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内镜微创手术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225591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5 10: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多功能内镜微创手术刀,包括:手柄组件;第一调节装置,包括内导管,在内导管内部设置电切刀组件,所述第一调节装置能够调节电切刀组件相对手柄组件朝向远端或者近端移动;第二调节装置,包括负压导管,所述负压导管设置在内导管的外侧,所述负压导管的远端与支撑部相连通,在所述支撑部上设置若干个连通孔,所述第二调节装置用于调整支撑部相对电切刀组件的位置状态,所述负压导管与负压发生设备相连;外鞘管,所述外鞘管设置在负压导管的外侧,所述支撑部、刀头均能伸出外鞘管远端。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多功能内镜微创手术刀,自带吸引、注射的多功能微创手术刀,提高内镜手术剥离中出血的止血效率,大大提高手术效率,减少手术时间。减少手术时间。减少手术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内镜微创手术刀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手术器械
,特别涉及一种多功能内镜微创手术刀。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消化内镜技术的发展,内镜下微创治疗的适应症不断扩大,ESD(内镜下粘膜剥离术)、EMR(内镜下粘膜切除术)、息肉切除术应用也逐步普及。
[0003]ESD作为消化道病变治疗中的重要手段,却因其在剥离过程中,无法获取较好地内镜视野,消化内镜目前市面上内镜微创手术所用的刀不带有吸引,冲洗(如海博刀,黄金刀等),在通过使用现有的手术刀进行切开、剥离时,由于在粘膜底层分布有多条血管,所以在这些血管附近,需要随时改变向高频手术刀提供高频的高频电源装置的输出设定地进行等特别的关照,因而手动作业的时间变长。
[0004]作为ESD治疗中另一个主要并发症——出血,也对ESD手术正常进行有较大影响。术中一旦发生出血野,止血过程要耗费很长时间野,而且会影响内镜视野,如果进行止血操作的话需要重新进行器械切换,并且在止血后需要重寻找并且抓取切除的病灶组织,不仅延长了手术时间,增加并发症的风险,同时需要多个医护人员进行配合处理,手术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旨在提出一种多功能内镜微创手术刀,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内镜手术粘膜剥离术过程中因为视野较小,术中有出血的时候视野模糊、手术效率较低的问题。
[000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7]一种多功能内镜微创手术刀,包括:
[0008]手柄组件;<br/>[0009]第一调节装置,包括内导管,在所述内导管内部设置电切刀组件,所述第一调节装置能够调节所述电切刀组件相对所述手柄组件朝向远端或者近端移动,所述电切刀组件包括刀头和连接丝,所述连接丝的近端与第一调节装置传动连接,所述连接丝的远端与刀头连接;
[0010]第二调节装置,包括负压导管,所述负压导管设置在所述内导管的外侧,所述负压导管的远端与支撑部相连通,在所述支撑部上设置若干个连通孔,所述第二调节装置用于调整所述支撑部相对所述电切刀组件的位置状态,所述负压导管与负压发生设备相连;
[0011]外鞘管,所述外鞘管设置在所述负压导管的外侧,所述支撑部、所述刀头均能伸出所述外鞘管远端。
[0012]进一步的,所述支撑部包括弧形支撑壁、底壁和封板,在所述弧形支撑壁、底壁和封板之间形成空腔,所述连通孔设置在所述弧形支撑壁上,在所述连通孔的两侧设置胶条,在所述底壁上设置柔性连接管,所述柔性连接管与负压导管的第二容腔连通。
[0013]进一步的,在所述底壁的外沿设置第二沿边,在所述封板的外沿设置第一沿边,所
述胶条设置在所述第二沿边与所述第一沿边之间,所述胶条与所述弧形支撑壁连接处切面的法向呈夹角设置。
[0014]进一步的,在所述底壁靠近所述手柄组件的侧壁上设置弹性变形壁,所述弹性变形壁包括滑移部和弹性变形部,所述滑移部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电切刀组件的移动方向平成设置,所述弹性变形部朝向远离所述连接丝的方向预变形,且距离所述滑移部较远的位置预变形量越大,所述滑移部的一端与所述弹性变形部一体成型,另一端通过钛合金连接丝与第二调节装置连为一体。
[0015]进一步的,在所述外鞘管的远端设置辅助套管,所述辅助套管包括套管外壁,在所述套管外壁的远端端部设置朝向连接丝一侧弯折的压接凸台,在所述套管外壁的内侧与所述弹性变形壁之间设置导向滑轮组件。
[0016]进一步的,所述导向滑轮组件包括至少两个滑轮,分别为第一滑轮和第二滑轮,所述第一滑轮与所述第二滑轮中的至少一个设置在所述弹性变形部与套管外壁之间。
[0017]进一步的,所述手柄组件包括握持环和辅助导管,在所述辅助导管上设置第一连接板,在所述第一连接板远离所述握持环的一侧设置调节螺母,所述调节螺母通过转动轴承与所述第一连接板连接,所述调节螺母的内侧与所述内导管的近端螺纹连接,所述电切刀组件与所述内导管连为一体运动,通过转动调节螺母,进行电切刀组件向近端或者远端移动调节。
[0018]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调节装置还包括扩口管,所述扩口管设置在所述负压导管的近端,所述扩口管的远端与负压导管连通,在所述扩口管的侧壁上设置抽气管,所述内导管穿过所述扩口管近端插入所述负压导管内部,在所述扩口管近端与所述内导管插入部设置第一滑动密封件滑动密封连接,所述负压导管插入所述外鞘管近端,在所述外鞘管近端与所述负压导管的插入部设置第二滑动密封件。
[0019]进一步的,在所述扩口管的近端设置第二收口部,在所述第二收口部的外侧设置第一齿轮调节部,在所述调节螺母的外侧设置第二齿轮调节部,在所述第一齿轮调节部与所述第二齿轮调节部之间设置离合装置,所述离合装置能够切换所述第一齿轮调节部与所述第二齿轮调节部的连接状态。
[0020]进一步的,所述刀头和连接丝均为导电材质,所述刀头通过连接丝与电极组件电连接,在所述刀头的内部设置第一注射通道,在所述连接丝的内部设置第二注射通道,所述第二注射通道的远端与所述第一注射通道,所述连接丝的近端通过注射连接管穿出握持环,所述注射连接管与注射器相连,所述注射器能够通过所述注射连接管、第二注射通道、第一注射通道在所述刀头剥离黏膜的同时注射液体。
[0021]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多功能内镜微创手术刀具有以下优势:
[0022](1)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多功能内镜微创手术刀,通过对手术刀的结构进行改进,通过在远端设置的支撑部在术中既能起到支撑作用,又能够实现切割病变位置的负压吸引,解决了剥离术中出血造成视野模糊时,可以直视下能够边电凝止血,边吸引止血达到一个精准止血的目的,也避免用胃镜吸引冲装置洗调整手术刀、视野角度等带来的繁琐步骤。
[0023](2)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多功能内镜微创手术刀,通过在支撑部的支撑面上设置胶条,一方面实现支撑部与切割处的紧密连接,保证在负压发生装置作用下吸引封堵刀口止血,同时部分术中出血也可以通过部分连通孔经负压导管引出,防止术中出血引起视野模糊的可
靠性。
[0024](3)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多功能内镜微创手术刀,通过设置的离合装置实现第一调节装置、第二调节装置连接状态的切换,当通过离合装置将所述第一齿轮调节部与所述第二齿轮调节部连为一体时,通过转动调节螺母,能够同时实现电切刀组件的旋进旋出和支撑部的转动运动,提高电切刀组件在切割病变组织时,支撑部的支撑以及吸引止血的可靠性,保证切割位置视野清楚,提高内镜手术剥离中出血的止血效率,减少手术时间。
[0025](4)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多功能内镜微创手术刀,通过设置的离合装置以及实现其离合切换的切换装置,在手术时通过一个医生的操作,即可根据需要完成对所述电切刀组件、所述支撑部进行单独或者同时的操作,大大提高了手术操作的便捷性,提高手术效率,结构合理,易于操作。
[0026](5)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多功能内镜微创手术刀,自带吸引、注射的多功能微创手术刀,提高内镜手术剥离中出血的止血效率,大大提高手术效率,减少手术时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内镜微创手术刀,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柄组件(1);第一调节装置(2),包括内导管(201),在所述内导管(201)内部设置电切刀组件(10),所述第一调节装置(2)能够调节所述电切刀组件(10)相对所述手柄组件(1)朝向远端或者近端移动,所述电切刀组件(10)包括刀头(1001)和连接丝(1002),所述连接丝(1002)的近端与第一调节装置(2)传动连接,所述连接丝(1002)的远端与刀头(1001)连接;第二调节装置(3),包括负压导管(306),所述负压导管(306)设置在所述内导管(201)的外侧,所述负压导管(306)的远端与支撑部(9)相连通,在所述支撑部(9)上设置若干个连通孔(93),所述第二调节装置(3)用于调整所述支撑部(9)相对所述电切刀组件(10)的位置状态,所述负压导管(306)与负压发生设备相连;外鞘管(6),所述外鞘管(6)设置在所述负压导管(306)的外侧,所述支撑部(9)、所述刀头(1001)均能伸出所述外鞘管(6)远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内镜微创手术刀,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9)包括弧形支撑壁(91)、底壁(95)和封板(96),在所述弧形支撑壁(91)、底壁(95)和封板(96)之间形成空腔,所述连通孔(93)设置在所述弧形支撑壁(91)上,在所述连通孔(93)的两侧设置胶条(94),在所述底壁(95)上设置柔性连接管(17),所述柔性连接管(17)与负压导管(306)的第二容腔(307)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内镜微创手术刀,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底壁(95)的外沿设置第二沿边(97),在所述封板(96)的外沿设置第一沿边(92),所述胶条(94)设置在所述第二沿边(97)与所述第一沿边(92)之间,所述胶条(94)与所述弧形支撑壁(91)连接处切面的法向呈夹角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多功能内镜微创手术刀,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底壁(95)靠近所述手柄组件(1)的侧壁上设置弹性变形壁(15),所述弹性变形壁(15)包括滑移部(151)和弹性变形部(152),所述滑移部(151)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电切刀组件(10)的移动方向平成设置,所述弹性变形部(152)朝向远离所述连接丝(1002)的方向预变形,且距离所述滑移部(151)较远的位置预变形量越大,所述滑移部(151)的一端与所述弹性变形部(152)一体成型,另一端通过钛合金连接丝(16)与第二调节装置(3)连为一体。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功能内镜微创手术刀,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外鞘管(6)的远端设置辅助套管(8),所述辅助套管(8)包括套管外壁(801),在所述套管外壁(801)的远端端部设置朝向连接丝(1002)一侧弯折的压接凸台(802),在所述套管外壁(801)与所述弹性变形壁(15)之间设置导向滑轮组件(18)。6.根据权利要求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华楼杰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唯杰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