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判识轻雾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217813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5 10:33
本公开涉及气象观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判识轻雾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自动判识轻雾方法包括:根据历史能见度数据拟合出干能见度曲线;获取当天目标时刻的湿能见度以及当天目标时刻前测得的干能见度;根据所述干能见度曲线、当天目标时刻前测得的干能见度确定当天目标时刻的干能见度;根据所述当天目标时刻的干能见度、湿能见度确定散射吸湿增长因子;根据不同时刻下的所述散射吸湿增长因子确定吸湿增长因子变率;利用所述散射吸湿增长因子与第一预设阈值、所述吸湿增长因子变率与第二预设阈值的比较结果进行轻雾判识。本公开的技术方案相比于人工观测,具有判识轻雾速度快、结果准确的技术效果。果。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动判识轻雾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0001]本公开涉及气象观测
,具体涉及一种自动判识轻雾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0002]《地面气象观测规范》中对轻雾有明确的定义:小水滴或者是潮湿的吸湿性微粒形成的灰白薄暮,能见度介于(1.0

10)km之间。气象台站上,由观测员根据定义进行轻雾观测。人工轻雾观测一般依赖于习惯性认识:即出现轻雾时,湿度要较高,同时结合宏观特征,如天气条件、测站位置、出现时间来综合判断。不同台站有不同的不成文的相对湿度指标。人工观测轻雾的质量较大的依赖于观测员的观测能力,不同的观测员常常存在不一致的意见和看法,且难以获取连续的观测结果;全国不同地区轻雾判识的湿度判据混乱,导致轻雾观测结果缺乏可比性,因而,采用这些资料进行分析所得结果的科学性较差。
[0003]国家标准《霾的观测识别》采用能见度、相对湿度和气溶胶质量浓度对雾霾进行判识,根据轻雾与雾霾的区别,也可以采用类似的指标,例如当观测水平能见度低于10km,且相对湿度(RH)大于等于80%且小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判识轻雾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历史能见度数据拟合出干能见度曲线;获取当天目标时刻的湿能见度以及当天目标时刻前测得的干能见度;其中,所述干能见度是小于第一阈值的相对湿度下的能见度;所述湿能见度是大于第二阈值、且小于第三阈值的相对湿度下的能见度;根据所述干能见度曲线、当天目标时刻前测得的干能见度确定当天目标时刻的干能见度;根据所述当天目标时刻的干能见度、湿能见度确定散射吸湿增长因子;根据不同时刻下的所述散射吸湿增长因子确定吸湿增长因子变率;利用所述散射吸湿增长因子与第一预设阈值、所述吸湿增长因子变率与第二预设阈值的比较结果进行轻雾判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历史能见度数据拟合出干能见度曲线,包括:选择当天之前预定时间范围内的历史能见度数据;从所述历史能见度数据中剔除降水、沙尘天气下的数据;利用剔除后的剩余数据拟合出干能见度曲线。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利用剔除后的剩余数据拟合出干能见度曲线,包括:从所述剔除后的剩余数据中选择不同日期下同一时刻的干能见度;其中,选择的时刻包括所述目标时刻;利用选择的所述干能见度拟合出所述干能见度曲线。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利用所述散射吸湿增长因子与第一预设阈值、所述吸湿增长因子变率与第二预设阈值的比较结果进行轻雾判识,包括:若所述散射吸湿增长因子大于第一预设阈值、且所述吸湿增长因子变率大于第二预设阈值,则识别为轻雾;否则识别为非轻雾。5.根据权利要求1

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获取当天目标时刻的能见度、相对湿度、降水量以及表征天气现象的数据;若判识条件1、判识条件2、判识条件3、判识条件4中任一项不满足则识别为非轻雾;其中,所述判识条件1为所述能见度大于1km、小于10km;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丽娜靳军莉方冬青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