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刀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211158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5 10: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携式刀具包括壳体、刀片以及弹性件,壳体设有内部通道、开口、导向槽以及多个限位部,开口位于内部通道的前端,限位部设置于内部通道两侧的至少一内侧壁中,限位部沿着内侧壁的水平方向开设,导向槽沿纵向轴线开设于壳体的上表面,导向槽连通内部通道和外界,刀片设有切割面和位于切割面相反侧的定位槽,定位槽位于刀片的后侧且面向壳体的限位部,弹性件可形变地设置于定位槽中,弹性件突出于定位槽向限位部延伸,使得刀片可定点滑动地安装于内部通道中。从而其结构简单、紧凑,不需要复杂的结构和部件,实现刀具平面式的结构设计,简化设计结构,使得刀具厚度尽可能薄化,便于携带,同时实现刀片对延伸位置的定点保持。保持。保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携式刀具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刀具
,具体地说,是一种便携式刀具。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美工刀、开箱刀等实用刀具常用于裁剪,可使用刀尖部分进行切割、雕琢等,为了增加锋利度,对刀片的厚度要求较薄,这也导致刀片本身很脆,使用时不能伸出过长的刀身、可用于切割纸板、胶带、绳子等物品。现有的美工刀大多由刀身、刀片以及致动部组成,致动器可弹性地将刀片推出,虽然刀片较薄,厚度大约在0.4mm~0.6mm之间,但致动器和刀身较厚,厚度大概在2cm左右,难以便携地随身携带,而没有致动器的折叠小刀虽然比普通美工刀薄,但是折叠刀打开时,无法控制刀的伸出长度,容易造成划伤和刀片断裂,而且刀身大多为塑料结构,使用寿命短,容易折断,如果刀身采用金属,现有刀身的厚度又会导致过重并且成本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携式刀具,其通过将刀片和弹性件装配在同一平面,极大降低便携式刀具厚度的同时,实现刀片阻尼式滑出和定位,使用方便,薄型结构更容易携带。
[0004]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携式刀具,其结构简单、紧凑,不需要复杂的结构和部件,实现刀具平面式的结构设计,简化设计结构,使得刀具厚度尽可能薄化,便于携带,同时实现刀片对延伸位置的定点保持。
[0005]为达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便携式刀具,包括:壳体、刀片以及弹性件,所述壳体设有内部通道、开口、导向槽以及多个限位部,所述开口位于所述内部通道的前端,所述限位部设置于所述内部通道两侧的至少一内侧壁中,所述限位部沿着所述内侧壁的水平方向开设,所述导向槽沿纵向轴线开设于所述壳体的上表面,所述导向槽连通所述内部通道和外界,所述刀片设有切割面和位于所述切割面相反侧的定位槽,所述定位槽位于所述刀片的后侧且面向所述壳体的限位部,所述弹性件可形变地设置于所述定位槽中,所述弹性件突出于所述定位槽向所述限位部延伸,使得所述刀片可弹性调节地安装于所述内部通道中,实现刀片的定点滑动和延伸位置的保持。
[0006]作为一种优选,所述刀片、弹性件以及所述壳体的限位部位于同一平面,所述刀片的上表面面向所述导向槽,通过在所述导向槽中的刀片施加推力,得以使所述刀片从所述壳体的开口向外延伸或向内缩回。
[0007]作为一种优选,所述限位部呈内凹的弧型结构,所述限位部沿基本水平的方向间隔地设置于其中一侧的内侧壁中,另一侧的内侧壁与所述刀片的切割面相接触,相邻的所述限位部之间设有预设间距,所述预设间距适于所述刀片的定点滑动并保持延伸位置。
[0008]作为一种优选,所述限位部设有第一斜弧面和第二斜弧面,所述第一斜弧面和所述第二斜弧面分别倾斜地从所述内侧壁向内倾斜延伸,使得所述限位部从外向内的内径逐
渐减小。
[0009]作为一种优选,所述弹性件设有形变腔、一对弹性斜段、连接段以及一对定位段,所述弹性斜段分别倾斜地连接所述连接段和所述定位段,所述定位段从所述弹性斜段的底端一体地水平向外延伸,所述定位段抵接于所述定位槽的底部,所述连接段和所述弹性斜段的顶端一体连接,所述形变腔形成于所述连接段和所述弹性斜段之间,使得所述弹性件的顶部可形变地向所述限位部突出。
[0010]作为一种优选,所述弹性件的形状大体上呈V型结构,所述连接段为基本直线结构,所述弹性斜段设有第一弹性斜段和第二弹性斜段,所述第一弹性斜段和所述第二弹性斜段对称地弯折连接所述连接段和所述定位段。
[0011]作为一种优选,所述刀片的后侧设有操作部,所述操作部从所述刀片的上表面向所述导向槽凸出。
[0012]作为一种优选,所述定位槽的形状适于所述弹性件的形变空间,所述定位槽从外向内的内径逐渐增大,所述定位槽的底面宽度适于所述弹性件两侧的定位段的安装,所述定位槽的槽深小于所述弹性件的高度。
[0013]作为一种优选,所述限位部之间的预设间距为0.4mm~0.9mm,所述限位部的半径为0.25~0.5mm,所述弹性件的高度为3mm~3.2mm,所述弹性件的底部宽度为6.5~7.5mm,所述壳体的厚度为1mm~3mm。
[0014]作为一种优选,所述限位部之间的预设间距为0.8mm,所述限位部的半径为0.3mm,所述弹性件的高度为3.1mm,所述弹性件的底部宽度为7mm,所述定位槽的槽深为3mm,所述壳体的厚度为1.4mm~2mm,其中所述刀片设有启瓶口,所述启瓶口位于所述刀片的切割面的反侧,所述启瓶口相对所述定位槽位于所述刀片的前侧,所述壳体进一步包括挂孔,所述挂孔开设于所述壳体的后端一角,其中,所述壳体通过两个金属片激光焊接或铆压一体成型,其中,所述定位槽设有槽口、一对定位斜面、定位底面、一对第一直线段以及一对第二直线段,所述槽口的宽度小于所述定位底面,所述槽口面向所述限位部,所述定位斜面倾斜地连接所述第一直线段和所述第二直线段,所述弹性件的底部可弹性地抵接于所述第二直线段并位于所述定位底面上方。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便携式刀具的结构立体图(缩回状态);
[0016]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便携式刀具的结构立体图(延伸状态);
[0017]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便携式刀具的内部结构示意图(缩回状态);
[0018]图4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刀片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5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便携式刀具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延伸状态);
[0020]图6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图5的局部放大图;
[0021]图7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弹性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8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下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9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上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10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变形实施例的便携式刀具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中:1、便携式刀具;10、壳体;101、内部通道;102、开口;103、导向槽;104、挂孔;
11、上壳体;12、下壳体;120、预设间距;122、第一内侧壁;123、第二内侧壁;126、限位部;127、第一斜弧面;128、第二斜弧面;20、刀片;21、切割面;23、定位槽;231、槽口;232、定位斜面;233、定位底面;234、第一直线段;235、第二直线段;24、启瓶口;25、操作部;30、弹性件;31、形变腔;32、第一弹性斜段;33、第二弹性斜段;34、连接段;35、定位段。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0027]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方位词,如有术语“中心”、“横向”、“纵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方位和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刀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设有内部通道、开口、导向槽以及多个限位部,所述开口位于所述内部通道的前端,所述限位部设置于所述内部通道两侧的至少一内侧壁中,所述限位部沿着所述内侧壁的水平方向开设,所述导向槽沿纵向轴线开设于所述壳体的上表面,所述导向槽连通所述内部通道和外界;刀片,所述刀片设有切割面和定位槽,所述定位槽位于所述刀片的后侧且面向所述壳体的限位部;以及弹性件,所述弹性件可形变地设置于所述定位槽中,所述弹性件突出于所述定位槽向所述限位部延伸,使得所述刀片可弹性调节地安装于所述内部通道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刀片、弹性件以及所述壳体的限位部位于同一平面,所述刀片的上表面面向所述导向槽,通过在所述导向槽中的刀片施加推力,得以使所述刀片从所述壳体的开口向外延伸或向内缩回。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呈内凹的弧型结构,所述限位部沿基本水平的方向间隔地设置于其中一侧的内侧壁中,另一侧的内侧壁与所述刀片的切割面相接触,相邻的所述限位部之间设有预设间距,所述预设间距适于所述刀片的定点滑动并保持延伸位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携式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设有第一斜弧面和第二斜弧面,所述第一斜弧面和所述第二斜弧面分别倾斜地从所述内侧壁向内倾斜延伸,使得所述限位部从外向内的内径逐渐减小。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携式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设有形变腔、一对弹性斜段、连接段以及一对定位段,所述弹性斜段分别倾斜地连接所述连接段和所述定位段,所述定位段从所述弹性斜段的底端一体地水平向外延伸,所述定位段抵接于所述定位槽的底部,所述连接段和所述弹性斜段的顶端一体连接,所述形变腔形成于所述连接段和所述弹性斜段之间,使得所述弹性件的顶部可形变地向所述限位部突出。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葛洪嘉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赛宁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