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蓄水洞库无压或低压运行条件下的通气调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20566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5 10: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蓄水洞库无压或低压运行条件下的通气调压装置,涉及通气调压技术领域,包括通气基体和通气管,其特征在于,通气基体设置于库洞顶部,通气管包括通气管道,通气管道设置于库洞底部,通气管道沿库洞延伸至洞库进出口,通气管道两端分别连接洞库进口通气管和洞库出口通气管;通气基体内部中空设置,通气基体内部底部设有空气阀,通气基体两侧设有通气支管,通气支管与通气管道相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一定程度改善无压或低压洞库运行过程中局部滞留气团的通气问题,并缓解低压洞库运行过程中的水锤效应,改善洞库水力特性,减轻对洞室支护结构影响。减轻对洞室支护结构影响。减轻对洞室支护结构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蓄水洞库无压或低压运行条件下的通气调压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通气调压
,具体为一种用于蓄水洞库无压或低压运行条件下的通气调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本部分的描述仅提供与本申请公开相关的背景信息,而不构成现有技术。
[0003]水利蓄水洞库作为一种水资源开发和防洪排涝工程,由地下洞室群和配套进出口设施组成。根据工程功能运行及总体布置方案等要求,选址于岩石山体,工程线路长,埋深大,洞线主体呈环形网格状。在洞库蓄水运行过程中,洞内水位逐渐上升,在无压向有压的过渡期间,针对明满流交界积存气体位置,需沿程采取有效通气措施,使洞内积聚气体尽可能有序分段释放。此外,当洞库处于低压运行工况,进口闸门启闭或出口阀门调节引起的流量变化会引起部分洞库水锤现象,需对受水锤影响较大的洞段布置通气调压结构,减少对洞库支护结构的不利影响。
[0004]结合洞库功能及进出水口运行水位要求,洞身沿程埋深通常在50米至上百米;布置传统通气调压竖井结构难以满足长距离大规模洞室群不同段落部位的通气要求,且若沿程分段布置代价较高,施工及后期运行维护检修难度较大。考虑洞库运行工况下积存的气泡压力及水锤效应易对洞室结构产生不利影响;针对蓄水洞库运行中的通气调压问题,研究一种通气调压结构装置,减小蓄水洞库内气泡积聚的发展趋势,降低气爆风险,减轻流量调节下洞库的水锤影响,是洞库安全稳定运行的关键技术问题。
[0005]现有技术如申请号CN 108252390 B,名为《一种降低城市深层排水系统气爆强度的入流竖井》的专利技术,该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降低城市深层排水系统气爆强度的入流竖井,由环形喇叭口、圆筒、筒壁气孔、气孔圆环、隔板和通气孔等组成。当挟带大量截留气团的水流由排水管道流入入流竖井时,环形喇叭口导气至竖井和圆筒之间的夹层,交错布置的气孔圆环充分分割大气团,可以有效地缓解入流竖井间歇性剧烈浪涌;分割后的气泡部分从夹层排出,另一部分通过筒壁气孔进入圆筒,可以大大缓解夹层排气压力;气泡沿圆筒内壁上升,筒壁布置隔板,各层隔板上的通气孔两两交错布置,可以有效地避免气泡重新聚合成大气团,同时降低气泡上升速度,大大缓解圆筒排气压力,改善排水管道入流竖井的气爆现象。
[0006]应该注意,上面对技术背景的介绍只是为了方便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说明,并方便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而阐述的。不能仅仅因为这些方案在本申请的
技术介绍
部分进行了阐述而认为上述技术方案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一定程度改善无压或低压洞库运行过程中局部滞留气团的通气问题,并缓解低压洞库运行过程中的水锤效应,改善洞库水力特性,减轻对洞室支护结构影响。
[0008]本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0009]一种用于蓄水洞库无压或低压运行条件下的通气调压装置,包括,
[0010]通气基体,通气基体设于库洞顶部;
[0011]通气管,通气管包括通气管道,通气管道设置于库洞底部,通气管道沿库洞延伸至洞库进出口,通气管道两端分别连接洞库进口通气管和洞库出口通气管;
[0012]通气基体内部中空设置,通气基体内部底部设有空气阀,通气基体两侧设有通气支管,通气支管与通气管道相连通。
[0013]通过对一种用于蓄水洞库无压或低压运行条件下的通气调压装置整体的设计,通气基体与洞库之间通过设与通气基体内底部设置空气阀连接,通气基体两侧埋设有通气支管,通气支管自通气基体向下从库洞侧壁内通至库洞底部,通气支管在库洞底部与库洞底部摆设的通气管道连通,通气管道沿库洞延伸至洞库进出口,通气管道两端分别连接洞库进口通气管和洞库出口通气管,洞库进口通气管和洞库出口通气管与外部大气相连通。整体装置沿库洞布设多个,当洞库运行蓄水至明满流过渡期间,洞内水面上方原有空气及洞室进水入口所挟空气易在洞顶积存,液面上升则导致气泡压缩、压力增大,通过沿程分布的本装置可以及时排出洞顶已形成的局部气团,可一定程度减小气体积聚膨胀的趋势,通气基体内空气由通气支管和通气通道与外界大气相连通,进而排气保持气压平衡;当洞库处于明满流过渡期间或低压满流时,进口闸门启闭或出口阀门调节过程引起的洞库水体减压波形成的局部真空,此时空气阀可以将通气基体内的空气补充给洞库内,外部空气会通过通气通道和通气支管补充至通气基体内,以维持气压的平衡,通过维持气压平衡可以改善水力特性,一定程度减轻水锤效应,有利于防止水锤效应对库洞造成损害。
[0014]更进一步的,通气基体内与空气阀相对设置的位置隆起。当洞库运行蓄水至明满流过渡期间,水面中的气泡会在洞顶积存,通过隆起的设计,有利于气泡聚集在隆起部位,提高空气阀对气体的收集和排放效率,进而提高整体装置对库洞内部气压的平衡效率,从而进一步降低库洞内部产生气爆的概率。
[0015]根据本技术一实施例所示,通气基体底部设置有密闭检修孔。
[0016]密闭检修孔设置于通气基底底部,在整体装置正常运作时,密闭检修孔处于封闭状态;当整体装置需要检修或者维修的状态下,才会将密闭检修孔打开,工作人员会进入内部对装置进行检修或维修。
[0017]根据本技术一实施例所示,通气基体与库洞分隔处板体设有缓冲层夹层。
[0018]通气基体与库洞分隔处板体设有缓冲层夹层,当洞库运行蓄水至明满流过渡期间,部分聚集的小气泡会有产生较小的气爆,减震层可以吸收气爆所带来的能量,防止在洞库顶部的压缩空气产生气爆对通气基体造成破坏,提高整体装置的使用寿命,降低洞库检修的维修量;此外,进口闸门启闭或出口阀门调节过程引起的洞库水体会产生一定的水锤效应,减震层可以吸收水锤效应带来的冲击能量,进而有效的保护通气基体内部的空气阀。
[0019]根据本技术一实施例所示,通气基体与库洞分隔处板体设为柔性板体,空气阀环绕设置有支架,支架与通气基体侧壁连接。
[0020]当库洞内部气压变化时,柔性底板可以最先做出反应,柔性底板形变以缓冲库洞内部的气压变化,降低库洞内部气压变化的幅度,进而进一步防止或降低当洞库运行蓄水至明满流过渡期间产生气泡,同时柔性底板与空气阀相配合,提高了整体装置对气压调节
的范围,提高整体装置的适用范围,同时也减少了单个库洞内安装整体装置的数量;此外,当库洞内部运行蓄水过程中,水流上升过快,从而导致库洞内部气压过大,空气阀不足以将内部压强进行平衡,通过柔性底板可以通过形变从而平衡内部气压,防止气压过大产生大团压缩气泡,进而防止较大的压缩气泡产生的气爆对库洞内壁造成破坏,改善洞库水力特性,减轻对洞室支护结构影响。
[0021]根据本技术一实施例所示,通气基体下方库洞壁两侧设有相对交错设置缓流槽,缓流槽内有垂直设置的导流墩。
[0022]在缓流槽内设有导流墩,通过导流墩可以进一步引导水流的移动,引导水流向换流槽移动,进一步降低了水流和水中气泡的流速,进而防止水中气泡向上释放从而增大库洞内部整体压强;此外,导流墩附近气体、水体与向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蓄水洞库无压或低压运行条件下的通气调压装置,包括,通气基体(100),所述通气基体(100)设置于库洞顶部;通气管,所述通气管包括通气管道(201),所述通气管道(201)设置于库洞底部,所述通气管道(201)沿库洞延伸至洞库进出口,所述通气管道(201)两端分别连接洞库进口通气管(202)和洞库出口通气管(203);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基体(100)内部中空设置,所述通气基体(100)内部底部设有空气阀(110),所述通气基体(100)两侧设有通气支管(120),所述通气支管(120)与通气管道(201)相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蓄水洞库无压或低压运行条件下的通气调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基体(100)底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傅理文刘立军梁清宇李春贵江晓益金倩楠杨清清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广川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