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周子洋专利>正文

一种扑翼式仿生驱鸟无人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222822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5 10: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扑翼式仿生驱鸟无人机,包括飞行器结构和驱鸟系统,飞行器结构包括机身、扑翼运动机械结构和尾部运动机械结构,扑翼运动机械结构包括两个扑翼平面连杆结构,扑翼平面连杆结构包括齿轮和铰链四杆结构,扑翼平面连杆结构之间通过齿轮相互啮合传动,其中一个扑翼平面连杆结构的齿轮连接有驱动器,铰链四杆结构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副翼和副翼,扑翼平面连杆结构的齿轮均与机身相连接,第一连杆的一端与齿轮固定连接,第一连杆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杆通过旋转轴活动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驱鸟效果更好、效率更高。由于本设计避免螺旋桨外露、飞行速度慢、质量轻,可以大大提高无人机驱鸟作业的安全性,避免不必要的损失。避免不必要的损失。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扑翼式仿生驱鸟无人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无人机
,特别涉及一种扑翼式仿生驱鸟无人机。

技术介绍

[0002]鸟撞作为一种多发性、危险性事件,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近年来各地机场因鸟撞发生的飞行事故及事故症候层出不穷,它们大多发生在飞机起飞、着陆和低空、超低空飞行阶段。传统驱鸟方式如噪声驱鸟、猎枪驱鸟、药物驱鸟等范围有限且移动缓慢,难以跟随鸟群快速机动。运用无人机开展驱鸟活动,可快速跟踪鸟群,有效减少空中驱鸟盲区,进而有效弥补地面驱鸟设备的不足,扩展驱鸟空间,为低空驱鸟这一难题的解决提供一条有效路径。
[0003]目前部分机场已开始使用固定翼或旋翼无人机辅助驱鸟,效果显著,传统无人机相比存在以下问题:
[0004](1)固定翼无人机为了获得足够升力,需要保持较高的飞行速度,而为了应对高速气流的影响必须采用具有一定强度的刚性结构;旋翼无人机将旋翼作为飞机的直接动力源,飞行效率低下,所以需要携带占大部分自重的电源,并且没有滑翔能力,一旦故障将直接坠落,无挽救余地。这些特点决定了在它们在机场使用时伴有较大安全隐患,操作不慎或突发故障很容易导致碰撞飞机、雷达、天线甚至人员,酿成严重后果。
[0005](2)固定翼、旋翼无人机由于电机外露,无法做到完全封闭,导致其难以在雨雪天气正常飞行,驱鸟效率大打折扣。
[0006](3)固定翼的驱鸟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7]为了至少解决或部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扑翼式仿生驱鸟无人机,扑翼式无人机飞行速度与鸟类接近,在低雷诺数下推进效率高,且结构刚性较弱,材质较轻,一旦与装设备或人员发生碰撞难以造成较大损伤,安全性更高,扑翼式无人机升力及推力均来自于翅膀的扑动,机身蒙皮可以做到全封闭,内部电装与外界完全隔绝,使其可以在突风、小雨、微雪等复杂天气条件下执行驱鸟任务,扑翼式无人机外形及飞行方式模仿大型鸟类,携带音频模块播放猛禽叫声,提供声音和视觉刺激,利用鸟类躲避天敌的生物本能,驱鸟效率更高。
[0008]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9]本专利技术一种扑翼式仿生驱鸟无人机,包括飞行器结构和驱鸟系统,所述飞行器结构包括机身、扑翼运动机械结构和尾部运动机械结构,所述扑翼运动机械结构包括两个扑翼平面连杆结构,所述扑翼平面连杆结构包括齿轮和铰链四杆结构,所述扑翼平面连杆结构之间通过齿轮相互啮合传动,其中一个所述扑翼平面连杆结构的齿轮连接有驱动器,所述铰链四杆结构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副翼和副翼,所述扑翼平面连杆结构的齿轮均与机身相连接,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与齿轮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杆通
过旋转轴活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设置有套筒,所述第三连接杆的一端设置有球体,所述球体位于套筒的内部,所述球体与套筒构成球面副结构。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驱鸟系统包括单片机模块、超声波模块、频闪灯模块和音频模块,所述超声波模块、频闪灯模块和音频模块分别与单片机模块相连接,所述超声波模块和音频模块释放鸟类不喜的声音信号,所述频闪灯模块释放闪烁灯光。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供电模块、无线模块和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通过无线模块向单片机模块发出控制指令,所述供电模块为整体系统供电。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尾部运动机械结构包括连接结构和尾翼,所述尾翼与机身通过连接结构相连接,所述连接结构采用球链结构或两个自由度不同的万向铰链结构。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副翼与副翼回转杆通过连接轴活动连接,所述副翼与副翼回转杆的表面涂覆有柔性材料。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5]本专利技术利用仿生原理设计运动结构和驱鸟结构,没有旋翼或喷气式发动机带来的巨大噪音,且风行的阻力更小,传动效果更好,使之拥有稳定、可控的飞行能力。设计了一套低功耗嵌入式系统,搭载超声波、频闪和音频模块,以达到多种方式复合驱鸟的目的,由于本设计避免螺旋桨外露、飞行速度慢、质量轻,可以大大提高无人机驱鸟作业的安全性,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附图说明
[0016]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17]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19]图3是本专利技术球面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4是本专利技术驱鸟系统的整体结构模块图;
[0021]图5是本专利技术驱鸟系统的运行流程示意图;
[0022]图中:1、飞行器结构;2、机身;3、扑翼运动机械结构;4、尾部运动机械结构;5、扑翼平面连杆结构;6、齿轮;7、铰链四杆结构;8、第一连杆;9、第二连杆;10、副翼;11、副翼回转杆;12、旋转轴;13、套筒;14、球体;15、单片机模块;16、超声波模块;17、频闪灯模块;18、音频模块;19、无线模块;20、控制系统;21、连接结构;22、尾翼;23、连接轴。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其中附图中相同的标号全部指的是相同的部件。
[0024]此外,如果已知技术的详细描述对于示出本专利技术的特征是不必要的,则将其省略。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0025]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26]实施例1
[0027]如图1

3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扑翼式仿生驱鸟无人机,包括飞行器结构1和驱鸟系统,飞行器结构1包括机身2、扑翼运动机械结构3和尾部运动机械结构4,扑翼运动机械结构3包括两个扑翼平面连杆结构5,扑翼平面连杆结构5包括齿轮6和铰链四杆结构7,扑翼平面连杆结构5之间通过齿轮6相互啮合传动,其中一个扑翼平面连杆结构5的齿轮6连接有驱动器,铰链四杆结构7包括第一连杆8、第二连杆9、副翼10和副翼回转杆11,扑翼平面连杆结构5的齿轮6均与机身2相连接,第一连杆8的一端与齿轮6固定连接,第一连杆8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杆9通过旋转轴12活动连接,第二连杆9的一端设置有套筒13,第三连接杆10的一端设置有球体14,球体14位于套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扑翼式仿生驱鸟无人机,其特征在于,包括飞行器结构(1)和驱鸟系统,所述飞行器结构(1)包括机身(2)、扑翼运动机械结构(3)和尾部运动机械结构(4),所述扑翼运动机械结构(3)包括两个扑翼平面连杆结构(5),所述扑翼平面连杆结构(5)包括齿轮(6)和铰链四杆结构(7),所述扑翼平面连杆结构(5)之间通过齿轮(6)相互啮合传动,其中一个所述扑翼平面连杆结构(5)的齿轮(6)连接有驱动器,所述铰链四杆结构(7)包括第一连杆(8)、第二连杆(9)、副翼(10)和副翼回转杆(11),所述扑翼平面连杆结构(5)的齿轮(6)均与机身(2)相连接,所述第一连杆(8)的一端与齿轮(6)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杆(8)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杆(9)通过旋转轴(12)活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杆(9)的一端设置有套筒(13),所述第三连接杆(10)的一端设置有球体(14),所述球体(14)位于套筒(13)的内部,所述球体(14)与套筒(13)构成球面副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扑翼式仿生驱鸟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鸟系统包括单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子洋荣鹏辉
申请(专利权)人:周子洋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