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万田专利>正文

防扎安全针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133263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05 10:07
一种防扎安全针筒,包含针筒及保护套,针筒一端设有注射针,保护套两端分别贯设通孔及出针孔,于出针孔的一端设置盖体,保护套可滑动地套设于针筒的外壁面;由上述结构,使用时将盖体开启,并将该保护套朝向异于注射针的方向推动,即可将注射针露出于保护套外进行使用,待注射针使用完毕后再将保护套往注射针的方向推动,即能将注射针包覆容设于保护套的内腔,避免使用者被注射针扎到的风险。避免使用者被注射针扎到的风险。避免使用者被注射针扎到的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扎安全针筒


[0001]本技术为一种针筒,尤指一种将具有盖体的保护套套设于针筒外壁面的防扎安全针筒。

技术介绍

[0002]习用针筒的注射针尚未使用时会盖设套盖,是为了防止注射针受到污染及损伤,而使用后的注射针须立即套回套盖,但因套盖的孔径小并且是以逆着注射针的方向进行套盖,因此使用者亦无法完全避免被注射针扎到,若不慎被使用后的注射针扎到,极有可能导致医护人员感染艾滋病、B型肝炎、C型肝炎及梅毒等各种血液性传染病的风险。
[0003]是以,针对上述所存在的问题,如何开发一种可避免被针扎风险的针筒,实为医疗界殷切期盼,亦系相关业者须努力研发突破的目标及方向。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扎安全针筒,其结构简单,操作装卸便利,能有效克服现有技术的问题,避免被针扎的风险,更具安全性。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扎安全针筒,其特征在于包括:
[0006]一针筒,其侧面轴向设有一刻度部,上述侧面于该刻度部的侧方径向环设一环凹部,该针筒的一端设有能往复位移的一针筒推杆,另一端设置一针头,该针头插设一注射针;及
[0007]一保护套,其内部呈中空,该保护套的一端贯设一通孔,另一端的一端面的中心贯设一出针孔,该出针孔的孔径小于该通孔的孔径,该保护套邻近该出针孔的一端一体成形设置一盖体从而该盖体盖阖于该端面时该出针孔呈封闭状态,该保护套邻近该通孔的内壁面对应该环凹部凸设一环凸部,该保护套能往复位移地套设于该针筒外壁面从而开启该盖体后能使该注射针从该出针孔露出且该保护套的该环凸部能卡设于该针筒的环凹部。
[0008]其中,该保护套邻近该端面的位置径向凸设一卡凸缘,该盖体对应该卡凸缘的位置轴向设置一卡合结构从而该盖体盖阖于该端面时该卡合结构卡设于该卡凸缘。
[0009]其中,该端面朝向该盖体的一面凸设一内卡凸部,该盖体朝向该端面的一面凸设一外卡凸部,该外卡凸部的直径大于该内卡凸部。
[0010]其中,该保护套邻近该出针孔的外壁面环设一止滑凸部。
[0011]其中,该止滑凸部内凹形成一握持部,该握持部表面形成多个止滑凸粒。
[0012]其中,该针筒邻近该针筒推杆的一端径向环设一环抵缘,该环抵缘的径向面积大于该针筒的径向面积从而该保护套邻近该环凸部的末端能贴抵该针筒的该环抵缘的一面。
[0013]其中,该保护套呈透明状。
[0014]由上述结构可知,本技术优点如下所述:
[0015]1、降低针扎的风险:该注射针使用过后,仅需要将该保护套朝向该注射针的方向滑动,并使该保护套的该环凸部卡设于该针筒的该环凹部,即可将该注射针完全包覆容设
于该保护套的内腔,由于系将该保护套顺着该注射针的方向推动,而非逆着该注射针的方向推动,因此能避免使用者被该注射针扎到的风险。
[0016]2、提升保护性及降低被污染风险:该保护套设有该盖体,能避免不小心推动该保护套,使该注射针从该出针孔露出造成损伤,也能避免污染物从该出针孔落入该保护套的内腔内,进而污染该注射针。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保护套表面设置止滑凸部的立体示意图。
[0020]图4为本技术的保护套的止滑凸部凹设握持部且设置止滑凸粒的立体示意图。
[0021]图5为本技术保护套套设于针筒并且将注射针包覆于内腔的侧剖面示意图。
[0022]图6为本技术将保护套的盖体打开的侧剖面示意图。
[0023]图7为本技术使用者施力于保护套,使保护套朝向针筒推杆的方向位移的示意图。
[0024]图8为本技术使用者施力于保护套,将保护套朝注射针方向推动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参阅图1及图2,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扎安全针筒,包括一针筒10及一保护套20;该针筒10的侧面轴向设有一刻度部11,上述侧面于该刻度部11的侧方系径向环设一环凹部12,该针筒10一端设有可往复位移的一针筒推杆13,另一端设置一针头14,该针头14插设一注射针15,该针筒10邻近该针筒推杆13的一端系以径向环设一环抵缘16,该环抵缘16的径向面积大于该针筒10的径向面积;该保护套20内部系呈中空,该保护套20一端贯设一通孔21,另一端为一端面22的中心贯设一出针孔221,该出针孔的孔径小于该通孔的孔径,该保护套20邻近该出针孔的一端系一体成形设置一盖体26,该盖体26盖阖于该端面22时,该出针孔221系呈封闭状态,该保护套20邻近该通孔21的内壁面对应该环凹部12系凸设一环凸部23,该保护套20邻近该环凸部23的末端系可贴抵该针筒10的该环抵缘16的一面,该保护套20系可往复位移地套设于该针筒10外壁面,开启该盖体26后,可使该注射针 15从该出针孔221露出,且该保护套20的该环凸部23可卡设于该针筒10的该环凹部 12。
[0026]从图1可看出,该保护套20系呈透明状,如此一来,当该保护套20套设于该针筒10时,能避免遮到该刻度部11,不影响使用者确认该针筒10内部的溶液量。
[0027]继续参阅图2,揭露该保护套20邻近该端面22的位置以径向凸设一卡凸缘222,该盖体26对应该卡凸缘222的位置系轴向设置一卡合结构261,该盖体26盖阖于该端面22时,该卡合结构261系卡设于该卡凸缘222;该端面22朝向该盖体26的一面系凸设一内卡凸部223,该盖体26朝向该端面22的一面系凸设一外卡凸部262,该外卡凸部262的直径系大于该内卡凸部223。
[0028]参阅图3,揭露该保护套20的另一种态样,该保护套20邻近该出针孔221的外壁面系环设一止滑凸部24,该止滑凸部24能增加使用者握持时的摩擦力,以利使用者施力滑动
该保护套20于该针筒10的外壁面。
[0029]参阅图4,揭露该保护套20的另一种态样,揭露该止滑凸部24系内凹形成一握持部25,该握持部25表面形成多个止滑凸粒251,该握持部25的内凹设计有利于使用者握持,而该等止滑凸粒251能增加使用者握持时的摩擦力,以利使用者施力滑动该保护套20于该针筒10的外壁面。
[0030]参阅图5,揭露该保护套20系套设于该针筒10的外壁面,并且该保护套20将该注射针15包覆容设于内腔,避免该注射针15受到外部空气或其他物质污染。
[0031]参阅图6,待使用时,先将该盖体26扳开。
[0032]参阅图7并搭配图2,接着使用者可握持于该握持部25,并将该保护套20朝向该针筒10的该针筒推杆13的方向推动,使该注射针15系从该保护套20的该出针孔 221露出。
[0033]参阅图8并搭配图5,待该注射针15使用完毕后,使用者握持于该握持部25,并将该握持部25朝向该注射针15的方向推动,接着再盖起该盖体26后,即可再次将该注射针15包覆容设于该保护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扎安全针筒,其特征在于包括:一针筒,其侧面轴向设有一刻度部,上述侧面于该刻度部的侧方径向环设一环凹部,该针筒的一端设有能往复位移的一针筒推杆,另一端设置一针头,该针头插设一注射针;及一保护套,其内部呈中空,该保护套的一端贯设一通孔,另一端的一端面的中心贯设一出针孔,该出针孔的孔径小于该通孔的孔径,该保护套邻近该出针孔的一端一体成形设置一盖体从而该盖体盖阖于该端面时该出针孔呈封闭状态,该保护套邻近该通孔的内壁面对应该环凹部凸设一环凸部,该保护套能往复位移地套设于该针筒外壁面从而开启该盖体后能使该注射针从该出针孔露出且该保护套的该环凸部能卡设于该针筒的环凹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扎安全针筒,其特征在于,该保护套邻近该端面的位置径向凸设一卡凸缘,该盖体对应该卡凸缘的位置轴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万田
申请(专利权)人:李万田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