熔断器及电子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219487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5 10:3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熔断器及电子设备,熔断器包括具有安装腔室的壳体、熔融件以及绝缘件,绝缘件安装于安装腔室,绝缘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第一柔性分隔部与第二柔性分隔部,第一柔性分隔部与第二柔性分隔部相对贴合,熔融件安装于第一柔性分隔部及第二柔性分隔部之间,且熔融件的两端伸出壳体;熔融件熔融前,第一柔性分隔部及第二柔性分隔部抵接熔融件的两侧面;熔融件熔融后,第一柔性分隔部与第二柔性分隔部相对贴合,以隔绝熔断后的熔融件。通过设置相对贴合的第一柔性分隔部与第二柔性分隔部,使得熔融件在熔融后,第一柔性分隔部与第二柔性分隔部在柔性材料的回复作用下回复至初始状态,从而隔绝熔融后的熔融件。从而隔绝熔融后的熔融件。从而隔绝熔融后的熔融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熔断器及电子设备


[0001]本申请涉及电气
,特别是涉及一种熔断器及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熔断器主要是指当通过的电流超过了规定的值时,通过自身产生的热量将熔融件熔断,从而断开电路以保护电路的一种电流保护器。广泛应用在高低压配电系统以及控制系统,作为短路和过电流的保护器,是作为普遍的保护电气之一。
[0003]近些年来新能源汽车在不断的发展,熔断器在新能源汽车中的运用也越来越多,现有的中高压熔断器在熔断器熔断之后,由于触头之间距离较近,触头之间还通过电弧连接的方式继续连通,从而对电路造成破坏。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基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熔断器及电气设备,以解决熔融件在熔融过程中产生电弧且熔融壳体的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熔断器,所述熔断器包括具有安装腔室的壳体、熔融件以及绝缘件,所述绝缘件安装于所述安装腔室,所述绝缘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柔性分隔部与第二柔性分隔部,所述熔融件安装于所述第一柔性分隔部及所述第二柔性分隔部之间,且所述熔融件的两端伸出所述壳体,所述吸能件设置于所述安装腔室内;所述熔融件熔融前,所述第一柔性分隔部及所述第二柔性分隔部抵接所述熔融件的两侧面;所述熔融件熔融后,所述第一柔性分隔部与所述第二柔性分隔部相对贴合,以隔绝熔断后的所述熔融件。
[0006]可以理解的是,通过设置相对贴合的第一柔性分隔部与第二柔性分隔部,使得熔融件在熔融后,第一柔性分隔部与第二柔性分隔部在柔性材料的回复作用下回复至初始状态,从而隔绝熔融后的熔融件。
[0007]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绝缘件包括第一柔性分隔部、第二柔性分隔部以及连接部,所述连接部设置所述第一柔性分隔部与所述第二柔性分隔部之间,并与所述第一柔性分隔部及所述第二柔性分隔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柔性分隔部及所述第二柔性分隔部在所述连接部的作用下相对贴合。
[0008]可以理解的是,通过设置连接部以连接第一柔性分隔件及第二柔性分隔件,从而使得第一柔性分隔件及第二柔性分隔件在连接部的作用下相对贴合,从而能够夹设熔融件。
[0009]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部设有通孔,所述吸热件通过所述通孔灌入所述安装腔室。
[0010]可以理解的是,通过在连接部的中部开设有通孔,以能够从该通孔的位置处朝向第一柔性分隔件与第二柔性分隔件的位置注入吸能件。
[0011]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绝缘件的所述第一柔性分隔部与所述第二柔性分隔部分体设置,所述第一柔性分隔部及所述第二柔性分隔部分别抵接所述安装腔室的相对
的内壁,使得所述第一柔性分隔部与所述第二柔性分隔部能够相对贴合。
[0012]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第一柔性分隔部及所述第二柔性分隔部在壳体内壁的挤压下相对贴合,以能够夹设熔融件。
[0013]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分隔件还包括第一防护部及第二防护部,所述第一防护部设置于所述第一柔性分隔部与所述壳体内部抵接的一侧,且所述第一防护部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一柔性分隔部的宽度;所述第二防护部设置于所述第二柔性分隔部与所述壳体内部抵接的一侧,且所述第二防护部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二柔性分隔部的宽度。
[0014]可以理解的是,通过设置第一防护部及第二防护部,以能够隔绝熔融部在熔融过程中释放的大量能量,以保护壳体。
[0015]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吸能件的数量设置为多个,且充满所述安装腔室。
[0016]可以理解的是,通过将吸能件充满安装腔室以能够最大程度的吸收熔断器熔融时产生的热量。
[0017]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包括容置壳及盖体,所述容置壳开设有安装腔室,所述容置壳的一侧开设安装口,所述熔融件通过所述安装口安装至所述腔室,所述盖体盖设于所述安装口,以封闭所述安装腔室并能够固定所述熔融件。
[0018]可以理解的是,通过在容置壳侧一侧开设安装口,从而使得熔融件能够通过安装口安装至安装腔室。
[0019]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熔融件包括熔融部与触头部,所述熔融部设置于所述触头部之间,所述熔融部对应所述安装腔室设置,并夹设于所述第一柔性分隔部及所述第二柔性分隔部之间,所述触头部由所述熔融部延伸出所述安装腔室。
[0020]可以理解的是,通过在安装腔室的对应位置处设置熔融部,并将熔融部夹设所述第一柔性分隔部及所述第二柔性分隔部之间,从而使得熔融部在熔融后第一柔性分隔部及所述第二柔性分隔部能够起到隔断作用。
[0021]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熔融件还包括限位部,所述限位部设置于所述触头部的两侧,并自所述触头部朝向两侧延伸,所述容置壳对应所述限位部开设有限位腔,所述限位部设置于所述限位腔,以限制所述熔融件的移动。
[0022]可以理解的是,通过在熔融件上设置限位部,且在容置壳上设置限位腔,从而能够使得限位部与限位腔相互配合,限制熔融件的移动。
[0023]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如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熔断器。
[0024]与现有技术相比,所述熔断器通过设置绝缘件,以避免熔融件在熔融后还通过电弧连接的方法连接。
附图说明
[002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传统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传统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6]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熔断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2为图1所示的熔断器的剖视图;
[0028]图3为图1所示的熔断器中的绝缘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4为图1所示的熔断器中的绝缘件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30]附图标记:100、熔断器;10、壳体;11、容置壳;111、安装腔室;112、安装口;113、连通口;114、限位腔;12、盖体;20、熔融件;21、熔融部;22、触头部;221、散热孔;222、对接孔;23、限位部;30、绝缘件;31、第一柔性分隔部;32、第二柔性分隔部;33、第一防护部;34、第二防护部;35、连接部;351、通孔;40、吸能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申请。但是本申请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申请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申请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0032]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本申请的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熔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熔断器包括具有安装腔室(111)的壳体(10)、熔融件(20)、绝缘件(30)以及吸能件(40),所述绝缘件(30)安装于所述安装腔室(111),所述绝缘件(30)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柔性分隔部(31)与第二柔性分隔部(32),所述熔融件(20)安装于所述第一柔性分隔部(31)及所述第二柔性分隔部(32)之间,且所述熔融件(20)的两端伸出所述壳体(10),所述吸能件(40)被填充于所述安装腔室(111)内;在所述熔融件(20)熔融前,所述第一柔性分隔部(31)及所述第二柔性分隔部(32)抵接所述熔融件(20)的两侧面;在所述熔融件(20)熔融后,所述第一柔性分隔部(31)与所述第二柔性分隔部(32)相对贴合,以隔绝熔断后的所述熔融件(2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熔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件(30)包括第一柔性分隔部(31)、第二柔性分隔部(32)以及连接部(35),所述连接部(35)设置所述第一柔性分隔部(31)与所述第二柔性分隔部(32)之间,且所述连接部(35)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柔性分隔部(31)与所述第二柔性分隔部(32),所述第一柔性分隔部(31)及所述第二柔性分隔部(32)在所述连接部(35)的作用下相对贴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熔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35)设有通孔(351),所述吸能件(40)通过所述通孔(351)灌入所述安装腔室(11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熔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件(30)的所述第一柔性分隔部(31)与所述第二柔性分隔部(32)分体设置,所述第一柔性分隔部(31)及所述第二柔性分隔部(32)分别抵接所述安装腔室(111)的相对的内壁,使得所述第一柔性分隔部(31)与所述第二柔性分隔部(32)能够相对贴合。5.根据权利要求2或4所述的熔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件(3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柳朝龙姚磊吴加恒周志龙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精晟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