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云杉八齿小蠹引诱剂及其应用、诱芯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522506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5 10: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云杉八齿小蠹引诱剂及其应用、诱芯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云杉八齿小蠹绿色防控技术领域。所述引诱剂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云杉八齿小蠹引诱剂及其应用、诱芯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云杉八齿小蠹绿色防控
,尤其涉及一种云杉八齿小蠹引诱剂及其应用、诱芯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0002]云杉八齿小蠹(Ips typographus L.)是云杉林中危害最严重的蛀干害虫,主要危害韧皮部,导致寄主植物在短时间内死亡。云杉八齿小蠹在我国的吉林、黑龙江、内蒙古、青海和新疆等地均有分布,可危害红皮云杉Picea koraiensisNakai、鱼鳞云杉Piceajezoensis var.microsperma(Lindl.)、西伯利亚云杉Picea obovata Ledeb.等云杉树种。大量研究表明,全球气温升高使得云杉八齿小蠹的发育历期缩短、年发生世代数增加,种群扩张明显,加剧了对云杉林生态系统的破坏。
[0003]目前,齿小蠹类害虫的防治主要是依赖于其聚集信息素。云杉八齿小蠹聚集信息素已经成功的实现对该虫的监测与防治,其聚集信息素成分是一个二元化合物组合,是由瑞典鉴定出的2

甲基
‑3‑
丁烯
‑2‑
醇和(

)

顺式马鞭草烯醇。以这两个成分为核心已经衍生出一系列的引诱剂产品,对云杉八齿小蠹的防治起到了关键作用。我国于2000年后引进了云杉八齿小蠹聚集信息素诱芯,截止目前,虽然关于云杉八齿小蠹的引诱剂应用一定的进展,但都是以这两个核心成分为基础的引诱剂改良。
[0004]在云杉八齿小蠹入侵寄主的过程中,其入侵行为受到了寄主挥发物和自身产生的信息素的影响。云杉八齿小蠹可以将寄主植物释放的α

蒎烯代谢成一系列的单萜类醇或酮,例如,S

(

)

顺式马鞭草烯醇、(

)

反式马鞭草烯醇、(

)

马鞭草烯酮、(+)

顺式马鞭草烯醇、(+)

反式马鞭草烯醇、(+)

马鞭草烯酮。但是在小蠹虫引诱剂或驱避剂的研究和应用中,往往只重点关注负异构体的成分,例如,S

(

)

顺式马鞭草烯醇是云杉八齿小蠹、光臀八齿小蠹Ips nitidus Eggers等多种齿小蠹的聚集信息素成分;(

)

反式马鞭草烯醇是光臀八齿小蠹、山松大小蠹Dendroctonusponderosae Hopkins聚集信息素的主要成分;(

)

马鞭草烯酮则是云杉八齿小蠹聚集信息素的拮抗剂。正异构体的(+)

顺式马鞭草烯醇、(+)

反式马鞭草烯醇、(+)

马鞭草烯酮是云杉八齿小蠹重要代谢产物,但其生物学功能未见报道。所以,对于云杉八齿小蠹而言,目前尚无关于正异构体信息素引诱产品的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云杉八齿小蠹引诱剂及其应用、诱芯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引诱剂能够引诱云杉八齿小蠹。
[0006]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0007]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云杉八齿小蠹引诱剂,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
[0008]2‑
甲基
‑3‑
丁烯
‑2‑
醇10份、(+)

顺式马鞭草烯醇0.02份、(+)

反式马鞭草烯醇
0.02份和R

(+)

α

蒎烯4份。
[0009]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云杉八齿小蠹引诱剂在引诱云杉八齿小蠹中的应用。
[0010]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引诱云杉八齿小蠹的诱芯,包括缓释载体、置于缓释载体内部的聚氨酯海绵和吸附在聚氨酯海绵上的引诱剂;所述引诱剂为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引诱剂;所述缓释载体为聚乙烯塑料袋。
[0011]优选的,单个诱芯中:
[0012]2‑
甲基
‑3‑
丁烯
‑2‑
醇的含量为10g;
[0013](+)

顺式马鞭草烯醇的含量为20mg;
[0014](+)

反式马鞭草烯醇的含量为20mg;
[0015]R

(+)

α

蒎烯的含量为4g。
[0016]优选的,单个诱芯中聚氨酯海绵的含量为3g。
[0017]优选的,所述聚乙烯塑料袋的厚度为0.2mm,长度为150mm,宽度为70mm。
[0018]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上述技术方案所述诱芯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9]将聚氨酯海绵置于缓释载体内,然后将引诱剂滴加在聚氨酯海绵上,密封后得到诱芯。
[0020]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诱芯在引诱云杉八齿小蠹中的应用。
[0021]优选的,所述应用包括:将所述诱芯悬挂于林间,每亩悬挂的数量为3~5个。
[0022]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23]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引诱剂能够引诱云杉八齿小蠹,专一性强,引诱效果极佳,持效期长、环境友好等优点,适用于对云杉八齿小蠹的种群监测和防治,不受地形、地势的影响。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2019年5

6月份云杉八齿小蠹生物活性评价试验结果。从左往右依次为对比例1、对比例2、对比例3、对比例4、对比例5、对比例6、实施例1和对比例7;
[0025]图2为引诱剂中R

(+)

α

蒎烯剂量变化对云杉八齿小蠹生物活性评价试验结果。从左往右依次为对比例8、实施例1、对比例9和对比例10;
[0026]图3为引诱剂中(+)

顺式马鞭草烯醇剂量变化对云杉八齿小蠹生物评价试验结果。从左往右依次为对比例11、实施例1、对比例12、对比例13和对比例14;
[0027]图4为引诱剂中(+)

反式马鞭草烯醇剂量变化对云杉八齿小蠹生物评价试验结果。从左往右依次为对比例15、实施例1、对比例16、对比例17和对比例18;
[0028]图5为引诱剂中2

甲基
‑3‑
丁烯
‑2‑
醇剂量变化对云杉八齿小蠹生物活性评价试验结果。从左往右依次为对比例19、对比例20、实施例1、对比例21、对比例22和对比例23;
[0029]图6为本专利技术引诱剂和聚集信息素引诱剂对云杉八齿小蠹生物活性评价试验结果。从左往右依次为实施例1、对比例24和对比例25。
具体实施方式
[0030]本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云杉八齿小蠹引诱剂,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2

甲基
‑3‑
丁烯
‑2‑
醇10份、(+)

顺式马鞭草烯醇0.02份、(+)

反式马鞭草烯醇0.02份和R

(+)

α

蒎烯4份。2.权利要求1或1所述的云杉八齿小蠹引诱剂在引诱云杉八齿小蠹中的应用。3.一种引诱云杉八齿小蠹的诱芯,其特征在于,包括缓释载体、置于缓释载体内部的聚氨酯海绵和吸附在聚氨酯海绵上的引诱剂;所述引诱剂为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诱剂;所述缓释载体为聚乙烯塑料袋。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诱芯,其特征在于,单个诱芯中2

甲基
‑3‑
丁烯
‑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春梅韩富忠方加兴孔祥波刘福邓梅张苏芳王晓婷孙万桂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自然保护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