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彭淑牖专利>正文

多功能手术解剖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2085 阅读:2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多功能手术解剖器,适用于各种需电凝止血和吸收的手术,它由电凝管和吸引管组成,电凝管头端为一呈斜面的金属管头,使其具有良好的尖端放电作用,吸引管插入电凝管内。该器械集电凝、解剖、吸引功能为一体,使用者几乎无需更换器械,即可完成除缝合之外的手术各步骤,并大大减少出血,从而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手术质量。(*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医疗器械,特别是涉及外科手术中用于电凝止血,钝切和吸引的手术器械。任何肝脏的手术,都必须切开肝脏,而肝内纵横交错的各种管道(包括肝动脉、门静脉、胆管和肝静脉等)的四周均为肝实质所填充,没有自然空间,即肝内复杂的管道均埋藏于肝实质内,因此,很难清楚辨认其存在部位和行径,肝脏略作切开即可因许多血管的断裂而引起出血。为了减少手术中的出血,目前临床上采用的第一种方法是先行肝门阻断,然后以电凝刀柄纯性“切开”肝脏,为了显露肝门较大管道,传统的方法是“指折法”,即通过拇、食二指将肝实质捏碎,从而捏住肝内管道,这种方法相当粗暴,对肝脏损伤较大,而且只能捏住大的脉管,一些小脉管或不易捏住或被捏断,而在捏碎肝实质的同时需另外用吸引管清除捏碎的肝细胞;第二种方法是用超声吸引器,通过超声波将肝细胞粉碎同时冲洗吸除,从而显露肝内管道,但也需另以电刀电凝切断。这种超声吸引器虽较“指折法”优越,但使用时切开肝速度很慢,尤其当肝脏硬化时,其速度更加迟缓,而且该吸引器不具电凝作用,此外该吸收器尚需进口,每台需7万美元左右,价格昂贵。上述两种方法使用的器械均只具单一功能。完成整个手术,需在助手紧密配合下不停地更换多种器械,从而延长了手术时间,给病人带来痛苦。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上述已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可括碎肝实质,并将其吸除从而精确的显露肝内大小管道的集电凝、剥离、钝切和吸引为一体的多功能手术解剖器械,使术者手持一把器械,即可完成肝脏或肿瘤淋巴清除等手术,从而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手术质量。本专利技术目的由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多用手术解剖器械由电凝管2和吸引管4组成,电凝管2头端是一个连接导线3的金属管头1,金属管头1的顶部呈一斜面,电凝管2的管壁有一开口5,电凝管2与吸引管4呈同轴装配。吸引管4的后段管壁上设置一个喇叭状开口6,附有塞子7。吸引管4的前段管径大于或小于电凝管2的管径。与金属管头1连接的导线3由电凝管2的管壁开口5通出。吸引管4的后段呈锥体形,以适应口径不同的吸引装置的软管。本专利技术较超声吸引器和电刀的已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本专利技术集电凝、解剖、吸引功能为一体,使用者手持本专利技术就可完成切割、分离解剖、吸血、电凝止血等多种手术步骤,无需更换器械,从而缩短手术时间,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手术质量。2、本专利技术的金属管顶部采用斜面,可产生尖端放电作用,使电凝准确,斜面后背部可起“剥离子”作用,便于精确解剖。3、由于本专利技术体积小,使用灵活,既可进行深部组织的精细解剖和止血,又可根据手术需要将本专利技术分离成电凝器和吸引器两部分而分别使用。4、本专利技术制作简单,成本较低,可节约大量外汇,并可解决许多医院因经费原因无法开展各类肝脏手术的问题。 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结构剖面示意2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剖面示意图其中1-金属管头2-电凝管3-导线4-吸引管5-开口6-喇叭状开口7-塞子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参照图1,多功能手术解剖器由电凝管2和吸引管4组成,电凝管2的头端是一个连接导线3的金属管头1,其顶部呈一斜面,使其在电凝时具有良好的尖端放电作用,斜面的背部可起到‘剥离子’作用,电凝管2的管壁有一个开口5,吸引管4的前段管径小于电凝管2的管径,并与之同轴,管径相适,使吸引管4插入电凝管2为宜,吸引管4的后段与电凝管2的未端衔接,并在后段上设置一个喇叭状开口6,附有塞子7,手术时通过术者食指的按压松紧度来调节吸引压力。与金属管头1连接的导线3由电凝管2的管壁开口5通出接电源。吸引管4后段尾部呈锥体形,以适应口径不同的软管通向吸引装置。参照图2,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是使吸引管4的前段管径大于电凝管2的管径,二者同轴,以吸引管4套入电凝管2为宜,其余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本专利技术不仅在肝脏各种手术时适用,而且对恶性肿瘤的淋巴清除,也十分有效,其金属管头1的斜面产生的尖端有利于施行精细解剖,可以处理细小血管和淋巴管,既有‘剥离子’的作用,又有钝性切割作用,还有将浮游组织(包括脱落的癌细胞)吸除作用和电凝止血作用,尤其是在需要时随时将该器械分离成电凝器械和吸引器械两个独立的器械,单独使用。权利要求1.一种多功能手术解剖器,由电凝管(2)和吸引管(4)组成,其特征在于电凝管(2)头端是一个连接导线(3)的金属管头(1),该金属管头(1)的顶部呈一斜面,电凝管(2)的管壁有一开口(5),电凝管(2)吸引管(4)呈同轴装配,两者的管径相适,吸引管(4)的后段管壁上设置一个喇叭状开口(6),附有塞子(7)。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手术解剖器,其特征在于吸引管(4)的前段管径大于或小于电凝管(2)的管径。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功能手术解剖器,其特征在于与金属管头(1)连接的导线(3)由电凝管(2)的管壁开口(5)通出。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功能手术解剖器,其特征在于吸引管(4)的后段呈锥体形。全文摘要一种多功能手术解剖器,适用于各种需电凝止血和吸引的手术,它由电凝管和吸引管组成,电凝管头端为一呈斜面的金属管头,使其具有良好的尖端放电作用,吸引管插入电凝管内。该器械集电凝、解剖、吸引功能为一体,使用者几乎无需更换器械,即可完成除缝合之外的手术各步骤,并大大减少出血,从而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手术质量。文档编号A61B17/00GK1080512SQ92105110公开日1994年1月12日 申请日期1992年6月23日 优先权日1992年6月23日专利技术者彭淑牖 申请人:彭淑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功能手术解剖器,由电凝管(2)和吸引管(4)组成,其特征在于:电凝管(2)头端是一个连接导线(3)的金属管头(1),该金属管头(1)的顶部呈一斜面,电凝管(2)的管壁有一开口(5),电凝管(2)吸引管(4)呈同轴装配,两者的管径相适,吸引管(4)的后段管壁上设置一个喇叭状开口(6),附有塞子(7)。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淑牖
申请(专利权)人:彭淑牖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