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聚焦波的技术领域,公开了圆形港池全向聚焦波合成算法,利用波谱相位聚焦生成聚焦波,在空间与时间的聚焦点处,所有组成波均以零相位叠加形成聚焦波,由对聚焦波进行分析,反推得到圆形港池外周多个圆周状布置的造波板的位移曲线;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圆形港池全向聚焦波合成算法,突破极端波浪研究难点,利用圆形港池造波机的独特对称性,实现了极端聚焦波与图形类聚焦波的模拟生成,如单峰聚焦波、双峰聚焦波、偏心聚焦波、旋转聚焦波、图形类聚焦波等多种聚焦波形,可为深海风暴、海啸、超强台风等极端海况引起的各种随机的、陡峭的、破坏力极强的畸形波模拟提供技术支撑。坏力极强的畸形波模拟提供技术支撑。坏力极强的畸形波模拟提供技术支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圆形港池全向聚焦波合成算法
[0001]本专利技术专利涉及聚焦波的
,具体而言,涉及圆形港池全向聚焦波合成算法。
技术介绍
[0002]极端聚焦波具有波高大、能量集中、非线性强、出没无常等特点,对海洋结构物和船舶造成巨大威胁,是极端海况波浪模型试验的重要研究对象。
[0003]我国对于波浪模拟方面的研究较国外起步晚,国内的学者在这方面不断地进行探索研究,很多科研人员致力于造波水池的发展,开展大功率不规则大水池波浪生成的研究,我国也先后建立了很多大型试验水池。
[0004]目前,我国至少拥有40个大型试验水池,均为矩形造波港池,都适用于近岸、浅海等大多数应用场景下的海洋环境模拟,面对深海复杂的风浪流海洋环境条件,无法实现全向极端波浪模拟,在波浪模型试验中完全重现极端海况,无法完成海洋技术装备在极端海洋环境下的可靠性验证试验,在功能上难以满足更复杂的深海极端海况模拟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圆形港池全向聚焦波合成算法,满足极端复杂海况模拟的科学试验需求。
[0006]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圆形港池全向聚焦波合成算法,利用波谱相位聚焦生成聚焦波,在空间与时间的聚焦点处,所有组成波均以零相位叠加形成聚焦波,由对所述聚焦波进行分析,反推得到圆形港池外周多个圆周状布置的造波板的位移曲线;
[0007]根据线性叠加理论,在任意点处波浪的自由面η(x,y,t)表示为不同频率和不同方向的规则波叠加的结果,如下公式(1):
[0008][0009]其中:a
ij
是频率为f
i
、方向角为θ
j
的组成波波幅,k
i
为组成波波数,为组成波初相位,N
f
和N
θ
分别为组成波频率数和方向数;
[0010]组成波角频率ω
i
和波数k
i
满足线性色散关系,如下公式(2):
[0011][0012]其中:h圆形港池的水深;
[0013]设定波浪在指定时刻t=t
b
时聚焦于位置(x
b
,y
b
),满足如下公式(3):
[0014][0015]各个组成波的初相位满足如下公式(4):
[0016][0017]波浪在指定时刻t=t
b
时的波高η(x,y,t)如下公式(5);
[0018][0019]设定圆形港池波造波机布置于x=0m处,在圆形港池中指定位置(x
b
,y
b
)产生聚焦波,各个造波板的运动函数为如下公式(6)以及公式(7):
[0020][0021][0022]其中,T(f
i
,θ
j
)是圆形港池造波机的传递函数,S(ω
i
,θ
j
)为组成波的频谱函数,Δω
i
为组成波角频率的变化值,Δθ
j
为组成波方向角的变化值。
[0023]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形港池全向聚焦波合成算法,其特征在于,设定组成波的离散频率f
i
分布在[f1,f
n
]频率范围内,定义组成波的频率区间宽度Δf和中心频率f
c
分别为:
[0024][0025]波浪的波面特征表示为以下参数的函数:
[0026]η=f[N
f
,N
θ
,a,f
c
,Δf,(x
b
,y
b
),t
b
,α,h]ꢀꢀꢀꢀꢀꢀꢀꢀꢀꢀꢀꢀ
公式(9)。
[002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圆形港池全向聚焦波合成算法,突破极端波浪研究难点,利用圆形港池造波机的独特对称性,实现了极端聚焦波与图形类聚焦波的模拟生成,如单峰聚焦波、双峰聚焦波、偏心聚焦波、旋转聚焦波、图形类聚焦波等多种聚焦波形,可为深海风暴、海啸、超强台风等极端海况引起的各种随机的、陡峭的、破坏力极强的畸形波模拟提供技术支撑。
附图说明
[0028]图1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圆形港池全向聚焦波合成算法的运行流程图;
[0029]图2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椭圆聚焦波圆形港池分区的示意图;
[0030]图3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圆形港池的参考坐标系;
[0031]图4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D形聚焦波的聚焦位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
[0033]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实现进行详细的描述。
[0034]本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
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0035]参照图1
‑
4所示,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较佳实施例。
[0036]圆形港池全向聚焦波合成算法,利用波谱相位聚焦生成聚焦波,在空间与时间的聚焦点处,所有组成波均以零相位叠加形成聚焦波,由对所述聚焦波进行分析,反推得到圆形港池外周多个圆周状布置的造波板的位移曲线;
[0037]根据线性叠加理论,在任意点处波浪的自由面η(x,y,t)表示为不同频率和不同方向的规则波叠加的结果,如下公式(1):
[0038][0039]其中:a
ij
是频率为f
i
、方向角为θ
j
的组成波波幅,k
i
为组成波波数,为组成波初相位,N
f
和N
θ
分别为组成波频率数和方向数;
[0040]组成波角频率ω
i
和波数k
i
满足线性色散关系,如下公式(2):
[0041][0042]其中:h圆形港池的水深;
[0043]设定波浪在指定时刻t=t
b
时聚焦于位置(x
b
,y
b
),满足如下公式(3):
[0044][0045]各个组成波的初相位满足如下公式(4):
[0046][0047]波浪在指定时刻t=t
b
时的波高η(x,y,t)如下公式(5);
[0048][0049]设定圆形港池波造波机布置于x=0m处,在圆形港池中指定位置(x
b
,y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圆形港池全向聚焦波合成算法,其特征在于,利用波谱相位聚焦生成聚焦波,在空间与时间的聚焦点处,所有组成波均以零相位叠加形成聚焦波,由对所述聚焦波进行分析,反推得到圆形港池外周多个圆周状布置的造波板的位移曲线;根据线性叠加理论,在任意点处波浪的自由面η(x,y,t)表示为不同频率和不同方向的规则波叠加的结果,如下公式(1):其中:a
ij
是频率为f
i
、方向角为θ
j
的组成波波幅,k
i
为组成波波数,为组成波初相位,N
f
和N
θ
分别为组成波频率数和方向数;组成波角频率ω
i
和波数k
i
满足线性色散关系,如下公式(2):其中:h圆形港池的水深;设定波浪在指定时刻t=t
b
时聚焦于位置(x
b
,y
b
),满足如下公式(3):各个组成波的初相位满足如下公式(4):波浪在指定时刻t=t
b
时的波高η(x,y,t)如下公式(5);设定圆形港池波造波机布置于x=0m处,在圆形港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倪艺萍,王磊,陈俊,王天奕,郭泽斌,范光伟,何启莲,赵旭升,陈伟昌,邢方亮,林俊,徐奕蒙,林柏涵,
申请(专利权)人:珠江水利委员会珠江水利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