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桥台缓冲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219522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5 10:3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桥台缓冲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桥台缓冲施工结构是在桥台与地基公路相接的一侧上角开设有缓冲缺口,缓冲缺口的长度与桥台的宽度相等,缓冲缺口与地基公路之间形成缓冲槽,在缓冲槽内设置有用以起到缓冲作用的缓冲垫。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结构设计可以使得车辆经过该区域时,受到的支撑力逐渐发生变化,从而使得车辆能够平稳行驶,可以有效的避免桥台跳车的情况发生。桥台缓冲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备置开设有缓冲缺口的桥台;b、然后向缓冲缺口内安装缓冲垫;c、在缓冲垫的底板两侧超出橡胶块的板面上钉入第一螺钉;d、从缓冲垫的橡胶块一侧中部钉入第二螺钉;e、最后将装有缓冲垫的桥台安装到施工设定位置处。有缓冲垫的桥台安装到施工设定位置处。有缓冲垫的桥台安装到施工设定位置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桥台缓冲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桥梁工程
,具体地说是一种桥台缓冲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我国交通迅速发展,各类道路里程不断增加,新建开工及已建成的各类桥梁数量也逐年增加。从目前已投入使用的公路的营运情况来看,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之处,尤其是在地基公路与桥台的连接处普遍存在桥头跳车的现象。桥头跳车是指由于地基公路和桥台的沉降不均而引起的,当高速行驶的汽车行驶到地基公路与桥台的连接处时会产生跳跃颠簸的现象。其危害主要表现为:影响行车安全、降低了行车速度、加速了桥梁及路面的破坏。所以桥头跳车现象的治理问题已成为摆在各国道路工程技术人员前的一个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就是提供一种桥台缓冲结构,以解决因地基公路与桥台沉降不一致导致桥头跳车的问题。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二就是提供一种桥台缓冲结构的施工方法,以提供桥台缓冲结构的施工方法。
[0005]本专利技术目的之一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桥台缓冲结构,在桥台与地基公路相接的一侧上角开设有缓冲缺口,所述缓冲缺口的长度与桥台的宽度相等,所述缓冲缺口与所述地基公路之间形成缓冲槽,在所述缓冲槽内设置有用以起到缓冲作用的缓冲垫。
[0006]所述缓冲垫包括用以安装在缓冲槽槽底上的底板以及固定在所述底板上的橡胶块,所述橡胶块与所述底板呈一体结构,所述橡胶块的宽度与缓冲槽等宽;所述地基公路的路面、橡胶块的上表面以及桥台的台面平顺相接。
[0007]优选的,所述缓冲垫的橡胶块内衬设有钢丝网片。
[0008]优选的,在长度方向所述底板的两边均超出于所述橡胶块,超出的板面上装有若干将缓冲垫固定在桥台上的第一螺钉。
[0009]优选的,所述缓冲垫的中部穿设有若干从橡胶块与地基公路相接触的一面穿入的若干第二螺钉,用以实现缓冲垫与所述桥台之间的固定。
[0010]优选的,所述缓冲垫的橡胶块长度等于一个行车道的宽度,在所述缓冲槽内沿长度方向设有若干个缓冲垫,每个所述缓冲垫对应地基公路的一个行车道。
[0011]优选的,所述缓冲槽的槽底向地基公路方向倾斜。
[0012]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桥台缓冲结构,该结构对桥台进行了改进,本专利技术的桥台以及公路之间的结构设计可以使得车辆经过该区域时,受到的支撑刚度逐渐发生变化,即从路基上的路面的刚度逐渐变化到桥台的刚度,从而使车辆能够平稳行驶,不会由于刚度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冲击力,而产生桥台跳车现象。总之,本专利技术可以增加路基路面与桥台之间的连接过渡的平稳性,大大减少桥头跳车的程度。
[0013]本专利技术目的之二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桥台缓冲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4]a、备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开设有缓冲缺口的桥台;所述缓冲缺口的底面向桥台与地基公路相接一侧方向倾斜;
[0015]b、然后向缓冲缺口内安装缓冲垫;所述缓冲垫包括用以安装在缓冲缺口底面上的底板以及固定在所述底板上的橡胶块,所述橡胶块与所述底板呈一体结构,所述橡胶块的宽度与缓冲缺口等宽;所述橡胶块的上表面与所述桥台的台面平齐;在长度方向所述底板的两边均超出于所述橡胶块;
[0016]c、在缓冲垫的底板两侧超出橡胶块的板面上钉入第一螺钉,使得缓冲垫固定在缓冲缺口的底面上;
[0017]d、从缓冲垫的橡胶块用以与地基公路相接触的一面中部钉入第二螺钉,使得缓冲垫稳固的固定在缓冲缺口内;
[0018]e、最后将装有缓冲垫的桥台安装到施工设定位置处,使装有缓冲垫的一面与地基公路的侧面接触,并使地基公路的路面、缓冲垫的上表面以及桥台台面平顺相接。
[0019]所述缓冲垫的橡胶块内衬设有钢丝网片。
[0020]所述缓冲垫的橡胶块长度等于一个行车道的宽度,在所述缓冲缺口内沿长度方向设有若干个缓冲垫,每个所述缓冲垫对应一个地基公路的行车道。
附图说明
[0021]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是图1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0023]图3缓冲结构受到冲击后的力的分解示意图。
[0024]图中:1、桥台;2、底板;3、螺纹孔;4、第二螺钉;5、纵向钢丝弹簧;6、横向钢丝弹簧;7、橡胶块;8、桥梁;9、地基公路;10、第一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0025]实施例1:一种桥台缓冲结构。
[0026]如图1、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桥台缓冲结构,其结构是在桥台1与地基公路9相接的一侧上角开设有缓冲缺口,该缓冲缺口的长度与桥台1的宽度相等。缓冲缺口与地基公路9之间形成缓冲槽,在缓冲槽内设置有用以起到缓冲作用的缓冲垫。
[0027]如图1、图2所示,缓冲垫包括用以安装在缓冲槽槽底上的底板2以及固定在底板2上的橡胶块7,橡胶块7与底板2呈一体结构,橡胶块7的宽度与缓冲槽的宽度等宽。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地基公路9的路面、橡胶块7的上表面以及桥台1的台面平顺相接。为了增大橡胶垫7的弹性和耐用性,本专利技术的缓冲垫的橡胶块7内衬设有钢丝网片,本实施例中的钢丝网片由若干横向钢丝弹簧6和纵向钢丝弹簧7交错制成。
[0028]如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的缓冲垫的底板2的沿缓冲槽的长度方向的两端均超出于橡胶块7,且超出端的底板2的板面上装有若干第一螺钉10,用以将缓冲垫固定在桥台1上。为了保证缓冲垫能更好的固定在缓冲槽内,本专利技术在缓冲垫的中部穿设有若干从橡胶块与地基公路9相接触的一面穿入的若干第二螺钉4,第二螺钉4穿过缓冲垫的橡胶块7,第二螺钉4的钉尾旋拧在开设在桥台1缓冲槽地面上的螺纹孔3内,用以实现缓冲垫与桥台1之间的固定。
[0029]如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的缓冲垫的橡胶块7的长度等于一个行车道的宽度,在缓冲槽
内沿长度方向设置有若干个缓冲垫,每个缓冲垫对应地基公路9的一个行车道,这样可以避免某处受到损伤,整体系统都要更换影响车辆通行的情况。
[0030]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的缓冲槽的槽底向地基公路9的方向倾斜,同样的第二螺钉4设置成成向桥梁方向倾斜的形式,以便更加合理的应对冲击力。
[0031]车辆经过桥台时,桥台会受到车辆给予的冲击力F的作用,图3中F为车辆给予桥台1的冲击力的分解;F1为冲击力的水平分力,F2为冲击力的垂向分力。在本专利技术中,当车辆从地基公路9行驶到桥台1时,会先遇到本专利技术的缓冲结构。因此,本专利技术中F、F1、F2可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0032]F1=F
×
cos(θ)
[0033]F2=F
×
sin(θ)
[0034][0035]以上式中,θ为缓冲槽槽底的倾斜角;M为桥台1质量;C为设置横向钢丝弹簧6和纵向钢丝弹簧5的橡胶块7的阻尼系数;K为设置横向钢丝弹簧6和纵向钢丝弹簧5的橡胶块7的刚度系数;X为桥台发生的位移;分别为桥台1移动的速度和加速度。
[0036]本实施例以标准车(BZZ

100)为准,测试车辆以40公里/时速度行驶,在不同路基沉降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桥台缓冲结构,其特征是,在桥台与地基公路相接的一侧上角开设有缓冲缺口,所述缓冲缺口的长度与桥台的宽度相等,所述缓冲缺口与所述地基公路之间形成缓冲槽,在所述缓冲槽内设置有用以起到缓冲作用的缓冲垫。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桥台缓冲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缓冲垫包括用以安装在缓冲槽槽底上的底板以及固定在所述底板上的橡胶块,所述橡胶块与所述底板呈一体结构,所述橡胶块的宽度与缓冲槽等宽;所述地基公路的路面、橡胶块的上表面以及桥台的台面平顺相接。3.根据权利要求2述的桥台缓冲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缓冲垫的橡胶块内衬设有钢丝网片。4.根据权利要求2述的桥台缓冲结构,其特征是,在缓冲槽的长度方向所述底板的两端均超出于所述橡胶块,且在超出的板面上装有若干将缓冲垫固定在桥台上的第一螺钉。5.根据权利要求2述的桥台缓冲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缓冲垫的中部穿设有若干从橡胶块与地基公路相接触的一面穿入的若干第二螺钉,第二螺钉的钉尾旋拧在桥台内,用以实现缓冲垫与所述桥台之间的固定。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桥台缓冲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缓冲垫的橡胶块长度等于一个行车道的宽度,在所述缓冲槽内沿长度方向设有若干个缓冲垫,每个所述缓冲垫对应地基公路的一个行车道。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桥台缓冲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军辉武晓勇戎仕腾何江永安朝霞王雄礼吕少飞王立娜高文龙王赵扬严战友
申请(专利权)人:石家庄宏业交通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