]可选的,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包括气缸、齿轮、齿条、驱动轴和驱动盘,驱动轴转动连接在顶板上,齿轮设置在驱动轴上,齿条滑动连接在顶板上,气缸设置在顶板上,气缸的活塞杆连接齿条,驱动盘的偏心位置连接驱动轴,驱动盘穿过透气口抵触种植箱底部。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气缸在工作状态下通过齿轮与齿条的配合带动驱动轴转动,驱动轴在转动过程中带动驱动盘转动,由于驱动轴连接在驱动盘的偏心位置处,在驱动盘转动过程中,驱动盘抵触种植箱底部,从而能够控制种植箱在安装框内滑动,改变种植箱与安装框之间的相对位置。
[0021]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初始状态时,保温板竖直设置并位于装配式房屋主体的两侧,在冬天时,启动第一驱动装置,第一驱动装置带动转轴转动,转轴在转动过程中带动保温板转动,使保温板由竖直状态变为水平状态,再对第一电磁铁块充电,第一电磁铁块对连接铁块吸附,保温补充板将相对的保温板之间的空隙填补,保温补充板与保温板配合使用,提高了装配式房屋主体的保温效果,使装配式房屋主体内部的热量不易流失,从而不需要长时间使用供暖设备,改善了装配式房屋保温效果较差,不利于节能的问题;2.在夏天时,调节保温板的位置,使保温板处于竖直状态,启动第二驱动装置,第二驱动装置驱动种植箱移动,种植箱侧壁与透气孔错开,使透气孔位于种植箱底部与透气口之间,透气孔能够增强装配式房屋主体内部与外部之间的空气流通,避免装配式房屋主体内部在夏天时闷热,在冬天时,启动第二驱动电机,使种植箱移动,种植箱侧壁将透气孔遮挡,避免冷空气通过透气孔进入到装配式房屋主体内部,保温装置与种植箱配合使用,使装配式房屋主体既能在冬天提高保温效果,又能在夏天提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建筑生态房屋,包括装配式房屋主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保温装置,保温装置位于装配式房屋主体内部靠近房屋顶部的位置处,保温装置包括保温板(14)、转轴(15)和第一驱动装置(16),转轴(15)转动连接在装配式房屋主体的两侧,保温板(14)设置在转轴(15)上,第一驱动装置(16)设置在装配式房屋主体上并连接转轴(15),保温板(14)处于平行状态时,相对的两个保温板(14)之间留有供保温板(14)顺利转动的空隙,相对的两个保温板(14)中,一个保温板(14)上通过第一弹簧(20)连接有保温补充板(21),保温补充板(21)与保温板(14)滑动配合,另一个保温板(14)上连接有第一电磁铁(24)块,保温补充板(21)上设有连接铁块(25),第一电磁铁(24)块通电时,连接铁块(25)被第一电磁铁(24)块吸附,第一弹簧(20)被拉伸,保温补充板(21)将相对的两个保温板(14)之间的空隙填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建筑生态房屋,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式房屋主体包括基板(1)、墙板(2)、定位柱(3)、连接框(4)和房顶,定位柱(3)连接在基板(1)上,墙板(2)套设在定位柱(3)上,相邻墙板(2)之间相互垂直并抵触,连接框(4)连接在墙板(2)上,房顶连接在连接框(4)上,转轴(15)转动连接在连接框(4)上,墙板(2)上设有保温件(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配式建筑生态房屋,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件(5)为L型,保温件(5)位于相互垂直的两个墙板(2)的拐角处,相互垂直的两个墙板(2)各连接保温件(5)的一个侧壁。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配式建筑生态房屋,其特征在于:所述墙板(2)远离基板(1)的一端连接有燕尾槽(7),保温件(5)上连接有燕尾块(8),燕尾块(8)滑动插设在燕尾槽(7)内。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建筑生态房屋,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亚萍
申请(专利权)人:江阴市先锋建筑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