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注射器避光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225666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5 10: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注射器避光套,包括避光套本体、第一卡环、第二卡环和标签袋,其中,避光套本体使用避光型半透明材料制成,避光套本体按照与注射器的形状相配合的方式配置为内径一端大、一端小且两端均有开口的形状。第一卡环和第二卡环通过分别与避光套本体两端连接的方式将避光套本体固定在注射器上。用于放置药物条码或标签的标签袋与避光套本体连接,可便于核对和检查。避光型半透明材料制作的避光套可实现注射过程全覆盖避光,在满足避光需求的情况下能够透过避光套准确清楚地观察到注射器的刻度,可准确掌握配药量和注射量,且该避光套可拆卸重复使用,操作简单,经济性好。性好。性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注射器避光套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注射器附件,具体为一种注射器避光套。

技术介绍

[0002]根据国家强制性标准GB 15810

2019《一次性使用无菌注射器》、YY0286.3《专用输液器:一次性使用避光输液器》和NMPA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相关规定,输液器及注射器的外观及理化性能需满足现行标准。在临床实践中,部分药物需要进行避光注射,常用一次性注射器由白色透明有机材料制作而成,无法满足避光注射的需求,避光型注射器也只能一次性使用,经济性差,不利于环保。
[0003]因此,需要一种能够与常用一次性注射器配合进行避光注射的可拆卸简易装置或附件,且增加装置或附件后的注射器刻度可观察,能够满足无菌注射的需求。
[0004]公开号为CN205019533U公开了一种注射器避光套,包括底座、可伸缩的避光套体以及控制元件;避光套体与底座之间形成有容置注射器的空间;避光套体具有固定端以及连接端,固定端固定连接在底座前端,连接端通过调节结构与底座的后端活动连接;注射器避光套还包括用于检测注射器的推进且将检测信息反馈给控制元件以控制调节结构驱动避光套体伸缩的感应元件。注射器放在底座与避光套体之间形成的空间中,避光套体遮挡注射器,控制元件通过感应元件检测注射器的推进信息,控制调节结构驱动避光套体的连接端沿着底座朝前或朝后移动,调整避光套体张开或收缩的长度,使其恰好遮住药液且随药液减少而收缩,便于观察药液注射情况。
[0005]该专利公开的技术方案中,避光套的感应元件检测注射器的推进情况,避光套的控制元件基于感应元件的检测信息来控制避光套张开或收缩的长度,使得避光套跟随注射器进行移动以达到对注射器内药液遮光的效果。该方案中检测信息以及控制的准确性决定了遮光的效果,元件功能较多,结构较为复杂,不具备经济性,不适宜作为一次性注射器的附件。
[0006]公开号为CN205181926U的中国专利公开一种带提示的注射器避光套,包括用于给注射器内药水避光的避光套和用于标注药水注射量的提示装置;本避光套具有对注射器内药水避光的作用;可视窗口具有观察注射器内药水情况的作用;提示装置的标记部件可以对药水进行标记,跟随部件可以较远距离的对药水注射情况进行观测,而不需要打开避光套去观测。
[0007]该专利文件公开的技术方案使用的提示装置跟随注射器推动活塞同步移动来指示药液量,在避光套上设置了用于观察药液情况的可视窗口,该技术方案中的提示装置对于药液量的指示准确度不高,在观察药液时,光线可通过可视窗口照射到药液,导致局部避光效果不佳。
[0008]公开号为CN212789325U的中国专利在避光套上设有沿注射器容量刻度线的观察窗口,所述观察窗口外层的避光套上设有拉链,用于拉合遮住观察窗口或拉开露出观察窗口,该技术方案同样会导致局部避光效果不佳,且拉链拉动存在破坏避光套的可能。
[0009]公开号为CN204521833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注射器避光套,包括深色软质的套体和套盖,所述套体为可拆卸套体,其由套体的两个边活动连接构成,所述套盖的一端与套体的一端固连,所述套盖的另一端与套体活动连接,所述套体上设有观察窗口,当套盖闭合时,所述观察窗口位于套盖的下面。观察窗口的设置同样会导致局部避光效果不佳,且较小的观察窗口无法满足全部刻度读取的需求。
[0010]公告号为CN105237903B的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宽波避光的透明医用PVC材料,其避光性能在波长220

550nm,且透光率达到60%以上。使用该材料制作的避光套在满足避光需求的情况下能够透过材料准确清楚地观察到注射器的刻度。
[0011]通过以上分析,现有技术方案没有提供一种可准确全面观察注射器药液量、注射过程全覆盖避光且可重复使用的简易避光套。
[0012]此外,一方面由于对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存在差异;另一方面由于专利技术人做出本技术时研究了大量文献和专利,但篇幅所限并未详细罗列所有的细节与内容,然而这绝非本技术不具备这些现有技术的特征,相反本技术已经具备现有技术的所有特征,而且申请人保留在
技术介绍
中增加相关现有技术之权利。

技术实现思路

[0013]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至少一部分不足之处,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注射器避光套,该避光套使用避光型半透明材料制成。
[0014]避光套包括避光套本体、第一卡环、第二卡环和标签袋。避光套本体通过形状与注射器的形状相配合的方式设置使得避光套本体与注射器可拆卸地连接,第一卡环和第二卡环分别与避光套本体的两端连接,用于放置药物条码或标签的标签袋与避光套本体连接。
[0015]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避光套本体配置为内径一端大、一端小且两端均有开口的形状,使得避光套的形状可以和注射器形状相配合。
[0016]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避光套本体用于与注射器管体配合一端的内径尺寸小于注射器管体的外径尺寸,用于与注射器接头配合一端的内径尺寸小于注射器接头的外径尺寸,安装配合后,避光套基于自身弹性可以稳定地附着在注射器表面。
[0017]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用于将避光套本体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注射器上的第一卡环和第二卡环为半环形或环形,半环形或环形的卡环可以有效地辅助避光套与注射器的装配。
[0018]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第一卡环连接避光套本体与注射器管体配合的一端,第二卡环连接避光套本体与注射器接头配合的一端。
[0019]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第一卡环和第二卡环均为环形,第一卡环和所述第二卡环可由所述避光套本体的两端包裹,使得避光套本体、第一卡环和第二卡环能够作为组合体套接在注射器上或从注射器上取下。
[0020]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其特征在于,第一卡环和第二卡环均为半环形,第一卡环和第二卡环以可单独拆卸地方式与避光套本体连接。
[0021]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第一卡环的内径尺寸与注射器管体的外径尺寸相同,第二卡环的内径尺寸与注射器接头外径尺寸相同。则第一卡环和第二卡环随避光套本体与注射器装配时,第一卡环与注射器管体之间有一层避光套本体,第二卡环与注射器接头之
间也有一层避光套本体,则第一卡环和第二卡环基于弹性力辅助避光套本体与注射器装配得更加稳固,使避光套本体不易滑动或脱落。
[0022]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标签袋配置为透明矩形状口袋,且口袋的至少一边与避光套本体连接。标签袋可以用于存放记录了药品信息和患者信息的标签,可便于核对和检查。
[0023]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避光套本体用于与注射器管体配合一端的内径尺寸为注射器管体外径尺寸的95%,用于与注射器接头配合一端的内径尺寸为注射器接头外径尺寸的90%。
[0024]此外本技术还拥有如下的有益技术效果:
[0025](1):避光套的设置方式使得配药和注射时能够实现全过程避光,保证了药品质量;第一卡扣和第二卡扣基于避光套弹性力可以将避光套稳定地保持在注射器上,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注射器避光套,其特征在于,所述避光套(100)包括避光套本体(101)、第一卡环(102)、第二卡环(103)和标签袋(104),其中,所述避光套本体(101)通过形状与注射器(200)的形状相配合的方式设置使得所述避光套本体(101)与所述注射器(200)可拆卸地连接,所述第一卡环(102)和所述第二卡环(103)分别与所述避光套本体(101)的两端连接,用于放置药物条码或标签的所述标签袋(104)与所述避光套本体(101)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避光套,其特征在于,所述避光套本体(101)配置为内径一端大、一端小且两端均有开口的形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避光套,其特征在于,所述避光套本体(101)用于与注射器管体(202)配合一端的内径尺寸小于所述注射器管体(202)的外径尺寸,用于与注射器接头(204)配合一端的内径尺寸小于所述注射器接头(204)的外径尺寸。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避光套,其特征在于,用于将所述避光套本体(101)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注射器(200)上的所述第一卡环(102)和所述第二卡环(103)为半环形或环形。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避光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环(102)连接所述避光套本体(101)与注射器管体(202)配合的一端,所述第二卡环(103)连接所述避光套本体(101)与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晓张文婷陈曦
申请(专利权)人: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