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有效成分含量和适口性的兽用板青颗粒制备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212434 阅读:9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5 10: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中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提高有效成分含量和适口性的兽用板青颗粒制备工艺。本发明专利技术板青颗粒的制备工艺中主要对浸提工序进行优化分解,通过煎煮法和渗滤法双重浸提,最大限度的浸出有效成分和辅助成分,避免无效成分和组织成分的浸出,同时通过在煎煮法浸提过程中加入适量缓冲液保持煎煮液pH稳定,减少无效成分的浸出,降低苦涩口感,提高禽类用药的顺应性。用药的顺应性。用药的顺应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提高有效成分含量和适口性的兽用板青颗粒制备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中药
,具体涉及一种提高有效成分的板青颗粒制备工艺。

技术介绍

[0002]板青颗粒,为传统式的抗病毒中药。临床医学上普遍的猪流行性感冒、高热症、繁育与呼吸综合征、细小病毒、渗出性败血症、丹毒、链球菌感染、副伤寒、病毒性肠炎、附血细胞体、伪狂犬、猪仔断奶后多系统综合症等免疫抑制病均可应用板青颗粒做为方剂药品之一,开展医治和防止。
[0003]众所周知,板青颗粒是用板蓝根、大青叶提取物制成的颗粒,板蓝根和大青叶均来源于十字花科植物菘蓝,其根为板蓝根、其叶为大青叶。
[0004]从药理上分析,板蓝根和大青叶都有较广谱的抗菌作用,其抗菌作用有效成分为色胺酮和吲哚衍生物,高浓度大青叶有杀菌作用,大青叶有抗病毒作用。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板青颗粒具有广泛的抗病毒、抗细菌、抗肿瘤、抗内毒素、以及增强机体免疫力等作用。
[0005]现有技术中板青颗粒的制备过程是将板蓝根和大青叶混合后进行煎煮,滤液浓缩得到的稠膏与辅料混合后进行制粒,多采用传统水醇提取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板青颗粒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药材的预处理:板蓝根、大青叶切碎,备用;(2)浸提:将预处理后的板蓝根、大青叶通过水煎浸提和渗漉浸提进行有效成分的浸出,得到浸提液;(3)分离浓缩:离心去除浸提液中的沉淀,浓缩获得浸膏;(4)制粒:浸膏冷却后加入赋形剂、调味剂,制粒即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青颗粒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水煎浸提步骤为:将预处理后的板蓝根、大青叶混合,加入其总重量5

8倍的水,加入缓冲液调节pH为7.2

8.0,煎煮2次,每次1h,合并煎液,过滤,获得煎煮滤液。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板青颗粒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水煎浸提中缓冲溶液为磷酸盐缓冲液,pH=7.5

7.8。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青颗粒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渗漉浸提包括一次渗漉和二次渗漉。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板青颗粒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一次渗漉步骤为:收集煎煮后的药渣,将药渣再次粉碎,置于渗漉器中,加入50%乙醇,加入烷基葡萄糖苷,浸渍12

18h,渗漉,收集3/4初漉液,续漉液低温浓缩后与初漉液合并形成漉液Ι。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板青颗粒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烷基葡萄糖苷的用量为板蓝根和大青叶重量的1/15

1/50。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板青颗粒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次渗漉步骤为:向渗漉器中加入70%乙醇,浸渍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加军王友华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琪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