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职业制式服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219727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5 10: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职业制式服装,包括制服本体、袖口反光条和背反光条,所述制服本体的袖管末端外侧固定安装有袖口反光条,所述制服本体内表面背部固定安装有发热片,且制服本体肩部内表面固定安装有防护肩甲,所述制服本体袖管内表面底端固定安装有第一防护条,且制服本体袖管内表面中部后侧固定安装有内护肘板,并且制服本体袖管内表面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二防护条,所述制服本体内表面前部固定设置有前防护结构。该职业制式服装,采用新型的结构设计,在现有公安民警制式服装的基础上加装了多部位的防护机构,可以对公安民警上身多部位进行防护,能有效避免公安民警被钝器和利器伤害,从而保证公安民警的人身安全。从而保证公安民警的人身安全。从而保证公安民警的人身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职业制式服装


[0001]本技术涉及服装
,具体为一种职业制式服装。

技术介绍

[0002]职业制式服装适用于各执法和行政服务部门,如公安、工商、税务、环保、国土、城管、渔政、水政、海关、公路、卫生和劳动等,特别是公安制式服装,除了具有制服的正常功能,还需设置满足公安民警执勤需求的结构。
[0003]目前公安民警在日常出警执法时,一般是对违法或违章的犯罪嫌疑人进行处理,有时会遇到犯罪嫌疑人的反抗,极端情况下,情绪激动的犯罪嫌疑人还会手持钝器和利器对公安民警进行伤害,现有的公安民警制式服装不具有防护结构,无法对公安民警易受攻击的身体部位进行针对性的防护,导致公安民警易被钝器击伤或被利器刺伤,无法保证公安民警的人身安全。
[0004]所以需要针对上述问题设计一种职业制式服装。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职业制式服装,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现有的公安民警制式服装不具有防护结构,无法对公安民警易受攻击的身体部位进行针对性的防护,导致公安民警易被钝器击伤或被利器刺伤,无法保证公安民警的人身安全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职业制式服装,包括制服本体、袖口反光条和背反光条,所述制服本体的袖管末端外侧固定安装有袖口反光条,且制服本体背面底部水平等间距安装有背反光条,并且制服本体背面中部设置有电池背包,所述制服本体内表面背部固定安装有发热片,且制服本体肩部内表面固定安装有防护肩甲,并且防护肩甲内表面固定安装有充气保护垫,所述制服本体袖管内表面底端固定安装有第一防护条,且制服本体袖管内表面中部后侧固定安装有内护肘板,并且制服本体袖管内表面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二防护条,所述制服本体内表面前部固定设置有前防护结构。
[0007]优选的,所述发热片在制服本体内表面背部水平等间距密集分布,且发热片与电池背包内的电池电性连接。
[0008]优选的,所述防护肩甲的长度大于充气保护垫,且防护肩甲和充气保护垫均与制服本体肩部弧形面紧密贴合,并且防护肩甲为碳纤维板。
[0009]优选的,所述第一防护条和第二防护条均在制服本体袖管内表面等角度分布,且第一防护条和第二防护条均为外覆橡胶层的薄高速钢板。
[0010]优选的,所述前防护结构包括定位网兜和防刺网,且定位网兜边缘固定安装在制服本体内表面前部,并且定位网兜内固定设置有防刺网。
[0011]优选的,所述定位网兜和防刺网均设置为矩形,且定位网兜和防刺网均关于制服本体对称分布,并且防刺网由链网与防刺合成纤维复合制成。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职业制式服装,采用新型的结构设
计,在现有公安民警制式服装的基础上加装了多部位的防护机构,可以对公安民警上身多部位进行防护,能有效避免公安民警被钝器和利器伤害,从而保证公安民警的人身安全;
[0013]1.通过防护肩甲、充气保护垫、第一防护条、内护肘板和第二防护条相互配合工作,可以对公安民警的肩部和双臂进行有效防护,能有效减弱钝器击打肩部和双臂时造成的损伤;
[0014]2.通过第一防护条、第二防护条、定位网兜和防刺网相互配合工作,能够对公安民警的前胸、腹部和双臂进行有效防护,避免利器通过刺、砍和划的动作对公安民警造成损伤。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正视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后视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后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9]图5为本技术防护肩甲和充气保护垫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1、制服本体;2、袖口反光条;3、背反光条;4、电池背包;5、发热片;6、防护肩甲;7、充气保护垫;8、第一防护条;9、内护肘板;10、第二防护条;11、前防护结构;1101、定位网兜;1102、防刺网。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请参阅图1

5,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职业制式服装,包括制服本体1、袖口反光条2、背反光条3、电池背包4、发热片5、防护肩甲6、充气保护垫7、第一防护条8、内护肘板9、第二防护条10、前防护结构11、定位网兜1101和防刺网1102,制服本体1的袖管末端外侧固定安装有袖口反光条2,且制服本体1背面底部水平等间距安装有背反光条3,并且制服本体1背面中部设置有电池背包4,制服本体1内表面背部固定安装有发热片5,且制服本体1肩部内表面固定安装有防护肩甲6,并且防护肩甲6内表面固定安装有充气保护垫7,制服本体1袖管内表面底端固定安装有第一防护条8,且制服本体1袖管内表面中部后侧固定安装有内护肘板9,并且制服本体1袖管内表面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二防护条10,制服本体1内表面前部固定设置有前防护结构11。
[0023]本例的发热片5在制服本体1内表面背部水平等间距密集分布,且发热片5与电池背包4内的电池电性连接,上述的结构设计可以从背部进行加热,保证公安民警可以在寒冷的条件下进行正常执法。
[0024]防护肩甲6的长度大于充气保护垫7,且防护肩甲6和充气保护垫7均与制服本体1肩部弧形面紧密贴合,并且防护肩甲6为碳纤维板,上述的结构设计抗冲击能力强,且具有一定的缓冲功能,可以在受到钝器击打时,大幅减弱冲击力,对公安民警的肩部进行防护。
[0025]第一防护条8和第二防护条10均在制服本体1袖管内表面等角度分布,且第一防护条8和第二防护条10均为外覆橡胶层的薄高速钢板,上述的结构设计可以对公安民警的手臂进行防护,能有效避免利器砍和划的伤害。
[0026]前防护结构11包括定位网兜1101和防刺网1102,且定位网兜1101边缘固定安装在制服本体1内表面前部,并且定位网兜1101内固定设置有防刺网1102,上述的结构设计能够从正面对公安民警的前胸及腹部进行防护,能有效避免公安民警重要脏器受到利器的伤害。
[0027]定位网兜1101和防刺网1102均设置为矩形,且定位网兜1101和防刺网1102均关于制服本体1对称分布,并且防刺网1102由链网与防刺合成纤维复合制成,上述的结构设计可以大面积覆盖公安民警的前胸和腹部,对上半身的重要脏器进行有效遮挡。
[0028]工作原理:当公安民警穿着制服本体1时,可以通过图2中电池背包4内放置的电池为图3中的发热片5供电,发热片5散发热量,保证公安民警可以在寒冷情况下进行正常执法;
[0029]当公安民警遇到手持钝器或利器的犯罪嫌疑人时,防护肩甲6在受到钝器冲击时,不会形变,配合充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职业制式服装,包括制服本体(1)、袖口反光条(2)和背反光条(3),其特征在于:所述制服本体(1)的袖管末端外侧固定安装有袖口反光条(2),且制服本体(1)背面底部水平等间距安装有背反光条(3),并且制服本体(1)背面中部设置有电池背包(4),所述制服本体(1)内表面背部固定安装有发热片(5),且制服本体(1)肩部内表面固定安装有防护肩甲(6),并且防护肩甲(6)内表面固定安装有充气保护垫(7),所述制服本体(1)袖管内表面底端固定安装有第一防护条(8),且制服本体(1)袖管内表面中部后侧固定安装有内护肘板(9),并且制服本体(1)袖管内表面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二防护条(10),所述制服本体(1)内表面前部固定设置有前防护结构(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职业制式服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片(5)在制服本体(1)内表面背部水平等间距密集分布,且发热片(5)与电池背包(4)内的电池电性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职业制式服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艳华王晨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际华五三零二服饰装具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