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网笼焊接的侧筋上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222944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5 10: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机械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用于网笼焊接的侧筋上料装置,包括侧筋上料装置、钢筋网片定位装置和伸缩反转装置;侧筋上料装置包括包括底架、固定在所述底架上的存料底支架,斜置安装在存料底支架上且内设置由若干导向轴的存料框;所述伸缩反转装置包括升降支架、电缸、回转气缸和电极座,所述电极座内设置有负极绝缘垫板、负电极和用于吸附钢筋的耐高温磁铁。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将侧筋批量送至指定的焊接位置,做到自动化上料,能够提高上料的效率,节省人力,适合大批量的焊接加工。可以调整侧筋在上料过程中的位置,使其在到达焊接位之前能够准确落位,从而保证侧筋与网片在焊接时的位置准确性。位置准确性。位置准确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网笼焊接的侧筋上料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网笼焊接的侧筋上料装置。属于机械设备


技术介绍

[0002]蒸压加气混凝土板材是以加气混凝土为主要材料做成的大块建筑用材料,为了保证板材的强度,必须在其生产制造过程中埋设钢筋网笼骨架,钢筋网片是现有建筑过程中常用的建筑材料,通过在钢筋网片上浇筑混凝土,使其成为墙板,而在其内部的钢筋网片能够起到加强筋的作用,使墙板易于成型且整体更牢固。钢筋网笼是由侧筋将两个平行的钢筋网片固定在一起使其成为钢筋网笼结构,将混凝土浇筑在内,得到的混凝土墙板相较传统的钢筋网片结构,一体性更好,更坚固,使用寿命更长。目前大部分钢筋网笼的生产过程需要通过人工焊接拼装完成,即侧筋的上料是由人工将两块钢筋网片与侧筋放置在一起,这种上料方式速度较慢,耗费人力,也无法保证上料的精确度,人工上料时间长了甚至可能出现安全问题,因此不适合大批量加工。现在提出一种能够替代人工实现自动化上料的蒸压加气混凝土板材用钢筋网笼焊接用侧筋上料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蒸压加气混凝土板材用钢筋网笼焊接用侧筋上料装置,其目的在于解决现有钢筋网笼的生产过程中需要通过人工上料费时费力,精度无法保证,效率较低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用于网笼焊接的侧筋上料装置,包括侧筋上料装置、位于所述侧筋上料装置上方的钢筋网片定位装置和用于将侧筋从侧筋上料装置带至焊接位置的伸缩反转装置;
[0006]所述侧筋上料装置包括包括底架、固定在所述底架上的存料底支架,斜置安装在存料底支架上且内设置由若干导向轴的存料框;
[0007]所述伸缩反转装置包括升降支架、电缸、回转气缸和电极座,所述电极座内设置有负极绝缘垫板、负电极和用于吸附钢筋的耐高温磁铁;耐高温磁铁能够一定程度上吸附住钢筋,帮助钢筋更好的与负电极贴合,使其在电极座移动时不容易发生位置偏转或是掉落,提高钢筋的定位效率。
[0008]所述回转气缸通过旋转气缸底座和旋转底板相连,旋转气缸底座连接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一端通过轴承座和转轴固定板和电极座固定,相对的另一端通过旋转连接块和旋转气缸底座相连;
[0009]所述回转气缸和升降支架之间设置有举升支架侧板、举升支架底板和升降导杆,所述电缸与举升支架底板相连,所述升降导杆贯穿升降支架且通过第一带法兰直线轴承与升降支架滑动连接,增加升降时的稳定性。
[0010]所述存料框和存料底支架之间设置有斜安装块,所述存料底支架与所述底架通过螺栓固定。
[0011]所述存料框下端设置有由电机带动且防止侧筋重叠的毛刷,所述毛刷通过设置在存料框底部的毛刷轴、联轴器和轴承座与固定在存料框异侧电机安装板上的电机相连。
[0012]所述存料框包括小料框前板、小料框后板、料框侧板和设置在小料框前板上的感应装置。
[0013]所述侧筋上料装置和伸缩反转装置之间设有一上料摆臂,所述上料摆臂通过第一带法兰直线轴承与所述存料底支架滑动连接,所述上料摆臂一端设有挡板,所述挡板下部设有两根导杆,所述导杆外侧套设有压簧,所述压簧一端与挡板相抵接,相对的另一端与第一带法兰直线轴承相抵接。其作用为:当不需要上料时,压簧处于自然状态,挡板抵住小料框前板,此时侧筋不会从存料框中掉出,当需要上料时,伸缩反转装置压着挡板向下运动,压簧处于压紧收缩状态,此时侧筋可以从存料框进入到伸缩反转装置,当伸缩反转装置取到侧筋后离开挡板,挡板在压簧作用下向上运动复原,继续抵住小料框前板,不让侧筋从存料框中掉出。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5]本专利技术能够将侧筋批量送至指定的焊接位置,做到自动化上料,能够提高上料的效率,节省人力,适合大批量的焊接加工。可以调整侧筋在上料过程中的位置,使其在到达焊接位之前能够准确落位,从而保证侧筋与网片在焊接时的位置准确性。通过伸缩反转装置将侧筋从低处上料框送至高处焊接位置,从而免去网笼生产线中人工上料的过程,减少人工成本,效率高,且能够避免人身风险。
附图说明
[00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7]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侧筋上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1);
[0019]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侧筋上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2);
[0020]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侧筋上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3);
[0021]图5为本专利技术中上料摆臂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6为本专利技术中伸缩反转装置的结构示意图(1);
[0023]图7为本专利技术中伸缩反转装置的结构示意图(2)。
[0024]图中:1

侧筋上料装置、2

伸缩反转装置、4

上料摆臂、5

电极座、11

底架、12

存料底支架、13

存料框、14

斜安装块、21

电机、22

毛刷、23

毛刷轴、24

联轴器、25

轴承座、26

电机安装板、31

小料框前板、32

小料框后板、33

料框侧板、34

感应装置、35

导向轴、41

第一带法兰直线轴承、42

挡板、43

导杆、44

压簧、51

电缸、52

升降支架、53

回转气缸、54

负极绝缘垫板、55

负电极、56

磁铁、57

举升支架侧板、58

举升支架底板、59

升降导杆、510

第二带法兰直线轴承、61

旋转气缸底座、62

旋转底板、63

旋转轴、64

转轴固定板、65

旋转连接块、66

轴承座。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专利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专利技术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0026]如图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网笼焊接的侧筋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侧筋上料装置、位于所述侧筋上料装置上方的钢筋网片定位装置和用于将侧筋从侧筋上料装置带至焊接位置的伸缩反转装置;所述侧筋上料装置包括包括底架、固定在所述底架上的存料底支架,斜置安装在存料底支架上且内设置由若干导向轴的存料框;所述伸缩反转装置包括升降支架、电缸、回转气缸和电极座,所述电极座内设置有负极绝缘垫板、负电极和用于吸附钢筋的耐高温磁铁;所述回转气缸通过旋转气缸底座和旋转底板相连,旋转气缸底座连接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一端通过轴承座和转轴固定板和电极座固定,相对的另一端通过旋转连接块和旋转气缸底座相连;所述回转气缸和升降支架之间设置有举升支架侧板、举升支架底板和升降导杆,所述电缸与举升支架底板相连,所述升降导杆贯穿升降支架且通过第一带法兰直线轴承与升降支架滑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网笼焊接的侧筋上料装置,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显飞刘公致陈龙孔庆鹏郭俊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