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磁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195795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2 18: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永磁电机,其包括定子和转子,转子间隔设于所述定子的内周侧,所述转子包括转子屋和多个磁极模组,多个所述磁极模组沿着所述转子屋的周向方向间隔设置并设于所述转子屋的外周侧,相邻所述磁极模组之间的间隙自所述转子屋外壁沿背离所述转子屋的旋转方向外倾斜延伸。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的永磁电机转子在旋转过程中,驱动间隙内空气向外流动,驱动定子和转子之间气隙内的空气流动,对永磁电机进行冷却,降低空气流动阻力及风摩擦损耗,增强对用永磁电机的散热;另外,在转子的旋转过程中,降低转子旋转过程中的阻力,降低转子的机械损耗,进而提高永磁电机效率。进而提高永磁电机效率。进而提高永磁电机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永磁电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永磁电机。

技术介绍

[0002]永磁电机主要由定子和转子构成,定子与转子之间形成气隙,以防止转子旋转过程中与定子碰撞、摩擦,同时为冷却空气提供通路,实现对发电机的冷却。但是,在转子旋转过程中搅动气隙内的空气,使得流场极度紊乱,产生较大的流阻和风摩擦损耗,严重影响电机散热;同时也给转子旋转带来了较大的阻力,导致转子机械损耗的增加,降低了电机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转子旋转过程中流阻较大,影响电机散热并导致转子机械损耗的增加的缺陷,提供一种永磁电机。
[0004]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永磁电机,所述永磁电机包括:
[0006]定子;
[0007]转子,间隔设于所述定子的内周侧,所述转子包括转子屋和多个磁极模组,多个所述磁极模组沿着所述转子屋的周向方向间隔设置并设于所述转子屋的外周侧,相邻所述磁极模组之间的间隙自所述转子屋外壁沿背离所述转子屋的旋转方向外倾斜延伸。
[0008]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转子在旋转过程中,驱动间隙内空气向外流动,驱动定子和转子之间气隙内的空气流动,对永磁电机进行冷却,降低空气流动阻力及风摩擦损耗,增强对用永磁电机的散热;另外,在转子的旋转过程中,降低转子旋转过程中的阻力,降低转子的机械损耗,进而提高永磁电机效率。
[0009]较佳地,在所述转子屋的周向方向上,单个所述磁极模组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其中,自所述第一端面延伸至所述第二端面记为所述转子屋的旋转方向,所述第二端面与所述转子旋转线速度方向的夹角大于90度。
[0010]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第二端面向一侧倾斜延伸,转子在旋转过程中,进一步减小流阻,驱动空气流动以实现对永磁电机进行冷却,增强对用永磁电机的散热,同时进一步降低转子的机械损耗,进而提高永磁电机效率。
[0011]较佳地,所述第一端面和所述第二端面平行设置。
[0012]较佳地,所述转子屋上与所述间隙相对的区域开设通孔,所述通孔自所述转子屋内壁沿背离所述转子屋的旋转方向外倾斜延伸。
[0013]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转子在旋转过程中,驱动冷却空气从转子屋内侧沿着通孔进入定子和转子之间的气隙,增加转子的冷却面积,改善转子的空气流通路径,减小流阻,并增强对转子的散热,进而进一步增强对永磁电机的散热。
[0014]较佳地,所述通孔的轴线方向与所述转子旋转线速度方向之间的夹角不小于所述
间隙的长度方向与所述转子旋转线速度方向的夹角。
[0015]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进一步降低在转子旋转过程中空气的流动阻力,降低转子的机械损耗,进一步增强对转子的散热。
[0016]较佳地,所述通孔的数量为多个。
[0017]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转子在旋转过程中,驱动冷却空气从转子屋内侧沿着多个通孔进入定子和转子之间的气隙,进一步增加转子的冷却面积,进一步减小流阻的同时,进一步增强对转子的散热。
[0018]较佳地,沿着所述转子屋的轴向方向,所述通孔的数量为多个;
[0019]和/或,沿着所述转子屋的周向方向,所述通孔的数量为多个。
[0020]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在转子的轴向方向上,增加转子的冷却面积,增强对转子的散热,进一步减小空气流阻,并且沿着转子的轴向开设通孔,便于加工。在转子的周向方向上,增加转子的冷却面积,增强对转子的散热,进一步减小空气流阻。
[0021]较佳地,沿着所述转子屋的轴向方向,所述磁极模组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磁极模组沿所述转子屋的周向方向错位设置。
[0022]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降低电机转矩波动,增强电机运行稳定性。
[0023]较佳地,沿着所述转子屋的轴向方向,多个所述磁极模组贴合设置。
[0024]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降低或避免影响电磁性能,增强永磁电机运行的稳定性。
[0025]较佳地,所述磁极模组包括永磁体和永磁体支撑件,所述永磁体置于所述永磁体支撑件内部,所述永磁体支撑件由层压板叠压形成。
[0026]本专利技术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
[0027]本专利技术中的永磁电机转子在旋转过程中,驱动间隙内空气向外流动,驱动定子和转子之间气隙内的空气流动,对永磁电机进行冷却,降低空气流动阻力及风摩擦损耗,增强对用永磁电机的散热;另外,在转子的旋转过程中,降低转子旋转过程中的阻力,降低转子的机械损耗,进而提高永磁电机效率。
附图说明
[0028]图1为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永磁电机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2为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转子的结构示意图。
[0030]附图标记说明:
[0031]定子1
[0032]转子2
[0033]转子屋21
[0034]通孔211
[0035]磁极模组22
[0036]第一端面221
[0037]第二端面222
[0038]永磁体223
[0039]永磁体支撑件224
[0040]间隙23
[0041]气隙3
具体实施方式
[0042]下面通过实施例的方式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但并不因此将本专利技术限制在以下的实施例范围之中。
[0043]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永磁电机,如图1和图2所示。永磁电机包括定子1和转子2,定子1的内周侧开设若干间隔设置的径向风道,转子2间隔设于定子1的内周侧,转子2包括转子屋21和多个磁极模组22,多个磁极模组22沿着转子屋21的周向方向间隔设置并设于转子屋21的外周侧,相邻磁极模组22之间的间隙23自转子屋21外壁沿背离转子屋21的旋转方向外倾斜延伸。
[0044]在本实施例中,磁极模组22采用非对称结构,相邻磁极模组22之间的间隙23形成向一侧倾斜的空气通道,该空气通道向背离转子屋21的旋转方向倾斜。请结合图1和图2进行理解,图1和图2中含箭头的弧线示意了转子2的旋转方向(即转子屋21的旋转方向),转子2顺时针转动,空气通道向左侧倾斜。转子2在旋转过程中,驱动间隙23内空气向外流动,驱动定子1和转子2之间气隙3内的空气流动,对永磁电机进行冷却,降低空气流动阻力及风摩擦损耗,增强对用永磁电机的散热;另外,在转子2的旋转过程中,降低转子2旋转过程中的阻力,降低转子2的机械损耗,进而提高永磁电机效率。
[0045]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在转子屋21的周向方向上,单个磁极模组22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面221和第二端面222,其中,自第一端面221延伸至第二端面222记为转子屋21的旋转方向,第二端面222与转子2旋转线速度方向的夹角大于90度。换言之,其中一个磁极模组22的第二端面222与其相邻的磁极模组22的第一端面221形成上文所述的空气通道,该空气通道中背离转子屋21的旋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永磁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永磁电机包括:定子;转子,间隔设于所述定子的内周侧,所述转子包括转子屋和多个磁极模组,多个所述磁极模组沿着所述转子屋的周向方向间隔设置并设于所述转子屋的外周侧,相邻所述磁极模组之间的间隙自所述转子屋外壁沿背离所述转子屋的旋转方向外倾斜延伸。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永磁电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转子屋的周向方向上,单个所述磁极模组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其中,自所述第一端面延伸至所述第二端面记为所述转子屋的旋转方向,所述第二端面与所述转子旋转线速度方向的夹角大于90度。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永磁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面和所述第二端面平行设置。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永磁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屋上与所述间隙相对的区域开设通孔,所述通孔自所述转子屋内壁沿背离所述转子屋的旋转方向外倾斜延伸。5.如权利要求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立建施培丽周昊宇吴莹莹王文婷施杨赵大文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电气风电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