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正定位式双耳型接触网腕臂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169744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2 17: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正定位式双耳型接触网腕臂结构,包括与腕臂支柱连接的平腕臂和斜腕臂,斜腕臂的末端通过腕臂连接器连接在平腕臂上,其中部的第一连接座通过腕臂支撑连接在平腕臂的第二连接座上,第一连接座的下方设有定位管,定位管外侧的定位支座上方通过定位管支撑连接在腕臂连接器的下方,其下方设有定位器,定位器的末端与定位管中部的第三连接座之间设有防风线;第一连接座包括对侧连接的第三固定件和第四固定件,第三固定件的内侧设有与第四固定件连接的第一卡槽。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上述的一种正定位式双耳型接触网腕臂结构,实现整体结构快速安装,并且,提高结构的稳定性,有效的缓冲高频振动。缓冲高频振动。缓冲高频振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正定位式双耳型接触网腕臂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接触网
,尤其是涉及一种正定位式双耳型接触网腕臂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在电气化铁路中高速铁路的安全高效运行对整个铁路网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其中接触网系统是最容易出现问题的一部分。作为电气化铁路供电系统中重要组成之一,接触网系统的性能以及装置的状态将会直接影响着列车运行的安全可靠性。接触网是铁路系统中一条特殊的供电线路,架设在沿铁路线上空,主要由接触悬挂、支持装置、定位装置、腕臂支柱以及辅助构件等组成。
[0003]接触悬挂包括接触线、吊弦、承力索等连接零部件;支持装置包括腕臂结构、绝缘子及其它必备的连接零件等,主要用以支撑接触悬挂;定位装置则包括定位管、定位器、定位器线夹以及连接零部件,用来固定接触线的位置,以保证在列车运行过程中接触线在受电弓滑板运行轨迹范围内,使得接触线与受电弓不会脱离。其中,通过定位管和定位器将接触线拉向支柱侧的定位方式称为正定位,而远离支柱侧则为反定位。现有技术中,腕臂结构复杂,在保证承载强度的同时,不能实现快速安装。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正定位式双耳型接触网腕臂结构,实现整体结构快速安装,并且,提高结构的稳定性,有效的缓冲高频振动。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正定位式双耳型接触网腕臂结构,包括与腕臂支柱连接的平腕臂和斜腕臂,所述斜腕臂的末端通过腕臂连接器连接在平腕臂上,其中部的第一连接座通过腕臂支撑连接在平腕臂的第二连接座上,所述第一连接座的下方设有定位管,所述定位管外侧的定位支座上方通过定位管支撑连接在腕臂连接器的下方,其下方设有定位器,所述定位器的末端与定位管中部的第三连接座之间设有防风线;
[0006]所述第一连接座包括对侧连接的第三固定件和第四固定件,所述第三固定件的内侧设有与第四固定件连接的第一卡槽,所述第三固定件和第四固定件的第二连接部上方均设有与腕臂支撑连接的第二吊耳,所述第二连接部的上下侧均设有第二固定孔,所述第三固定件的下方设有与定位管前端转换器连接的第三吊耳。
[0007]优选的,所述第三固定件上方的内侧设有与第四固定件上第二连接部对应的弧形卡凸。
[0008]优选的,所述第二连接座和所述第三连接座的结构相同,均包括对侧设置的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所述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的弧形第一连接部上下侧设有第一固定孔,所述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的下方设有第一吊耳。
[0009]优选的,所述定位支座包括对侧连接的第五固定件和第六固定件,所述第五固定件和第六固定件的第三连接部的上下侧均设有第三固定孔,所述第三连接部的上方设有与定位管支撑连接的第四吊耳。
[0010]优选的,所述第三连接部下方向外伸展的支腿末端设有竖直向下的第五吊耳,所述支腿自上而下的尺寸逐渐缩小,所述支腿之间交错分布,所述第五吊耳通过转换器与定位器连接。
[0011]优选的,所述腕臂连接器包括对侧连接的第七固定件和第八固定件,所述第七固定件的下方设有与第八固定件对应的第二卡槽,所述第七固定件和第八固定件的弧形第四连接部上下侧设有第四固定孔,所述第七固定件上方通过增高柱与承力索座连接,所述增高柱的内侧设有长条通孔,所述通孔内设有贯穿承力索座上方压块的螺栓,所述压块下方设有与承力索座两侧槽对应的凸块;
[0012]所述第四连接部的下方设有分别与斜腕臂、定位管支撑连接的第六吊耳,所述第六吊耳为对称结构,其中部设有弧形槽。
[0013]优选的,所述斜腕臂、所述定位管支撑和所述定位管之间形成钝角三角形,所述平腕臂、所述腕臂支撑和所述斜腕臂之间形成直角三角形。
[0014]优选的,所述转换器包括一侧的竖直双耳和另一侧的水平单耳,所述双耳垂直设置于单耳的两侧,所述定位管的一端设有与单耳上下侧连接的复耳结构。
[0015]优选的,所述定位器的中部为向上凸起的结构,所述定位器末端的上方设有用于固定防风线的第七吊耳。
[0016]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孔、第二固定孔、第三固定孔、第四固定孔的外侧设有加强层,所述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第三连接部、第四连接部的外侧设有加强筋。
[0017]因此,本专利技术采用上述一种正定位式双耳型接触网腕臂结构,实现整体结构快速安装,并且,提高结构的稳定性,有效的缓冲高频振动。
[0018]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正定位式双耳型接触网腕臂结构实施例的示意图;
[0020]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种正定位式双耳型接触网腕臂结构中第二连接座、第三连接座的示意图;
[0021]图3是本专利技术一种正定位式双耳型接触网腕臂结构中第一连接座的示意图;
[0022]图4是本专利技术一种正定位式双耳型接触网腕臂结构中定位支座的示意图;
[0023]图5是本专利技术一种正定位式双耳型接触网腕臂结构中腕臂连接器的示意图;
[0024]图6是本专利技术一种正定位式双耳型接触网腕臂结构中定位器的示意图;
[0025]图7是本专利技术一种正定位式双耳型接触网腕臂结构中腕臂连接器实施例二的示意图。
[0026]附图标记
[0027]1、腕臂支柱;2、平腕臂;3、斜腕臂;4、腕臂支撑;5、定位管;6、定位管支撑;7、定位器;71、第七吊耳;8、转换器;9、加强筋;10、加强层;
[0028]11、第二连接座;111、第三连接座;112、第一固定件;113、第二固定件;114、第一连接部;115、第一固定孔;116、第一吊耳;
[0029]12、第一连接座;121、第三固定件;122、第四固定件;123、第一卡槽;124、第二吊耳;125、第二连接部;126、卡凸;127、第二固定孔;128、第三吊耳;
[0030]13、定位支座;131、第五固定件;132、第六固定件;133、第三连接部;134、第三固定孔;135、第四吊耳;136、支腿;137、第五吊耳;
[0031]14、腕臂连接器;141、第七固定件;142、第八固定件;143、第二卡槽;144、第四连接部;145、第四固定孔;146、增高柱;147、通孔;148、第六吊耳;
[0032]15、承力索座;151、压块;152、凸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以下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0034]除非另外定义,本专利技术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专利技术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专利技术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正定位式双耳型接触网腕臂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与腕臂支柱连接的平腕臂和斜腕臂,所述斜腕臂的末端通过腕臂连接器连接在平腕臂上,其中部的第一连接座通过腕臂支撑连接在平腕臂的第二连接座上,所述第一连接座的下方设有定位管,所述定位管外侧的定位支座上方通过定位管支撑连接在腕臂连接器的下方,其下方设有定位器,所述定位器的末端与定位管中部的第三连接座之间设有防风线;所述第一连接座包括对侧连接的第三固定件和第四固定件,所述第三固定件的内侧设有与第四固定件连接的第一卡槽,所述第三固定件和第四固定件的第二连接部上方均设有与腕臂支撑连接的第二吊耳,所述第二连接部的上下侧均设有第二固定孔,所述第三固定件的下方设有与定位管前端转换器连接的第三吊耳。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正定位式双耳型接触网腕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固定件上方的内侧设有与第四固定件上第二连接部对应的弧形卡凸。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正定位式双耳型接触网腕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座和所述第三连接座的结构相同,均包括对侧设置的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所述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的弧形第一连接部上下侧设有第一固定孔,所述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的下方设有第一吊耳。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正定位式双耳型接触网腕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支座包括对侧连接的第五固定件和第六固定件,所述第五固定件和第六固定件的第三连接部的上下侧均设有第三固定孔,所述第三连接部的上方设有与定位管支撑连接的第四吊耳。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正定位式双耳型接触网腕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连接部下方向外伸展的支腿末端设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亚南唐辉李军陈永涛陈永娜邵新亮孙立伟张浩孙丹阳张佳伦罗道飞王旭光陈冬杰陈永强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河北雄安朝雄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