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印刷机印刷单元防护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181319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2 17: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印刷机印刷单元防护罩,属于防护罩领域,包括相互对称放置的第一罩体与第二罩体,所述第一罩体与第二罩体的侧面顶端与底端均设有可防护散热组件;所述第一罩体与第二罩体的顶端相对面边沿固定连接有上耳板,两个所述上耳板之间设有磁吸预固定组件,所述可防护散热组件,具体包括:散热盒,所述散热盒的一侧面四角均固定连接有连杆,且连杆一端固定在第一罩体与第二罩体的内侧面上,所述散热盒的内部开设有散热腔,且散热腔远离连杆的一侧内壁嵌有两个抽风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的可防护散热组件能够在保证密封性的前提下对印刷单元进行散热,此外,在运输防护罩时,避免其侧面遭受震动受损。避免其侧面遭受震动受损。避免其侧面遭受震动受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印刷机印刷单元防护罩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防护罩,具体是一种印刷机印刷单元防护罩。

技术介绍

[0002]印刷机是用来印刷文字和图像的机器,印刷机一般由装版、涂墨、压印、输纸等机构组成,每个印刷机上都设有印刷单元,每个印刷单元的上都会安装有防护罩,防止在机器运行时意外伤人。
[0003]印刷单元在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所以需要在防护罩上设有散热机构,以对印刷机散热,传统的散热机构就是简单的开设散热窗。
[0004]现有技术存在如下问题:散热窗的密封性不好,灰尘容易进入防护罩内部影响印刷单元的工作,其次,防护罩的侧面在运输过程中容易遭受震动受损。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印刷机印刷单元防护罩,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印刷机印刷单元防护罩,通过设置的防护散热组件能够在保证密封性的前提下对印刷单元进行散热,此外,在运输防护罩时,避免其侧面遭受震动受损,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印刷机印刷单元防护罩,包括相互对称放置的第一罩体与第二罩体,所述第一罩体与第二罩体的侧面顶端与底端均设有可防护散热组件;所述第一罩体与第二罩体的顶端相对面边沿固定连接有上耳板,两个所述上耳板之间设有磁吸预固定组件。
[0008]通过设置的可防护散热组件能够在保证密封性的前提下对印刷单元进行散热,此外,在运输防护罩时,避免其侧面遭受震动受损。/>[0009]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可防护散热组件,具体包括:散热盒,所述散热盒的一侧面四角均固定连接有连杆,且连杆一端固定在第一罩体与第二罩体的内侧面上,所述散热盒的内部开设有散热腔,且散热腔远离连杆的一侧内壁嵌有两个抽风扇,所述散热腔的另一侧内壁贯穿设置有至少三个通风套筒,且通风套筒一端贯穿第一罩体与第二罩体侧面上对应开设的通孔并固定连接有出气头,所述出气头的外侧面开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出气孔,且出气孔与通风套筒、散热腔连通,所述通风套筒的外侧面上设有限位减震机构。
[0010]使用时,抽风扇运行将印刷单元运行产生的热空气吸到散热腔中,再通过通风套筒传递给出气头,最后从出气孔排出防护罩外,相较于传统的直接在防护罩侧面开设散热窗,这种散热方式能够在保证密封性的前提下进行快速散热,避免灰尘进入防护罩内部影响印刷单元运行。
[0011]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限位减震机构,具体包括:固定在通风套筒外侧面上的限位膜片,且限位膜片与散热盒之间固定连接有弹簧柱,所述弹簧柱套在通风
套筒外部,所述出气头与限位膜片分别位于通孔的两侧。
[0012]在运输防护罩过程中,若防护罩侧面收到冲击或震动,首先受到冲击的是出气头,出气头受到冲击将通风套筒向内推动,过程中,通风套筒不断深入散热腔,而弹簧柱被压缩,进而缓冲冲击力或震动,避免防护罩侧面受损,而在冲击或震动过后,弹簧柱释放弹性势能将出气头恢复原状,限位膜片的设置避免通风套筒外移过度脱离散热腔。
[0013]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磁吸预固定组件,具体包括:分别固定在两个上耳板相对侧面上的多个强磁体与多个金属导头,所述金属导头与强磁体一一对应,且金属导头一端卡入强磁体内部开设的锥形槽中并与其磁性吸附。
[0014]在安装第一罩体与第二罩体时,先将金属导头一端卡入强磁体内部开设的锥形槽中,通过强磁体与金属导头的磁性吸附将第一罩体与第二罩体顶端预固定在一起,进而方便后续的固定。
[0015]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罩体与第二罩体的顶端面两侧均设有锁体,且第一罩体与第二罩体的顶端之间通过锁体可拆卸连接。
[0016]锁体能够将第一罩体与第二罩体的顶端连接在一起。
[0017]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罩体与第二罩体的相对面底端均固定连接有下耳板,且下耳板的顶端面开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螺纹安装孔。
[0018]通过在下耳板上的螺纹安装孔中植入螺丝将第一罩体与第二罩体安装在印刷单元外部。
[0019]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罩体与第二罩体的材质均选用铝合金。
[0020]铝合金的导热效果良好,加快散热速度。
[00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2]1、通过设置的可防护散热组件能够在保证密封性的前提下对印刷单元进行散热,此外,在运输防护罩时,避免其侧面遭受震动受损,具体为,使用时,抽风扇运行将印刷单元运行产生的热空气吸到散热腔中,再通过通风套筒传递给出气头,最后从出气孔排出防护罩外,相较于传统的直接在防护罩侧面开设散热窗,这种散热方式能够在保证密封性的前提下进行快速散热,避免灰尘进入防护罩内部影响印刷单元运行。此外,在运输防护罩过程中,若防护罩侧面收到冲击或震动,首先受到冲击的是出气头,出气头受到冲击将通风套筒向内推动,过程中,通风套筒不断深入散热腔,而弹簧柱被压缩,进而缓冲冲击力或震动,避免防护罩侧面受损,而在冲击或震动过后,弹簧柱释放弹性势能将出气头恢复原状,限位膜片的设置避免通风套筒外移过度脱离散热腔。
[0023]2、通过设置的磁吸预固定组件,能够将第一罩体与第二罩体的顶端进行预固定,进而方便后续卡上锁体进行固定,而磁吸预固定组件的使用过程具体为,将金属导头一端卡入强磁体内部开设的锥形槽中即可。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一种印刷机印刷单元防护罩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2为一种印刷机印刷单元防护罩中第一罩体、第二罩体与下耳板的结合视图;
[0026]图3为一种印刷机印刷单元防护罩中图2中A的放大图;
[0027]图4为一种印刷机印刷单元防护罩中可防护散热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5为一种印刷机印刷单元防护罩中散热盒的内部视图。
[0029]图中:1、第一罩体;2、第二罩体;3、锁体;4、可防护散热组件;401、散热盒;402、连杆;403、散热腔;404、通风套筒;405、出气头;406、出气孔;407、限位膜片;408、弹簧柱;409、抽风扇;5、通孔;6、下耳板;7、螺纹安装孔;8、上耳板;9、强磁体;10、锥形槽;11、金属导头。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
[0031]请参阅图1~5,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印刷机印刷单元防护罩,包括相互对称放置的第一罩体1与第二罩体2,第一罩体1与第二罩体2的侧面顶端与底端均设有可防护散热组件4;第一罩体1与第二罩体2的顶端相对面边沿固定连接有上耳板8,两个上耳板8之间设有磁吸预固定组件。通过设置的可防护散热组件4能够在保证密封性的前提下对印刷单元进行散热,此外,在运输防护罩时,避免其侧面遭受震动受损。
[0032]在本实施例中:可防护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印刷机印刷单元防护罩,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对称放置的第一罩体(1)与第二罩体(2),所述第一罩体(1)与第二罩体(2)的侧面顶端与底端均设有可防护散热组件(4);所述第一罩体(1)与第二罩体(2)的顶端相对面边沿固定连接有上耳板(8),两个所述上耳板(8)之间设有磁吸预固定组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印刷机印刷单元防护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可防护散热组件(4),具体包括:散热盒(401),所述散热盒(401)的一侧面四角均固定连接有连杆(402),且连杆(402)一端固定在第一罩体(1)与第二罩体(2)的内侧面上,所述散热盒(401)的内部开设有散热腔(403),且散热腔(403)远离连杆(402)的一侧内壁嵌有两个抽风扇(409),所述散热腔(403)的另一侧内壁贯穿设置有至少三个通风套筒(404),且通风套筒(404)一端贯穿第一罩体(1)与第二罩体(2)侧面上对应开设的通孔(5)并固定连接有出气头(405),所述出气头(405)的外侧面开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出气孔(406),且出气孔(406)与通风套筒(404)、散热腔(403)连通,所述通风套筒(404)的外侧面上设有限位减震机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印刷机印刷单元防护罩,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丽许有军孙长代张冬生鲍传全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市越阳印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