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线调光调色控制电路及其驱动电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177812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2 17: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双线调光调色控制电路,用于连接在两个负载灯串正负极两端,其包括调光调色信号模块、调色处理模块、调色驱动模块、调光处理模块、调光调色转换模块,用于来调节两组灯珠的混合色温或者混合光谱。通过设置调色处理模块,调节色温仅需一个脉宽调制信号,无需信号输出端进行其它设置,降低系统复杂度。降低系统复杂度。降低系统复杂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线调光调色控制电路及其驱动电源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照明LED驱动电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线调光调色控制电路及其驱动电源。

技术介绍

[0002]随着LED技术的发展,LED技术用于照明也被广泛应用,而“可调光”是LED光源相对与传统光源很重要的一项优势,不仅能够实现调光,由于其体积小,因此在传统光源的基础上能实现调光调色,而调光调色是目前LED灯具应用最为广泛的一个功能。
[0003]调光调色就是对LED灯具进行色温和亮度上的参数调节,色温上的调节目前大部分灯具都是采用三线两色温的配置,通过调节每一路色温上的电流大小,进而调整两个不同色温LED的亮度,将亮度的差值混合成新的色温,从而达到色温调节的目的,而调节色温的方式目前大部分采用拨动开关等固定色温调节,亦或者是采用现有芯片内部的双MOSFET驱动两路,并采用三线的方式在固定亮度前提下调节色温。在上述现有技术方案中,在现有工程上改造三线的色温调节方式,势必存在成本增加以及施工难的问题。而调光,目前大部分是采用 PWM或者0

10V信号通过光耦的方式传输PWM信号到原边进行调光,而由于光耦存在传输比范围低以及对温度较为敏感的温度,会导致在高温下难以进行调光。
[0004]针对上述问题,如何解决三线调色温成本高的问题,以及调光问题,现有的LED驱动电源有待改进和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双线调光调色控制电路及其驱动电源,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三线调光、调色温成本高的问题,通过输出负载反向并联的方式,并结合两组LED开关时间的控制,达到色温调节的目的,以实现低成本、小空间、布线简单。
[0006]本专利技术总的申请构思为:一种双线调光调色控制电路使用隔离或者非隔离拓扑结构,本申请为了解决三线调色温成本高、布线复杂的问题,取消传统的两色温三线的方案,并在输出端的LED采用反向串并的连接方式,通过调整每一路的导通时间调整到所需要的色温,以实现多色温切换。
[0007]根据专利技术总的申请构思,提供技术方案如下:
[0008]一种双线调光调色控制电路,其用于连接灯串A、灯串B,控制其色温及亮度,其包括调光调色信号模块、调色处理模块、调色驱动模块、调光处理模块、调光调色转换模块。
[0009]所述调光调色信号模块分别与调色处理模块、调光处理模块连接,用于分别处理调光调色信号模块中发出的调光和调色脉宽调制信号,所述的调色驱动模块包括正极端、负极端,用于响应调色处理模块发出的控制信号,进而控制与调色驱动模块连接的灯串A、灯串B,所述正极端与灯串A、灯串B的一端连接,所述负极端与灯串A、灯串 B的另一端连接。
[0010]所述调光处理模块处理将所述调光调色信号模块发出的调光脉宽调制信号,所述的调光转换模块,用于将所述的调光脉宽调制信号在隔离式电源的副边与原边之间传输,
其包括原边调光转换模块、副边调色转换模块,所述的原边调光转换模块用于将调光脉宽调制信号从隔离式电源的副边传输至原边,所述的副边调色转换模块,用于将所述的调色脉宽调制信号从隔离式电源的原边传输至副边。
[0011]一种双线调光调色驱动电源包括上述调光调色控制电路。
[0012]本专利技术所提供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实现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3]1、本专利技术通过取消传统的三线多色温的方案,采用特殊的驱动电路通过双线的方式,控制灯串A与灯串B之间的导通顺序,进而分别控制不同色温/波长的灯珠亮灭,而色温/光谱的调节,则是靠调色脉宽调制信号的脉宽来调整,调节不同的占空比的脉宽信号以实现不同色温/光谱,双线的方式不仅方便施工,还降低了布线成本;
[0014]2、通过设置调色处理模块,调节色温仅需一个脉宽调制信号,无需信号输出端进行其它设置,降低系统复杂度。
[0015]3、调光转换模块实现了隔离式驱动电源在设计调光输入信号时,无需考虑的调光信号放置在副边或者原边,解决了电源调光的兼容性,提高了电源的可扩展性。
附图说明
[00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所需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7]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双线调光调色控制电路结构图;
[0018]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线调光调色控制电路图;
[0019]其中,图中标注:1、调光调色信号模块;2、调色处理模块;3、调色驱动模块;4、调光处理模块;5、调光转换模块;501、原边调光转换模块;4、副边调光转换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中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1]请参阅图1,本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双线调光调色控制电路及其驱动电源,所提供的双线调光调色控制电路,被其驱动的LED负载,可根据用户实际需求或者选择来对被连接的LED负载,采用灯串A与灯串 B的正负极反向并联方式、单色温接入电路方式或者双色温灯串同向并联的方式。例如灯串A可选择波长为430nm~490nm的灯珠,灯串B 选择600nm~660nm的灯珠;灯串A选择色温为2500K~3000K的灯珠,灯串B选择4000K~6000K的灯珠。
[0022]在上述的双线调光调色控制电路中,其调色控制电路包括调光调色信号模块1、调色处理模块2、调色驱动模块3、调光处理模块4、调光调色转换模块5,所述的调光调色信号模块1与所述调色处理模块2连接,所述调色驱动模块3连接至调色处理模块2。所述调色驱动模块3包括两个输出端,分别为正极端和负极端,当用户选择不同灯串为反向并联方式时,所述灯串A的正极和灯串B的负极连接至调色驱动模块3的正极端、灯串A的负极和灯串B
的正极连接至调色驱动模块3的负极端,且灯串A和灯串B的正负极连接可以对换。所述调色处理模块2用于处理来自调光调色信号模块1发出的调色脉宽信号,将该信号拆分为一对差分脉宽信号,并将这对差分脉宽信号传输至调色驱动模块3,所述调色驱动模块3有两个接收信号的N

channelMOS

FET的Gate端,该对差分脉宽信号分别传输至这两个N

ChannelMOS

FET的Gate端,这两个N

Channel MOS

FET的漏源端被分别导通,当其中一个导通时,另外一个漏源端端截止导通,所述的调色驱动模块3的正极端和负极端分别被这两个N

Channel MOS

FET控制,对应的控制调色驱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线调光调色控制电路,用于连接在两个负载灯串A、B正负极两端,包括:一调色处理模块;一调光处理模块;一调光调色信号模块,分别与所述调色处理模块、所述调光处理模块连接,用于分别处理调光调色信号模块中发出的调光和调色脉宽调制信号;一调色驱动模块,包括正极端和负极端,用于连接在所述灯串A、灯串B两端,并响应所述调色处理模块发出的脉宽调制信号来调节两组灯珠的混合色温或者混合光谱;以及,一调光调色转换模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光调色信号模块,其特征在于,在反激电源中可安放在原边或者副边,可以输出两路及两路以上的脉宽调制信号。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调光调色信号模块1安放在反激电源的原边,其特征在于,其采用无线的传输方式实现调光调色信号的输出。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调光调色信号模块1安放在反激电源的副边,其特征在于,其采用无线或者有线的传输方式实现调光调色信号的输出。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色处理模块2,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第一处理模块、第二处理模块,所述第一处理模块包括反相器U5、PNP管Q52、NPN管Q53、电容C52、电阻R50;所述反相器U5输入端与调光调色信号模块1连接,所述反相器U5输出端分别连接至所述PNP管Q52的基极、所述NPN管Q53的基极,所述PNP管Q52集电极接PGND,所述电容C52一端与所述PNP管Q52集电极连接,所述电容C52另一端与PNP管Q52的发射极、所述NPN管Q53集电极连接,所述电阻R50一端接副边直流HV,另一端与所述NPN管Q53的发射极连接。第二处理模块202包括PNP管Q54、NPN管Q55、电容C53;所述PNP管Q54基极与所述NPN管Q55基极、调光调色信号模块1连接,所述NPN管Q55集电极与所述NPN管Q53集电极连接,所述PNP管Q54集电极接PGND,所述电容C53一端接PGND,另一端接PNP管Q54发射极,所述PNP管Q54发射极与NPN管Q55发射极连接。6.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森茂金承翠邹军石明明
申请(专利权)人:富安电子南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