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药配伍抗菌药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826749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08 07: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抗菌药物,以大青叶、黄芪、蒲公英、侧柏叶为主要成分。所述大青叶、黄芪、蒲公英、侧柏叶配伍抗菌药物由下述组分按质量百分比组成:大青叶3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药配伍抗菌药物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医药领域,具体地,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中药配伍抗菌药物。

技术介绍

[0002]抗生素是人类战胜病菌的神奇武器。然而,由于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虽然新的抗生素层出不穷,耐药菌也越来越多,超级细菌的产生及传播等诸多危害令人担忧,例如抗生素产生的不良反应、医药费负担的增加、菌群的失调等,使得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不断升级。中药是中国的传统资源,我国具有大量宝贵的中药资源,无论在感染控制还是在现代医疗方面都凸显出西药不具备的独特优势。中药取药天然,对人体副更小,同时起效方式全面,可以作用于抗菌的多个环节,甚至可以逆转细菌的耐药。因此,中药配伍抗菌药物更能全面满足抗菌功能的要求,同时减少耐药菌的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上述问题,专利技术人通过对多种中药成分药效记载的综合研究和大量配伍实验,提供了一种中药配伍抗菌药物。
[0004]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中药配伍抗菌药物,其包含原料药大青叶、黄芪、蒲公英、侧柏叶。
[0005]进一步地,所述中药配伍抗菌药物由以下百分比的原料药制成:
[0006][0007]进一步地,所述中药配伍抗菌药物由以下百分比的原料药制成:
[0008][0009]进一步地,所述中药配伍抗菌药物,其中的抗菌有效成分为大青叶、黄芪、蒲公英、侧柏叶按一定比例混合后的水提物。
[0010]进一步地,所述中药配伍抗菌药物为按照以下方法制备:(1)原料称取;(2)将药材粉碎,加入质量体积比8倍量的蒸馏水浸泡2小时,加热煎煮,大火沸腾后小火保持微沸,煎煮2小时,过滤并收集滤液;药渣继续加入6倍量蒸馏水同法煎煮2小时,过滤并收集滤液;
(3)将两次滤液合并,加热浓缩至小体积,即得到中药配伍抗菌药物。
[0011]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制备上述中药配伍抗菌药物的方法,包括:(1)原料称取;(2)将药材粉碎,加入质量体积比8倍量的蒸馏水浸泡2小时,加热煎煮,大火沸腾后小火保持微沸,煎煮2小时,过滤并收集滤液;药渣继续加入6倍量蒸馏水同法煎煮2小时,过滤并收集滤液;(3)将两次滤液合并,加热浓缩至小体积,即得到中药配伍抗菌药物。
[0012]大青叶、黄芪、蒲公英、侧柏叶在制备中药配伍抗菌药物中的应用。
[0013]进一步地,所述大青叶、黄芪、蒲公英、侧柏叶比例为:
[0014]。
[0015]进一步地,所述大青叶、黄芪、蒲公英、侧柏叶比例为:
[0016]。
[0017]本申请的中药配伍抗菌药物中的成分不限于大青叶、黄芪、蒲公英、侧柏叶,其他已知的抗菌中西药成分也可用于本申请的中药配伍抗菌药物中。或者与本申请的中药配伍抗菌药物联合应用。
[0018]本申请的中药配伍抗菌药物可用于各种个人护理用品,包括但不限于牙膏、口罩、尿不湿等;其他可用剂型包括但不限于口服制剂如片剂、胶囊剂、口服液等;注射剂如注射液、粉针剂等;咽喉或鼻喷剂,外用制剂如软膏剂、喷剂、贴剂等;。
[0019]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药学领域一般知识为本申请的中药配伍抗菌药物选择适合的辅料,可用的辅料种类包括但不限于溶剂、助溶剂、稳定剂、分散剂、粘度调节剂、抗氧化剂、甜味剂、粘合剂、气体发生剂等。
[0020]本申请的中药配伍抗菌药物
[0021]有益效果:本申请的中药配伍抗菌药物为纯中药制剂,具有良好的抑菌效果的同时对人体更安全。其有效成分大青叶、黄芪、蒲公英、侧柏叶含有天然的抗菌活性物质,能够有效的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
[0022]由于本专利技术为纯中药配方制剂,环保、无毒副作用、对皮肤无刺激性、过敏性伤害,安全有效,对革兰氏阳性菌和阴性菌均有较好的杀消效果。适于口罩、牙膏、尿不湿、卫生巾、手术敷料、手消毒液、餐具消毒液等和人体皮肤接触的制品或制剂。
具体实施方式
[0023]实施例1
[0024]本专利技术的中药配伍抗菌药物,其配方如表2
[0025]表2.大青叶、黄芪、蒲公英、侧柏叶配伍抗菌药物组分质量
[0026][0027]制备过程如下:
[0028]1.按照表2所指定的对应实施例1组分及质量,进行原料称取。
[0029]2.将药材粉碎,加入8倍量(质量体积比)的蒸馏水浸泡2小时,加热煎煮,大火沸腾后小火保持微沸,煎煮2小时,过滤并收集滤液。药渣继续加入6倍量蒸馏水同法煎煮2小时,过滤并收集滤液。弃去药渣。
[0030]3.将两次滤液合并,加热浓缩至小体积(药液密度约为1,既具有流动性,药液溶液均匀,可准确计量体积的状态)。至此即可得到本专利技术所述大青叶、黄芪、蒲公英、侧柏叶配伍抗菌药物。
[0031]实施例2
[0032]为证明本专利技术的中药配伍抗菌药物的抗菌效果,进行下述实验。
[0033]1.实验对象:
[0034]大青叶、黄芪、蒲公英、侧柏叶配伍抗菌药物。生药量为2.0g/ml
[0035]2.菌悬液制备
[0036]2.1试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大肠杆菌ATCC25922
[0037]2.2取100μl保存的菌液加入5ml TSB培养液中,震摇培养18h。在波长为600nm下,利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菌液OD值约为1,菌液浓度约为109CFU/ml。
[0038]3.MIC(最小抑菌浓度测定)
[0039]3.1取2支试管,每支试管加入TSB培养液1ml。向

号试管中加入申报药物水提物1ml,混匀,终浓度为1.0g/ml;从

号试管中取出1ml液体,加入

号试管,混匀,终浓度为0.5g/ml。另备药物空白对照及菌液空白对照试管各一支。除菌液空白对照试管外,每支试管均加入100μl浓度为106CFU/ml的菌液,过夜振荡培养(37℃,160振/分钟)。
[0040]3.2取出MIC试管,4℃保存备用。
[0041]4.抑菌效率的计算
[0042]4.1取出MIC试管,

号试管分别取原液及10倍、100倍稀释液;

号试管分别取100、103、104倍稀释液;药物空白对照试管分别取106~108倍稀释液。
[0043]4.2每种稀释液100μl进行涂板,37℃过夜培养。
[0044]4.3取出申报药物的培养平板进行菌落计数,计算获得申报药物中菌量;取出药物空白对照试管的培养平板进行菌落计数,计算获得药物空白对照菌量。
[0045]4.4按如下公式计算获得抑菌效率及杀菌效率
[0046]4.4.1抑菌效率=(药物空白对照菌量

申报药物中菌量)/药物空白对照菌量
[0047]4.4.2杀菌效率=(接种菌量

申报药物中菌量)/接种菌量
[0048]5.评价标准
[0049]抑菌率≥90%,产品有较强抑菌作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药配伍抗菌药物,其特征在于,包含原料药大青叶、黄芪、蒲公英、侧柏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配伍抗菌药物,所述中药配伍抗菌药物由以下百分比的原料药制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药配伍抗菌药物,所述中药配伍抗菌药物由以下百分比的原料药制成:4.根据权利要求1

3任一项所述的中药配伍抗菌药物,其中的抗菌有效成分为大青叶、黄芪、蒲公英、侧柏叶按一定比例混合后的水提物。5.根据权利要求1

4任一项所述的中药配伍抗菌药物,其中所述中药配伍抗菌药物按照以下方法制备:(1)原料称取;(2)将药材粉碎,加入质量体积比8倍量的蒸馏水浸泡2小时,加热煎煮,大火沸腾后小火保持微沸,煎煮2小时,过滤并收集滤液;药渣继续加入6倍量蒸馏水同法煎煮2小时,过滤并收集滤液;(3)将两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海波杜智敏曲章义吴茁
申请(专利权)人:黑龙江兆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