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起重机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适用于大型物件的起重机吊具,包括吊梁、支撑座、绞盘和缆绳,吊梁包括主体外壳、第一活动板、第一弹簧、V型长条、第二弹簧、第一齿条、第二齿条和齿轮,主体外壳上开设有空腔,第一活动板与主体外壳滑动配合,第一弹簧设置在主体外壳与第一活动板之间,V型长条与主体外壳滑动配合,第一齿条与V型长条固定配合,第二齿条与主体外壳滑动配合,第一活动板上开设有固定孔,齿轮与主体外壳旋转配合。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第一活动板、V型长条和第二齿条实现了缆绳未装载物体时支撑座可以方便取出但是当缆绳装载物体时支撑座将无法从吊梁中取出也无法进行水平方向的移动的功能。平方向的移动的功能。平方向的移动的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大型物件的起重机吊具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起重机
,具体是涉及一种适用于大型物件的起重机吊具。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超大型部件的组装应用越来越广泛,用户为了节约成本通长采用两台起重机通过特定的吊具采用抬吊方案来完成装备件的组装,目前常见的起重机吊具包括吊梁、支撑座、绞盘和缆绳,但是现有的起重机吊具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无法分解掉吊梁瞬时受力过大造成吊梁的弯折;使得物体运动时产生的振幅影响装置的稳定性。
[0003]中国专利CN202122046566.6公开了一种起重机抬吊组装大型物件用吊具,通过支撑座上设置的减震垫、减震弹簧、移动轮与导轨槽配合,使得当支撑座受力时,减震弹簧受力挤压进行支撑座的缓冲受力,移动轮和导轨槽配合提高内部受力强度,分摊受力,避免内部部件受力断裂。但是该方案在使用过程中由于驱动座的存在当缆绳上的重物传递来的力不能均匀分摊时将导致支撑座整体在吊梁中发生滑动,从而导致缆绳在上升途中带动重物晃动,更甚者会导致支撑座与吊梁脱离。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适用于大型物件的起重机吊具。
[0005]为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适用于大型物件的起重机吊具,包括吊梁、支撑座、绞盘和缆绳,吊梁包括主体外壳、第一活动板、第一弹簧、V型长条、第二弹簧、第一齿条、第二齿条和齿轮,主体外壳上开设有空腔,空腔与主体外壳长度方向的两端相通,空腔与主体外壳的底面相通,第一活动板与主体外壳滑动配合,第一活动板的滑动方向与主体外壳的高度方向平行,主体外壳沿长度方向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一活动板,第一弹簧设置在主体外壳与第一活动板之间,第一弹簧的轴线与第一活动板的滑动方向平行,V型长条与主体外壳滑动配合,V型长条的滑动方向与主体外壳的高度方向平行,V型长条的凹槽端朝向主体外壳的顶面设置,V型长条的长度方向与主体外壳的长度方向平行,V型长条的数量为两个,两个V型长条分别设置在主体外壳上远离第一活动板的两个侧面,第一齿条与V型长条固定配合,第一齿条的长度方向与主体外壳的高度方向平行,第二齿条与主体外壳滑动配合,第二齿条的滑动方向与主体外壳的宽度方向平行,第二齿条的长度方向与第二齿条的滑动方向平行,第一活动板上开设有配合第二齿条工作的固定孔,齿轮与主体外壳旋转配合,齿轮与第一齿条、第二齿条啮合。
[0006]优选的,吊梁还包括第一限位螺栓,第一限位螺栓与第一活动板固定配合,主体外壳上开设有配合第一限位螺栓工作的第一限位长槽,第一限位长槽的长度方向与第一活动板的滑动方向平行。
[0007]优选的,吊梁还包括活动块,活动块滑动设置在第一限位长槽中,活动块的一端设置为与第一限位螺栓配合的弧形,第一弹簧设置在第一限位长槽中,活动块设置在第一限位螺栓和第一弹簧之间。
[0008]优选的,吊梁还包括第二限位螺栓,第二限位螺栓与V型长条固定配合,主体外壳上开设有配合第二限位螺栓工作的第二限位长槽,第二限位长槽的长度方向与V型长条的滑动方向平行。
[0009]优选的,第二弹簧的数量为若干个,所有的第二弹簧沿V型长条的长度方向均匀设置。
[0010]优选的,第一齿条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定位凸起,V型长条的两端两侧均开设有配合第一定位凸起工作的第一定位孔。
[0011]优选的,吊梁还包括第三限位螺栓,第三限位螺栓与第二齿条固定配合,主体外壳上开设有配合第三限位螺栓工作的第三限位长槽,第三限位长槽的长度方向与第二齿条的滑动方向平行。
[0012]优选的,吊梁还包括第二活动板、连接条和第四限位螺栓,第二活动板的数量为两个,第二活动板的一面上设置有两个固定耳,连接条的一端与固定耳旋转配合,第四限位螺栓与连接条的另一端固定配合,主体外壳的顶面中心处开设有配合第二活动板的通孔,主体外壳上开设有配合第四限位螺栓工作的第四限位长槽,第四限位长槽的长度方向与主体外壳的高度方向平行。
[0013]优选的,第二活动板的一个侧面上设置有相互配合的第二定位凸起和第二定位孔,第二定位凸起和第二定位孔上均设置有相互配合的磁片。
[0014]优选的,主体外壳的顶面设置有两个固定长条,固定长条的长度方向与主体外壳的宽度方向平行,两个固定长条沿主体外壳的长度方向均匀设置,第二活动板上开设有配合固定长条的第三定位孔。
[0015]本申请相比较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通过第一活动板、V型长条和第二齿条实现了缆绳未装载物体时支撑座可以方便取出但是当缆绳装载物体时支撑座将无法从吊梁中取出也无法进行水平方向的移动的功能,解决了在使用过程中由于驱动座的存在当缆绳上的重物传递来的力不能均匀分摊时将导致支撑座整体在吊梁中发生滑动,从而导致缆绳在上升途中带动重物晃动,更甚者会导致支撑座与吊梁脱离的缺陷。
[0016]2.本专利技术通过第一限位螺栓和第一限位长槽实现了对第一活动板的移动范围进行限定的功能,解决了第一活动板滑动时可能会与主体外壳发生脱离的缺陷。
[0017]3.本专利技术通过活动块实现了保证第一弹簧的一端的弹力方向保持稳定的功能,解决了第一活动板移动时将带动活动块保持稳定的状态进行移动,第一弹簧与活动块连接的一端保持稳定的缺陷。
[0018]4.本专利技术通过第二限位螺栓和第二限位长槽实现了对V型长条的移动范围进行限定的功能,解决了V型长条在第二弹簧的工作下可能会阻碍支撑座进入到主体外壳中的缺陷。
[0019]5.本专利技术通过限定第二弹簧的数量和位置实现了V型长条上下移动时的受力保持平衡的功能,解决了V型长条上下移动时可能会倾斜的缺陷。
[0020]6.本专利技术通过第一定位凸起和第一定位孔实现了工作人员可以快速方便的完成第一齿条和V型长条的固定连接的功能,解决了第一齿条和V型长条不方便进行固定连接的缺陷。
[0021]7.本专利技术通过第三限位螺栓和第三限位长槽实现了对第二齿条的移动范围进行限定的功能,解决了第二齿条移动时可能会脱离主体外壳的缺陷。
[0022]8.本专利技术通过第二活动板、连接条、第四限位螺栓和第四限位长槽实现了工作人员可以根据需求观察到主体外壳内部情况的功能,解决了缆绳无法伸缩时无法看见内部具体情况的缺陷。
[0023]9.本专利技术通过第二定位凸起、第二定位孔和磁片实现了两个第二活动板接触时保持稳定连接的功能,解决了两个第二活动板不能稳定移动到主体外壳的内部的缺陷。
[0024]10.本专利技术通过固定长条和第三定位孔实现了固定第二活动板的位置的功能,解决了打开后的两个第二活动板还需要手工控制其固定位置较为繁琐的缺陷。
附图说明
[0025]图1是本申请的整体的立体示意图一;图2是本申请的整体的剖视示意图;图3是本申请的整体的立体示意图二;图4是本申请的整体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5是本申请的吊梁的立体示意图;图6是本申请的主体外壳的立体示意图;图7是本申请的第一活动板的立体示意图;图8是本申请的V型长条的立体示意图;图9是本申请的齿轮的立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大型物件的起重机吊具,包括吊梁(1)、支撑座(2)、绞盘(3)和缆绳(4),其特征在于,吊梁(1)包括主体外壳(1a)、第一活动板(1b)、第一弹簧(1c)、V型长条(1d)、第二弹簧(1e)、第一齿条(1f)、第二齿条(1g)和齿轮(1h);主体外壳(1a)上开设有空腔,空腔与主体外壳(1a)长度方向的两端相通,空腔与主体外壳(1a)的底面相通;第一活动板(1b)与主体外壳(1a)滑动配合,第一活动板(1b)的滑动方向与主体外壳(1a)的高度方向平行,主体外壳(1a)沿长度方向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一活动板(1b);第一弹簧(1c)设置在主体外壳(1a)与第一活动板(1b)之间;第一弹簧(1c)的轴线与第一活动板(1b)的滑动方向平行;V型长条(1d)与主体外壳(1a)滑动配合,V型长条(1d)的滑动方向与主体外壳(1a)的高度方向平行,V型长条(1d)的凹槽端朝向主体外壳(1a)的顶面设置,V型长条(1d)的长度方向与主体外壳(1a)的长度方向平行,V型长条(1d)的数量为两个,两个V型长条(1d)分别设置在主体外壳(1a)上远离第一活动板(1b)的两个侧面;第一齿条(1f)与V型长条(1d)固定配合,第一齿条(1f)的长度方向与主体外壳(1a)的高度方向平行;第二齿条(1g)与主体外壳(1a)滑动配合,第二齿条(1g)的滑动方向与主体外壳(1a)的宽度方向平行,第二齿条(1g)的长度方向与第二齿条(1g)的滑动方向平行,第一活动板(1b)上开设有配合第二齿条(1g)工作的固定孔(1b1);齿轮(1h)与主体外壳(1a)旋转配合,齿轮(1h)与第一齿条(1f)、第二齿条(1g)啮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大型物件的起重机吊具,其特征在于,吊梁(1)还包括第一限位螺栓(1i);第一限位螺栓(1i)与第一活动板(1b)固定配合,主体外壳(1a)上开设有配合第一限位螺栓(1i)工作的第一限位长槽(1a1),第一限位长槽(1a1)的长度方向与第一活动板(1b)的滑动方向平行。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大型物件的起重机吊具,其特征在于,吊梁(1)还包括活动块(1j);活动块(1j)滑动设置在第一限位长槽(1a1)中,活动块(1j)的一端设置为与第一限位螺栓(1i)配合的弧形,第一弹簧(1c)设置在第一限位长槽(1a1)中,活动块(1j)设置在第一限位螺栓(1i)和第一弹簧(1c)之间。4.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向东,
申请(专利权)人:黄向东,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