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蒋朋飞专利>正文

一种急诊科临床用心脑复苏抢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195694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2 18: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急诊科临床用心脑复苏抢救装置,其结构包括氧气罐、按压头、升降支柱、卡座、伸缩背板装置、底座、压力调节旋钮、通气管、支架、氧气输出管,底座上安装有伸缩背板装置,两者之间采用间隙配合,伸缩背板装置的侧边安装有升降支柱,升降支柱通过卡座与支架连接,支架为拱形结构,支架上机械连接有按压头,按压头的上端设有氧气罐,氧气罐与氧气输出管、通气管连接,压力调节旋钮与按压头采用电连接,按压头正对伸缩背板装置的上方,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有的伸缩背板装置,其中背板在电动伸缩杆的配合下实现水平移动,以此扩大背板的面积,方便抢救时患者可以更快更好的装上抢救装置。置。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急诊科临床用心脑复苏抢救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特别的,是一种急诊科临床用心脑复苏抢救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临床医学上,心搏骤停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在未能预计的情况和时间内心脏突然停止搏动,从而导致有效心泵功能和有效循环突然中止,引起全身组织细胞严重缺血、缺氧和代谢障碍,如不及时抢救即可立刻失去生命,心搏骤停不同于任何慢性疾病终末期的心脏停搏,若及时采取正确有效的复苏措施,病人有可能被挽回生命并得到康复,急救患者在心脑复苏抢救中,一般采用胸外按压的方法,通过心脏复苏按压泵或者人工进行心脏不间断按压,但是人工需要不间断按压其按压频率过快或过慢,达不到有效按压深度,因此,现有的心脏复苏大都采用心脑复苏抢救装置来实行,但是在实行前,需要将装置安在患者的身上,但是目前背板的面积有限,由于不同患者的体格不一样,对于一些身材比较壮硕的患者,在抢救时安装上心脑复苏装置比较费时费力,耽误了抢救时间,若是扩大背板的面积,在不用的时候,会较占安放的位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急诊科临床用心脑复苏抢救装置。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急诊科临床用心脑复苏抢救装置,其结构包括氧气罐、按压头、升降支柱、卡座、伸缩背板装置、底座、压力调节旋钮、通气管、支架、氧气输出管,所述底座上安装有伸缩背板装置,两者之间采用间隙配合,所述伸缩背板装置的侧边安装有升降支柱,所述升降支柱通过卡座与支架连接,所述支架为拱形结构,所述支架上机械连接有按压头,所述按压头的上端设有氧气罐,所述氧气罐与氧气输出管、通气管连接,所述压力调节旋钮与按压头采用电连接,所述按压头正对伸缩背板装置的上方。
[000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伸缩背板装置包括背板、滑轨、百褶板、电动伸缩杆、滑块、支撑组件,所述背板之间通过电动伸缩杆与百褶板连接,所述背板的底部设有滑块,所述滑轨设在底座上,所述滑块与滑轨之间采用滑动配合,所述支撑组件接触在电动伸缩杆的底部。
[000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背板的外侧设有凸起的斜角,所述支撑组件设有两个以上,每三个所述支撑组件呈直线式固定在底座上。
[000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架的两侧焊接有支撑伸缩组件,所述支撑伸缩组件设有固定竖板与连接伸缩轴,所述固定竖板焊接在支架的两侧,所述固定竖板通过连接伸缩轴与卡座水平连接。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撑组件设有海绵垫、支撑座、支脚、支柱、固定底座,所述支撑座上固定有海绵垫,所述海绵垫与电动伸缩杆接触,所述支撑座与支脚、支柱焊接在一起形成Y字形结构,所述支柱的底部与固定底座机械连接。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固定底座垂直固定在底座上且两者之间采用滑动配合。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固定底座设有安装座、连接口、吸盘,所述安装座的两侧设有连接口,所述安装座的底部设有两个所述吸盘,所述吸盘吸附在底座上,所述底座的上表面为光滑表面。
[0011]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2]1、本专利技术通过设有的伸缩背板装置,其中背板在电动伸缩杆的配合下实现水平移动,以此扩大背板的面积,方便抢救时患者可以更快更好的装上抢救装置。
[0013]2、本专利技术在电动伸缩杆的上端,也就是两个背板之间还连接有百褶板,其中百褶板配合背板实现自由伸缩,百褶板覆盖在电动伸缩杆上,在背板之间水平装有三个电动伸缩杆,电动伸缩杆可为拉开的槽口提供支撑力,而百褶板则保护电动伸缩杆不会与患者直接接触,避免电动伸缩杆损坏。
[0014]3、本专利技术在电动伸缩杆的底部设有支撑组件,支撑组件设有的支撑座用于固定电动伸缩杆,为电动伸缩杆提供支撑力,避免其受到压折,而海绵垫与电动伸缩杆直接接触,在电动伸缩杆工作时,两者之间产生相对滑动,保证电动伸缩杆的正常工作。
[0015]4、本专利技术在支柱的底部设有固定底座,固定底座上设有的连接口通过弹簧连接每三个水平分布的支柱,其中靠近背板的连接口则与背板固定在一起,实现电动伸缩杆的三足鼎立,吸盘将支柱稳定的固定在底座上,伴随着电动伸缩杆伸缩,吸盘可沿着底座光滑的表面滑动但是不会分离,提高支撑组件的支撑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急诊科临床用心脑复苏抢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急诊科临床用心脑复苏抢救装置的正面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专利技术伸缩背板装置打开后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专利技术背板与电动伸缩杆的配合结构示意图。
[0020]图5为本专利技术支撑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6为本专利技术固定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7为本专利技术支撑组件的分布结构示意图。
[0023]图中:氧气罐1、按压头2、升降支柱3、卡座4、伸缩背板装置5、底座6、压力调节旋钮7、通气管8、支架9、氧气输出管10、背板51、滑轨52、百褶板53、电动伸缩杆54、滑块55、支撑组件56、支撑伸缩组件91、固定竖板911、连接伸缩轴912、海绵垫56a、支撑座56b、支脚56c、支柱56d、固定底座56e、安装座6e1、连接口6e2、吸盘6e3。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图1~图7示意性的显示了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心脑复苏抢救装置的结构,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
[0025]实施例
[0026]如图1

图7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急诊科临床用心脑复苏抢救装置,其结构包括氧
气罐1、按压头2、升降支柱3、卡座4、伸缩背板装置5、底座6、压力调节旋钮7、通气管8、支架9、氧气输出管10,所述底座6上安装有伸缩背板装置5,两者之间采用间隙配合,所述伸缩背板装置5的侧边安装有升降支柱3,所述升降支柱3通过卡座4与支架9连接,所述支架9为拱形结构,所述支架9上机械连接有按压头2,所述按压头2的上端设有氧气罐1,所述氧气罐1与氧气输出管10、通气管8连接,所述压力调节旋钮7与按压头2采用电连接,所述按压头2正对伸缩背板装置5的上方,所述伸缩背板装置5包括背板51、滑轨52、百褶板53、电动伸缩杆54、滑块55、支撑组件56,所述背板51之间通过电动伸缩杆54与百褶板53连接,所述背板51的底部设有滑块55,所述滑轨52设在底座6上,所述滑块55与滑轨52之间采用滑动配合,所述支撑组件56接触在电动伸缩杆54的底部,所述背板51的外侧设有凸起的斜角,所述支撑组件56设有两个以上,每三个所述支撑组件56呈直线式固定在底座6上,所述支架9的两侧焊接有支撑伸缩组件91,所述支撑伸缩组件91设有固定竖板911与连接伸缩轴912,所述固定竖板911焊接在支架9的两侧,所述固定竖板911通过连接伸缩轴912与卡座4水平连接,所述支撑组件56设有海绵垫56a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急诊科临床用心脑复苏抢救装置,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包括氧气罐(1)、按压头(2)、升降支柱(3)、卡座(4)、伸缩背板装置(5)、底座(6)、压力调节旋钮(7)、通气管(8)、支架(9)、氧气输出管(10),所述底座(6)上安装有伸缩背板装置(5),两者之间采用间隙配合,所述伸缩背板装置(5)的侧边安装有升降支柱(3),所述升降支柱(3)通过卡座(4)与支架(9)连接,所述支架(9)为拱形结构,所述支架(9)上机械连接有按压头(2),所述按压头(2)的上端设有氧气罐(1),所述氧气罐(1)与氧气输出管(10)、通气管(8)连接,所述压力调节旋钮(7)与按压头(2)采用电连接,所述按压头(2)正对伸缩背板装置(5)的上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急诊科临床用心脑复苏抢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背板装置(5)包括背板(51)、滑轨(52)、百褶板(53)、电动伸缩杆(54)、滑块(55)、支撑组件(56),所述背板(51)之间通过电动伸缩杆(54)与百褶板(53)连接,所述背板(51)的底部设有滑块(55),所述滑轨(52)设在底座(6)上,所述滑块(55)与滑轨(52)之间采用滑动配合,所述支撑组件(56)接触在电动伸缩杆(54)的底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急诊科临床用心脑复苏抢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51)的外侧设有凸起的斜角,所述支撑组件(56)设有两个以上,每三个所述支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朋飞
申请(专利权)人:蒋朋飞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