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蜜环菌代料菌棒的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179541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2 17: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蜜环菌代料菌棒的制作方法,属于涉及药材种植技术领域,天麻传统种植方法中是将直径4~7厘米的栎类树棒截成30~50厘米的短节,然后与蜜环菌结合成为菌棒,为天麻生长提供营养,该种方法再生产中树棒用量大,树棒直径无法统一,一方面由于树棒个体的差异,蜜环菌接菌速度不一致、提供的营养不均衡造成天麻个体差异较大,窝产较低,另一方面树棒大小不均,机械化操作困难,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人工代料配方制备菌棒的方法,解决了菌棒大小不均一,不便于机械操作,菌材营养不均衡,接菌慢,不能持续为天麻生长提供充足的营养物质难题,并且达到节约材料,提高效率,极大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的目的。提高了经济效益的目的。提高了经济效益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蜜环菌代料菌棒的制作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药材种植
,具体为一种蜜环菌代料菌棒的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蜜环菌的营养源是分解树棒皮层的纤维素为其提供营养,即可腐生也能在活体树木寄生,天麻传统种植方法中是将直径4~7厘米的栎类树棒截成30~50厘米的短节,然后与蜜环菌结合成为菌棒,为天麻生长提供营养。该种方法再生产中树棒用量大,树棒直径无法统一,一方面由于树棒个体的差异,蜜环菌接菌速度不一致、提供的营养不均衡造成天麻个体差异较大,窝产较低,另一方面树棒大小不均,机械化操作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蜜环菌代料菌棒的制作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蜜环菌代料菌棒的制作方法,其中一种蜜环菌代料菌棒由以下重量百分比原料组成:木屑培养基67%,麸皮15%,玉米粉17%,黄豆粉5%,蔗糖1%,石膏粉1%,磷酸二氢钾1%。
[0005]优选的,用于制作木屑培养基的木材采用不含油质类的、皮层厚的栎类树种。
[0006]优选的,一种蜜环菌代料菌棒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7]S1、配料:按照木屑培养基67%,麸皮15%,玉米粉17%,黄豆粉5%,蔗糖1%,石膏粉1%,磷酸二氢钾1%的配料比进行配料;
[0008]S2、拌料:将S1中的配方按灭菌量标准配制进行拌料,搅拌均匀,含水率75%;
[0009]S3、装袋:采用自动化装袋扎口传输一体机进行装袋,菌袋长度25厘米、直径7厘米;
[0010]S4、灭菌:将装好培养基的袋装入灭菌筐,在高压灭菌锅内按要求加入一定量的水,然后将装有袋的灭菌框装入锅内,盖好锅盖,进行灭菌;
[0011]S5、冷却:将灭菌出锅后的培养基运到冷却室进行冷却;
[0012]S6、接种:当菌种袋冷却到23~26℃左右时,将菌种袋运往接种室,并放入所用经检验二级或三级种,接种前24h把接种室进行消毒,接种前,接种人员须进行消毒后,戴上防毒面具,然后用接种铲将原种捣成大小基本相同的小块接种,接种后,将菌袋取出贴好标签,做好记录,运往培养室;
[0013]S7、培养:在培养前1天对培养室进行加温预热至20℃,培养过程中温度控制在22~25℃,空气湿度保持在50~65%,在菌丝速生期每天通风一次时间为1h,培养期间应勤观察菌种生长情况,发现有杂菌污染的菌瓶或菌袋,及时清理出培养室,进行焚烧或深埋,同时,对培养好的菌瓶或菌袋装箱入库;
[0014]S8、成品仓贮管理:成品装成标准件,堆放时萌发菌不超过4层,蜜环菌不超过5层,分垛码放,每垛之间留走道,以便查看和通风,如发现感染或烧菌要及时处理以防交叉感
染,如有鼠害,可在库房内放置粘鼠板或鼠夹进行捕杀,产品出库时再次进行质量检查。
[0015]优选的,在所述S4中,当锅体内有热气从排气阀中排出时,关掉排气阀,等锅内的压力达到0.06MPa时,打开排气阀将锅内的冷空气排出,直到排完为止,然后关掉排气阀继续加热,当压力达到0.16MPa时进行稳压,时间为180~220min,稳压期间锅内气压应保持稳定,不能低于0.16MPa,稳压结束后,进行自然降压,当压力到达0.06MPa以下时,将排气阀微量打开排气,随着压力的减少,逐渐将阀门开大,直到锅内的空气排完为止,然后打开锅盖,放置30~50min后出锅。
[0016]优选的,在所述S6中,标签用于标明品名及接种日期。
[0017]优选的,在所述S6中,接种前24h把接种室进行消毒可用紫外灯或臭氧发生器消毒30min,或用气雾消毒盒2~3g/m3熏蒸消毒。
[0018]优选的,在所述S7中,培养菌种前对培养室墙面和地板进行消毒,培养架和竹笆用高锰酸钾擦洗,窗帘清洗干净。
[0019]优选的,在所述S7中,在培养前2~4天,用硫磺燃烧熏蒸,用量为15g/m3,熏蒸前室内地面、墙壁应进行喷水,或用高锰酸钾和甲醛溶液熏蒸,将高锰酸钾和甲醛溶液放于容器中混合,放出烟雾熏蒸房间,用量高锰酸钾为5g/m3,甲醛8~10ml/m3。
[0020]优选的,在所述S7中,通风方式为冬季时中午通风,夏季时早、晚通风。
[0021]优选的,在所述S8中,发现感染或烧菌的处理方式为焚烧或深埋中的一种。
[002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3]本专利技术采用人工代料配方制备菌棒的方法,解决了菌棒大小不均一,不便于机械操作,菌材营养不均衡,接菌慢,不能持续为天麻生长提供充足的营养物质难题,该专利技术达到节约材料,提高效率,极大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的目的,为天麻机械化栽培奠定了基础;提高菌材利用率、节约资源,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蜜环菌代料菌棒的制作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6]请参阅图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0027]实施例1
[0028]一种蜜环菌代料菌棒的制作方法,其中一种蜜环菌代料菌棒由以下重量百分比原料组成:木屑培养基67%,麸皮15%,玉米粉17%,黄豆粉5%,蔗糖1%,石膏粉1%,磷酸二氢钾1%。
[0029]具体的,用于制作木屑培养基的木材采用不含油质类的、皮层厚的栎类树种。
[0030]具体的,一种蜜环菌代料菌棒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1]S1、配料:按照木屑培养基67%,麸皮15%,玉米粉17%,黄豆粉5%,蔗糖1%,石膏
粉1%,磷酸二氢钾1%的配料比进行配料;
[0032]S2、拌料:将S1中的配方按灭菌量标准配制进行拌料,搅拌均匀,含水率75%;
[0033]S3、装袋:采用自动化装袋扎口传输一体机进行装袋,菌袋长度25厘米、直径7厘米;
[0034]S4、灭菌:将装好培养基的袋装入灭菌筐,在高压灭菌锅内按要求加入一定量的水,然后将装有袋的灭菌框装入锅内,盖好锅盖,进行灭菌;
[0035]S5、冷却:将灭菌出锅后的培养基运到冷却室进行冷却;
[0036]S6、接种:当菌种袋冷却到23℃左右时,将菌种袋运往接种室,并放入所用经检验二级或三级种,接种前24h把接种室进行消毒,接种前,接种人员须进行消毒后,戴上防毒面具,然后用接种铲将原种捣成大小基本相同的小块接种,接种后,将菌袋取出贴好标签,做好记录,运往培养室;
[0037]S7、培养:在培养前1天对培养室进行加温预热至20℃,培养过程中温度控制在22℃,空气湿度保持在50%,在菌丝速生期每天通风一次时间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蜜环菌代料菌棒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一种蜜环菌代料菌棒由以下重量百分比原料组成:木屑培养基67%,麸皮15%,玉米粉17%,黄豆粉5%,蔗糖1%,石膏粉1%,磷酸二氢钾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蜜环菌代料菌棒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制作木屑培养基的木材采用不含油质类的、皮层厚的栎类树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蜜环菌代料菌棒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配料:按照木屑培养基67%,麸皮15%,玉米粉17%,黄豆粉5%,蔗糖1%,石膏粉1%,磷酸二氢钾1%的配料比进行配料;S2、拌料:将S1中的配方按灭菌量标准配制进行拌料,搅拌均匀,含水率75%;S3、装袋:采用自动化装袋扎口传输一体机进行装袋,菌袋长度25厘米、直径7厘米;S4、灭菌:将装好培养基的袋装入灭菌筐,在高压灭菌锅内按要求加入一定量的水,然后将装有袋的灭菌框装入锅内,盖好锅盖,进行灭菌;S5、冷却:将灭菌出锅后的培养基运到冷却室进行冷却;S6、接种:当菌种袋冷却到23~26℃左右时,将菌种袋运往接种室,并放入所用经检验二级或三级种,接种前24h把接种室进行消毒,接种前,接种人员须进行消毒后,戴上防毒面具,然后用接种铲将原种捣成大小基本相同的小块接种,接种后,将菌袋取出贴好标签,做好记录,运往培养室;S7、培养:在培养前1天对培养室进行加温预热至20℃,培养过程中温度控制在22~25℃,空气湿度保持在50~65%,在菌丝速生期每天通风一次时间为1h,培养期间应勤观察菌种生长情况,发现有杂菌污染的菌瓶或菌袋,及时清理出培养室,进行焚烧或深埋,同时,对培养好的菌瓶或菌袋装箱入库;S8、成品仓贮管理:成品装成标准件,堆放时萌发菌不超过4层,蜜环菌不超过5层,分垛码放,每垛之间留走道,以便查看和通风,如发现感染或烧菌要及时处理以防交叉感染,如有鼠害,可在库房内放置粘鼠板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永升张建蒙琳伍郭英孙莹马丹钟玉贵付玉平陈西平唐桂华
申请(专利权)人:略阳天麻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