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组件及其边框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179498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2 17: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边框组件,包括多个钢边框及多个角钢,相邻两个所述钢边框通过一个所述角钢连接,所述钢边框包括上下间隔设置的第一横板、第二横板及第三横板,所述钢边框还包括第一竖板,所述第一竖板连接于所述第一横板和所述第二横板之间而在三者之间形成用于插入太阳能电池组件层压件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具有面向右侧的槽口。所述第一横板具有第一倾斜部以使所述安装槽的槽口高度小于所述安装槽内部的高度;所述第二横板具有自左至右逐渐向下倾斜的第二倾斜部,所述第二倾斜部位于所述安装槽的槽口的右侧。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光伏组件的边框组件,其成本较低的同时,和太阳能电池组件层压件的连接较为稳固可靠,而且能够提高双面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光线利用率。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光线利用率。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光线利用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光伏组件及其边框组件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光伏组件及其边框组件。

技术介绍

[0002]在光伏发展的历程中,提高组件效率、降低组件成本一直是光伏研发人员的两大目标。通过多年研究,光伏电池效率不断提升,同时,各大主流厂家通过不同工艺搭配及辅材方案优化进行组件端的降本。边框在非硅材料占比高达23%以上,近年来铝型材价格增长过快,导致组件成本呈线性增加,每套边框上涨近50%,为了达到降本增效,有必要开发一种全新钢边框代替铝边框。另外,随着电池片尺寸越来越大,组件面积也随之越来越大,边框就需要提升更高的硬度和抗拉强度,钢具有优于铝很高的硬度和抗拉强度,因而开发钢边框就是一种趋势,既可以降低组件成本,也能保证组件安全使用寿命。然而,钢边框属于冷压成型,和铝边框的挤压成型有很大差异,需要对钢边框进行优化设计。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光伏组件的边框组件,其成本较低的同时,和太阳能电池组件层压件的连接较为稳固可靠,而且能够提高双面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光线利用率。
[0004]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光伏组件,其成本较低的同时,连接稳固性较好而且具有较高的光线利用率。
[000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一种边框组件,包括:
[0006]多个钢边框及多个角钢,相邻两个所述钢边框通过一个所述角钢连接,所述钢边框包括上下间隔设置的第一横板、第二横板及第三横板,所述钢边框还包括第一竖板和第二竖板,所述第一竖板连接于所述第一横板和所述第二横板之间而在三者之间形成用于插入太阳能电池组件层压件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具有面向右侧的槽口;所述第二竖板连接于所述第二横板和所述第三横板之间而在三者之间构成用于供所述角钢插入的连接槽,所述连接槽具有面向左侧的槽口;所述第一横板具有第一倾斜部以使所述安装槽的槽口高度小于所述安装槽内部的高度,所述第一倾斜部自左至右逐渐向下倾斜;所述第二横板具有自左至右逐渐向下倾斜的第二倾斜部及正对所述第一横板的平板部,所述第二倾斜部自所述平板部的右侧边向下倾斜延伸,所述第二倾斜部位于所述安装槽的槽口的右侧。
[0007]在一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角钢包括顶角部及两个连接部,其中一个连接部自所述顶角部沿第一方向延伸,另一个连接部自所述顶角部沿第二方向延伸,所述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的夹角大于0且小于180度,各所述连接部分别插入相邻两个所述钢边框的所述连接槽内,各所述连接部分别具有与所述第二横板连接的上连接板及与所述第三横板连接的下连接板。
[0008]在一更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上连接板具有与所述第二倾斜部相配合的第三倾斜部;所述顶角部的上端部和下端部上用于容置两个所述钢边框的顶角部部位的顶角容槽,
所述顶角部的上端部和所述钢边框的顶面齐平,所述顶角部的下端部和所述钢边框的底面齐平。使外形美观,且避免刮伤。
[0009]进一步地,所述上连接板上设有至少一个连接孔组,各所述连接孔组包括一个第一孔和两个第二孔,所述第一孔的孔径大于所述第二孔的孔径,所述第一孔及两个所述第二孔的圆心的连线构成三角形,所述第二横板的下表面上具有与所述连接孔组对应的多个凸起,所述第一孔及各所述第二孔内分别插设有一个所述凸起;所述下连接板上设有至少一个连接孔组,各所述连接孔组包括一个第一孔和两个第二孔,所述第一孔的孔径大于所述第二孔的孔径,所述第一孔及两个所述第二孔的圆心的连线构成三角形,所述第三横板的上表面上具有与所述连接孔组对应的多个凸起,所述第一孔及各所述第二孔内分别插设有一个所述凸起。所述凸起卡进所述角钢的所述第一孔和所述第二孔,这有效地保证了所述角钢两侧和所述第二横板的下表面和所述第三横板的紧密接触,既保证了安装牢固,又起到美观的作用。
[0010]在一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三角形为等腰三角形,两个所述第二孔的圆心的连线为所述等腰三角形的底边。
[0011]在一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孔的孔径为所述第二孔的孔径的两倍及以上。所述第一孔的受力等同于两个所述第二孔的受力,延长了所述角钢的使用寿命
[0012]在一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钢边框还包括连接边,所述连接边包括自所述第三横板的左侧边上方折弯形成的第二折弯边部及自所述第二折弯边部的上侧边向下折弯形成的第三折弯边部;各所述连接部还包括竖连接板,所述竖连接板连接于所述上连接板和所述下连接板之间,所述竖连接板和所述下连接板的连接处形成有用于容置所述连接边的缺口槽。所述第二折弯边部和所述第三折弯边部的设置有效避免了装框人员及搬运组件人员被割伤。在一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缺口槽具有所述自所述下连接板向上延伸的第一配合面及连接于所述第一配合面及所述竖连接板之间的第二配合面,所述第一配合面和所述第二配合面沿所述第一方向或所述第二方向倾斜设置,以使所述缺口槽在靠近所述顶角部处的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或所述第二方向的截面的面积较小。这使得所述角钢在初期和所述钢边框的配合过程中,很容易进行衔接,在组装完成后也更易和边框贴合。
[0013]在一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横板还具有自所述第一倾斜部的右侧边向左折弯形成的第一折弯边部。所述第一折弯部可以有效避免玻璃被划伤。
[0014]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方面,一种光伏组件,包括如上述的边框组件及安装在所述边框组件内的太阳能电池组件层压件。
[0015]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上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
[0016]本专利技术的边框组件,第一横板上具有逐渐向下的第一倾斜部而第二横杆上也具有逐渐向下的第二倾斜部,当封装后的太阳能电池组件(至少包括位于太阳能电池组件片正反两侧的面板和背板)装入后,太阳能电池组件层压件的边缘插入安装槽中,由于热胀冷缩现象,正常情况下太阳能电池组件层压件在槽口处被第一倾斜部压紧在第二横板上,此时安装槽内为太阳能电池组件层压件的受热膨胀留有余量,即当玻璃受热膨胀(尤其是光照幅度较强或时间较长)后,第一倾斜部略微变形,安装槽的主体部分(例如靠近第一竖板的部分)的厚度仍然能够匹配膨胀后的太阳能电池组件层压件的厚度,不至于使太阳能电池组件层压件的边缘受到边框的挤压,避免导致太阳电池的边缘损坏或隐裂;而且,位于太阳
能电池组件背面的第二倾斜部能够将背板等部件反射的光线二次反射至太阳能电池组件上,减少对电池背面的遮挡,提高了光线利用率,提高了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发电量。
附图说明
[00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8]图1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边框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边框组件的第一视角示意图;
[0020]图3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边框组件的第二视角示意图;
[0021]图4为角钢的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5为角钢的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伏组件的边框组件,包括多个钢边框及多个角钢,相邻两个所述钢边框通过一个所述角钢连接,所述钢边框包括上下间隔设置的第一横板、第二横板及第三横板,所述钢边框还包括第一竖板和第二竖板,所述第一竖板连接于所述第一横板和所述第二横板之间而在三者之间形成用于插入太阳能电池组件层压件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具有面向右侧的槽口;所述第二竖板连接于所述第二横板和所述第三横板之间而在三者之间构成用于供所述角钢插入的连接槽,所述连接槽具有面向左侧的槽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横板具有第一倾斜部以使所述安装槽的槽口高度小于所述安装槽内部的高度,所述第一倾斜部自左至右逐渐向下倾斜;所述第二横板具有自左至右逐渐向下倾斜的第二倾斜部及正对所述第一横板的平板部,所述第二倾斜部自所述平板部的右侧边向下倾斜延伸,所述第二倾斜部位于所述安装槽的槽口的右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边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角钢包括顶角部及两个连接部,其中一个连接部自所述顶角部沿第一方向延伸,另一个连接部自所述顶角部沿第二方向延伸,所述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的夹角大于0且小于180度,各所述连接部分别插入相邻两个所述钢边框的所述连接槽内,各所述连接部分别具有与所述第二横板连接的上连接板及与所述第三横板连接的下连接板。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边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连接板具有与所述第二倾斜部相配合的第三倾斜部;和/或,所述顶角部的上端部和/或下端部上用于容置两个所述钢边框的顶角部部位的顶角容槽,所述顶角部的上端部和所述钢边框的顶面齐平,所述顶角部的下端部和所述钢边框的底面齐平。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边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连接板上设有至少一个连接孔组,各所述连接孔组包括一个第一孔和两个第二孔,所述第一孔的孔径大于所述第二孔的孔径,所述第一孔及两个所述第二孔的圆心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枫赵民吴嵩松李玉章张啸寒韩北卿柯晓凡薛轶峰刘铎张金栋张立英胡俊钱冬潘博涵王双全张嵩王辉孙新锋蔡霞吴镇陆文华钱洪强高振洲邓家宝邹涛韦志新朱小军潘铮郭彩云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腾晖光伏技术有限公司江苏国强兴晟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