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雾化器及气溶胶产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220546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5 10: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雾化器及气溶胶产生装置,所述雾化器包括壳体、通气管以及雾化管,通气管设置于壳体内,通气管内用于形成允许气溶胶通过的第一腔体,壳体与通气管之间形成容置气溶胶基质的第二腔体,雾化管套设于通气管内,用于容置雾化芯,其中,通气管上形成有第一通孔,雾化管上形成有第二通孔,当通气管处于第一位置时,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错位,第二腔体与雾化管不连通,当通气管处于第二位置时,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至少部分对齐,第二腔体与雾化管连通,使得第二腔体内的气溶胶基质能够进入雾化芯,实现雾化芯对气溶胶基质的加热雾化,其结构简单、易于制备及装配,且不易损伤雾化器的内部结构,可靠性较高。可靠性较高。可靠性较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雾化器及气溶胶产生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气溶胶
,特别涉及一种雾化器及气溶胶产生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气溶胶产生装置作为新兴的技术,以加热气溶胶基质的方式形成气溶胶,工作温度低,相比传统方式更加安全。气溶胶产生装置在长期存放过程中,气溶胶基质容易通过雾化芯部分漏出,因此可以通过采用油芯分离的方式将容置气溶胶基质的腔体与雾化芯分离。
[0003]目前普通的油芯分离结构一般为扯断式等,虽然能够起到油芯分离的效果,但是在解除分离的过程中容易损伤雾化器的内部结构,对后续雾化过程造成影响,且结构复杂,装配要求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供一种雾化器及气溶胶产生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气溶胶产生装置的油芯分离结构复杂,且解除油芯分离的过程中易损伤内部结构的技术问题。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雾化器,包括:
[0006]壳体;
[0007]通气管,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通气管内用于形成第一腔体,所述第一腔体用于允许气溶胶通过,所述壳体与所述通气管之间形成第二腔体,所述第二腔体用于容置气溶胶基质;
[0008]雾化管,套设于所述通气管内,且固定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用于容置雾化芯;
[0009]其中,所述通气管上形成有第一通孔,所述雾化管上形成有第二通孔,所述通气管能够从第一位置运动至第二位置,当所述通气管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二通孔错位,所述第二腔体与所述雾化管不连通,当所述通气管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二通孔至少部分对齐,所述第二腔体与所述雾化管连通。
[0010]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形成有开口,所述通气管贯穿所述开口设置,所述通气管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通气管的顶部突出于所述壳体。
[0011]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通气管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通气管的顶部突出于所述壳体。
[0012]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通气管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通气管完全容置于所述壳体内。
[0013]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雾化器还包括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一密封圈套设于所述雾化管上,用于与所述通气管抵接,且所述通气管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密封圈位于第二通孔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一通孔的第二端之间。
[0014]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雾化器还包括第二密封圈和第三密封圈,所述第二密封圈和所述第三密封圈分别套设于所述雾化管上,用于与所述通气管抵接,所述通气管处于
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二密封圈位于所述第一通孔的第一端,所述第三密封圈设置于所述第二通孔的第二端。
[0015]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雾化管的外壁上分别形成有多个固定槽,所述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二密封圈以及所述第三密封圈分别设置于所述固定槽内。
[0016]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通孔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通孔分别沿所述通气管的周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二通孔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二通孔分别沿所述雾化管的周向间隔设置。
[0017]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雾化器还包括第四密封圈,所述第四密封圈套设于所述通气管外,用于与所述壳体抵接。
[0018]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气溶胶产生装置,包括如上述的雾化器及主机,所述主机与所述雾化器连接,用于向所述雾化器供电。
[0019]本技术雾化器包括壳体、通气管以及雾化管,通气管设置于壳体内,通气管内用于形成第一腔体,第一腔体用于允许气溶胶通过,壳体与通气管之间形成第二腔体,第二腔体用于容置气溶胶基质,雾化管套设于通气管内,且固定设置于壳体内,用于容置雾化芯,其中,通气管上形成有第一通孔,雾化管上形成有第二通孔,通气管能够从第一位置运动至第二位置,当通气管处于第一位置时,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错位,第二腔体与雾化管不连通,当通气管处于第二位置时,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至少部分对齐,第二腔体与雾化管连通,使得第二腔体内的气溶胶基质能够进入雾化芯,实现雾化芯对气溶胶基质的加热雾化,其结构简单、易于制备及装配,且不易损伤雾化器的内部结构,可靠性较高。
附图说明
[00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其中:
[0021]图1是本技术雾化器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2是本技术雾化器实施例中通气管处于第一位置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3]图3是本技术雾化器实施例中通气管处于第二位置时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4]图4是本技术雾化器实施例中部分结构的爆炸示意图;
[0025]图5是本技术气溶胶产生装置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7]本申请中的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
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而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0028]参见图1至图3,本技术雾化器10实施例包括壳体100、通气管200以及雾化管300,通气管200设置于壳体100内,且能够相对壳体100运动,通气管200内用于形成第一腔体201,第一腔体201用于允许气溶胶通过,壳体100与通气管200之间形成第二腔体101,第二腔体101用于容置气溶胶基质(图中未示出),雾化管300套设于通气管200内,且固定设置于壳体100内,用于容置雾化芯400,其中,通气管200上形成有第一通孔210,雾化管300上形成有第二通孔310,通气管200能够从第一位置运动至第二位置,当通气管200处于第一位置(如图2所示)时,第一通孔210与第二通孔310错位,第二腔体101与雾化管300不连通,当通气管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雾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通气管,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通气管内用于形成第一腔体,所述第一腔体用于允许气溶胶通过,所述壳体与所述通气管之间形成第二腔体,所述第二腔体用于容置气溶胶基质;雾化管,套设于所述通气管内,且固定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用于容置雾化芯;其中,所述通气管上形成有第一通孔,所述雾化管上形成有第二通孔,所述通气管能够从第一位置运动至第二位置,当所述通气管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二通孔错位,所述第二腔体与所述雾化管不连通,当所述通气管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二通孔至少部分对齐,所述第二腔体与所述雾化管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形成有开口,所述通气管贯穿所述开口设置,所述通气管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通气管的顶部突出于所述壳体。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管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通气管的顶部突出于所述壳体。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管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通气管完全容置于所述壳体内。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器还包括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一密封圈套设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贺勤峰
申请(专利权)人:吉万深圳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