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降解渗水地膜零距离种植作物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188994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2 18: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降解渗水地膜零距离种植作物的方法,涉及农作物栽培技术领域,所述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开沟、整地,将地块整理为若干个梯台;在梯台的台面和两腰面铺设全生物降解渗水地膜,压膜定位后覆土;所述覆土为在梯台两腰面覆土,覆土面与梯台上顶面同高;在覆土面上整理种床,打孔播种并镇压成微沟;解决了高粱谷子地膜覆盖出苗难、降解地膜单位面积用量大成本高和半干旱地区小雨资源利用率不高的难题;降解渗水地膜的降水利用率高,雨水或直接渗入膜下或者流向两边的膜下灌溉作物根部,而且膜在土壤中分解较快,利于作物根系进入膜下,利于增产。利于增产。利于增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降解渗水地膜零距离种植作物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作物栽培
,尤其涉及一种降解渗水地膜零距离种植作物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地膜覆盖是一种现代农业生产技术,具有增温、保温、保水、保持养分、增加光效、提高土壤肥力,抑制杂草生长和和缩短作物生长期等作用,是一项重要的抗旱增产措施,地膜年使用量超过3亿亩。
[0003]高粱作为主要的酿酒原粮,山西汾酒、陕西西凤酒企业、山西醋产业企业等对高粱的需求量巨大,高粱也是耐旱高产作物,地膜覆盖成为北方地区高粱旱作增产的必要措施,然而,高粱苗期顶土能力差,地膜覆盖后出苗难问题时有发生。谷子作为北方的主要的杂粮,谷子膜覆盖穴播技术对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特别明显,同样地谷子苗期顶土能力差,地膜覆盖后出苗难问题也时有发生。
[0004]在地膜覆盖种植过程中,传统的垄形覆盖和垄沟覆盖膜边反卷对于小雨量雨水的汇聚效率不高,不能有效的促进雨水的快速下渗,对于雨水的利用效率低下,容易造成膜上打孔播种覆土后遇到降雨发生土壤板结的现象,从而导致出苗难等问题。如何在地膜覆盖种植作物过程中减少地膜用量,高效利用光热资源和天然降水中的“无效”小雨降水资源,并同时提高作物产出率,仍是本领域有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降解渗水地膜零距离种植作物的方法,解决了高粱谷子地膜覆盖出苗难、降解地膜单位面积用量大成本高和半干旱地区小雨资源利用率不高的难题;降解渗水地膜的降水利用率高,雨水或直接渗入膜下或者流向两边经过镇压后处于较低位置种床的膜下灌溉作物根部,而且膜在土壤中分解较快,利于作物根系进入膜下,利于增产。
[0006]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0007]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降解渗水地膜零距离种植作物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8]开沟、整地,将地块整理为若干个梯台;在梯台的台面和两腰面铺设全生物降解渗水地膜,压膜定位后覆土;所述覆土为在梯台两腰面覆土,覆土面与梯台上顶面同高;在覆土面上整理种床,打孔播种并镇压成微沟。
[0009]优选的,所述开沟采用单向开沟器进行,所述单向开沟器内侧为立面,外侧为斜面。
[0010]优选的,所述梯台面宽度距离为360~380mm。
[0011]优选的,所述整地采用粗杆哑铃型整形器进行,所述粗杆哑铃型整形器的包括一个内杆、两个实心锥状圆台和两个连接头;所述两个实心锥状圆台通过两个连接头固定在内杆两端。
[0012]优选的,所述梯台为上底330~370mm、下底380~420mm、高75~85mm的梯台。
[0013]优选的,所述全生物降解渗水地膜厚度为0.006~0.008mm,宽度为480~520mm;铺设地膜于梯台面上,两侧腰面各余55~95mm。
[0014]优选的,所述压膜定位采用毛面细杆哑铃型压膜器进行,所述毛面细杆哑铃型压膜器包括一个内杆、两个实心锥状圆台;所述两个实心锥状圆台固定在内杆两端。
[0015]优选的,所述覆土高度与梯形上顶相平,宽度>100mm,于覆土平面整理种床,种床宽度80~100mm。
[0016]优选的,所述播种在梯形两腰的地膜边上方,零距离处打孔播种镇压成微沟,孔距150~250mm。
[0017]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降解渗水地膜零距离种植作物的方法,解决了高粱谷子地膜覆盖出苗难、降解地膜单位面积用量大成本高和半干旱地区小雨资源利用率不高的难题。在受光面积基本相同情况下,500mm膜的用量比采用800mm膜减少37.5%;两边压实土,抗风性能好;高粱谷子顶土能力差,没有膜上打孔播种覆土后遇雨易板结阻碍出苗的问题,利于出苗。降解渗水地膜的降水利用率高,雨水或直接渗入膜下或者流向两边的膜下灌溉作物根部,而且膜在土壤中分解较快,利于作物根系进入膜下,利于增产。环保且简单易行,适应性广效率高效果好;
[0018]本专利技术用500mm全生物降解渗水地膜的受光面积350mm,受光有效利用率提高到70%,可以与800mm常规覆盖方式受光面积350mm的相同,500mm膜起到800mm膜的增温保墒功效,还可节约地膜用量成本37.5%;种植在有膜地段膜边上方的零距离处,不但出苗顺畅,而且膜的增温作用和集雨下渗增墒保水作用效用好;带有微孔的全生物降解渗水地膜,可以在苗期就有一定的温度水分养分和透气的交流,覆膜一个月后,土壤中的膜分解就会加快,作物根系可以顺畅进入膜下,利于生长。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整形后的梯形地形图;
[0020]图2为粗杆哑铃型整形器;
[0021]图3为毛面细杆哑铃型压膜器;
[0022]图4为单向开沟器;
[0023]图5为平土板;
[0024]图6为覆膜零距离种植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降解渗水地膜零距离种植作物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6]开沟、整地,将地块整理为若干个梯台;在梯台的台面和两腰铺设全生物降解渗水地膜,压膜定位后覆土;所述覆土为在梯台两腰面覆土,覆土面与梯台上顶面同高;在覆土面上整理种床,打孔播种镇压成微沟。
[0027]在本专利技术所述种植方法中,先进行开沟整地,将地块整理为若干个梯台,优选的采用单向开沟器开沟,所述单向开沟器优选的内侧为立面,外侧为斜面;优选的采用粗杆哑铃型整形器整地,所述粗杆哑铃型整形器优选的包括一个内杆、两个实心锥状圆台和两个连
接头,所述两个实心锥状圆台通过两个连接头固定在内杆两端,所述内杆长度优选为350mm,外径优选为140mm,材料优选为空心厚壁钢管,所述圆台高优选为45mm,上底面直径优选为140mm,下底面直径优选为300mm,材料优选为实心锥状圆台钢材;所述梯台上底优选为330~370mm,进一步优选为340~360mm,再进一步优选为350mm,所述梯台下底优选为380~420mm,进一步优选为390~410mm,再进一步优选为400mm,所述梯台高优选为75~85mm,进一步优选为72~82mm,再进一步优选为80mm;所述梯台面宽度距离优选为360~380mm,进一步优选为370mm。
[0028]在本专利技术所述种植方法中,在梯台的台面和两腰铺设全生物降解渗水地膜,所述全生物降解渗水地膜厚度优选为0.006~0.008mm,进一步优选为0.007mm,全生物降解渗水地膜宽度优选为480~520mm,进一步优选为490~510mm,再进一步优选为500mm,全生物降解渗水地膜铺设地膜于梯台面上,优选的两侧各余55~95mm,进一步优选的65~85mm,再进一步优选的75mm。
[0029]在本专利技术所述种植方法中,铺设全生物降解渗水地膜后压膜定位,所述压膜定位优选的采用毛面细杆哑铃型压膜器进行,所述毛面细杆哑铃型压膜器优选的包括一个内杆、两个锥状圆台,所述两个锥状圆台固定在内杆两端,所述毛面细杆哑铃型压膜器内杆长度优选为350mm,内杆外径优选为80mm,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降解渗水地膜零距离种植作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开沟、整地,将地块整理为若干个梯台;在梯台的台面和两腰面铺设全生物降解渗水地膜,压膜定位后覆土;所述覆土为在梯台两腰面覆土,覆土面与梯台上顶面同高;在覆土面上整理种床,打孔播种并镇压成微沟。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解渗水地膜零距离种植作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开沟采用单向开沟器进行,所述单向开沟器内侧为立面,外侧为斜面。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降解渗水地膜零距离种植作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梯台顶部宽度距为360~380mm。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解渗水地膜零距离种植作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整地采用粗杆哑铃型整形器进行,所述粗杆哑铃型整形器的包括一个内杆、两个实心锥状圆台和两个连接头;所述两个实心锥状圆台通过两个连接头固定在内杆两端。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降解渗水地膜零距离种植作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永旺姚建民李瑞珍尚武平刘成志张雯雯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微通渗水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山西农业大学农业经济管理学院佳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长治市神禾永成农机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