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止采集电路软失效的方法和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5189185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2 18:04
本申请涉及一种防止采集电路软失效的方法和系统,通过在RAM内存储至少两次数据,对数据进行对比,来判断RAM是否发生失效,以及RAM的失效类型,若为软失效,则可通过数据重写来有效避免,保证RAM正常工作,避免因RAM软失效导致的错误报警,提高系统的可用性。同时,由于采集模块中ADC采样的数据不可能完全一致,利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对比方法,保证在精度要求内,确保数据对比的准确性,保证系统的高可用性。保证系统的高可用性。保证系统的高可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止采集电路软失效的方法和系统


[0001]本申请属于工业控制
,具体涉及一种防止采集电路软失效的方法和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带有随机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的器件在其生命周期中,会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导致功能失效,一般而言,硬件本身发生损坏的,我们称之为器件硬失效(Firm Error),否则,称之为器件软失效(Soft Error)。
[0003]软失效主要是由于带电粒子撞击器件的存储单元RAM引起的,这些高能粒子和半导体存储器的原子相互作用产生电子空穴对,该电子空穴对导致存储单元中存储信息的改变,进而导致器件功能错误。
[0004]在工业控制领域,随机存储器RAM得到广泛应用,在控制系统的采集电路中,从前端的数据采集,数据计算以及计算结果的上报过程,各类数据均是存储在RAM中,在整个过程中,若某个RAM发生软失效,则会导致采集电路上报的数据出错,导致控制系统错误报警,造成系统停车,影响系统连续运行,可用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不足,本申请提供一种防止采集电路软失效的方法和系统,能对稳态信号采集电路的各个环节软失效进行验证,确保采集数据的准确性。
[000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止采集电路软失效的方法,用于稳态信号采集电路,包括:S1:采集模块进行至少两次现场数据采集,并将采集数据分别存储在采集模块RAM的至少两个地址中;S2:对比采集模块RAM内的采集数据,若数据一致,则向计算模块发送采集数据,若数据不一致,则执行S3;S3:判断是否连续多次采集数据对比均不一致,若是,则发起采集模块RAM硬失效报警,若不是,则返回S1;S4:计算模块接收采集模块发送的采集数据,并针对至少两个采集数据进行计算,并将计算结果分别存储在计算模块RAM的至少两个地址中;S5:计算模块将至少两个计算结果发送至上报模块,上报模块计算结果添加校验后进行比较,若一致,则对外发送添加校验后的计算结果,若不一致,则执行S6;S6:判断是否连续多次计算结果对比均不一致,若是,则发起计算模块RAM硬失效报警,若不是,则返回S1。
[0007]优选的,S2和S5中的比较方法包括:S201:获取采集电路精度要求x,以及采集电路ADC位数y;S202:根据所述精度要求x以及ADC位数y,计算允许误差值e:
S203:根据允许误差值e,计算允许误差的ADC采样位数n:,其中,n为正整数;S204:对比采集模块RAM内的数据,若数据前y

n位数据一致,则确定采集模块RAM内的数据一致。
[0008]S203中,允许误差的ADC采样位数n取最大整数。
[0009]优选的,S3和S6中,连续两次判断均不一致,则触发RAM硬失效报警。
[0010]优选的,所述上报模块对计算结果加校验后,生成的数据包括数据头、计算结果以及CRC校验码。
[0011]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防止采集电路软失效的系统,用于采集稳态信号,包括:采集模块:用于采集至少两次现场数据,并将采集数据存储在采集模块RAM至少两个的地址中;对比至少两次采集数据,若一致,则将采集数据发送至计算模块,若连续多次均不一致,则发起采集模块RAM硬失效报警;计算模块:接收采集模块发送的至少两次采集数据,并分别进行计算,并计算结果存储在计算模块RAM至少两个的地址后,向上报模块发送计算结果;上报模块:接收计算模块发送的至少两个计算结果并添加校验,对比添加校验后的计算结果,若一致,则对外报送;若连续多次对比均不一致,则发起采集模块RAM硬失效报警。
[0012]优选的,所述采集模块和所述上报模块对比数据的方法包括:获取采集电路精度要求x,以及采集电路ADC位数y;根据所述精度要求x以及ADC位数y,计算允许误差值e:根据允许误差值e,计算允许误差的ADC采样位数n:,其中,n为正整数;对比采集模块RAM内的数据,若数据前y

n位数据一致,则确定采集模块RAM内的数据一致。
[0013]优选的,允许误差的ADC采样位数n取最大整数。
[0014]优选的,所述计算模块和所述上报模块连续两次判断均不一致,则触发RAM硬失效报警。
[0015]优选的,所述上报模块对计算结果加校验后,生成的数据包括数据头、计算结果以及CRC校验码。
[0016]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本申请涉及一种防止采集电路软失效的方法和系统,通过在RAM内存储至少两次数据,对数据进行对比,来判断RAM是否发生失效,以及RAM的失效类型,若为软失效,则可通过数据重写来有效避免,保证RAM正常工作,避免因RAM软失效导致的错误报警,提高系统的可用性。同时,由于采集模块中ADC采样的数据不可能完全一致,利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对比方法,保证在精度要求内,确保数据对比的准确性,保证系统的高可用
性。
附图说明
[0017]本申请借助于以下附图进行描述:图1示出了本申请一种实施例的流程图;图2示出了本申请RAM数据比对方法流程图;图3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的示意图;图4示出了本申请另一种实施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为了更好的解释本专利技术,以便于理解,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详细描述。可以理解的是,以下所描述的具体的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专利技术,而非对该专利技术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专利技术相关的部分。
[0019]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防止采集电路软失效的方法,用于稳态信号采集电路,包括:S1:采集模块进行至少两次现场数据采集,并将采集数据分别存储在采集模块RAM的至少两个地址中。
[0020]本实施例中,以进行两次现场数据采集为例进行说明,采集模块对现场的稳态信号进行采集,每次采集的数据为稳态信号周期的整数倍,例如2个周期的数据,当采集两个信号周期的数据后,将数据存储在采集模块RAM的地址中,重复进行两次。即采集模块RAM中的两个存储地址内,均存储了两个周期的稳态信号采集数据。
[0021]S2:对比采集模块RAM内的采集数据,若数据一致,则向计算模块发送采集数据,若数据不一致,则执行S3;本实施例以采集电路精度要求1%,16bit的ADC为例进行说明,则具体的数据比较方法为:S201:获取采集电路精度要求x=1%,采集电路ADC位数y=16。
[0022]S202:根据所述精度要求x以及ADC位数y,计算允许误差值e,16位的采集电路ADC采样,所才采集的数据最大值为,结合精度要求,确认采集模块采集的信号允许的误差值。
[0023]S203:根据允许误差值e,计算允许误差的ADC采样位数n。
[0024]在误差范围内允许的ADC采样位号采集数据偏差的位数n,ADC后n位的采集数据的值要小于等于允许误差值e,即,求解的n≤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止采集电路软失效的方法,用于稳态信号采集电路,其特征在于:S1:采集模块进行至少两次现场数据采集,并将采集数据分别存储在采集模块RAM的至少两个地址中;S2:对比采集模块RAM内的采集数据,若数据一致,则向计算模块发送采集数据,若数据不一致,则执行S3;S3:判断是否连续多次采集数据对比均不一致,若是,则发起采集模块RAM硬失效报警,若不是,则返回S1;S4:计算模块接收采集模块发送的采集数据,并针对至少两个采集数据进行计算,并将计算结果分别存储在计算模块RAM的至少两个地址中;S5:计算模块将至少两个计算结果发送至上报模块,上报模块计算结果添加校验后进行比较,若一致,则对外发送添加校验后的计算结果,若不一致,则执行S6;S6:判断是否连续多次计算结果对比均不一致,若是,则发起计算模块RAM硬失效报警,若不是,则返回S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止采集电路软失效的方法,其特征在于:S2和S5中的比较方法包括:S201:获取采集电路精度要求x,以及采集电路ADC位数y;S202:根据所述精度要求x以及ADC位数y,计算允许误差值e:S203:根据允许误差值e,计算允许误差的ADC采样位数n:,其中,n为正整数;S204:对比采集模块RAM内的数据,若数据前y

n位数据一致,则确定采集模块RAM内的数据一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止采集电路软失效的方法,其特征在于:S203中,允许误差的ADC采样位数n取最大整数。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止采集电路软失效的方法,其特征在于:S3和S6中,连续两次判断均不一致,则触发RAM硬失效报警。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止采集电路软失效的方法,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赖一宁金福坤柏立悦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中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