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浇注装置及具有其的底注式浇注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197870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2 18:3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浇注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浇注装置及具有其的底注式浇注系统,其中浇注装置包括:模具,其具有至少两个平行并列设置的模具腔,任一模具腔呈两端开口;底座组件,包括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第一底座适于安装在第二底座上,对应模具腔在第一底座上开设浇注通道,在第二底座上开设横向浇注槽,浇注通道在第二底座上的投影落入到横向浇注槽内,以使任一模具腔通过浇注通道与横向浇注槽连通。该浇注装置能够免锻造工序,有效缩短了中试流程,进而降低了研发成本,且该浇注装置可以无需额外设置中注系统即可完成从底部浇注的效果。置中注系统即可完成从底部浇注的效果。置中注系统即可完成从底部浇注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浇注装置及具有其的底注式浇注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浇注
,具体涉及一种浇注装置及具有其的底注式浇注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在钢铁产品开发过程中,中试是其非常重要的环节,中试效果对产品的最终性能及应用起显著作用。
[0003]小容量真空感应炉是常用的中试熔炼设备,通过真空感应炉制备中试钢锭,在使用该真空感应炉制备中试钢锭时,将钢锭模具放置在感应炉中,然后采用上注模式制备正方型钢锭,但是该模式制备出的钢锭存在表面质量差、上部缩孔深的问题,而采用传统底注模的话,需要再额外配套一个中注系统,为在钢锭模的底部设置注入口,中柱系统与该注入口连通,从中注系统向该钢锭模中注入钢液,但是在注入完成后,中注系统中会残存钢液,而残存钢液无法被利用,因此降低了材料利用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因此,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在使用该真空感应炉制备中试钢锭时,将钢锭模具放置在感应炉中,然后采用上注模式制备正方型钢锭,但是该模式制备出的钢锭存在表面质量差、上部缩孔深的问题,而采用传统底注模的话,需要再额外配套一个中注系统,为在钢锭模的底部设置注入口,中柱系统与该注入口连通,从中注系统向该钢锭模中注入钢液,但是在注入完成后,中注系统中会残存钢液,而残存钢液无法被利用,因此降低了材料利用率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浇注装置及具有其的底注式浇注系统。
[0005]一种浇注装置,包括:模具,其具有至少两个平行并列设置的模具腔,任一所述模具腔呈两端开口;底座组件,包括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所述第一底座适于安装在所述第二底座上,对应所述模具腔在所述第一底座上开设浇注通道,在所述第二底座上开设横向浇注槽,所述浇注通道在所述第二底座上的投影落入到所述横向浇注槽内,以使任一所述模具腔通过所述浇注通道与所述横向浇注槽连通;向其中一所述模具腔内注入浇注液,所述浇注液适于沿其对应的浇注通道流经所述横向浇注槽向并列的所有的模具腔注入,且适于沿所述模具腔的底部开口向顶部开口升高。
[0006]可选地,上述浇注装置中,任一所述模具腔包括第一腔和第二腔,其中,所述第一腔为方形空心腔,所述第二腔的径向截面面积从顶部开口朝向底部开口逐渐增大。
[0007]可选地,上述浇注装置中,沿所述第一底座的侧面开设环形槽,在所述第二底座上设置与所述环形槽适配的凸起,所述环形槽的槽面与所述凸起的壁面贴合,以使所述第一底座和所述第二底座配合安装。
[0008]可选地,上述浇注装置中,所述横向浇注槽呈半圆形凹槽。
[0009]可选地,上述浇注装置中,所述底座组件还包括保护件,所述保护件环绕在所述第一底座和所述第二底座的侧面上,适于向所述第一底座和所述第二底座的侧面施加挤压力。
[0010]可选地,上述浇注装置中,在所述模具的两侧分设至少一吊耳,向所述吊耳施加起吊力,以使所述模具与所述底座组件分离,完成脱模。
[0011]可选地,上述浇注装置中,所述模具的材质采用球墨铸铁。
[0012]可选地,上述浇注装置中,所述第一底座和/或所述第二底座采用莫来石材质。
[0013]可选地,上述浇注装置中,所述保护件采用低碳钢材质。
[0014]一种底注式浇注系统,包括:浇注装置,为如上所述的浇注装置。
[0015]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0016]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浇注装置,包括:模具,其具有至少两个平行并列设置的模具腔,任一所述模具腔呈两端开口;底座组件,包括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所述第一底座适于安装在所述第二底座上,对应所述模具腔在所述第一底座上开设浇注通道,在所述第二底座上开设横向浇注槽,所述浇注通道在所述第二底座上的投影落入到所述横向浇注槽内,以使任一所述模具腔通过所述浇注通道与所述横向浇注槽连通;向其中一所述模具腔内注入浇注液,所述浇注液适于沿其对应的浇注通道流经所述横向浇注槽向并列的所有的模具腔注入,且适于沿所述模具腔的底部开口向顶部开口升高。
[0017]此结构的浇注装置中,通过将该浇注装置设置为可拆卸连接的模具和底座组件,且该模具中具有至少两个平行并列设置的模具腔,将任一一个模具腔设置为两端开口,该底座组件包括适配的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在第一底座上开设浇注通道,然后在第二底座上开设横向浇注槽,且该浇注通道再第二底座上的投影落入到该横向浇注槽内,以使模具腔通过浇注通道与横向浇注槽连通,然后向其中一个模具腔内注入浇注液,浇注液会沿着能够沿着对应的浇注通道流经横向浇注槽向其他的模具腔内流动,且能够从底部开口向顶部开口注入浇注液,实现了底部浇注的效果,该浇注装置能够免锻造工序,有效缩短了中试流程,进而降低了研发成本,且该浇注装置可以无需额外设置中注系统即可完成从底部浇注的效果,克服现有技术中,在使用该真空感应炉制备中试钢锭时,将钢锭模具放置在感应炉中,然后采用上注模式制备正方型钢锭,但是该模式制备出的钢锭存在表面质量差、上部缩孔深的问题,而采用传统底注模的话,需要再额外配套一个中注系统,为在钢锭模的底部设置注入口,中柱系统与该注入口连通,从中注系统向该钢锭模中注入钢液,但是在注入完成后,中注系统中会残存钢液,而残存钢液无法被利用,因此降低了材料利用率的缺陷。
[0018]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浇注装置中,任一所述模具腔包括第一腔和第二腔,其中,所述第一腔为方形空心腔,所述第二腔的径向截面面积从顶部开口朝向底部开口逐渐增大。
[0019]此结构的浇注装置中,通过将模具腔设置为第一腔和第二腔,将第一腔设置为方形空心腔,以作为发热冒口嵌入处,能够保证浇注质量,而第二腔的径向截面面积从顶部开口朝向底部开口逐渐增加,便于后续脱模方便。
[0020]3.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浇注装置中,所述底座组件还包括保护件,所述保护件环绕在所述第一底座和所述第二底座的侧面上,适于向所述第一底座和所述第二底座的侧面施加挤压力。
[0021]通过设置保护件,能够对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施加挤压力,避免二者之间发生位移变化,且能够避免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因高温炸裂。
附图说明
[002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3]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种实施方式中提供的浇注装置的模具与底座组件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0024]图2为模具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5]图3为图2中沿A

A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6]图4为第一底座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7]图5为沿图4中B

B方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8]图6为第二底座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9]图7为沿图6中的C

C方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003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浇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模具(1),其具有至少两个平行并列设置的模具腔(102),任一所述模具腔(102)呈两端开口;底座组件(2),包括第一底座(201)和第二底座(202),所述第一底座(201)适于安装在所述第二底座(202)上,对应所述模具腔(102)在所述第一底座(201)上开设浇注通道(203),在所述第二底座(202)上开设横向浇注槽(204),所述浇注通道(203)在所述第二底座(202)上的投影落入到所述横向浇注槽(204)内,以使任一所述模具腔(102)通过所述浇注通道(203)与所述横向浇注槽(204)连通;向其中一所述模具腔(102)内注入浇注液,所述浇注液适于沿其对应的浇注通道(203)流经所述横向浇注槽(204)向并列的所有的模具腔(102)注入,且适于沿所述模具腔(102)的底部开口向顶部开口升高。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浇注装置,其特征在于,任一所述模具腔(102)包括第一腔(1021)和第二腔(1022),其中,所述第一腔(1021)为方形空心腔,所述第二腔(1022)的径向截面面积从顶部开口朝向底部开口逐渐增大。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浇注装置,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一底座(201)的侧面开设环形槽(205),在所述第二底座(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建民胡显军顾晔成建强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沙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