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康复治疗用轮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208098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5 10: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康复治疗用轮椅,包括座体、设置在座体左右两侧的车轮,所述座体包括坐垫、靠背、位于坐垫左右两侧的扶手,在靠背的后侧设有左右两个把手,在坐垫下侧设有可拆卸的配重块,所述靠背的左右两侧设有竖直的插管,所述把手包括直把手或者横把手,所述直把手包括可上下移动地插设在插管内的插接段、由插接段向上延伸形成的直手握段,所述横把手包括可上下移动地插设在插管内的插接段、铰接在插接段向上端的横手握段,在横手握段与插接段之间设有转动限位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既可作为肢体障碍人士的行动工具,又可满足肢体病患不同程度、不同阶段的康复训练。不同阶段的康复训练。不同阶段的康复训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康复治疗用轮椅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制造
,具体涉及一种康复治疗用轮椅。

技术介绍

[0002]轮椅是行走障碍人士的必备装置,现有的轮椅通常只具备“行走”功能,早期的轮椅主要是依靠旁人的助推、或者乘坐人用手拨动设置在车轮外侧的拨动轮,目前除了采用蓄电池和电机驱动的电动轮椅,从而方便使用。但是,对于一些因某种原因暂时失去肢体功能的病患而言,既需要轮椅具有“行走”功能,以帮助病患自由“走动”,有效甩开轮椅,具有相应的康复治疗(训练)功能,以帮助病患尽快恢复正常的肢体功能,进而“脱离轮椅”。为此,有人专利技术了“一种可用于腿部康复治疗的轮椅”,其公布号为CN108403312A,具体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滚轮,所述底板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有背板,所述背板的左侧面开设有收纳槽,所述收纳槽的内部通过滚轴铰接有推板,所述滚轴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齿轮,所述底板的右侧面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与齿轮啮合的齿牙板,所述底板的顶部开设有与滑槽连通的拉槽,所述拉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与齿牙板固定连接的拉杆。该轮椅可以避免病人长期保持一个姿势,增加患者的舒适度,也更加便于患者的康复,可带动病人的腿部进行伸屈运动,使得病人的腿部肌肉得到锻炼,对病人腿部的康复效果更好。
[0003]但是,现有的此类轮椅在用于康复期的病患来说仍然存在如下技术缺陷:首先,通常只能对上肢或下肢单独进行康复训练,也就是说,其功能少,不能有效的满足病患的多种康复需求。其次,在对肢体进行康复训练时,无法方便地调节训练强度,进而适应不同康复阶段的病患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康复治疗用轮椅,既可作为肢体活动障碍人士的行动工具,又可满足肢体活动障碍病患不同程度、不同阶段的康复训练需求。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康复治疗用轮椅,包括座体、设置在座体左右两侧的车轮,所述座体包括坐垫、靠背、位于坐垫左右两侧的扶手,在靠背的后侧设有左右两个把手,在坐垫下侧设有可拆卸的配重块,所述靠背的左右两侧设有竖直的插管,所述把手包括直把手和横把手,所述直把手包括可上下移动地插设在插管内的插接段、由插接段向上延伸形成的直手握段,所述横把手包括可上下移动地插设在插管内的插接段、铰接在插接段向上端的横手握段,在横手握段与插接段之间设有转动限位结构。
[0006]作为优选,在左右两侧的扶手之间设有可拆卸的小桌板。
[0007]作为优选,在小桌板与扶手之间设有可调节小桌板高度的调节机构。
[0008]作为优选,所述小桌板包括若干可折叠的拼接片,从而使小桌板的宽度可调。
[0009]作为优选,所述靠背的左右两侧可上下移动地设置在对应一侧的插管上。
[0010]作为优选,在座体的前侧设有可前后移动的踏板,所述踏板具有一个位于座体内的收缩位置、向前伸出的使用位置。
[0011]一种康复治疗用轮椅,包括座体、设置在座体左右两侧的车轮,所述座体包括坐垫、靠背、位于坐垫左右两侧的扶手,在座体靠背的后侧设有左右两个把手,所述车轮与坐垫相连接,所述靠背通过可前后伸缩的伸缩滑轨与坐垫形成滑动连接,在伸缩滑轨上设有可调节锁紧力的锁紧机构,在靠背与坐垫之间设有弹性复位机构,在靠背的下侧设有向下延伸的后踏脚。
[0012]首先,本专利技术作为一种轮椅,包括座体、车轮,因而可作为行动不便人士的移动工具。其次,对于上肢有问题需要康复训练的病患而言,可先解除锁紧机构的锁紧作用,从而使靠背与坐垫相互分开,此时,病患可面对靠背坐在坐垫上、或面对靠背站立在靠近坐垫一侧,通过调节锁紧机构的锁紧力,使靠背与坐垫形成有阻尼的前后可移动连接,然后上肢扶住靠背,即可推动靠背,使靠背远离坐垫。当松开靠背时,弹性复位机构可自动拉回靠背。如此循环往复,可使病患的上肢得到有效的训练。
[0013]需要说明的是,当病患站立在靠近坐垫一侧时,可手扶靠背后侧的把手。
[0014]另外,对于下肢有问题需要康复训练的病患而言,可先解除锁紧机构的锁紧作用,从而使靠背与坐垫相互分开,此时,病患可面对靠背坐在坐垫上,通过调节锁紧机构的锁紧力,使靠背与坐垫形成有阻尼的前后可移动连接,然后上肢扶住坐垫两侧的扶手,下肢放在靠背下侧的后踏脚上,即可用下肢推动靠背,使靠背远离坐垫。当弯曲下肢而松开靠背时,弹性复位机构可自动拉回靠背。如此循环往复,可使病患的下肢得到有效的训练。
[0015]当然,对于上肢和下肢均需要康复训练的病患而言,可面对靠背坐在坐垫上,然后上肢扶住靠背,下肢放在靠背下侧的后踏脚上,即可手脚并用推动靠背,使靠背远离坐垫。也就是说,本专利技术可使病患的四肢同时得到康复训练,从而满足不同病患的康复需求。
[0016]当然,作为轮椅的车轮,应包括用于承受座体(包括病患)重量的大车轮、用于平衡座体的小车轮。并且在康复训练时,可使车轮处于锁止状态。
[0017]还有,通过调节锁紧机构的锁紧力可方便地改变四肢所需的驱动力,进而满足不同康复阶段病患的需要。
[0018]作为优选,在左右扶手之间设有小桌板,所述小桌板包括铰接在扶手前端的翻转杆、矩形的柔性桌布,桌布的两侧连接有卷绕筒,一侧的卷绕筒套设在对应的翻转杆上,并在该卷绕筒与翻转杆之间设有卷簧,所述翻转杆包括向后翻转而贴靠扶手的折叠位置、向前翻转至水平的打开位置。
[0019]平时,可使翻转杆向后翻转而处于折叠位置,以方便病患进出座体。当需要在小桌板上放置物品时,可使翻转杆向前翻转至水平的打开位置,然后拉动一侧的桌布,使其外侧的卷绕筒套设到相对一侧的翻转杆上,此时的卷簧处于拉伸状态,桌布则处于紧绷状态。使用结束后,可从相对一侧的翻转杆上取下卷绕筒,此时的卷簧起作用,将桌布连同内侧的卷绕筒一起卷绕到翻转杆上,然后再使翻转杆向后翻转至折叠位置即可。
[0020]作为优选,所述靠背的左右两侧设有竖直地向下延伸的平衡杆,在平衡杆的下端设有平衡轮。
[0021]需要说明的是,本专利技术的平衡轮相当于现有轮椅的小车轮,其区别在于,小车轮通常设置在车轮的前侧,而本专利技术的平衡轮设置在靠背的下部,既可起到对座体的平衡作用,
防止座体出现翻到现象,又便于康复训练时靠背和坐垫之间的前后相对移动。
[0022]作为优选,所述伸缩滑轨包括外滑轨和可移动地设置在外滑轨内的内滑轨,所述锁紧机构包括设置在内滑轨下侧的齿条、设置在外滑轨下侧的从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与齿条相啮合,所述弹性复位机构包括设置在外滑轨下侧具有转动轴的卷绕盘和可横向移动的锁止插销,在卷绕盘上绕设有复位卷簧,复位卷簧的外端卷绕连接在从动齿轮的齿轮轴上,转动盘上设有若干在周向均匀分布的锁止孔,锁止插销插设在锁止孔内。
[0023]锁止插销插设在锁止孔内,从而使转动盘相对固定。此时,如果内滑轨相对外滑轨移动并分离,则齿条带动从动齿轮正向转动。此时的复位卷簧被拉伸。当内滑轨相对外滑轨移动并靠近时,复位卷簧带动从动齿轮反向转动,继而通过齿条带动内滑轨向内移动而复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康复治疗用轮椅,包括座体、设置在座体左右两侧的车轮,所述座体包括坐垫、靠背、位于坐垫左右两侧的扶手,在靠背的后侧设有左右两个把手,其特征是,在坐垫下侧设有可拆卸的配重块,所述靠背的左右两侧设有竖直的插管,所述把手包括直把手或者横把手,所述直把手包括可上下移动地插设在插管内的插接段、由插接段向上延伸形成的直手握段,所述横把手包括可上下移动地插设在插管内的插接段、铰接在插接段向上端的横手握段,在横手握段与插接段之间设有转动限位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康复治疗用轮椅,其特征是,在左右两侧的扶手之间设有可拆卸的小桌板。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康复治疗用轮椅,其特征是,在小桌板与扶手之间设有可调节小桌板高度的调节机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康复治疗用轮椅,其特征是,所述小桌板包括若干可折叠的拼接片,从而使小桌板的宽度可调。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康复治疗用轮椅,其特征是,所述靠背的左右两侧可上下移动地设置在对应一侧的插管上。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康复治疗用轮椅,其特征是,在座体的前侧设有可前后移动的踏板,所述踏板具有一个位于座体内的收缩位置、向前伸出的使用位置。7.一种康复治疗用轮椅,包括座体、设置在座体左右两侧的车轮,所述座体包括坐垫、靠背、位于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丹张虔
申请(专利权)人:丽水市第二人民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