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绿色建筑施工可多次重复利用的注浆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212690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5 10: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绿色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绿色建筑施工可多次重复利用的注浆设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小尺寸的注浆端口由单人便可完成更换操作,然后大尺寸的可能会需要多人配合才能进行更换,从而导致了更换时间的增加不便于人员进行快速注浆作业,耽误工作时间,降低了注浆效率的问题。一种基于绿色建筑施工可多次重复利用的注浆设备,包括底板,底板的顶部一侧固定连接有侧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改变了传统方式中需要多人才能够更换较大的注浆管的方式,减少了人员更换不同口径注浆管的时间,提升了人员的工作效率,增加了装置应对多复杂工作环境的实际使用效果。应对多复杂工作环境的实际使用效果。应对多复杂工作环境的实际使用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绿色建筑施工可多次重复利用的注浆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绿色建筑施工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绿色建筑施工可多次重复利用的注浆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绿色施工作为建筑全寿命周期中的一个重要阶段,是实现建筑领域资源节约和节能减排的关键环节。绿色施工是指工程建设中,在保证质量、安全等基本要求的前提下,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进步,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与减少对环境负面影响的施工活动。实现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境保护。
[0003]而绿色施工作业中,经常性的会使用到注浆设备,但是,市场上的注浆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受环境影响,需要使用到不同尺寸的注浆端口进行配合使用,小尺寸的注浆端口由单人便可完成更换操作,然后大尺寸的可能会需要多人配合才能进行更换,从而导致了更换时间的增加不便于人员进行快速注浆作业,耽误工作时间,降低了注浆效率,因此需要一种基于绿色建筑施工可多次重复利用的注浆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绿色建筑施工可多次重复利用的注浆设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市场上的注浆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受环境影响,需要使用到不同尺寸的注浆端口进行配合使用,小尺寸的注浆端口由单人便可完成更换操作,然后大尺寸的可能会需要多人配合才能进行更换,从而导致了更换时间的增加不便于人员进行快速注浆作业,耽误工作时间,降低了注浆效率的问题。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基于绿色建筑施工可多次重复利用的注浆设备,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一侧固定连接有侧板,所述侧板的一侧且沿侧板的水平方向设置有若干个注浆部,所述注浆部包含有注浆管,所述注浆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贯穿侧板的折叠管,所述底板的顶部另一侧设置有搅拌机构,且底板的顶部一侧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底板的一侧安装有电机,且电机的一端传动连接有贯穿安装槽侧壁的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另一端与安装槽侧壁转动连接,所述螺纹杆的外圈套设有螺母套,所述螺母套的外圈顶部与相邻的搅拌机构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搅拌机构的底部两侧均与底板的顶部滑动连接,所述搅拌机构的一侧与相邻的注浆部之间可拆卸连接,所述底板的底部四个拐角处均安装有万向轮,且底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扶手。
[0007]优选地,所述折叠管远离注浆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对接模块二,所述搅拌机构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与对接模块二相适配的对接模块一。
[0008]优选地,所述螺纹杆的一端通过轴套贯安装槽侧壁与电机的输出轴传动连接,且螺纹杆的另一端与安装槽的内侧壁之间通过转轴转动连接。
[0009]优选地,所述搅拌机构的底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滑杆,所述底板的顶部且位于滑
杆的一侧开设有与滑杆相适配的滑槽。
[0010]优选地,所述搅拌机构的顶部连通有进料管。
[0011]优选地,所述搅拌机构的内腔通过对接模块一与相邻的对接模块二、折叠管以及注浆管相连通。
[0012]本技术至少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3]在人员使用时,人员根据实际使用情况判断需要用到哪种口径的注浆部,通过电机带动螺纹杆旋转,使得螺母套带动搅拌机构进行位移,位置调节完成后,人员通过对接模块一与对接模块二进行对接,随后通过注浆管进行注浆作业,通过结构上的设计,改变了传统方式中需要多人才能够更换较大的注浆管的方式,减少了人员更换不同口径注浆管的时间,提升了人员的工作效率,增加了装置应对多复杂工作环境的实际使用效果。
[0014]本技术还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5]通过对接模块一和对接模块二的设置,方便人员将搅拌机构与相邻的注浆部进行快速对接,通过螺纹杆的设置,帮助电机对螺母套进行快速传动,通过滑杆的设置,配合滑槽防止了螺母套随着螺纹杆发生自转的现象,通过转轴的设置,使得螺纹杆与安装槽内壁之间旋转得更加顺畅,通过折叠管的设置,方便人员拉动注浆管移动状态下,不用担心管路断裂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7]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滑杆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注浆部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1、底板;2、扶手;3、万向轮;4、侧板;5、注浆部;501、注浆管;502、折叠管;503、对接模块二;6、搅拌机构;7、进料管;8、对接模块一;9、滑杆;10、滑槽;11、电机;12、螺母套;13、螺纹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2]参照图1

3,一种基于绿色建筑施工可多次重复利用的注浆设备,包括底板1,底板1的顶部一侧固定连接有侧板4,侧板4的一侧且沿侧板4的水平方向设置有若干个注浆部5,注浆部5包含有注浆管501,注浆管50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贯穿侧板4的折叠管502,底板1的顶部另一侧设置有搅拌机构6,且底板1的顶部一侧开设有安装槽,底板1的一侧安装有电机11,且电机11的一端传动连接有贯穿安装槽侧壁的螺纹杆13,螺纹杆13的另一端与安装槽侧壁转动连接,螺纹杆13的外圈套设有螺母套12,螺母套12的外圈顶部与相邻的搅拌机构6
的底部固定连接,搅拌机构6的底部两侧均与底板1的顶部滑动连接,搅拌机构6的一侧与相邻的注浆部5之间可拆卸连接,底板1的底部四个拐角处均安装有万向轮3,且底板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扶手2,具体的,在人员使用时,人员通过进料管7将泥浆放入搅拌机构6内部,人员根据实际使用情况判断需要用到哪种口径的注浆部5,通过电机11带动螺纹杆13旋转,使得螺母套12带动搅拌机构6进行位移,位置调节完成后,人员通过对接模块一8与对接模块二503进行对接,随后通过注浆管501进行注浆作业,通过结构上的设计,改变了传统方式中需要多人才能够更换较大的注浆管501的方式,减少了人员更换不同口径注浆管501的时间,提升了人员的工作效率,增加了装置应对多复杂工作环境的实际使用效果。
[0023]本方案具备以下工作过程:
[0024]在人员使用时,人员通过进料管7将泥浆放入搅拌机构6内部,人员根据实际使用情况判断需要用到哪种口径的注浆部5,通过电机11带动螺纹杆13旋转,使得螺母套12带动搅拌机构6进行位移,位置调节完成后,人员通过对接模块一8与对接模块二503进行对接,随后通过注浆管501进行注浆作业。
[0025]根据上述工作过程可知:
[0026]通过结构上的设计,改变了传统方式中需要多人才能够更换较大的注浆管501的方式,减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绿色建筑施工可多次重复利用的注浆设备,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顶部一侧固定连接有侧板(4),所述侧板(4)的一侧且沿侧板(4)的水平方向设置有若干个注浆部(5),所述注浆部(5)包含有注浆管(501),所述注浆管(50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贯穿侧板(4)的折叠管(502),所述底板(1)的顶部另一侧设置有搅拌机构(6),且底板(1)的顶部一侧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底板(1)的一侧安装有电机(11),且电机(11)的一端传动连接有贯穿安装槽侧壁的螺纹杆(13),所述螺纹杆(13)的另一端与安装槽侧壁转动连接,所述螺纹杆(13)的外圈套设有螺母套(12),所述螺母套(12)的外圈顶部与相邻的搅拌机构(6)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搅拌机构(6)的底部两侧均与底板(1)的顶部滑动连接,所述搅拌机构(6)的一侧与相邻的注浆部(5)之间可拆卸连接,所述底板(1)的底部四个拐角处均安装有万向轮(3),且底板(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扶手(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绿色建筑施工可多次重复利用的注浆设备,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伟盛梁伟才何茂祖
申请(专利权)人:南宁大容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