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用介入手套的生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214763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5 10: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医用介入手套的生产装置,包括主壳箱,所述主壳箱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防尘壳与储胶箱,主壳箱的中部固定安装有间歇驱动机构,间歇驱动机构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四个手套放置机构,每个所述手套放置机构之间呈间隔9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医用介入手套的生产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疗手套生产
,特别涉及一种医用介入手套的生产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医用手套主要通过丁腈橡胶加工而成,具有避免蛋白质过敏、壁厚轻薄、穿戴舒适、弹力丰富以及防水性好等优点,广泛使用在医疗手术工作中,有效防止交叉感染,保护手部,在丁腈手套的生产过程中,先利用手套模具浸入胶浆,提拉后在手模表面形成胶层。
[0003]但是,现有的医用手套在浸胶时通常是直接将手套及模具直接插入胶水中再立刻提出,这样操作存在手套浸胶时间不够充分,胶水不能很好的贴合在手套表面的问题,并且,手套直接浸入胶水中会产生很多气泡,导致手套表面部分位置不能跟胶水完全接触,从而影响手套的浸胶效果,还有手套在浸胶后其表面多余的胶水不能很快的滴落,导致生产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直接将手套及模具直接插入胶水中再立刻提出,这样操作存在手套浸胶时间不够充分,胶水不能很好的贴合在手套表面的问题,并且,手套直接浸入胶水中会产生很多气泡,导致手套表面部分位置不能跟胶水完全接触,从而影响手套的浸胶效果,还有手套在浸胶后其表面多余的胶水不能很快的滴落,导致生产效率较低的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医用介入手套的生产装置,包括主壳箱,所述主壳箱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防尘壳与储胶箱,主壳箱的中部固定安装有间歇驱动机构,间歇驱动机构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四个手套放置机构,每个所述手套放置机构之间呈间隔90
°
设置,手套放置机构的入料侧设置有引导板机构,引导板机构的外壁与防尘壳的内壁面固定连接,间歇驱动机构的外壁套接连接有传动带,间歇驱动机构的外壁通过传动带与第一转柱传动连接,第一转柱的输出端连接有涂胶机构;其中,所述涂胶机构包括第三齿轮、连接块、滑块与分隔板,第三齿轮的一端与第一转柱的输出端连接,分隔板的的周侧面与储胶箱的内侧固定连接,连接块的数量设置为两个,两个所述连接块的一侧分别与储胶箱的对应侧固定连接,连接块的中部设置有卡槽,连接块的中部通过卡槽与滑块滑动连接,滑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伸缩柱,伸缩柱的外壁套接有第一弹簧,伸缩柱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连接板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固定块与两个导环板,导环板对称设置于固定块的两端,固定块的一侧中部固定连接有一组凸齿柱,固定块的一侧中部通过凸齿柱与第三齿轮传动连接,第三齿轮的另一端设置有凸柱,第三齿轮的另一端通过凸柱与导环板滑动连接,连接板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杆,固定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硬刷与搅杆。
[0006]优选的,所述分隔板的一侧形成机械腔,分隔板的另一侧形成储胶腔,所述固定杆设置为几字机构,固定杆的一侧设置于储胶腔内,所述导环板设置为半圆型曲板。
[0007]优选的,所述间歇驱动机构包括电机、卡接块、转盘、凹接块与导向块,所述电机的外壁与主壳箱固定连接,转盘的外壁主壳箱的内壁转动连接,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二转
柱,第二转柱的外壁转动连接卡接块,卡接块一端内壁转动连接有第三转柱,第二转柱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第三转柱的外壁设置有与第一齿轮位置对应的第二齿轮,第三转柱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杆与锥形盘,转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导柱,转盘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四个凹接块与导向块,导向块的中部设置有导向槽,导向块的中部通过导向槽与导柱传导连接,第二转柱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柱,连接柱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盘,连盘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柱,固定柱的外壁固定安装有扇片。
[0008]优选的,所述第一齿轮外壁与第二齿轮啮合连接,转杆与锥形盘之间呈180
°
设置,连盘的外壁设置有挤压凸块。
[0009]优选的,每个所述凹接块之间呈间隔90
°
设置,每个所述导向块之间呈间隔90
°
设置,每个所述凹接块与导向块之间呈间隔设置,凹接块的内壁面弧度与锥形盘外壁面弧度相适配。
[0010]优选的,所述手套放置机构包括连接框、手套模板、活塞与通腔,所述连接框的一端与转盘固定连接,连接框的中部设置有套柱,套柱的两端均固定套接连接有滑柱,滑柱的外部套接连接有第二弹簧,滑柱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凸块,连接框的外壁套接连接有支撑柱,支撑柱的一端转动连接有卡接柱,卡接柱的一端中部设置有模块槽,卡接柱的一端中部通过模块槽与手套模板卡接连接,手套模板的大拇指、食指与中指的位置设置有圆凸点,手套模板的外侧设置有出气孔,卡接柱的另一端中部设置有压腔,手套模板的中部设置有与压腔对应的通腔,压腔的中部滑动连接有活塞,活塞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侧接杆,侧接杆的一端与引导板机构滑动连接。
[0011]优选的,所述连接框的两侧中部设置有柱孔,连接框的两侧中部通过柱孔与滑柱的外壁滑动连接,第二弹簧的一端与连接框的内侧壁固定连接,第二弹簧的另一端与套柱的一端固定连接。
[0012]优选的,所述引导板机构包括下曲板与上曲板,下曲板与上曲板的外壁均与防尘壳的内壁固定连接,下曲板与上曲板的对应端固定连接,下曲板的中部设置有导出槽,上曲板的中部设置有导入槽,其中,导出槽与导入槽连通设置。
[0013]优选的,所述防尘壳的开口端设置有铰链,防尘壳的开口端通过铰链与盖板转动连接。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医用介入手套的生产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5]1、该一种医用介入手套的生产装置,电机连通电源带动第二转柱、连接柱、连盘与固定柱向逆时针进行转动,第二转柱在转动中通过第一齿轮带动第二齿轮进行顺时针旋转,第二齿轮转动时可以通过第三转柱带动导柱与导柱进行顺时针转动,其中,卡接块可以保证第二转柱与第三转柱在转动中的稳定性,转杆转动中通过导柱转入导向块的导向槽时,可以带动转盘进行顺时针转动,接着,当导柱脱离导向槽时锥形盘的外壁面与凹接块内壁面贴合,转盘停止转动,往复循环后能够实现让转盘进行间歇式顺时针转动,能够充分的保证手套的浸胶及脱胶晾干时间,提高手套表面着胶的效果,然后,连盘转动中可以挤压手套放置机构进行往复移动,扇片在快速转动中产生的风力可以对手套表面上的胶进行吹干,有效的提高了手套的着胶效率。
[0016]2、该一种医用介入手套的生产装置,第一转柱7带动第三齿轮801进行旋转,第三
齿轮801转动中与凸齿柱807进行传动,从而带动固定块813与连接板806在水平向移动,接着,连接板806在移动中会对一侧的伸缩柱804与第一弹簧805进行挤压,另一侧的伸缩柱804与第一弹簧805进行拉伸,保证连接板806在移动中的稳定性,避免连接板806在移动中发生抖动偏移的情况,然后,当连接板806整体移动至一侧顶端时,第三齿轮801转动带动凸柱旋转,凸柱与导环板808接触后会带动连接板806向上或向下进行移动,移动后第三齿轮801再次与凸齿柱807接触后带动固定块813与连接板806向反方向进行水平移动,连接板806进行垂直和水平向往复移动中带动固定杆810、硬刷811与搅杆812进行移动,能够让硬刷811从多方位多角度的对手脚表面上的空气等胶水气泡进行刷除,并将胶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医用介入手套的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壳箱1,所述主壳箱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防尘壳2与储胶箱4,主壳箱1的中部固定安装有间歇驱动机构5,间歇驱动机构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四个手套放置机构9,每个所述手套放置机构9之间呈间隔90
°
设置,手套放置机构9的入料侧设置有引导板机构10,引导板机构10的外壁与防尘壳2的内壁面固定连接,间歇驱动机构5的外壁套接连接有传动带6,间歇驱动机构5的外壁通过传动带6与第一转柱7传动连接,第一转柱7的输出端连接有涂胶机构8;其中,所述涂胶机构8包括第三齿轮801、连接块802、滑块803与分隔板809,第三齿轮801的一端与第一转柱7的输出端连接,分隔板809的的周侧面与储胶箱4的内侧固定连接,连接块802的数量设置为两个,两个所述连接块802的一侧分别与储胶箱4的对应侧固定连接,连接块802的中部设置有卡槽,连接块802的中部通过卡槽与滑块803滑动连接,滑块80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伸缩柱804,伸缩柱804的外壁套接有第一弹簧805,伸缩柱804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806,连接板806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固定块813与两个导环板808,导环板808对称设置于固定块813的两端,固定块813的一侧中部固定连接有一组凸齿柱807,固定块813的一侧中部通过凸齿柱807与第三齿轮801传动连接,第三齿轮801的另一端设置有凸柱,第三齿轮801的另一端通过凸柱与导环板808滑动连接,连接板806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杆810,固定杆810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硬刷811与搅杆8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介入手套的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板809的一侧形成机械腔,分隔板809的另一侧形成储胶腔,所述固定杆810设置为几字机构,固定杆810的一侧设置于储胶腔内,所述导环板808设置为半圆型曲板。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介入手套的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间歇驱动机构5包括电机501、卡接块503、转盘511、凹接块512与导向块513,所述电机501的外壁与主壳箱1固定连接,转盘511的外壁主壳箱1的内壁转动连接,电机501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二转柱502,第二转柱502的外壁转动连接卡接块503,卡接块503一端内壁转动连接有第三转柱504,第二转柱502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505,第三转柱504的外壁设置有与第一齿轮505位置对应的第二齿轮506,第三转柱50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杆507与锥形盘508,转杆507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导柱509,转盘51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四个凹接块512与导向块513,导向块513的中部设置有导向槽,导向块513的中部通过导向槽与导柱509传导连接,第二转柱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祺洋徐斌王奕方佶红许佳颖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大学宁波华美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