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准更新方法、接近传感装置及电子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191300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2 18:11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基准更新方法、接近传感装置及电子设备,涉及接近传感器领域,该方法包括:获得采样值;当没有预设基准值时,获取目标基准值;当有预设基准值时,将所述预设基准作为所述目标基准值,若采样值在预设取值范围内,则更新目标基准值。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有助于接近传感装置在不同环境下具有相同的灵敏度,从而可以减少环境对传感装置的影响,进而可以减少误判。进而可以减少误判。进而可以减少误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准更新方法、接近传感装置及电子设备


[0001]本申请实施例涉及接近传感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准更新方法、接近传感装置及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0002]P

Sensor(Proximity Sensor)作为一种接近传感装置,已经被广泛应用在各个领域当中,主要用于检测物体是否靠近。常见的使用P

Sensor的设备有手机,笔记本电脑,自动门,安装头盔以及自动热风机等。目前,P

Sensor通常是以感光测距作为手段,通过光强相对基准变化检测物体是否接近。
[0003]然而,在实际应用场景中,P

Sensor所处的环境复杂多变,因此,基准容易受外界环境(例如,温飘和环境变化)影响,导致基准产生偏差,由此会使得P

Sensor产生误判。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准更新方法、接近传感装置及电子设备,有助于传感器在不同环境下具有相同的灵敏度,从而可以减少环境对接近传感器的影响,进而可以减少误判。
[0005]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准更新方法,包括:
[0006]获得采样值;
[0007]当没有预设基准值时,获取目标基准值;
[0008]当有预设基准值时,将预设基准值作为目标基准值,若采样值在预设取值范围内,则更新目标基准值;
[0009]本申请实施例中,预设取值范围由目标基准值确定,预设取值范围包括预设第一取值范围和预设第二取值范围。
[0010]本申请实施例有助于传感器在不同环境下具有相同的灵敏度,从而可以减少环境对接近传感器的影响,进而可以减少误判。
[0011]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采样值在预设取值范围内,则更新目标基准值包括:
[0012]若采样值在预设第一取值范围内,则获取采样值的均值;
[0013]基于采样值的均值更新目标基准值。
[0014]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减少采样值的波动带来的误差。
[0015]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基于采样值的均值更新目标基准值包括:
[0016]统计在预设第一取值范围内的连续采样值的总数;
[0017]若总数大于或等于预设计数阈值,基于连续采样值的均值更新目标基准值。
[0018]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计数机制,可以区分环境和物体接近引起的变化,防止频繁更新导致的错误,同时也可以提升效率,提升用户体验。
[0019]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预设第一取值范围为目标基准值

预设第一更新阈
值至目标基准值+预设第一更新阈值的范围。
[0020]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更新目标基准值之后,将在预设第一取值范围内的连续采样值的总数置零。
[0021]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动态更新基准值提升接近传感器判断结果准确性的同时,在更新目标基准值后,及时将在预设第一取值范围内的连续采样值的总数置零,可以避免前面已统计的计数影响后续基准值的更新。
[0022]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采样值在预设取值范围内,则更新目标基准值包括:
[0023]若采样值在预设第二取值范围内时,目标基准值反向异常,则基于采样值更新目标基准值。
[0024]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预设第二取值范围为小于目标基准值

预设第二更新阈值的范围。
[0025]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预设第二更新阈值大于预设第一更新阈值。
[0026]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方法还包括:
[0027]若采样值不在预设取值范围内,则基于采样值确定物体接近判断的检测结果。
[0028]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采样值不在预设取值范围内,则基于采样值确定物体接近判断的检测结果包括:
[0029]若采样值大于或等于目标基准值+预设第一距离阈值,则确定检测结果为物体靠近;或,
[0030]若采样值小于或等于目标基准值+预设第二距离阈值,且大于目标基准值+预设第一更新阈值,则确定检测结果为物体远离;或,
[0031]若采样值小于目标基准值+预设第一距离阈值,且大于目标基准值+预设第二距离阈值,则将本次采样的检测结果与上一次采样的检测结果保持一致。
[0032]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将本次采样的检测结果与上一次采样的检测结果保持一致,可以避免状态频繁更新导致的抖动。
[0033]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连续采样获得多个采样值;
[0034]当采样值稳定后,基于多个采样值确定初始基准值,其中,采样值稳定为采样值的波动在预设第一波动范围之内;
[0035]基于初始基准值进行物体接近判断的检测,若检测结果为物体靠近,则将初始基准值确定为目标基准值;当采样值不稳定时,则重新进行连续采样获得多个采样值,其中,采样值不稳定为采样值的波动不在预设第一波动范围之内。
[0036]本申请实施例可以通过实时检测校准目标基准值,提高用户的体验。
[0037]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采样值大于或等于初始基准值+预设第三距离阈值,则确定检测结果为物体靠近。
[0038]本申请实施例中,在获取目标基准值时,为了简化基准更新方法,预设第三距离阈值可以跟预设第一距离阈值相同,当然预设第三距离阈值也可以跟预设第一距离阈值不同,例如,预设第三距离阈值小于预设第一距离阈值时,则初始基准值+预设第三距离阈值的范围更大,能够更加快速地确定目标基准值,从而快速进入目标基准值的动态更新过程,提升接近传感器的检测准确性。
[0039]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采样值在预设第三取值范围内时,初始基准值反向异常,则重新进行连续采样获得多个采样值,其中,预设第三取值范围为小于初始基准值

预设第三更新阈值的范围。
[0040]本申请实施例中,在获取目标基准值时,为了简化基准更新方法,预设第三更新阈值可以和预设第二更新阈值相同,当然预设第三更新阈值也可以跟预设第二更新阈值不同,例如,预设第三更新阈值大于预设第二更新阈值时,则初始基准值

预设第三更新阈值的范围更小,不会轻易判断为初始值反向异常,能够更加快速地确定目标基准值,从而快速进入目标基准值的动态更新过程,提升接近传感器的检测准确性。
[0041]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接近传感装置,该接近传感装置用于执行第一方面提供的任意一种的基准更新方法。
[0042]本申请实施例中,接近传感装置可以包括处理器,处理器可以执行第一方面提供的任意一种的基准更新方法。
[0043]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如第二方面提供的接近传感装置。
[0044]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基准更新方法,能够随着外界环境的变化动态调整基准,有助于接近传感装置在不同环境下具有相同的灵敏度,从而可以减少环境对传感装置的影响,进而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准更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获得采样值;当没有预设基准值时,获取目标基准值;当有预设基准值时,将所述预设基准值作为所述目标基准值;若所述采样值在预设取值范围内,则更新所述目标基准值。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若所述采样值在预设取值范围内,则更新所述目标基准值包括:若所述采样值在预设第一取值范围内,则获取所述采样值的均值;基于所述采样值的均值更新所述目标基准值。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采样值的均值更新所述目标基准值包括:统计在所述预设第一取值范围内的连续采样值的总数;若所述总数大于或等于预设计数阈值,基于所述连续采样值的均值更新所述目标基准值。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第一取值范围为所述目标基准值

预设第一更新阈值至所述目标基准值+预设第一更新阈值的范围。5.根据权利要求2

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更新所述目标基准值之后,将在所述预设第一取值范围内的连续采样值的总数置零。6.根据权利要求2或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若所述采样值在预设取值范围内,则更新所述目标基准值包括:若所述采样值在预设第二取值范围内时,所述目标基准值反向异常,则基于所述采样值更新所述目标基准值。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第二取值范围为小于所述目标基准值

预设第二更新阈值的范围。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第二更新阈值大于所述预设第一更新阈值。9.根据权利要求4或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若所述采样值不在所述预设取值范围内,则基于所述采样值确定物体接近判断的检测结果。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伟峰崔神通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