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预留空腔吸附结构的泡沫消失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211223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5 10: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有预留空腔吸附结构的泡沫消失模具,包括下模具与上模具,所述上模具的中间位置贯穿开设有一个滑槽,所述滑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有一个第一挤压块,所述滑槽的两端内侧壁均贯穿开设有一个引导槽,两个所述引导槽的内壁均贯穿开设有一个排气孔,且两个所述排气孔的另一端均贯穿延伸至上模具外,两个所述引导槽的上下两端内壁均贯穿开设有一个滑动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上模具开设的排气孔,气泡受热破裂产生的气体通过排气孔排出,同时通过第二挤压块与密封块以及弹簧,第一挤压块移动时带动第二挤压块移动,对排气孔进行闭合,防止挤压成型时,注塑料通过排气孔排出,影响模具加工成型。影响模具加工成型。影响模具加工成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有预留空腔吸附结构的泡沫消失模具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泡沫消失模具,尤其涉及一种带有预留空腔吸附结构的泡沫消失模具,属于模具


技术介绍

[0002]模具是一种在外力作用下使坯料成为有特定形状和尺寸的制件的工具,广泛用于冲裁、模锻、冷镦、挤压、粉末冶金件压制、压力铸造,以及工程塑料、橡胶、陶瓷等制品的压塑或注塑的成形加工中。
[0003]模具在注塑时,注塑料内部可能含有气泡,气泡受热破裂,气泡内的气流飘出,若不及时将气体排出可能影响模具的成型效果,对此有必要提出一种一种带有预留空腔吸附结构的泡沫消失模具。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一种带有预留空腔吸附结构的泡沫消失模具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带有预留空腔吸附结构的泡沫消失模具。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设计一种带有预留空腔吸附结构的泡沫消失模具,包括下模具与上模具,所述上模具的中间位置贯穿开设有一个滑槽,所述滑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有一个第一挤压块,所述滑槽的两端内侧壁均贯穿开设有一个引导槽,两个所述引导槽的内壁均贯穿开设有一个排气孔,且两个所述排气孔的另一端均贯穿延伸至上模具外,两个所述引导槽的上下两端内壁均贯穿开设有一个滑动槽,同一侧的两个所述滑动槽的内壁均滑动连接有一个滑块,且同一侧的两个所述滑块的一端均延伸至对应的滑动槽外并均共同固定连接有一个密封块,两个所述引导槽的一端内壁均固定连接有一个弹簧,且两个所述弹簧的另一端均与对应的滑块相抵,两个所述密封块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一个第二挤压块,且两个所述第二挤压块延伸至对应的引导槽外。
[0007]优选的,所述第一挤压块的上表面转动连接有一根螺纹杆,且所述螺纹杆远离第一挤压块的一端贯穿延伸至上模具外并固定连接有一个把手。
[0008]优选的,所述第一挤压块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一个凸模。
[0009]优选的,两个所述排气孔与引导槽以及密封块呈圆形状设置,且排气孔的直径小于引导槽的直径,两个所述密封块的直径大于排气孔的直径但小于引导槽的直径。
[0010]优选的,两个所述第二挤压块呈弧形状设置。
[0011]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带有预留空腔吸附结构的泡沫消失模具,有益效果在于:
[0012]1、通过上模具开设的排气孔,气泡受热破裂产生的气体通过排气孔排出,防止气泡影响模具加工成型。
[0013]2、通过第二挤压块与密封块以及弹簧,第一挤压块移动时带动第二挤压块移动,对排气孔进行闭合,防止挤压成型时,注塑料通过排气孔排出,影响模具加工成型。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带有预留空腔吸附结构的泡沫消失模具正视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带有预留空腔吸附结构的泡沫消失模具凸模挤压下模具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带有预留空腔吸附结构的泡沫消失模具密封块与第二挤压块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带有预留空腔吸附结构的泡沫消失模具图1中A部分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8]图5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带有预留空腔吸附结构的泡沫消失模具图2中B部分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下模具1、上模具2、滑槽3、第一挤压块4、引导槽5、排气孔6、滑动槽7、密封块8、弹簧9、第二挤压块10、螺纹杆11、把手12、凸模13、滑块14。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一种带有预留空腔吸附结构的泡沫消失模具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一种带有预留空腔吸附结构的泡沫消失模具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1]参照图1

5,一种带有预留空腔吸附结构的泡沫消失模具,包括下模具1与上模具2,上模具2的中间位置贯穿开设有一个滑槽3,滑槽3的内壁滑动连接有一个第一挤压块4,滑槽3的两端内侧壁均贯穿开设有一个引导槽5,两个引导槽5的内壁均贯穿开设有一个排气孔6,且两个排气孔6的另一端均贯穿延伸至上模具2外,两个引导槽5的上下两端内壁均贯穿开设有一个滑动槽7,同一侧的两个滑动槽7的内壁均滑动连接有一个滑块14,且同一侧的两个滑块14的一端均延伸至对应的滑动槽7外并均共同固定连接有一个密封块8,两个引导槽5的一端内壁均固定连接有一个弹簧9,且两个弹簧9的另一端均与对应的滑块14相抵,两个密封块8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一个第二挤压块10,且两个第二挤压块10延伸至对应的引导槽5外。
[0022]其中,第一挤压块4的上表面转动连接有一根螺纹杆11,且螺纹杆11远离第一挤压块4的一端贯穿延伸至上模具2外并固定连接有一个把手12,便于使用人员利用螺纹杆11带动第一挤压块4与凸模13移动。
[0023]其中,第一挤压块4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一个凸模13,便于使用凸模13挤压下模具1内的模具料。
[0024]其中,两个排气孔6与引导槽5以及密封块8呈圆形状设置,且排气孔6的直径小于引导槽5的直径,两个密封块8的直径大于排气孔6的直径但小于引导槽5的直径,便于密封块8将排气孔6堵住。
[0025]其中,两个第二挤压块10呈弧形状设置,便于第一挤压块4挤压第二挤压块10移动。
[0026]工作原理:在使用时,将注塑料倒入下模具1内,将下模具1与上模具2相连,对下模
具1进行加热,下模具1内的气泡受到高温向注塑料外侧飘动并破裂,气泡破裂后产生的气体先进入上模具2开设的引导槽5内在经排气孔6排出,待排气完成后,利用把手12带动螺纹杆11转动,螺纹杆11带动第一挤压块4转动,但第一挤压块4在滑槽3与上模具2的限位下,螺纹杆11推动第一挤压块4与凸模13向下移动,第一挤压块4移动至滑槽3下端时向内侧挤压第二挤压块10,第二挤压块10带动连接的密封块8与滑块14移动,滑块14在滑动槽7内移动并挤压弹簧9,直至密封块8与引导槽5相抵将排气孔6堵住,凸模13对注塑料挤压成型,完成后,利用把手12带动螺纹杆11转动,螺纹杆11带动第一挤压块4与凸模13向上移动,第一挤压块4与第二挤压块10分离,弹簧9推动滑块14向外侧移动,使第二挤压块10重新移动至滑槽3内。
[0027]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有预留空腔吸附结构的泡沫消失模具,包括下模具(1)与上模具(2),所述上模具(2)的中间位置贯穿开设有一个滑槽(3),所述滑槽(3)的内壁滑动连接有一个第一挤压块(4),所述滑槽(3)的两端内侧壁均贯穿开设有一个引导槽(5),两个所述引导槽(5)的内壁均贯穿开设有一个排气孔(6),且两个所述排气孔(6)的另一端均贯穿延伸至上模具(2)外,两个所述引导槽(5)的上下两端内壁均贯穿开设有一个滑动槽(7),同一侧的两个所述滑动槽(7)的内壁均滑动连接有一个滑块(14),且同一侧的两个所述滑块(14)的一端均延伸至对应的滑动槽(7)外并均共同固定连接有一个密封块(8),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引导槽(5)的一端内壁均固定连接有一个弹簧(9),且两个所述弹簧(9)的另一端均与对应的滑块(14)相抵,两个所述密封块(8)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一个第二挤压块(10),且两个所述第二挤压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林江
申请(专利权)人:衢州市超凡模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