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气的核磁共振成象传感线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1679 阅读:1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把线圈定位包住病人测定部分及在磁共振成象的磁铁中的装置,包括: 一个线圈; 一个设置成径向包住所述的线圈并具有至少一个部分的第一充气套筒; 一个设置成径向在所述的轴线圈里并具有至少一个充气部分的第二充气套筒。(*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传感线圈组件的定位装置,传感线圈放在包住病人的目标部分放在核磁共振成象机的磁铁中。更具体地,涉及传感线圈组件的可充气的定位装置,该装置有一充气室,在线圈的径向里面,用来相对病人对线圈定位,还有径向设在线圈外面的一个充气室,用来相对磁铁对线圈定位。在产生图象的核磁共振成象装置(NMRI)中,传感线圈组件是必要的。这种传感线圈组件可放置成包着要成象的病人的目标部分,如臂或腿。通常,当身体部分放入磁铁中,在线圈及要成象的病人身体部分之间及在线圈和磁铁内表面之间会产生明显的空的区域。技术人员常用松的泡沫块或其它可用的材料充填这些空区以使线圈包住成象病人的身体部分定位及使线圈在磁铁的磁极之间定位。因此,技术人员首先把松的泡沫块塞在要成象的病人身体部分与线圈之间,然后把塞有泡沫块的线圈和病人身体部分放在磁块的两磁极之间的间隙中。随后在线圈和磁极之间的区域塞以较多的泡沫块直到达到了要求的定位。技术人员随后迅速地成象,以保证人体部分及线圈合适地定位着。如果图象不清楚,还有重复上述程序直到身体部分和线圈合适地定位在磁铁的间隙中。尽管使用了松的泡沫块帮助线圈的定位,但是仍然有很多重要的问题。在成象过程中,病人常会非故意地活动。这种意外的活动使病人移离最佳成象位置,导致造成不能接受的图象。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核磁共振成象的传感线圈组件的定位装置,可使要成象的病人的身体部分合适地定位在线圈中及使线圈合适地定位在磁铁的磁极之间,同时可防止核磁共振成象过程中病人身体部位的意外的移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充气的核磁共振成象传感线圈的定位装置,它只有较少的部件,并且较小及易于制造。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使充气的核磁共振成象传感线圈的定位装置简单,制造成本低,但是使用可靠及有效。在实现本专利技术目的,具有本专利技术特点及优点的一最佳实施例中,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充气的核磁共振成象传感线圈组件定位装置,包括一个第一充气室,设在线圈的径向外面及一个第二充气室,设在线圈的径向里面,第一及第二充气室各包括至少两部分。通过下面借助附图对本专利技术最佳实施例的说明可明白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及其它目的、特点及优点,各图中类似的元件标明类似的标号,附图中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NMRI传感线圈组件定位装置的透视图,其中第一充气室设在包着线圈,而第二充气室设在线圈的径向里面;图2是放在包着病人的臂上并在磁铁内的如图1所示的充气的线圈定位装置的平面图;图3是沿图2中3-3线截取的剖面图,沿箭头方向观察图4是沿图2中4-4线截取并沿箭头方向看的剖面图。参见图1,示出了用于磁共振成象(MRI)的充气的线圈定位装置10。充气的线圈定位装置10包括一个径向包着传感线圈组件38的第一充气套筒12及设在传感线圈组件38径向里面的第二充气套筒14。用于测血压的具有血压计套箍的普通类型的充气球16,18分别给第一充气套筒12及第二充气套筒14充气及放气。通过设在薄片20的下表面的互利的钩圈型紧固材料把第二充气套筒14可拆卸地夹在线圈内。也可以用其它装置,如按扣、活动铆接等来装上第二充气套筒14。参见图2,充气的线圈定位装置10缚到病人的臂22上,并放在磁共振成象机的MRI磁铁24中。一些磁铁具有“新鲜点”(Sweet Spot)(如在线26和28之间所示)其位于磁场最强且最均匀处。当然,最好地装置10放在磁铁24的“新鲜点”内。可拆卸地径向设在包住线圈38的第一充气套筒12包括两个径向相对的充气部分30,32,该两部分是流体连通的。该两充气部分30,32可用充气球16充气,通过管34及弧形通道36与之流体流通(见图1)。或者,第一套筒12可包括单一部分或任意数目的部分。设置在线圈38的径向里面的第二充气套筒14用充气球18充气,经由管37流体连通。线圈38可以是已知类型的装置,参见例如授与Kirk等的US479 1372和授与Misic等的US4793 356,这些文件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参考。线圈38与圆筒形坚固套筒40连接(见图3和4)。在一个实施例中,套筒40由厚度为0.03英寸的G10玻璃纤维板制成。第二坚固套筒42径向设在包住第一套筒40和线圈38,及径向在第一充气套筒12里面。第三坚固套筒44设在线圈38和第一套筒40径向里面,及径向包住第二充气套筒14。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坚固套筒42及第三紧固套筒44也由具有0.03英寸厚的G10玻璃纤维板制成。一个泡沫材料的套筒46设在线圈38,套筒40及第二套筒42之间。另一个泡沫材料套筒48设在线圈38和第一套筒40及第三套筒44之间。在一个实施例中,该泡沫材料是厚度为0.25英寸的Velora泡沫材料。与工作线圈38配合的电子元件设在外壳50内,设在第二套筒42的圆柱形外表面上,并以已知的方式与线圈38电连接。径向设在线圈里的第二充气套筒14示出具有七个部分52,54,56,58,60,62和64。第二充气套筒14的各部分通过通道66与邻近的套筒连通。或者,多个通道可设在第二充气套筒14的邻近部分之间。另外,第二套筒14可只包括一个部分。另外,第二充气套筒14可以包括任意数目的部分,最好是偶数的均匀支承手臂22或要成象的身体其它部分。下面参照图1-4说明充气的线圈定位装置10的使用。充气的线圈定位装置10首先放在要用磁共振成象的病人的“目标部分”。例如,如图2所示,装置10缚在病人的手臂22上。随后,设成径向在线圈38里面的第二充气套筒14用充气球18充气,直到装置10牢固地装在病人的目标部分。之后,安装好的充气线圈装置10和病人的目标部分定位在磁铁24的预定的“新鲜点”里。装置10在磁铁24内对齐在参考线26,28之间,使得套筒12的两部分30,32靠近磁铁24的磁极。之后用充气球16对套筒12充气,直到装置10牢固地卡在磁铁24中在“新鲜点”。充气套筒12的两部分30,32被充气直到装置10适合地定位在磁铁24的两极之间。在实践中,与磁铁24的磁极接触的两部分30,32被展平到比所示的更平的程度,在磁极和部分30,32之间形成平的接触表面。接着,病人要成象的目标部分同轴地定位在线圈38中,并对中在磁铁24的两个磁极之间的间隙里。可以明白本专利技术的充气的线圈定位装置成功地把病人身体的目标部分同轴地定位在线圈内,并与磁铁的间隙对中。而且,每第一次尝试就可得到成功的定位。由于消除了现有定位装置要作多次试验及有误差产生,本专利技术实质上减少了对病人进行磁共振成象MRI检查要求的时间。因此一天内可对更多的病人作检查,可减少病人的花费。通过上述说明,本专利技术可使线圈定位装置紧凑及减少花费。这种充气的线圈定位装置设计成允许操作简单有效,并防止病人相对线圈及磁铁非故意的相对运动。上面已说明了按照本专利技术新的改进的充气的线圈定位装置的最佳实施例及使用方法,但是通过本专利技术的教导,本专业技术人员所作出其它的变型、改型及变化。因此,应明白由下面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专利技术范围中包括这些变型、改型及变化。权利要求1.一种把线圈定位包住病人测定部分及在磁共振成象的磁铁中的装置,包括一个线圈;一个设置成径向包住所述的线圈并具有至少一个部分的第一充气套筒;一个设置成径向在所述的轴线圈里并具有至少一个充气部分的第二充气套筒。2.按照权利要求1的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托马斯A麦栾道斯
申请(专利权)人:麦格纳·莱伯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