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电梯安全距离的曳引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21401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5 10: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提高电梯安全距离的曳引机构,包括钢丝绳、绳头组件、曳引机和导向绳轮,所述导向绳轮可转动的连接在电梯的轿厢顶部上,所述钢丝绳一端连接曳引机的曳引轮上,且所述钢丝绳绕过导向绳轮,另一端与所述绳头组件连接,所述曳引机和所述绳头组件分别连接在第一顶架和第二顶架上,所述第一顶架和第二顶架连接在电梯的安装井道内,且所述第一顶架和所述第二顶架均位于轿厢竖直空间外侧位置,所述提高电梯安全距离的曳引机构,把轿厢正上方的空间给让出来,安全距离变成顶部导向绳轮至井道顶部的距离,安全距离增大,无需降低轿厢的高度。降低轿厢的高度。降低轿厢的高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提高电梯安全距离的曳引机构


[0001]本技术涉及电梯设备,尤其涉及一种提高电梯安全距离的曳引机构。

技术介绍

[0002]电梯的曳引机构是带动电梯升降的的驱动部件,曳引机构一般包括曳引机、钢丝绳和导向绳轮,传统的导向绳轮安装在电梯轿厢顶部,曳引机安装在电梯轿厢上方的顶架上,钢丝绳连接在曳引机的曳引轮上,并绕过轿厢顶部的导向绳轮后,另一端也连接到顶架上,传统的曳引机构存在以下问题:1、导向绳轮到其上方曳引机之间的距离较近,造成安全距离较短,通常情况下为了满足顶层的安全空间,会降低轿厢的整体高度;2、钢丝绳与顶架连接不牢靠;3、各根钢丝绳之间张力不一致,造成曳引机构牵引不稳定。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提高电梯安全距离的曳引机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一个或多个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提高电梯安全距离的曳引机构,包括钢丝绳、绳头组件、曳引机和导向绳轮,所述导向绳轮可转动的连接在电梯的轿厢顶部上,所述钢丝绳一端连接曳引机的曳引轮上,且所述钢丝绳绕过导向绳轮,另一端与所述绳头组件连接,所述曳引机和所述绳头组件分别连接在第一顶架和第二顶架上,所述第一顶架和第二顶架连接在电梯的安装井道内,且所述第一顶架和所述第二顶架均位于轿厢竖直空间外侧位置。
[000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0007]所述导向绳轮两侧连接转轴,所述转轴通过U形螺栓配合螺母连接在轿厢顶部上。
[0008]所述绳头组件包括与第一顶架连接的连接座和连接钢丝绳的绳头连接件,所述连接座和绳头连接件通过连接销销连。
[0009]所述连接座包括底座,所述底座连接于第一顶架上,所述底座下侧连接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穿过第一顶架延伸到第一顶架下侧,所述绳头连接件销连在连接杆向下端。
[0010]所述底座上连接螺杆,所述螺杆外侧套设弹簧,螺杆上连接调节弹簧压力的调节螺母。
[0011]所述弹簧和底座以及调节螺母之间均设置支撑垫片。
[0012]所述支撑垫片和所述底座之间还设置橡胶垫。
[0013]所述底座下侧还连接定位连接座的定位凸台,配合的所述第一顶架上开设定位槽。
[0014]所述绳头连接件包括楔形块和带楔形通槽的连接壳体,所述钢丝绳绕在楔形块外侧,且所述钢丝绳的绳头穿在楔形块上开设的固定孔内,并通过穿在固定孔的固定销固定于固定孔内,所述楔形块置于连接壳体的楔形槽内,且所述连接壳体通过连接销与连接座销连。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如下:
[0016]1)将曳引机和绳头组件移动至电梯轿厢竖直方向外侧,把轿厢正上方的空间给让出来,安全距离变成顶部导向绳轮至井道顶部的距离,安全距离增大,无需降低轿厢的高度;
[0017]2)钢丝绳通过楔形块连接连接壳体配合楔形通槽,可使钢丝绳越拉夹持的越紧,且连接壳体通过连接座连接第一顶架,使钢丝绳和第一顶架连接牢靠,不会意外脱落;
[0018]3)连接座上设置有弹簧和调节螺母,通过转动调节螺母,可调节弹簧弹力,可使各个钢丝绳张力一直,曳引机构牵引更稳定。
附图说明
[0019]图1示出了本实施例的提高电梯安全距离的曳引机构的安装示意图。
[0020]图2示出了本实施例的提高电梯安全距离的曳引机构绳头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1]附图中标记:
[0022]1、钢丝绳;2、绳头组件;21、连接座;211、底座;212、连接杆;213、螺杆;214、弹簧;215、调节螺母;216、支撑垫片;217、橡胶垫;218、定位凸台;22、绳头连接件;221、楔形块;222、连接壳体;3、曳引机;31、曳引轮;4、导向绳轮;41、转轴;42、U形螺栓;5、轿厢;6、第一顶架;7、第二顶架。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提出的装置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根据下面的说明,本技术的优点和特征将更加清楚。需要说明的是,附图采用了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技术实施方式的目的。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请参阅附图。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有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能涵盖的范围内。
[0024]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提高电梯安全距离的曳引机构,包括钢丝绳1、绳头组件2、曳引机3和导向绳轮4,导向绳轮4两侧均连接转轴41,转轴41通过U形螺栓42配合螺母连接在轿厢5顶部上,轿厢5顶部上连接若干组导向绳轮4,每组导向绳轮4均包括两个,且每组导向绳轮4均对应一根钢丝绳1,所有钢丝绳1的一端连接曳引机3的曳引轮31上,且单条钢丝绳1绕过两个导向绳轮4,另一端与绳头组件2连接,绳头组件2和曳引机3分别连接在第一顶架6和第二顶架7上,第一顶架6和第二顶架7连接在电梯的安装井道内,且第一顶架6和第二顶架7均位于轿厢5竖直空间外侧位置,即可让出轿厢5的顶部空间。
[0025]绳头组件2包括与第一顶架6连接的连接座21和连接钢丝绳1的绳头连接件22;连接座21包括底座211,底座211连接于第一顶架6上,底座211下侧连接连接杆212,连接杆212穿过第一顶架6延伸到第一顶架6下侧,绳头连接件22销连在连接杆212向下端,绳头连接件22包括楔形块221和带楔形通槽的连接壳体222,钢丝绳1绕在楔形块221外侧,且钢丝绳1的
绳头穿在楔形块221上开设的固定孔内,并通过穿在固定孔的固定销固定于固定孔内,楔形块221置于连接壳体222的楔形槽内,连接壳体222通过连接销与连接座21的连接杆212销连,通过绳头组件2连接钢丝绳1的绳头,再将绳头组件2与第一顶架6连接,使钢丝绳1和第一顶架6连接牢靠,不易发生钢丝绳1脱落问题;
[0026]底座211上连接螺杆213,螺杆213外侧套设弹簧214,螺杆213上连接调节弹簧214压力的调节螺母215,弹簧214和底座211以及调节螺母215之间均设置支撑垫片216,支撑垫片216和底座211之间还设置橡胶垫217,转动调节螺母215可调节弹簧214的弹性,从而可调节钢丝绳1的张力,保证各个钢丝绳1张力一致,曳引机构牵引时更加稳定。
[0027]底座211下侧还连接定位连接座21的定位凸台218,配合的第一顶架6上开设定位槽,保证绳头组件2和第一顶架6定位准确,连接可靠。
[0028]本实施例的提高电梯安全距离的曳引机构安装时,先将曳引机3通过固定件固定连接到第二顶架7上,绳头组件2通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高电梯安全距离的曳引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钢丝绳、绳头组件、曳引机和导向绳轮,所述导向绳轮可转动的连接在电梯的轿厢顶部上,所述钢丝绳一端连接曳引机的曳引轮上,且所述钢丝绳绕过导向绳轮,另一端与所述绳头组件连接,所述绳头组件和所述曳引机分别连接在第一顶架和第二顶架上,所述第一顶架和第二顶架连接在电梯的安装井道内,且所述第一顶架和所述第二顶架均位于轿厢竖直空间外侧位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电梯安全距离的曳引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绳轮两侧连接转轴,所述转轴通过U形螺栓配合螺母连接在轿厢顶部上。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电梯安全距离的曳引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绳头组件包括与第一顶架连接的连接座和连接钢丝绳的绳头连接件,所述连接座和绳头连接件通过连接销销连。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提高电梯安全距离的曳引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座包括底座,所述底座连接于第一顶架上,所述底座下侧连接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穿过第一顶架延伸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华贡程剑赵先伟王毅
申请(专利权)人:伊萨电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