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样组件及电池模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212715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5 10: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采样组件及电池模组,采样组件包括汇流排,汇流排用于与电芯连接;电路板,电路板包括连接部,连接部与汇流排连接;连接部一体设置在电路板上;信息采集模块,信息采集模块与电路板连接,以使电芯的电压信息依次通过汇流排、连接部、以及电路板传递至信息采集模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采样组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电池模组的采样结构容易引发失效的问题。失效的问题。失效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采样组件及电池模组


[0001]本技术涉及动力电池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采样组件及电池模组。

技术介绍

[0002]整车动力电池包为电动汽车提供动力源,为监测电池包电量及温度状态,需要对电芯进行电压及温度采集。印刷电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简称PCB)中的柔性电路板(Flexible Printed Circuit简称FPC)是常用的采集方式,柔性电路板具有配线密度高、重量轻、叠成薄、弯折性好的特点。
[0003]现有的FPC采样总成一般由镍片、FPC本体、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Negative Temperature Coefficient简称NTC)、连接器组成。
[0004]现有的电压信息传递路径为:信息依次经过电芯、模组汇流排、镍片、FPC线路、连接器、线束转接后,传递到电池管理系统(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简称BMS)。
[0005]一种现有的温度信息的传递路径为:信息依次经汇流排、镍片、NTC、FPC线路、连接器、线束转接后,传递到BMS。用于传热的镍片兼备电压采集的作用。
[0006]另一种现有的温度信息的传递路径

为:信息依次经过电芯顶盖、导热硅胶垫、NTC、FPC线路、连接器、线束转接后,传递到BMS。
[0007]然而,现有的模组电压信号的采集需要镍片转接至FPC,转接点较多,容易引发失效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采样组件及电池模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电池模组的采样结构容易引发失效的问题。
[0009]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采样组件,包括:汇流排,汇流排用于与电芯连接;电路板,电路板包括连接部,连接部与汇流排连接;连接部一体设置在电路板上;信息采集模块,信息采集模块与电路板连接,以使电芯的电压信息依次通过汇流排、连接部、以及电路板传递至信息采集模块。
[0010]进一步地,电路板包括电路板本体,连接部与电路板本体连接;其中,连接部为多个,多个连接部沿电路板本体的延伸方向相间隔地设置。
[0011]进一步地,汇流排为多个,多个汇流排沿电路板本体的延伸方向相间隔地设置,各个汇流排可选择地与多个连接部的其中一个连接部连接。
[0012]进一步地,连接部为多个,电路板本体的相对两侧均设置有连接部;汇流排为多个,电路板本体的相对两侧均设置有汇流排。
[0013]进一步地,连接部与电路板本体一体成型;连接部与电路板本体之间开设有活动槽。
[0014]进一步地,连接部为长方形结构,连接部的厚度为2OZ;和/或,汇流排上设置有用于与连接部连接的连接槽;和/或,电路板的制作材质包括金属铜;和/或,连接部与汇流排
焊接。
[0015]进一步地,汇流排和电路板均设置在电池的电芯顶盖上。
[0016]进一步地,采样组件还包括采热组件,采热组件设置在电芯顶盖上,采热组件分别与电路板和信息采集模块连接,以使电芯的温度信息通过采热组件传递至信息采集模块。
[0017]进一步地,采热组件包括:导热硅胶垫,导热硅胶垫的一侧与电芯顶盖连接,导热硅胶垫设置在电芯顶盖与电路板之间;补强板,补强板的一侧与导热硅胶垫连接,补强板的另一侧与电路板连接;贴片温度传感器,设置在电路板远离电芯顶盖的一侧,贴片温度传感器包括环氧板和设置所述环氧板内的温度传感器;连接件,连接件穿设在贴片温度传感器和电路板上,以使贴片温度传感器与电路板连接。
[0018]根据本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池模组,包括采样组件,采样组件为上述的采样组件。
[0019]应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采样组件包括汇流排,汇流排用于与电芯连接;电路板,电路板包括连接部,连接部与汇流排连接;连接部一体设置在电路板上;信息采集模块,信息采集模块与电路板连接,以使电芯的电压信息依次通过汇流排、连接部、以及电路板传递至信息采集模块。采用上述设置,采样组件取消了镍片,使用电路板本体上的连接部(电路板可选用铜基材料)焊接的电压采集方式,这样,电压信号由电芯极柱传递到电芯间汇流排,再到电路板上的连接部,再到连接器,最后通过线束传递给BMS,中间省掉了镍片的传递,减少了电压传递经过的部件数量,降低了失效风险,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电池模组的采样结构容易引发失效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20]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21]图1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采样组件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示出了本技术的采样组件的电路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3示出了本技术的采样组件的连接部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4示出了本技术的采样组件的采热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5]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0026]1、汇流排;2、电路板;21、连接部;22、电路板本体;23、活动槽;4、电芯顶盖;5、采热组件;51、导热硅胶垫;52、补强板;53、贴片温度传感器;54、连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27]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
[0028]常用的FPC采集方式为:使用镍片作为电压采集的中介,电压信号由电芯极柱传递到电芯间汇流排1,再通过镍片传递给FPC的铜箔线路,再到FPC的连接器,通过线束传递给BMS(电池管理系统)。
[0029]参见图1至图4,本实施例的采样组件包括:汇流排1,汇流排1用于与电芯连接;电
路板2,电路板2包括连接部21,连接部21与汇流排1连接;连接部21一体设置在电路板2上;信息采集模块,信息采集模块与电路板2连接,以使电芯的电压信息依次通过汇流排1、连接部21、以及电路板2传递至信息采集模块。采用上述设置,采样组件取消了镍片,使用电路板2本体上的连接部21(电路板2可选用铜基材料)焊接的电压采集方式,这样,电压信号由电芯极柱传递到电芯间汇流排1,再到电路板2上的连接部21,再到连接器,最后通过线束传递给BMS,中间省掉了镍片的传递,减少了电压传递经过的部件数量,降低了失效风险,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电池模组的采样结构容易引发失效的问题。
[0030]在本实施例的采样组件中,参见图1、图2,电路板2包括电路板本体22,连接部21与电路板本体22连接;其中,连接部21为多个,多个连接部21沿电路板本体22的延伸方向相间隔地设置。
[0031]参见图1、图2,在本实施例的采样组件中,汇流排1为多个,多个汇流排1沿电路板本体22的延伸方向相间隔地设置,各个汇流排1可选择地与多个连接部21的其中一个连接部21连接。
[0032]在本实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采样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汇流排(1),所述汇流排(1)用于与电芯连接;电路板(2),所述电路板(2)包括连接部(21),所述连接部(21)与所述汇流排(1)连接;所述连接部(21)一体设置在所述电路板(2)上;信息采集模块,所述信息采集模块与所述电路板(2)连接,以使所述电芯的电压信息依次通过所述汇流排(1)、所述连接部(21)、以及所述电路板(2)传递至所述信息采集模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样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2)包括电路板本体(22),所述连接部(21)与所述电路板本体(22)连接;其中,所述连接部(21)为多个,多个所述连接部(21)沿所述电路板本体(22)的延伸方向相间隔地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采样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汇流排(1)为多个,多个所述汇流排(1)沿所述电路板本体(22)的延伸方向相间隔地设置,各个所述汇流排(1)可选择地与多个所述连接部(21)的其中一个所述连接部(21)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采样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21)为多个,所述电路板本体(22)的相对两侧均设置有所述连接部(21);所述汇流排(1)为多个,所述电路板本体(22)的相对两侧均设置有所述汇流排(1)。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采样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21)与所述电路板本体(22)一体成型;所述连接部(21)与所述电路板本体(22)之间开设有活动槽(23)。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样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21)为长方形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嘉惠高升顾建超李鸣
申请(专利权)人:蜂巢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