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茶味水饮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19790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2 18:31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食品饮料领域,公开了一种茶味水饮料及其制备方法。该茶味水饮料,每千克所述茶味水饮料中包括以下组份和浓度:芳樟醇、香叶醇、总黄酮、氨基酸总量、粗多糖、钙离子、铁离子、镁离子、钠离子、锶离子。茶多酚与氨基酸总量的比值小于0.1%;有机酸、咖啡碱、烟酸、维生素C与氨基酸总量的比值均小于0.1%。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茶味水饮料一方面具有丰富浓郁的茶香气和风味,同时富含多种茶叶中溶水性微量元素;另一方面极微量的茶多酚、咖啡碱等不利成分,确保了极致的品质等。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茶味水饮料采用纯天然的材料制备得到,无需人为调香等,富含天然粗多糖形成口感甘甜。含天然粗多糖形成口感甘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茶味水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饮料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茶味水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中国茶叶文化,传承数千年,从种植、采摘、制作、存储、泡茶,各个环境,都形了完整的文化。近数十年来开发茶饮料的食品加工厂非常普及,但制作路线都是从茶叶提取、浓缩、勾兑、加糖加香精等路径去做的茶饮料,但是这些茶饮料,都是有多种添加剂,使茶叶的口感发生了变化,做不到原香原味原甘等。
[0003]现有技术一种无色助眠茶饮及其制备工艺,公开了一种通过真空减压旋转蒸发法、调配混合等制得的无色助眠茶饮,其中,原料包括茶叶和具助眠功效的提取物,所述助眠提取物包括胡椒根提取物、γ

氨基丁酸。
[0004]现有技术一种原茶及其制作方法,公开了以成品茶叶,食用无色的含乙醇的液体和饮用纯净水为制作的原料,通过茶汁制备,纯水稀释,经沸提而成原茶。
[0005]现有技术一种茶饮料及其制造方法,公开了一种与现泡茶品质相近的茶饮料及其制造方法,分别以茶叶中的水溶性成分和挥发性成分为目标,通过选取相同或不同品种的茶叶,采用不同的提取工艺,分开提取得到茶叶的水溶性成分提取物(简称第一提取物)和茶叶的挥发性成分提取物(简称第二提取物),然后将二者以合适的量进行组合并混合均匀形成茶饮料生产用茶汤,按常规的茶饮料生产工艺进行调配、灭菌和灌装,即可生产出一种与现泡茶品质相近甚至超越的茶饮料产品。
[0006]上述现有技术中使用高温浸泡、溶剂提取等工艺,制得的茶饮料富含茶叶碱、茶多酚类、咖啡碱类物质等,一方面使得茶饮料的口感苦涩,香味单调等,另一方面茶多酚类物质也使得茶饮料极易变色和易变质等。另外,当提取温度太高,造成了茶汤中所含热敏性的挥发性和水溶性成分的氧化或裂解反应而使香气及滋味成分损失进一步增加。
[0007]如何做一种完全保留中国各种茶叶的茶香、茶味、茶甘甜和茶中自带的水溶性微量元素,并且将茶叶中的不利于部份人饮用的功效成份,如茶叶碱、容易变质的茶叶氨基酸基本去除,对茶叶中的易氧化变色的茶多酚物质进行大量分离,使茶水完全透明,同时具有不添加防腐剂,就可长效存储性,并适合所有人群饮用,具有重大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专利技术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缺陷,提供一种茶味水饮料;
[0009]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茶味水饮料的制备方法。
[0010]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11]一种茶味水饮料,每千克所述茶味水饮料中包括以下组份和浓度:
[0012]芳樟醇:10

150μg/kg;香叶醇:10

80μg/kg;总黄酮:1000

4000μg/kg;
[0013]氨基酸总量:500

800μg/kg;粗多糖:3000

7000μg/kg;
[0014]钙离子:1000

2000μg/kg;铁离子:100

300μg/kg;镁离子:1000

2000μg/kg;钠离
子:500

1000μg/kg;锶离子:200

500μg/kg。
[0015]茶多酚与氨基酸总量的比值小于0.1%;有机酸、咖啡碱、烟酸、维生素C与氨基酸总量的比值均小于0.1%。
[0016]优选地,每千克所述茶味水饮料中包括以下组份和浓度:
[0017]芳樟醇:60

150μg/kg;香叶醇:40

80μg/kg;总黄酮:2000

3000μg/kg;
[0018]氨基酸总量:600

700μg/kg;粗多糖:4000

5000μg/kg;
[0019]钙离子:1200

1500μg/kg;铁离子:150

200μg/kg;镁离子:1500

1800μg/kg;钠离子:600

700μg/kg;锶离子:300

400μg/kg。
[0020]优选地,茶多酚与氨基酸总量的比值小于0.05%;所述有机酸、咖啡碱、烟酸、维生素C与氨基酸总量的比值均小于0.05%。
[0021]优选地,每千克所述茶味水饮料中芳樟醇、香叶醇和总黄酮的质量之和,与氨基酸总量和粗多糖的质量之和的比值为11~40:35~78。
[0022]优选地,每千克所述茶味水饮料中芳樟醇、香叶醇和总黄酮的质量之和,与氨基酸总量和粗多糖的质量之和的比值为21~32.3:46~57。
[0023]优选地,每千克所述茶味水饮料中金属离子的总浓度为2800~5800μg/kg。进一步优选地,每千克所述茶味水饮料中金属离子的总浓度为2820~5793μg/kg。
[0024]进一步优选地,每千克所述茶味水饮料中金属离子的总浓度为4100~4250μg/kg。
[0025]一种所述茶味水饮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6]S1.浸茶:按茶叶和水的质量比例取茶叶,置于25℃以下冷水中浸泡1小时以上;
[0027]S2.减压蒸馏:按比例将水和茶叶倒入到负压蒸煮器中,将负压蒸煮器内负压控制在25~55KPa;
[0028]负压蒸煮器外壁为加热管,提取温度控制在65~80℃;负压蒸煮器上设有排气阀,当负压蒸煮器内压力增大时,从排气阀将蒸汽排出;
[0029]S3.冷凝和灌装:
[0030]将负压蒸煮器上排出的蒸汽,接入到全密封的冷凝管,冷凝管为螺旋状,冷凝过程为全气密状态,冷凝后成分检测和灌装,冷凝水即为所述茶味水饮料。
[0031]本专利技术创新地在25℃以下冷水中浸泡茶叶,使干茶叶吸水,表面水润,又不析出非萜烯醇类低沸点组分(VFC I)和萜烯醇类高沸点组分(VFC
ꢀⅡ
)和微量元素,便于下一步蒸馏时,香味和微量元素析出快捷的同时,不丧失香味和微量元素成份。另外,本专利技术在不高于85℃的水温中,茶叶碱和茶多酚不易蒸发,利于蒸馏去除大量茶多酚,脱离茶碱。
[0032]优选地,步骤S1中所述茶和水的质量比例:水99.5~99.8份,茶叶0.2~0.5份。
[0033]优选地,提取温度控制在70~75℃。
[0034]优选地,所述茶叶包括红茶、绿茶、白茶、黑茶、乌龙茶、花茶、沙棘茶。
[003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0036]本专利技术的茶味水饮料突出以芳樟醇、香叶醇、总黄酮为主要香气成分,以氨基酸总量、粗多糖构成了滋味成分等,使其具有天然的茶香气和风味。同时,富含钙离子、铁离子、镁离子、钠离子、锶离子等多种茶叶中溶水性微量元素,有益营养均衡和平衡口感等。另一方面极微量的茶多酚、咖啡碱等不利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茶味水饮料,其特征在于,每千克所述茶味水饮料中包括以下组份和浓度:芳樟醇:10

150μg/kg;香叶醇:10

80μg/kg;总黄酮:1000

4000μg/kg;氨基酸总量:500

800μg/kg;粗多糖:3000

7000μg/kg;钙离子:1000

2000μg/kg;铁离子:100

300μg/kg;镁离子:1000

2000μg/kg;钠离子:500

1000μg/kg;锶离子:200

500μg/kg;茶多酚与氨基酸总量的比值小于0.1%;有机酸、咖啡碱、烟酸、维生素C与氨基酸总量的比值均小于0.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茶味水饮料,其特征在于,每千克所述茶味水饮料中包括以下组份和浓度:芳樟醇:60

150μg/kg;香叶醇:40

80μg/kg;总黄酮:2000

3000μg/kg;氨基酸总量:600

700μg/kg;粗多糖:4000

5000μg/kg;钙离子:1200

1500μg/kg;铁离子:150

200μg/kg;镁离子:1500

1800μg/kg;钠离子:600

700μg/kg;锶离子:30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辉黄炳添包林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充能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