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动式垃圾压缩箱防撞安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5222443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5 10: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移动式垃圾压缩箱防撞安全系统,包括用于探测人体红外辐射的三个热释电红外传感器,与三个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电连接用于根据三个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的探测信号相应发出控制指令的防撞人控制器以及与防撞人控制器电连接用于探测到有人时发出声光报警的声光报警器,使用时,三个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声光报警器以及防撞人控制器分别固定设于移动式垃圾压缩箱的垃圾压缩箱体的前端面上;防撞人控制器与移动式垃圾压缩箱具有的料斗驱动机构控制器电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成本较低且在现有不同型号尺寸的移动式垃圾压缩箱上可方便地安装和使用,解决了现有移动式垃圾压缩箱作业过程中料斗伤人的安全隐患,工作可靠性以及性价比高。工作可靠性以及性价比高。工作可靠性以及性价比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移动式垃圾压缩箱防撞安全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移动式垃圾压缩箱,具体涉及一种移动式垃圾压缩箱防撞安全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移动式垃圾压缩箱是将垃圾通过自带料斗(亦称翻斗)将垃圾卸在压缩箱体内,然后开始进行压缩,压缩完毕后,料斗落下,再次将料斗中垃圾提升至压缩箱体内,开始下一轮压缩,如此循环往复直至压缩箱全部填载满。移动式垃圾压缩箱因其垃圾容量大且比较环保因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目前移动式垃圾压缩箱虽然型号多样,如授权公告号为CN210285478U公开的一种移动式垃圾压缩箱结构、授权公告号为CN210064105U公开的移动式垃圾压缩车车箱、申请公布号为CN103950671A公开的一种移动式垃圾压缩箱等等,但概括而言,不管哪种型号的移动式垃圾压缩箱,用于压缩和存放垃圾的垃圾压缩箱体、用于上垃圾的料斗、用于使得料斗往复运动的料斗驱动机构、用于料斗驱动机构的启停和动作实现控制的料斗驱动机构控制器等则是不可或缺的构件,作业过程中,移动式垃圾压缩箱的料斗需要反复作上升和下降运动以收集垃圾进入压缩箱体内,在料斗运动过程中特别是在料斗的下降阶段,若料斗下方有人,将会被料斗砸碰,造成严重的伤人事故。市面现有的移动式垃圾压缩箱普遍没有防料斗伤人功能,为防料斗伤人目前的主要做法是在作业过程中依靠人工监管提醒,若监管、提醒不到位或疏忽,难免会造成伤人事故。因此,如何解决移动式垃圾压缩箱作业过程中料斗伤人的安全隐患是业内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移动式垃圾压缩箱作业过程中普遍存在料斗伤人的安全隐患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较低、且在现有不同型号尺寸的移动式垃圾压缩箱上可方便地安装和使用的防撞安全系统。
[0004]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的移动式垃圾压缩箱防撞安全系统,其结构特点是:包括用于探测人体红外辐射的三个热释电红外传感器,与上述三个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电连接用于根据上述三个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的探测信号相应发出控制指令的防撞人控制器,使用时,上述三个热释电红外传感器以及防撞人控制器分别固定设于移动式垃圾压缩箱具有的垃圾压缩箱体的前端面上;防撞人控制器与移动式垃圾压缩箱具有的料斗驱动机构控制器电连接。
[0005]进一步的方案是:上述三个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在上述垃圾压缩箱体的前端面上均匀间隔设置且位于同一水平直线上。
[0006]进一步的方案是:上述防撞人控制器包括壳体以及固定设于上述壳体内用于控制的CPU模块和用于提供工作电源的电源模块,上述防撞人控制器由其CPU模块分别与上述三个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电连接。
[0007]进一步的方案是:上述防撞人控制器还包括固定设于上述壳体内的三个二极管;
三个二极管的负极分别与CPU模块电连接,三个二极管D1~D3的正极各与一个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电连接。
[0008]进一步的方案是:移动式垃圾压缩箱防撞安全系统还包括固定设于移动式垃圾压缩箱具有的垃圾压缩箱体的前端面上的声光报警器,上述声光报警器与上述防撞人控制器的CPU模块电连接。
[0009]本技术具有积极的效果:(1)设有本技术后的移动式垃圾压缩箱,在作业过程中,能够有效避免移动式垃圾压缩箱的料斗在作业过程中伤人事故的发生,从而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移动式垃圾压缩箱作业过程中料斗伤人的安全隐患这一业内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2)本技术主要由三个热释电红外传感器、1个防撞人控制器以及1个声光报警器组成,整体结构简单,成本较低,且在现有不同型号尺寸的移动式垃圾压缩箱上均可方便地安装和使用,性价比高,适于推广。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从前端观察时采用本技术的移动式垃圾压缩箱的结构示意图;
[0011]图2为从侧面观察时采用本技术的移动式垃圾压缩箱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3为图2中的料斗从A点运动至B点后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4为本技术的电路结构示意框图;
[0014]图5为使用时本技术的三个热释电红外传感器探测范围的示意图。
[0015]上述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如下:
[0016]第一热释电红外传感器1,第二热释电红外传感器2,第三热释电红外传感器3,防撞人控制器4,声光报警器5;
[0017]垃圾压缩箱体100,料斗101,料斗驱动机构102,料斗驱动机构控制器103。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19](实施例1)
[0020]见图1至图4,本实施例的移动式垃圾压缩箱防撞安全系统,其主要由第一热释电红外传感器1、第二热释电红外传感器2、第三热释电红外传感器3、防撞人控制器4和声光报警器5组成。
[0021]第一热释电红外传感器1、第二热释电红外传感器2以及第三热释电红外传感器3用于探测移动式垃圾压缩箱具有的料斗101下方是否有人。本实施例中,第一热释电红外传感器1、第二热释电红外传感器2以及第三热释电红外传感器3均优选采用市购的专门用于探测人体红外辐射的热释电红外传感器,该种专门用于探测人体辐射的热释电红外传感器为被动式传感器,其自身不发任何辐射,只对波长范围为7~10um的红外辐射敏感,正好与人体红外辐射的波长相吻合,而对其它波长的红外线不反应,从而在使用时能够有效排除运动的料斗自身翻转以及其它物体的干扰,有效防止误判。本实施例中,第一热释电红外传感器1、第二热释电红外传感器2以及第三热释电红外传感器3均优选采用深圳市翔芯微科技有限公司RE200B

D203S型号的人体红外感应热释电红外传感器。
[0022]第一热释电红外传感器1、第二热释电红外传感器2以及第三热释电红外传感器3
分别固定设于移动式垃圾压缩箱具有的垃圾压缩箱体100的前端面上。优选地,第一热释电红外传感器1、第二热释电红外传感器2和第三热释电红外传感器3在垃圾压缩箱体100的前端面上均匀间隔设置且位于同一水平直线上。参见图5,该种优选的设置方式探测区域的角度达到120.5
°
,探测敏感区半径为2m(R2000mm)内,探测不敏感区为半径2m~3m(R2000mm~3000mm)之间的区域,其它空白区域则为探测盲区,能够有效保证对料斗101下方是否有人的探测无死角。
[0023]防撞人控制器4包括壳体、固定设于壳体内用于控制的CPU模块以及用于提供工作电源的电源模块,防撞人控制器4固定设于移动式垃圾压缩箱具有的垃圾压缩箱体100的前端面上。第一热释电红外传感器1、第二热释电红外传感器2以及第三热释电红外传感器3分别与CPU模块电连接。作为优选方式,为提高探测信号的抗干扰能力,防撞人控制器4的壳体内还设有D1~D3共三个二极管;第一热释电红外传感器1、第二热释电红外传感器2以及第三热释电红外传感器3分别与三个二极管D1~D3的正极相应连接,三个二极管D1~D3的负极分别与CPU模块电连接。...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移动式垃圾压缩箱防撞安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探测人体红外辐射的三个热释电红外传感器,与所述三个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电连接用于根据所述三个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的探测信号相应发出控制指令的防撞人控制器,使用时,所述三个热释电红外传感器以及防撞人控制器分别固定设于移动式垃圾压缩箱具有的垃圾压缩箱体的前端面上;防撞人控制器与移动式垃圾压缩箱具有的料斗驱动机构控制器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式垃圾压缩箱防撞安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三个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在所述垃圾压缩箱体的前端面上均匀间隔设置且位于同一水平直线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式垃圾压缩箱防撞安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平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吉神环卫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