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红外线炒菜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214056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5 10: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锅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红外线炒菜灶,包括灶台和热交换装置,灶台包括灶台架和灶台面,灶台面上安装有炉盘和储水盘,灶台架上设有与储水盘相对应设置的水龙头,炉盘内设有红外线灶头,热交换装置包括安装在灶台架背面的箱体、安装在箱体与炉盘之间的烟气管、以及安装在箱体内的过水管,其一端与箱体底面连接并设有进水管;另一端与箱体顶部侧面连通并设有出水管,其中,水龙头与出水管连通,过水管呈蛇形分布在箱体内;通过过水管内通入自来水,而后通过烟气管将炉盘内红外线灶头产生的多余高温烟气通入箱体内,从而对过水管内的自来水进行加热,对多余的高温烟气进行回收利用,提高热能利用率,减少热能的损失。失。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红外线炒菜灶


[0001]本技术属于锅灶
,尤其涉及一种红外线炒菜灶。

技术介绍

[0002]炒菜灶属于大锅灶的一种,主要用于餐饮行业、学校以及企业单位大型食堂炒菜所用,普通的炒菜灶的热效率通常只有16

20%,燃气浪费现象非常严重,一方面由于燃烧不充分,燃气经过灶头未被燃尽,因此燃气中的热能就被浪费了;另一方面,燃气灶的火焰通过对流传热给锅底,但火焰与锅底的接触时间短,在热传递过程中,大量热量未传给锅底被就散发至空气中,所以热效率很低。
[0003]如中国专利申请号为(CN201310444196.9)公开了一种红外线节能燃气灶,包括灶台架和灶台面,在灶台面上设置炉盘,在的炉盘内设置红外线灶头,该申请通过红外线灶头,利用混合气进气管使空气与燃气混合充分,同时利用红外线灶头中的数千个小孔,使燃气在燃烧时燃烧十分充分;该红外线灶头包括金属纤维,利用红外线辐射,物体吸热快,热利用率在70%以上,因此节能环保,但该申请虽然采用红外线灶头提高了热利用率,但还是有大部分热量没能利用,从而散失在空气中,未能最大程度的保证热能利用率,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红外线炒菜灶,达到了余热回收利用,进一步提高热能利用率的效果。
[0005]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红外线炒菜灶,包括:
[0006]灶台,灶台包括灶台架和灶台面,灶台面上安装有炉盘和储水盘,灶台架上设有与储水盘相对应设置的水龙头,炉盘内设有红外线灶头;
[0007]热交换装置,热交换装置安装在灶台架背面,且与炉盘内壁连通;
[0008]其中,水龙头与热交换装置相连通。
[0009]在本技术方案中,通过灶台架背面安装热交换装置,从而对红外线灶头产生的高温烟气进行预热利用,进一步提高热能利用率,减少热能的损失。
[0010]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热交换装置包括:
[0011]箱体,箱体安装在灶台架背面,且底端延伸至炉盘下方形成L形;
[0012]烟气管,烟气管安装在箱体与炉盘之间,且一端与炉盘底面连接并与炉盘内部连通,另一端与箱体连接并连通;
[0013]过水管,过水管安装在箱体内,且一端与箱体底面连接并设有进水管;另一端与箱体顶部侧面连通并设有出水管;
[0014]其中,水龙头与出水管连通,且过水管呈蛇形分布在箱体内。
[0015]在本技术方案中,通过过水管内通入自来水,而后通过烟气管将炉盘内红外线灶头产生的多余高温烟气通入箱体内,从而对过水管内的自来水进行加热,对多余的高温烟气进行回收利用,提高热能利用率,且过水管呈蛇形分布在箱体内,提高热交换时间,从而
保证热交换的效果,以及对热能的充分利用,进一步保证热能利用率,并且通过将灶台架上的水龙头连通出水管,使得水龙头能够出温水甚至热水,刷锅时相比冷水具有更好去油污效果,提高刷锅便捷性。
[0016]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热交换装置还包括:
[0017]排烟管,排烟管安装在灶台架上,且底端与箱体连接并连通。
[0018]在本技术方案中,通过排烟管,将热交换后的低温烟气排出,保证箱体内热交换的持续性。
[0019]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还包括:
[0020]缺口,缺口开设在炉盘顶端远离热交换装置一侧的表面;
[0021]耐磨板,耐磨板安装在缺口处,且表面与炉盘顶端的表面齐平。
[0022]在本技术方案中,通过在炉盘顶端远离热交换装置的一侧设置耐磨板,因使用者在烹饪时通常需要进行颠锅,而颠锅时,锅底要经常与炉盘顶端表面进行摩擦,容易对锅底和炉盘造成磨损,影响使用,而设置有耐磨板可以提高炉盘的耐磨性,同时减少对锅底的磨损,有效延长炒锅的使用寿命;而缺口便于将耐磨板下沉式安装,避免耐磨板凸出炉盘表面而导致磕碰或对炒锅造成划伤。
[0023]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
[0024]耐磨板为陶瓷材质。
[0025]在本技术方案中,通过将耐磨板采用陶瓷材质,一方面可以提高耐磨性,减少对炉盘以及锅底的磨损,另一方面可以减少锅底与炉盘之间的摩擦力,从而提高颠锅的便捷性。
[0026]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还包括:
[0027]排水槽,排水槽开设在灶台面远离热交换一侧的表面;
[0028]沥水板,沥水板安装在排水槽顶端,且与灶台面齐平;
[0029]排水口,排水口贯穿开设排水槽的内壁上。
[0030]在本技术方案中,通过开设排水槽和排水口,便于将灶台面上的水排出,以及烹饪结束后,将清洗灶台面后的污水排出,而沥水板避免食材残渣进入排水槽,对排水口造成堵塞,提高排水的持续性。
[0031]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还包括:
[0032]放置架,放置架安装在灶台架侧面,且与灶台架正面的顶端齐平;
[0033]其中,放置架包括:
[0034]安装板,安装板呈L形,且与灶台架侧面连接;
[0035]防滑筋,防滑筋位于安装板顶面。
[0036]在本技术方案中,使用者在使用大锅灶进行烹饪时,因大锅灶上的炒锅通常采用双耳锅,使用者通常在手持炒锅时,需要手握一块炒锅手巾,避免烫伤,而平时,使用者通常将炒锅手巾放置在灶台架边沿,容易磕落或滑落,使用十分不便,通过设置放置架,且放置架包括安装板和防滑筋,使得炒锅手巾放置在支撑板上时,两端下垂,而不容易滑落,且安装板位于灶台架侧面,可以有效避免磕落,有效提高使用便捷性,同时结构简单,安装便捷,实用效果好。
[0037]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
[0038]放置架为塑料材质。
[0039]在本技术方案中,通过将放置架采用塑料材质,可以有效减少放置架的维修成本以及放置架的制造成本,因加设而造成的灶台成本提高可忽略不计。
[004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41]1.通过热交换装置和连通炉盘与热交换装置的烟气管,对炉盘内燃烧产生的高温烟气导至热交换装置内作为热源,对高温烟气进行利用,避免直接排放,造成能源白白损害,配合红外线灶头,可以进一步提高热利用率。
[0042]2.通过在炉盘上设置耐磨板,一方面便于使用者炒菜时的颠锅,减少摩擦力,提高便捷性,另一方面提高锅底与炉盘的耐磨性,延长使用寿命。
[0043]3.通过在灶台架侧面设置放置架,用来放置炒锅手巾,减少炒锅手巾受到磕落和滑落的可能,提高炒锅手巾的使用便捷性,同时放置架结构简单,安装便捷,成本低,实用效果好。
附图说明
[0044]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45]图2是本技术的剖视图;
[0046]图中标记表示为:1、灶台架;2、灶台面;3、炉盘;4、储水盘;5、水龙头;6、红外线灶头;7、热交换装置;70、箱体;71、烟气管;72、过水管;720、进水管;721、出水管;7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红外线炒菜灶,其特征在于,包括:灶台,所述灶台包括灶台架(1)和灶台面(2),所述灶台面(2)上安装有炉盘(3)和储水盘(4),所述灶台架(1)上设有与储水盘(4)相对应设置的水龙头(5),炉盘(3)内设有红外线灶头(6);热交换装置(7),所述热交换装置(7)安装在灶台架(1)背面,且与炉盘(3)内壁连通;其中,水龙头(5)与热交换装置(7)相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线炒菜灶,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装置(7)包括:箱体(70),所述箱体(70)安装在灶台架(1)背面,且底端延伸至炉盘(3)下方形成L形;烟气管(71),所述烟气管(71)安装在箱体(70)与炉盘(3)之间,且一端与炉盘(3)底面连接并与炉盘(3)内部连通,另一端与箱体(70)连接并连通;过水管(72),所述过水管(72)安装在箱体(70)内,且一端与箱体(70)底面连接并设有进水管(720);另一端与箱体(70)顶部侧面连通并设有出水管(721);其中,所述水龙头(5)与出水管(721)连通,且过水管(72)呈蛇形分布在箱体(70)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红外线炒菜灶,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装置(7)还包括:排烟管(73),所述排烟管(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崇根
申请(专利权)人:台州市厨都成套厨房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