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供水系统中大型蓄水池溢流设施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5208226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5 10: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供水系统中大型蓄水池溢流设施,属于供水系统储水构筑物领域,解决了大型蓄水池的常规溢流设施实施难度大、工程造价高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蓄水池内设有悬挑渠,悬挑渠位于蓄水池上部,悬挑渠和蓄水池之间设有第一溢流堰;蓄水池外部设有溢流渠和排水渠,悬挑渠、溢流渠和排水渠依次排布,悬挑渠和溢流渠之间的池壁底端设有过水洞,溢流渠和排水渠之间设有第二溢流堰。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更加容易实施、工程造价低、检修方便。检修方便。检修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供水系统中大型蓄水池溢流设施


[0001]本技术属于供水系统储水构筑物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供水系统中大型蓄水池溢流设施。

技术介绍

[0002]供水系统一般都会设有蓄水池,其主要作用是调节供水量和用水量之间的流量差值,以保障用户随时能获取所需的水量。根据供水系统的需求,蓄水池可以设置在净水厂、加压泵站、城市附近的高地(此处称为高位水池),其容积一般为水厂最高日设计水量的10%~20%,对于大中型城市而言,水厂规模相对较大,蓄水池的容积也会较大,蓄水池内配备的溢流设施同样会比较大,给工程实施带来一定的困难。蓄水池溢流设施的常规做法是在蓄水池内设置向上的溢流钢制喇叭口,通过管道将溢流水引至溢水井,然后再排入到雨水排水系统,现有国标图集有关蓄水池溢流设施的做法中给出溢流管的最大管径为DN700,喇叭口上端为DN1050,通过钢吊架将溢流管固定在池顶,喇叭口下端通过90
°
弯头连接,然后通过钢管穿越池壁接入到溢水井。随着蓄水池容积的增大,溢流管的管径也会增大,有些大型蓄水池溢流管管径能超过DN2000,势必会给溢流设施的实施带来较大困难,同时其工程造价也会相对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供水系统中大型蓄水池溢流设施,以解决大型蓄水池的常规溢流设施实施难度大、工程造价高的问题。
[0004]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供水系统中大型蓄水池溢流设施,在蓄水池内设有悬挑渠,悬挑渠位于蓄水池上部,悬挑渠和蓄水池之间设有第一溢流堰;蓄水池外部设有溢流渠和排水渠,悬挑渠、溢流渠和排水渠依次排布,悬挑渠和溢流渠之间的池壁底端设有过水洞,溢流渠和排水渠之间设有第二溢流堰。
[0005]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过水洞设有多个。
[0006]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第二溢流堰的顶部高于地面标高,防止雨水倒灌而污染蓄水池中的清水。
[0007]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第二溢流堰和溢流渠顶部之间设有防虫网,能有效避免如蚊虫进入蓄水池。
[0008]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防虫网设有至少两层。
[0009]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悬挑渠和排水渠顶部分别设有检修人孔,检修人孔下方设有爬梯,方便溢流设施的维护、检修。
[001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本着安全可靠、经济实用的原则进行设计,在蓄水池池壁内侧设悬挑渠、外侧设溢流渠及排水渠,悬挑渠和溢流渠之间通过过水洞连通,以形成水封防止不良气体进入蓄水池。该结构相比于常规溢流钢制喇叭口的做法,存在更加容易实施、工程造价低、检修方便等优势。
附图说明
[0011]图1是本技术的平面布置图;
[0012]图2是图1中的I

I视图;
[0013]图3是图1中的II

II视图。
[0014]图中:1

蓄水池;2

悬挑渠;3

溢流渠;4

排水渠;5

第一溢流堰;6

过水洞;7

第二溢流堰;8

防虫网;9

检修人孔;10

爬梯。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6]如图1

图3所示,一种供水系统中大型蓄水池溢流设施,在蓄水池1内设有悬挑渠2,悬挑渠2位于蓄水池1上部,悬挑渠2和蓄水池1之间设有第一溢流堰5,第一溢流堰5上端位于蓄水池1需要设置溢流的位置;蓄水池1外部设有溢流渠3和排水渠4,悬挑渠2、溢流渠3和排水渠4依次排布,悬挑渠2和溢流渠3共用蓄水池1的池壁,悬挑渠2和溢流渠3之间的池壁底端设有过水洞6,溢流渠3和排水渠4之间设有第二溢流堰7。
[0017]过水洞6设有多个。为保障蓄水池1池壁结构安全,避免在池壁上开设大的孔洞,过水洞6尺寸可采用600~1000mm
×
600~1000mm,过水洞6的数量可根据计算出来的溢流渠3的长度进行确定。
[0018]第二溢流堰7的顶部高于周边的地面标高。
[0019]在第二溢流堰7和溢流渠3顶部之间设有不锈钢材质的20目防虫网8。防虫网8设有至少两层。
[0020]悬挑渠2和排水渠4顶部分别设有检修人孔9,检修人孔9下方设有爬梯10。
[0021]溢流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2]A、蓄水池1中的水位到达第一溢流堰5上端位置时,溢流至悬挑渠2内;
[0023]B、悬挑渠2内的水通过过水洞6流至溢流渠3;
[0024]C、溢流渠3内的水通过第二溢流堰7溢流至排水渠4;
[0025]D、排水渠4内的水排放到雨水排水系统。
[0026]当蓄水池1发生溢流时,溢流水通过第一溢流堰5进入到悬挑渠2、穿过过水洞6进入溢流渠3、再通过第二溢流堰7排入到排水渠4中,最终排入雨水排水系统。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供水系统中大型蓄水池溢流设施,其特征在于:在蓄水池(1)内设有悬挑渠(2),悬挑渠(2)位于蓄水池(1)上部,悬挑渠(2)和蓄水池(1)之间设有第一溢流堰(5);蓄水池(1)外部设有溢流渠(3)和排水渠(4),悬挑渠(2)、溢流渠(3)和排水渠(4)依次排布,悬挑渠(2)和溢流渠(3)之间的池壁底端设有过水洞(6),溢流渠(3)和排水渠(4)之间设有第二溢流堰(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供水系统中大型蓄水池溢流设施,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水洞(6)设有多个。3.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坤苏君博巨志剑师永健李龙伟王晓东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市政工程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