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振邦专利>正文

一种金属钢材铸造件生产用硬模铸造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218457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5 10: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金属钢材铸造件生产用硬模铸造装置,涉及金属钢材铸造件生产技术领域,包括铸造装置主体、按压平台、连接支撑架、控制盒和金属液仓,所述铸造装置主体的顶部设置有按压平台,所述按压平台的顶部四周设置有连接支撑架,所述连接支撑架的顶部设置有金属液仓,所述金属液仓的表面四周设置有控制盒。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具备冷却主体、驱动机构、连接缆线、控制器、连接台、制冷台,解决现有的铸造装置在使用时,无法使输入进模具内部的金属液快速凝固,导致需要耗费过多的时间去进行冷却,影响工作进程的问题,通过以上结构结合以达到使铸造装置在使用时,使装置对模具内部的金属液进行快速凝固,有效减少时间浪费。有效减少时间浪费。有效减少时间浪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金属钢材铸造件生产用硬模铸造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硬模铸造装置,涉及金属钢材铸造件生产
,具体涉及一种金属钢材铸造件生产用硬模铸造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工业的不断进步,金属钢材铸造技术的不断进步,硬铸造装置是金属钢材铸造件生产的重要装置,因此市场上此类装置种类繁多,基本满足人们的需求,但是传统的硬铸造装置将金属液注入模块中,容易引起溅射,而且模块的顶端设置有压板,不能将注入管的底端设置在模块的顶端,注射时较为不便,延长操作者的工作时间。
[0003]现有技术中,提出了公开号为CN209223118U,公开日为2019年08月09日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文件,来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该专利文献所公开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金属钢材铸造件生产用硬模铸造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端的左侧安装有底板,所述底座顶端的右侧竖向安装有支撑柱,且支撑柱的正面设置有放置架,所述支撑柱左侧的顶端通过焊接横向安装有横板,且横板的左侧安装有操作按钮,所述横板的顶端安装有金属液仓。
[0004]针对上述技术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会存在以下问题:
[0005]1、现有的铸造装置在使用时,无法使输入进模具内部的金属液快速凝固,导致需要耗费过多的时间去进行冷却,影响工作进程的问题;
[0006]2、现有的铸造装置在使用时,金属液在仓体内部长时间未得到处理,容易向固体转变,从而导致金属液体在仓内发生凝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8]一种金属钢材铸造件生产用硬模铸造装置,包括铸造装置主体、按压平台、连接支撑架、控制盒和金属液仓,所述铸造装置主体的顶部设置有按压平台,所述按压平台的顶部四周设置有连接支撑架,所述连接支撑架的顶部设置有金属液仓,所述金属液仓的表面四周设置有控制盒,所述铸造装置主体的内壁上设置有冷却主体,所述冷却主体用于使模具内部的金属液进行快速凝固。
[0009]所述铸造装置主体的内部设置有伸缩机构,所述伸缩机构用于将装置进行升降分离。
[0010]所述金属液仓的内部设置有搅拌机构,所述搅拌机构用于对金属液进行搅拌。
[0011]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按压平台的底部搭接在铸造装置主体的顶部,所述连接支撑架的底部固定安装在按压平台的顶部四周,所述金属液仓的底部固定安装在连接支撑架的顶部,所述控制盒的内侧固定安装在金属液仓的表面四周。
[0012]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按压平台的内壁上设置有输入管,所述输入管的表面四周固定安装在按压平台的内壁上,所述按压平台的内侧设置有按压板,所述按压板的表面四周固定安装在按压平台的内侧。
[0013]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的按压平台内部的按压板能够对模具进行挤压。
[0014]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连接支撑架的内壁上设置有中心支撑柱,所述中心支撑柱的上下两端固定安装在连接支撑架的内壁上,且所述中心支撑柱的表面四周设置有辅助支撑柱,所述辅助支撑柱的内侧固定安装在中心支撑柱的表面四周,且所述辅助支撑柱的外侧固定安装在连接支撑架的内壁上。
[001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的连接支撑架内部的中心支撑柱与辅助支撑柱可以对连接支撑架整体进行支撑,使连接支撑架更加坚韧,不易发生摆动。
[0016]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连接支撑架的内壁上设置有支撑圆柱,所述支撑圆柱的上下两端固定安装在连接支撑架的内壁上,所述伸缩机构的表面四周固定安装在铸造装置主体的内部,且所述伸缩机构的顶部固定装置按压平台的底部。
[0017]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的连接支撑架内部的支撑圆柱可以配合中心支撑柱与辅助支撑柱对连接支撑架支撑。
[0018]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铸造装置主体的内壁上设置有模具放置台,所述模具放置台的表面四周固定安装在铸造装置主体的内壁上,所述冷却主体的表面四周固定安装在铸造装置主体的内壁上,且所述冷却主体的顶部固定安装在模具放置台的底部。
[0019]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冷却主体的内壁上设置有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的底部固定安装在冷却主体的内壁上,且所述驱动机构的内侧设置有连接缆线,所述连接缆线的外侧固定安装在驱动机构的内侧,且所述连接缆线的内侧设置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的底部固定安装在冷却主体的内壁底端,且所述控制器的表面四周固定安装在连接缆线的内侧,所述控制器的顶部设置有连接台,所述连接台的底部固定安装在控制器的顶部,且所述连接台的顶部设置有制冷台,所述制冷台的底部固定安装在连接台的顶部,且所述制冷台的顶部固定安装在模具放置台的底部。
[0020]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的冷却主体内部的驱动机构运转,使控制器控制连接台上的制冷台进行运作制冷,使装置对模具内部的金属液进行快速凝固,有效减少时间浪费。
[0021]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金属液仓的内壁上设置有十字固定轴,所述十字固定轴的表面四周固定安装在金属液仓的内壁上,且所述十字固定轴的底部活动安装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底部设置有搅拌机构,所述搅拌机构的顶部固定安装在转动轴的底部,所述金属液仓的内侧设置有导入口,所述导入口的表面四周固定安装在金属液仓的内侧,所述金属液仓的内部设置有输出阀,所述输出阀的表面四周固定安装在金属液仓的内部,且所述输出阀的底部搭接在输入管的底部,所述金属液仓的内壁四周设置有加热端,所述加热端的外侧固定安装在金属液仓的内壁四周。
[002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的通过控制盒控制十字固定轴底部的转动轴进行转动,带动搅拌机构对金属液进行搅拌,并且使加热端开始运转产生热量。
[0023]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相对现有技术来说,取得的技术进步是:
[0024]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金属钢材铸造件生产用硬模铸造装置,为了具备冷却主体、驱动机构、连接缆线、控制器、连接台、制冷台,解决现有的铸造装置在使用时,无法使输入进模具内部的金属液快速凝固,导致需要耗费过多的时间去进行冷却,影响工作进程的问题,
通过以上结构结合以达到使铸造装置在使用时,使装置对模具内部的金属液进行快速凝固,有效减少时间浪费。
[0025]2、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金属钢材铸造件生产用硬模铸造装置,为了具备十字固定轴、转动轴、导入口、搅拌机构、加热端,解决现有的铸造装置在使用时,金属液在仓体内部长时间未得到处理,容易向固体转变,从而导致金属液体在仓内发生凝固的问题,通过以上结构结合以达到使铸造装置在使用时,使装置能够对仓内进行升温,并且对金属液进行搅拌,避免金属液长时间受凉出现凝固的现象。
[0026]3、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金属钢材铸造件生产用硬模铸造装置,为了具备按压板,解决现有的铸造装置在使用过程中,装置无法对内部的模具块进行替换,导致装置使用效率下降的问题,通过以上结构结合以达到使铸造装置在使用过程中,能够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金属钢材铸造件生产用硬模铸造装置,包括铸造装置主体(1)、按压平台(2)、连接支撑架(3)、控制盒(4)和金属液仓(5),所述铸造装置主体(1)的顶部设置有按压平台(2),所述按压平台(2)的顶部四周设置有连接支撑架(3),所述连接支撑架(3)的顶部设置有金属液仓(5),所述金属液仓(5)的表面四周设置有控制盒(4),其特征在于:所述铸造装置主体(1)的内壁上设置有冷却主体(13),所述冷却主体(13)用于使模具内部的金属液进行快速凝固;所述铸造装置主体(1)的内部设置有伸缩机构(11),所述伸缩机构(11)用于将装置进行升降分离;所述金属液仓(5)的内部设置有搅拌机构(22),所述搅拌机构(22)用于对金属液进行搅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属钢材铸造件生产用硬模铸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平台(2)的底部搭接在铸造装置主体(1)的顶部,所述连接支撑架(3)的底部固定安装在按压平台(2)的顶部四周,所述金属液仓(5)的底部固定安装在连接支撑架(3)的顶部,所述控制盒(4)的内侧固定安装在金属液仓(5)的表面四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属钢材铸造件生产用硬模铸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平台(2)的内壁上设置有输入管(7),所述输入管(7)的表面四周固定安装在按压平台(2)的内壁上,所述按压平台(2)的内侧设置有按压板(6),所述按压板(6)的表面四周固定安装在按压平台(2)的内侧。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属钢材铸造件生产用硬模铸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支撑架(3)的内壁上设置有中心支撑柱(8),所述中心支撑柱(8)的上下两端固定安装在连接支撑架(3)的内壁上,且所述中心支撑柱(8)的表面四周设置有辅助支撑柱(9),所述辅助支撑柱(9)的内侧固定安装在中心支撑柱(8)的表面四周,且所述辅助支撑柱(9)的外侧固定安装在连接支撑架(3)的内壁上。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属钢材铸造件生产用硬模铸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支撑架(3)的内壁上设置有支撑圆柱(10),所述支撑圆柱(10)的上下两端固定安装在连接支撑架(3)的内壁上,所述伸缩机构(11)的表面四周固定安装在铸造装置主体(1)的内部,且所述伸缩机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振邦
申请(专利权)人:陈振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