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学影像设备用多性能仿真模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202220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5 10: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医学影像设备用多性能仿真模体,包括腔体、设置于腔体上端的顶盖,所述腔体的一侧设有椎骨,所述椎骨的上半部分与肋骨连接,所述肋骨之间设有与椎骨对应的胸骨,所述肋骨内设有位于椎骨两侧的左肺和右肺,所述左肺和右肺均为具有空腔的框架结构;所述右肺的内部设有位于肺中支板内的肺部病灶组件,所述腔体中部上位于椎骨一侧的支撑板上下侧设有位于右肺下部的体内支板,所述体内支板之间设有腹部病灶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医学影像设备用多性能仿真模体,可以模拟等效人体胸腹部的多种核医学影像设备中临床成像环境条件,实现多种性能定量指标的精准检测。检测。检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医学影像设备用多性能仿真模体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设备检测
,尤其是涉及一种医学影像设备用多性能仿真模体。

技术介绍

[0002]医学影像设备是可以利用各种不同媒介作为信息载体,将人体内部的结构重现为影像的各种仪器,其影像信息与人体实际结构有着空间和时间分布上的对应关系。目前,医学影像设备包括医用X线机、数字影像设备、X线计算机体层成像设备、磁共振成像设备、超声成像设备等等,其中,核医学成像设备和X射线计算机断层摄影装置CT分别通过获取患者的功能和解剖图像用于疾病诊断,是现代影像诊断医学中常用的成像模式。
[0003]为了保证诊断的准确,需要对设备进行精准检测,通过利用模体对整个治疗过程进行模拟仿真。
[0004]另外,对于某些患者,肺部的肿瘤随着呼吸运动,其移动幅度较大,很难准确定位肿瘤的位置,为了更清晰真实的反应患者内部器官的病灶,为诊断过程中观察了解更加直观,需要能模仿人体内部器官的构造及结构的模体。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医学影像设备用多性能仿真模体,可以模拟等效人体胸腹部的多种核医学影像设备中临床成像环境条件,实现多种性能定量指标的精准检测。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医学影像设备用多性能仿真模体,包括腔体、设置于腔体上端的顶盖,所述腔体的一侧设有椎骨,所述椎骨的上半部分与肋骨连接,所述肋骨之间设有与椎骨对应的胸骨,所述肋骨内设有位于椎骨两侧的左肺和右肺,所述左肺和右肺均为具有空腔的框架结构;
[0007]所述右肺的内部设有位于肺中支板内的肺部病灶组件,所述腔体中部上位于椎骨一侧的支撑板上下侧设有位于右肺下部的体内支板,所述体内支板之间设有腹部病灶组件。
[0008]优选的,所述肺部病灶组件包括设置于肺中支板内侧的第一空心球和位于第一空心球之间的第一连接管,所述肺中支板内部设有与相邻第一空心球连通的第一管路,所述肺中支板上同一侧的第一空心球呈等腰梯形分布,所述第一连接管两侧相邻的第一空心球中心之间的距离相同。
[0009]优选的,第一空心球与相邻两个第一空心球的中心形成等边三角形结构。
[0010]优选的,所述腹部病灶组件包括设置于体内支板内侧的第二空心球,所述第二空心球通过第二连接管连接,所述体内支板上设有与相邻第二空心球连通的第二管路。
[0011]优选的,所述肺中支板上同一侧的第一空心球直径逐渐增大,且上侧的第一空心球直径小于下侧对应的第一空心球直径,所述体内支板上同一侧的第二空心球的直径逐渐
增大,且上侧的第二空心球直径小于下侧对应的第二空心球直径。
[0012]优选的,所述支撑板的上下侧分别设有与肺部病灶组件对应的第一线源、与腹部病灶组件对应的第二线源,所述第一线源的平行线垂直于第二线源的平行线,所述第一线源的平行线自上而下其间距逐渐增大,所述第二线源的平行线由第二空心球大口径侧自小口径侧的间距逐渐增大,所述第一线源与第二线源的末端连接。
[0013]优选的,所述体内支板的上下侧均通过卡槽连接在支撑板上。
[0014]优选的,所述右肺上靠近椎骨中部的一侧设有通孔。
[0015]优选的,所述体内支板内部设有减重槽。
[0016]优选的,所述顶盖上面设有密封塞,其下面设有向腔体内凸起的顶盖凸,所述密封塞贯穿顶盖凸,所述顶盖与腔体之间设有密封垫片,所述垫片的厚度与顶盖凸厚度相同,所述顶盖外侧边缘设有若干个与腔体连接的螺钉。
[0017]因此,本技术采用上述一种医学影像设备用多性能仿真模体,可以模拟等效人体胸腹部的多种核医学影像设备中临床成像环境条件,实现多种性能定量指标的精准检测。
[0018]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本技术一种医学影像设备用多性能仿真模体实施例的整体剖视图;
[0020]图2是本技术一种医学影像设备用多性能仿真模体实施例的整体侧视图;
[0021]图3是本技术一种医学影像设备用多性能仿真模体实施例的整体透视图;
[0022]图4是本技术一种医学影像设备用多性能仿真模体中的肺叶示意图;
[0023]图5是本技术一种医学影像设备用多性能仿真模体中的肺中支板示意图;
[0024]图6是本技术一种医学影像设备用多性能仿真模体中的体内支板示意图。
[0025]附图标记
[0026]1、密封塞;2、顶盖;3、腔体;4、肋骨;5、右肺;6、椎骨;7、第一空心球;8、肺中支板;9、体内支板;10、第一连接管;11、胸骨;12、第一线源;13、垫片;14、第二线源;15、第二空心球;16、第二连接管;17、减重槽;18、右肺;19、第一管路。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以下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0028]除非另外定义,本技术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技术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技术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
[0029]如图所示,一种医学影像设备用多性能仿真模体,包括腔体3、设置于腔体3上端的
顶盖2,腔体3为顶盖2提供支撑,顶盖2与腔体3形成模体的框架。顶盖2外侧边缘设有若干个与腔体3连接的螺钉,拧紧螺钉可以密封顶盖2和腔体3,松开螺钉可以拆卸顶盖2。
[0030]顶盖2上面设有密封塞1,其下面设有向腔体3内凸起的顶盖凸,密封塞1贯穿顶盖凸,顶盖2与腔体3之间设有密封垫片13,垫片13的厚度与顶盖凸厚度相同。顶盖凸和垫片13的设计更能增加整个模体的密封性,在不拆卸顶盖2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拔插密封塞1实现对腔体3的密封或透气。如果模体密封性效果差,可以通过更换垫片13和密封塞1来改善模体的密封性,避免更换整个模体,提高成本。
[0031]腔体3的一侧设有椎骨6,椎骨6的上半部分与肋骨4连接,肋骨4之间设有与椎骨6对应的胸骨11,腔体3余部填充水,等效肝、脾、胰等实体器官组织。肋骨4、胸骨11和椎骨6的大小形状及CT平均值均与相应人体骨组织近似相同,在核医学设备成像中建立与临床人骨组织等效的射线散射和衰减环境。细节模拟人体胸腔内部结构达到仿真的目的,使得模体在使用时更能直观准确的显示出人体内部结构图像,为模拟等效人体胸腹部的核医学影像设备临床成像提供环境条件。
[0032]肋骨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医学影像设备用多性能仿真模体,其特征在于:包括腔体、设置于腔体上端的顶盖,所述腔体的一侧设有椎骨,所述椎骨的上半部分与肋骨连接,所述肋骨之间设有与椎骨对应的胸骨,所述肋骨内设有位于椎骨两侧的左肺和右肺,所述左肺和右肺均为具有空腔的框架结构;所述右肺的内部设有位于肺中支板内的肺部病灶组件,所述腔体中部上位于椎骨一侧的支撑板上下侧设有位于右肺下部的体内支板,所述体内支板之间设有腹部病灶组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学影像设备用多性能仿真模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肺部病灶组件包括设置于肺中支板内侧的第一空心球和位于第一空心球之间的第一连接管,所述肺中支板内部设有与相邻第一空心球连通的第一管路,所述肺中支板上同一侧的第一空心球呈等腰梯形分布,所述第一连接管两侧相邻的第一空心球中心之间的距离相同。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学影像设备用多性能仿真模体,其特征在于:第一空心球与相邻两个第一空心球的中心形成等边三角形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医学影像设备用多性能仿真模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腹部病灶组件包括设置于体内支板内侧的第二空心球,所述第二空心球通过第二连接管连接,所述体内支板上设有与相邻第二空心球连通的第二管路。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医学影像设备用多性能仿真模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肺中支板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英茂耿建华孙芳
申请(专利权)人:固安县朝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