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传感器组合飞行导航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5181335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2 17: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传感器组合飞行导航系统,涉及飞机导航系统应用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主控单元、惯性测量单元、GPS单元、气压测量单元和辅助电路;主控单元为ARM内核处理器和DSP内核处理器构成的双核异构处理器OMAPL138;ARM内核处理器与DSP内核处理器间通过共享内存与中断通信;ARM内核处理器负责各传感器原始数据采集,DSP内核处理器负责数据融合处理,解算出飞行器的姿态、位置、航向、高度和速度的信息,并将信息传给ARM内核处理器,发送给外部飞控进行导航控制。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组合飞行导航系统,能提高导航系统量测数据的精确度,增强数据的可靠性,增强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减轻处理器负担,提高系统实时性。提高系统实时性。提高系统实时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传感器组合飞行导航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飞机导航系统应用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传感器组合飞行导航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飞行导航系统是飞行器的“眼睛”,负责飞行器姿态、位置、航向、高速、速度等信息量测,为自主飞行控制提供数据支撑,其准确性是影响飞行器自主飞行和飞行安全的关键因素。从20世纪30年代至今,研究人员不断研究与发展飞行导航技术,目前常见的机载导航技术有卫星导航、视觉导航、地磁导航、惯性导航以及组合导航等。
[0003]卫星导航系统有美国全球定位系统(GPS)、俄罗斯格洛纳(GLONASS)、欧洲伽利略(GALILEO)和中国北斗系统(BEIDOU),卫星导航系统可提供全天候、全天时、全地域、高精度、误差不随时间发散的导航信息,但其信息更新频率慢、抗干扰性较差、易失锁产生周跳。视觉导航系统自主性高,测量精度高,但其受环境干扰大、测量盲区大、视觉算法开发难度大,且要求视觉传感器和视觉解算控制器具有较高性能。地磁导航具有无源、无辐射、隐蔽性强,不受敌方干扰、全天时、全天候、全地域、能耗低、不存在误差积累等特点,但需存储大量的地磁数据来做位姿匹配,较适合航海制导。惯性导航系统又可分为平台式和数字捷联式两种,平台式用高精度陀螺仪和加速度计搭建平台,导致体积和重量较大、价格昂贵;捷联式基于MEMS(微机电系统)技术制造的陀螺仪、加速度、磁力计等搭建“数学平台”代替实体平台,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功耗低等特点,MEMS陀螺仪测量姿态角短期精度高,但角速度的漂移误差会随时间累积发散,加速度计和磁力计输出误差长期稳定性好,但易受外界环境干扰,动态性能较低。因此对MEMS惯性器件误差建模、标定方法及滤波算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平台式和捷联式惯性导航系统是完全自主推算式的导航定位系统,其自主性强、隐蔽性好,输出信息连续全面、频率高,但误差随时间不断累积,精度降低,甚至会导致发散。
[0004]为此,本专利技术旨在提出一种传感器组合飞行导航系统,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传感器组合飞行导航系统,本专利技术采用惯性传感器和GPS传感器组合,结合气压传感器与其余辅助电路,形成传感器组合飞行导航系统,能够提高导航系统量测数据的精确度,增强数据的可靠性,增强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减轻处理器负担,提高系统实时性。
[0006]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传感器组合飞行导航系统,包括主控单元、惯性测量单元、GPS单元、气压测量单元和辅助电路;
[0007]所述主控单元为ARM内核处理器和DSP内核处理器构成的双核异构处理器OMAPL138;所述ARM内核处理器与DSP内核处理器间通过共享内存与中断通信;所述ARM内核处理器负责各传感器原始数据采集,DSP内核处理器负责数据融合处理,解算出飞行器的姿态、位置、航向、高度和速度的信息,并将信息传给ARM内核处理器,发送给外部飞控进行导
航控制;
[0008]所述惯性测量单元包括三轴陀螺仪、三轴加速计和三轴磁力计;
[0009]所述辅助电路包括供电单元、调试单元、存储单元和对外接口单元;所述供电单元给用电设备供电;所述调试单元设有JTAG下载口和调试接口,用于程序开发调试;所述存储单元设有NANDFLASH数据存储空间和SDRAM程序运行空间,用于存储飞行数据和为主控单元提供内存空间;
[0010]所述GPS单元用于测量机体所处的经度、纬度、高度、航迹角、北东地向速度和时间的信息,所述GPS单元包括GPS接收机和GPS天线;
[0011]所述气压测量单元包括静压计和全压计。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三轴陀螺仪、三轴加速计、三轴磁力计相互融合进行姿态测算,实现优势互补,提高了系统测姿精度,利用GPS单元长时期较高精度的位置信息修正惯性导航的累计误差,提高导航数据的可靠性,能够提高导航系统量测数据的精确度,增强系统可靠性;当GPS信号受到高强度干扰或出现故障时,惯性测量单元可辅助GPS天线快速对准卫星,惯性导航系统可以独立进行导航定位,从而能够减小干扰对系统的影响,增强系统的抗干扰能力;ARM内核处理器基于实时操作系统进行数据采集,DSP内核处理器负责数据融合解算,实现处理器负荷合理分担,能够有效提高系统实时性;利用惯性传感器短时间内定位精度高和数据采样率高的优势,内插所求事件发生的实时位置,为GPS单元提供辅助信息,从而提高系统采样率和实时性;采用集成度更高、功耗更低的MEMS器件,有利于系统小型化、轻量化,也有利于降低系统的功耗。
[0013]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GPS接收机采用诺瓦泰OEM718D,具有RTK功能,且所述GPS接收机支持所有GNSS系统,包括GPS、GLONASS、GALILEO、BEIDOU。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GPS单元与地面差分系统结合,使空间位置测量精度可以达到厘米级。
[0015]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惯性测量单元采用战术级10自由度惯性传感器ADIS16488,所述三轴陀螺仪、三轴加速计和三轴磁力计内置于战术级10自由度惯性传感器ADIS16488。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对传感器的灵敏度、偏置、对准和线性加速度进行校准,使其具有很小的偏置误差和角度随机游走,且拥有精确的动态误差补偿公式,显著提高测量精度。
[0017]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三轴陀螺仪、三轴加速计和三轴磁力计均设有均值或抽取滤波器。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三轴陀螺仪用来侧量机体三个轴向的角速度,其具有良好的噪声性能和温度性能,且拥有低功耗高分辨率的特点,三轴加速度计用于测量三个轴向的加速度,三轴磁力计用于测量三个轴向的磁场强度;其均设有均值或抽取滤波器,有利于提高角速度、加速度和磁场强度等一次量的精确度。
[0019]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供电单元具有6

28V的宽电压输入和95%电源转换效率,且所述供电单元为三路电源热备份。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为系统进行供电。
[0021]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对外接口单元为1路RS422接口,且RS422接口可通过接
线转变为RS485。
[00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通信距离远,抗干扰性强,可有效保障远距离传输。
[0023]综上所述,与现有技术中的单一导航系统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4](1)能够提高导航系统量测数据的精确度,提高系统可靠性,卡尔曼滤波和互补滤波器同时对陀螺仪、加速度计、磁力计、GPS数据和气压数据进行融合测算,实现优势互补,提高了系统测量精度;
[0025](2)能够提高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利用惯性传感器短时间内定位精度较高和数据采样率高的特点,可以为GPS提供辅助信息,当GPS受干扰失效时,也可利用惯性系统导航,增强系统的抗干扰能力;
[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传感器组合飞行导航系统,其特征是:包括主控单元(1)、惯性测量单元(2)、GPS单元(3)、气压测量单元(4)和辅助电路;所述主控单元(1)为ARM内核处理器(9)和DSP内核处理器(10)构成的双核异构处理器OMAPL138;所述ARM内核处理器(9)与DSP内核处理器(10)间通过共享内存与中断通信;所述ARM内核处理器(9)负责各传感器原始数据采集,DSP内核处理器(10)负责数据融合处理,解算出飞行器的姿态、位置、航向、高度和速度的信息,并将信息传给ARM内核处理器(9),发送给外部飞控进行导航控制;所述惯性测量单元(2)包括三轴陀螺仪(11)、三轴加速计(12)和三轴磁力计(13);所述辅助电路包括供电单元(5)、调试单元(6)、存储单元(7)和对外接口单元(8);所述供电单元(5)给用电设备供电;所述调试单元(6)设有JTAG下载口(21)和调试接口(22),用于程序开发调试;所述存储单元(7)设有NANDFLASH数据存储空间(24)和SDRAM程序运行空间(23),用于存储飞行数据和为主控单元(1)提供内存空间;所述GPS单元(3)用于测量机体所处的经度、纬度、高度、航迹角、北东地向速度和时间的信息,所述GPS单元(3)包括GP...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华松宋国庆徐海航毛仲君刘进魏建峰叶德章郭帅陈佳乐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空天技术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