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智慧交通的高架限流装置及其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19595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2 18:2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智慧交通的高架限流装置,包括主体、监控机构、阻挡机构、限位机构、车轮、连接机构和固定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专利技术根据桥体表面的拥堵情况,通过显示屏显示相关信息,并适应性控制入口匝道的开闭程度,可以降低高架桥的拥堵情况;并且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被远程操控,进而可以快速准确调节入口匝道的车流量,不仅减轻交警的劳动强度,还提高了处理高架拥堵的效率。了处理高架拥堵的效率。了处理高架拥堵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智慧交通的高架限流装置及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智慧交通
,更确切地说,它涉及一种基于智慧交通的高架限流装置及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智慧交通是在智能交通的基础上,融入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等高新IT技术,通过高新技术汇集交通信息,提供实时交通数据下的交通信息服务。大量使用了数据模型、数据挖掘等数据处理技术,实现了智慧交通的系统性、实时性、信息交流的交互性以及服务的广泛性。
[0003]当高架桥上出现车祸造成拥堵后,由于司机不能及时得知高架拥堵清理,司机通过匝道不断进入高架桥中,增加了高架桥的拥堵情况;且处理高架事故的交警和救护人员又易因为高架的拥堵不能快速的到达事故地点,不利于人民的生命安全,同时不利于快速将高架上车辆进行疏散;当高架重度拥堵需要关闭入口匝道时,交警需要根据指示到达指定的匝道入口处将其封闭,增加了交警的劳动强度,且交警到达匝道入口需要一定的时间,不能快速的将匝道入口进行封闭。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基于智慧交通的高架限流装置及其方法。
[0005]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智慧交通的高架限流装置,包括:主体,所述主体包括入口匝道、出口匝道和桥体;
[0006]监控机构,所述监控机构包括支撑架、摄像头、显示屏和报警器,所述入口匝道和所述桥体的侧壁安装所述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顶端安装所述摄像头和所述显示屏;
[0007]阻挡机构,所述阻挡机构包括第二围栏、限位板、转轴、齿板、第一齿轮、固定轴、变频电机和箱体,位于所述入口匝道一端的所述支撑架的底端安装所述转轴,所述转轴与所述第二围栏之间转动连接,所述入口匝道的侧壁安装侧壁为弧形的所述限位板,且所述限位板的内部等距安装所述齿板;所述第二围栏的底端安装所述箱体,所述箱体的内部安装所述变频电机;所述变频电机的底端连接所述固定轴,所述固定轴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齿轮,且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齿板啮合;
[0008]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安装于所述第二围栏的侧壁,且所述限位机构卡合所述入口匝道的内部;
[0009]车轮,多个所述车轮安装于所述第二围栏的底端,且所述车轮滑动连接所述入口匝道的侧壁;
[0010]连接机构,所述连接机构安装于所述第二围栏的侧壁,且所述连接机构与所述限位机构之间滑动连接;
[0011]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连接所述连接机构,且所述固定机构卡合所述转轴的侧
壁。
[0012]作为优选,所述入口匝道的底端连接路面,且所述路面的侧壁对称安装第一围栏。
[0013]作为优选,所述限位机构包括卡槽、液压杆、安装杆、滑杆、限位杆和橡胶垫,所述第二围栏的侧壁倾斜安装所述液压杆,所述液压杆连接所述滑杆;所述第二围栏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杆,所述安装杆的内部滑动连接所述滑杆;所述滑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杆,所述路面和所述入口匝道的侧壁分别设有所述卡槽,所述卡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所述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的侧壁安装具有弹性的所述橡胶垫。
[0014]作为优选,所述限位杆的侧壁为“U”形结构,位于两根所述限位杆侧壁的所述橡胶垫相互抵触。
[0015]作为优选,所述连接机构包括第一齿板、第二齿轮、第三齿轮、安装轴和第二齿板,所述滑杆的侧壁安装所述第一齿板,所述第一齿板啮合所述第二齿轮;所述安装轴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齿轮和所述第三齿轮,且所述第三齿轮与所述第二齿板啮合。
[0016]作为优选,所述安装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围栏和所述安装杆的内部,且所述安装杆的内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二齿轮,所述第二围栏的内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三齿轮,且所述第二齿轮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三齿轮的直径。
[0017]作为优选,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固定杆、支撑杆、固定套、刹车片、固定环和凹槽,所述固定杆和所述第二齿板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围栏的内部,所述固定杆的侧壁安装所述第二齿板;所述固定杆的侧壁对称安装所述刹车片;所述箱体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所述固定套的侧壁对称安装所述支撑杆,所述固定套的内部转动连接所述固定环和所述固定轴,且所述固定轴的侧壁对称安装所述固定环;所述固定轴的侧壁设有侧壁为弧形的所述凹槽;所述支撑杆的内部滑动连接所述固定杆和所述刹车片,且所述刹车片抵触所述凹槽的侧壁。
[0018]作为优选,所述第二齿板和所述刹车片分别位于所述固定杆的两端,所述刹车片的厚度沿着所述箱体向着所述转轴的方向逐渐增加。
[0019]作为优选,所述车轮包括第一连接杆、弹簧、第二连接杆、滑轮、固定块、第一凸块和第二凸块,所述第二围栏的侧壁对称安装多根所述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内部滑动连接所述固定块和所述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块;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内部安装所述弹簧,所述弹簧抵触所述固定块的顶面;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底端转动连接所述滑轮,且所述滑轮滑动连接所述入口匝道和所述路面的侧壁;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内部安装具有弹性的所述第一凸块,所述固定块的侧壁等距设有所述第二凸块,且所述第二凸块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凸块的侧壁;所述第一凸块的侧壁为弧形,且所述第二凸块的锥形结构。
[0020]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智慧交通的高架限流方法,用于第一方面所述的基于智慧交通的高架限流装置,包括:
[0021]步骤一:使用监控机构对桥体表面的车辆进行监控,了解所述桥体上的车流信息;
[0022]步骤二:当桥体表面发生事故造成拥堵后,所述监控机构将道路拥堵信息发送到道路控制中心的数据收集终端,数据收集终端将信息传递给数据分析管理模块、智慧交通策略模块和智慧交通调度模块,数据分析管理模块、智慧交通策略模块和智慧交通调度模块根据路面车流信息确定合理的道路调度方案;
[0023]步骤三:所述道路调度方案被输送进入工控机中,工控机运作操控所述监控机构和所述阻挡机构,根据道路调度方案所述阻挡机构对接近事故地点车流上方的入口匝道的车流量进行调节,当所述桥体表面车辆通行速度低于20km/h产生重度拥堵时,所述阻挡机构将接近事故地点车流上方的入口匝道封闭,所述监控机构运行提醒事故地点上方的车辆通过车流上方的出口匝道驶出;当所述桥体表面车辆通行速度在20km/h至35km/h之间时,所述阻挡机构运作减小接近事故地点车流上方的入口匝道的车道数量,所述监控机构2运行提醒事故地点上方的车辆通过车流上方的出口匝道驶出;当所述桥体表面车辆通行速度在35km/h之上时,车辆在所述主体上正常行驶。
[0024]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5](1)本专利技术根据桥体表面的拥堵情况,通过显示屏显示相关信息,并适应性控制入口匝道的开闭程度,可以降低高架桥的拥堵情况。
[0026](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高架限流装置能够被远程操控,进而可以快速准确调节入口匝道的车流量,不仅减轻交警的劳动强度,还提高了处理高架拥堵的效率。
附图说明
[0027]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基于智慧交通的高架限流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智慧交通的高架限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1),所述主体(1)包括入口匝道(11)、出口匝道(12)和桥体(13);监控机构(2),所述监控机构(2)包括支撑架(21)、摄像头(22)、显示屏(23)和报警器(24),所述入口匝道(11)和所述桥体(13)的侧壁安装所述支撑架(21),所述支撑架(21)的顶端安装所述摄像头(22)和所述显示屏(23);阻挡机构(5),所述阻挡机构(5)包括第二围栏(51)、限位板(52)、转轴(53)、齿板(54)、第一齿轮(55)、固定轴(56)、变频电机(57)和箱体(58),位于所述入口匝道(11)一端的所述支撑架(21)的底端安装所述转轴(53),所述转轴(53)与所述第二围栏(51)之间转动连接,所述入口匝道(11)的侧壁安装侧壁为弧形的所述限位板(52),且所述限位板(52)的内部等距安装所述齿板(54);所述第二围栏(51)的底端安装所述箱体(58),所述箱体(58)的内部安装所述变频电机(57);所述变频电机(57)的底端连接所述固定轴(56),所述固定轴(56)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齿轮(55),且所述第一齿轮(55)与所述齿板(54)啮合;限位机构(4),所述限位机构(4)安装于所述第二围栏(51)的侧壁,且所述限位机构(4)卡合所述入口匝道(11)的内部;车轮(6),多个所述车轮(6)安装于所述第二围栏(51)的底端,且所述车轮(6)滑动连接所述入口匝道(11)的侧壁;连接机构(8),所述连接机构(8)安装于所述第二围栏(51)的侧壁,且所述连接机构(8)与所述限位机构(4)之间滑动连接;固定机构(7),所述固定机构(7)连接所述连接机构(8),且所述固定机构(7)卡合所述转轴(53)的侧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智慧交通的高架限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口匝道(11)的底端连接路面(9),且所述路面(9)的侧壁对称安装第一围栏(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智慧交通的高架限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机构(4)包括卡槽(41)、液压杆(42)、安装杆(43)、滑杆(44)、限位杆(45)和橡胶垫(46),所述第二围栏(51)的侧壁倾斜安装所述液压杆(42),所述液压杆(42)连接所述滑杆(44);所述第二围栏(51)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杆(43),所述安装杆(43)的内部滑动连接所述滑杆(44);所述滑杆(44)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杆(45),所述路面(9)和所述入口匝道(11)的侧壁分别设有所述卡槽(41),所述卡槽(41)的内部滑动连接所述限位杆(45),所述限位杆(45)的侧壁安装具有弹性的所述橡胶垫(46)。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智慧交通的高架限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杆(45)的侧壁为“U”形结构,位于两根所述限位杆(45)侧壁的所述橡胶垫(46)相互抵触。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智慧交通的高架限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机构(8)包括第一齿板(81)、第二齿轮(82)、第三齿轮(83)、安装轴(84)和第二齿板(85),所述滑杆(44)的侧壁安装所述第一齿板(81),所述第一齿板(81)啮合所述第二齿轮(82);所述安装轴(84)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齿轮(82)和所述第三齿轮(83),且所述第三齿轮(83)与所述第二齿板(85)啮合。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智慧交通的高架限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轴(84)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围栏(51)和所述安装杆(43)的内部,且所述安装杆(43)的内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二齿轮(82),所述第二围栏(51)的内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三齿轮(83),且所述第二齿
轮(82)的直径大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芳白傑莫文威黄李波张新丰
申请(专利权)人:浙大城市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