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市政工程环保排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171729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2 17: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市政工程环保排污装置,包括井盖、垃圾收集装置、防倒灌装置,所述井盖设置在基体的第一台阶的上部;所述垃圾收集装置设置在基体的第二台阶的上端部,且所述垃圾收集装置设置在井盖的正下方;所述防倒灌装置设置在基体的第三台阶的上部,且所述防倒灌装置设置在垃圾收集装置的下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垃圾等杂质可通过垃圾收集装置收集在托板上部,防止进入下水道;缓流网的设置,降低水流的冲击,进一步防止托板上存置的杂种被冲刷进下水道;排水量过大水位即将溢出时,在浮板的浮力作用下,带动防水板向上将堵塞进水口,可有效地防止倒灌;井盖及垃圾收集装置均可拆卸,进行垃圾清理,操作便捷的效果。操作便捷的效果。操作便捷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市政工程环保排污装置


[0001]本技术排污装置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型市政工程环保排污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城市道路排水设施的水平和质量对城市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在遇到暴雨时,如果道路排水设置不能及时排水,会造成积水,溢水等问题,不利于人们的日常出行,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目前道路排水的主要是通过排水篦流进下水道中,进而通过下水管道拍到河流或湖泊。在下暴雨或水泵车对路面清洗时,很容易将垃圾、树叶、泥土等杂质冲进排水口内,造成排水管道的堵塞,且一些有害物质等进入下水道会对水体产生污染。另外,在遇到暴雨,泄洪量过大时,还容易导致倒灌情况的发生。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市政工程环保排污装置。
[0004]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0005]一种新型市政工程环保排污装置,包括井盖、垃圾收集装置、防倒灌装置,所述井盖设置在基体的第一台阶的上部;所述垃圾收集装置设置在基体的第二台阶的上端部,且所述垃圾收集装置设置在井盖的正下方;所述防倒灌装置设置在基体的第三台阶的上部,且所述防倒灌装置设置在垃圾收集装置的下方。
[000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结构设计简单,制造使用成本低;垃圾等杂质可通过垃圾收集装置收集在托板上部,而水可通过网状的内壁排出,防止垃圾进入下水道;缓流网的设置,降低水流的冲击,进一步防止托板上存置的杂种被冲刷进下水道;排水量过大水位即将溢出时,在浮板的浮力作用下,带动防水板向上将堵塞进水口,可有效地防止倒灌;井盖及垃圾收集装置均可拆卸,进行垃圾清理,操作便捷。
[0007]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井盖上设置有多个进水孔,所述井盖的下端部设置有凹槽,且所述凹槽设置在进水孔的下方。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结构设计简单,易于实现。
[0009]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垃圾收集装置为环形槽设置,其包括外壁、托底、内壁,所述外壁的外侧与基体的侧壁连接;所述托底为向外侧倾斜设置,且其较低端与外壁的下端部连接,其较高端与内壁的底部连接;所述内壁为网状。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垃圾、泥土等杂质可沉淀在托板底部,水可通过内壁排出。
[0011]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防倒灌装置包括支撑板、浮板、支撑杆、防水板,所述支撑板设置在第三台阶的上端部;所述浮板有多个,且固定设置在支撑板的下端部;所述支撑杆的下端部与支撑板的上端部居中处固定连接,其上端部与防水板的下端部居中处连接;所述防水板的上端部与凹槽配合连接。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排水量过大时,通过浮板的浮力带动支撑板、支撑杆及防水板向上运动,防水板与凹槽配合连接,将进水口堵塞,防止下水道的水向上倒灌。
[0013]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内壁的上端部设置有多个竖直向上的导柱,所述防水板上设置有多个与导柱配合的导孔。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防水板产生导向作用,保证防水板工作时的稳定性。
[0015]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防水板的下端部居中处设置有开口向下的筒状导套,所述导套开口处为漏斗状,且所述导套与支撑杆配合连接。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套的设置可使得防水板和支撑杆非固定连接,方便后续的拆卸清理等工作。
[0017]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多个排水孔。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结构简单,方便排水。
[0019]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外壁的内侧设置有第四台阶,所述第四台阶上设置有漏斗状的缓流网,所述缓流网的上端部设置在第四台阶上部。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降低水流冲击,防止托板上存置的杂质被冲刷。
[0021]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0022]1、结构设计简单,制造使用成本低;
[0023]2、垃圾等杂质可通过垃圾收集装置收集在托板上部,而水可通过网状的内壁排出,防止垃圾进入下水道;
[0024]3、缓流网的设置,降低水流的冲击,进一步防止托板上存置的杂种被冲刷进下水道;
[0025]4、排水量过大水位即将溢出时,在浮板的浮力作用下,带动防水板向上将堵塞进水口,可有效地防止倒灌;
[0026]5、井盖及垃圾收集装置均可拆卸,进行垃圾清理,操作便捷。
附图说明
[0027]图1是新型市政工程环保排污装置结构示意图。
[0028]图2是图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9]图3是缓流网结构示意图;
[0030]图4是防倒灌装置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0031]图5是井盖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32]图中,1、基体第一台阶,12、第二台阶,13、第三台阶,2、井盖,21、进水孔,22、凹槽,3、垃圾收集装置,31、外壁311,第四台阶312,缓流网,32、托底,33、内壁,34、导柱,4、防倒灌装置,41、支撑板,411、排水孔,42、浮板,43、支撑杆,44、防水板,441、导孔,442、导套。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4]参照图1

5,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新型市政工程环保排污装置,包括井盖2、垃圾收集装置3、防倒灌装置4,所述井盖2设置在基体1的第一台阶11的上部;所述垃圾收集装置3设置在基体1的第二台阶12的上端部,且所述垃圾收集装置3设置在井盖2的正下方;所
述防倒灌装置4设置在基体1的第三台阶13的上部,且所述防倒灌装置4设置在垃圾收集装置3的下方。
[0035]井盖2上设置有多个进水孔21,所述井盖2的下端部设置有凹槽22,且所述凹槽22设置在进水孔21的下方。
[0036]垃圾收集装置3为环形槽设置,其包括外壁31、托底32、内壁33,所述外壁31的外侧与基体1的侧壁连接;所述托底32为向外侧倾斜设置,且其较低端与外壁31的下端部连接,其较高端与内壁33的底部连接;所述内壁33为网状。
[0037]防倒灌装置4包括支撑板41、浮板42、支撑杆43、防水板44,所述支撑板41设置在第三台阶13的上端部;所述浮板42有多个,且固定设置在支撑板41的下端部;所述支撑杆43的下端部与支撑板41的上端部居中处固定连接,其上端部与防水板44的下端部居中处连接;所述防水板44的上端部与凹槽22配合连接。所述内壁33的上端部设置有多个竖直向上的导柱34,所述防水板44上设置有多个与导柱34配合的导孔441。所述防水板44的下端部居中处设置有开口向下的筒状导套442,所述导套442开口处为漏斗状,且所述导套442与支撑杆43配合连接。所述支撑板41上设置有多个排水孔411。所述外壁31的内侧设置有第四台阶311,所述第四台阶311上设置有漏斗状的缓流网312,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市政工程环保排污装置,包括井盖(2)、垃圾收集装置(3)、防倒灌装置(4),其特征在于:所述井盖(2)设置在基体(1)的第一台阶(11)的上部;所述垃圾收集装置(3)设置在基体(1)的第二台阶(12)的上端部,且所述垃圾收集装置(3)设置在井盖(2)的正下方;所述防倒灌装置(4)设置在基体(1)的第三台阶(13)的上部,且所述防倒灌装置(4)设置在垃圾收集装置(3)的下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市政工程环保排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井盖(2)上设置有多个进水孔(21),所述井盖(2)的下端部设置有凹槽(22),且所述凹槽(22)设置在进水孔(21)的下方。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市政工程环保排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垃圾收集装置(3)为环形槽设置,其包括外壁(31)、托底(32)、内壁(33),所述外壁(31)的外侧与基体(1)的侧壁连接;所述托底(32)为向外侧倾斜设置,且其较低端与外壁(31)的下端部连接,其较高端与内壁(33)的底部连接;所述内壁(33)为网状。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市政工程环保排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倒灌装置(4)包括支撑板(41)、浮板(42)、支撑杆(4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汉平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永泰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